一种涤纶丝传输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7351发布日期:2019-08-03 16:5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涤纶丝传输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涤纶丝传输架。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涤纶丝的纱质较富弹性,涤纶丝化学纤维在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除传统服装外,正在向工业如汽车、建筑、楼房室内外装饰、劳动保护等领域发展。涤纶的生产中涤纶丝的传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保证涤纶丝在传输过程中的张紧度是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纶丝传输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涤纶丝传输架,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所述上架体上设有上传输轮,所述下架体上设有下传输轮,所述上传输轮和下传输轮沿涤纶丝前进方向交替设置,所述涤纶丝呈S形绕设在上传送轮和下传送轮上,所述上架体和下架体的两侧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对内外交叉设置的支撑臂,以及驱动支撑臂相对展开或收拢的驱动机构,所述的支撑臂包括自中部内外交叉且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下端部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下架体上、上端部滑动地设置在上架体的底部,所述的第二支臂下端部滑动地设置在下架体上、上端部转动地设在上架体的底部。

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缸,电动杆的活塞杆与第二支臂的下端部固定连接,电动缸的缸体与下架体固定连接。

所述上架体和下架体上设有滑轨,所述第一支臂的上端部和第二支臂的下端部分别设置在滑轨上。

所述第一支臂的上端部和第二支臂的下端部分别安装有能够滚动在所述滑轨上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上架体和下架体,上架体上设有上传输轮,下架体上设有下传输轮,涤纶丝呈S形绕设在上传输轮和下传输轮上,通过升降机构调节上架体和下架体间的间距,即调节上传输轮和下传输轮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涤纶丝在传输轮上的张紧度,通过电动缸可以精确调节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之间相对转动的角度,控制上架体升降的幅度,使得涤纶丝在传输轮上保持合适的张力。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涤纶丝传输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或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架体1和下架体2,所述上架体1上设有上传输轮11,所述下架体2上设有下传输轮21,所述上传输轮11和下传输轮21沿涤纶丝前进方向交替设置,所述涤纶丝呈S形绕设在上传送轮和下传送轮上,所述上架体1和下架体2的两侧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对内外交叉设置的支撑臂3,以及驱动支撑臂3相对展开或收拢的驱动机构4,所述的支撑臂3包括自中部内外交叉且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支臂31和第二支臂32,所述第一支臂31的下端部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下架体2上、上端部滑动地设置在上架体1的底部,所述的第二支臂32下端部滑动地设置在下架体2上、上端部转动地设在上架体1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4为电动缸,电动杆的活塞杆与第二支臂32的下端部固定连接,电动缸的缸体与下架体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架体1和下架体2上设有滑轨5,所述第一支臂31的上端部和第二支臂32的下端部分别设置在滑轨5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臂31的上端部和第二支臂32的下端部分别安装有能够滚动在所述滑轨5上的滚轮33。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架体1和下架体2,上架体1上设有上传输轮11,下架体2上设有下传输轮21,涤纶丝呈S形绕设在上传输轮11和下传输轮21上,通过升降机构调节上架体1和下架体2间的间距,即调节上传输轮11和下传输轮21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涤纶丝在传输轮上的张紧度,通过电动缸可以精确调节第一支臂31和第二支臂32之间相对转动的角度,控制上架体1升降的幅度,使得涤纶丝在传输轮上保持合适的张力。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