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封口机及其锁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3317发布日期:2019-08-27 19:53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真空封口机及其锁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封口机及其锁扣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于物品的真空保鲜,防潮,防尘等需求已经普遍存在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市面销售的家用真空封口机日益普遍,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真空封口机抽真空时普遍没有真空度数值的显示,这会导致在整个抽真空过程中,无法准确判断抽真空的程度,这往往会到时抽完真空塑料袋里面还会有较多残余空气,导致食物、贵重物品等保鲜效果差。

另一方面,市面上真空封口机对上盖与底座的锁扣要求的密封性要求高,要求保证抽真空时能够足够紧密地盖好上盖并固定塑料袋,目前市面上采用的大多是真空封口机两侧设置两个锁扣,使用时需要同时按下两侧的两个锁扣实现上锁功能,这种锁扣操作复杂,往往很难一下子扣好,操作手感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即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真空封口机及其锁扣结构的产品,不仅可以在整个抽真空过程中,真空数值会实时动态显示;而且由于真空封口机在上盖与底座的锁扣结构上的优化,采用了类似飞机手柄的结构,操控感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封口机及其锁扣结构,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首先提出一种锁扣结构,包括:

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环扣;控制杆;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与所述控制杆固定连接,以使所述联动杆在所述控制杆带动下转动;所述联动杆上设有第一传动块;

第一夹钳,所述第一夹钳包括第一夹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夹部呈镜像对称的第二夹部;所述第一夹部的中部、第二夹部的中部通过一铰接部连接,并使所述第一夹部的头部、第二夹部的头部形成一第一夹持部,对应夹持所述第一环扣;所述第一夹部、第二夹部的尾部形成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朝向所述第一传动块,并通过一第一弹性件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夹部尾部、第二夹部尾部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所述第一传动块抵接于所述第一夹部、第二夹部的尾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抵接部,通过所述联动杆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块转动,使所述第一夹部尾部、第二夹部尾部形成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状态,实现所述第一夹钳对所述第一环扣形成夹紧或松开的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二环扣;所述联动杆上还设有第二传动块;所述第二传动块、所述第一传动块分别设置于所述联动杆的两端;

第二夹钳,所述第二夹钳、第一夹钳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传动块、所述第一传动块设置;所述第二夹钳包括第三夹部以及与所述第三夹部呈镜像对称的第四夹部;所述第三夹部的中部、第四夹部的中部通过一铰接部连接,并使所述第三夹部的头部、第四夹部的头部形成第二夹持部,对应夹持所述第二环扣;所述第三夹部、第四夹部的尾部形成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朝向所述第二传动块,并通过一第二弹性件相连,以使所述第三夹部尾部、第四夹部尾部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所述第二传动块抵接于所述第三夹部、第四夹部的尾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抵接部,使所述第三夹部尾部、第四夹部尾部形成的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状态,实现所述第二夹钳对所述第二环扣形成夹紧或松开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座,所述联动杆贯穿所述固定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部呈圆柱状或扁圆柱状或扁柱状或长条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块和/或第二传动块,包括相对的两个宽面以及相对的两个窄面;所述宽面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或第二抵接部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第二夹持部夹紧所述环扣;所述窄面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或第二抵接部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第二夹持部处于张开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控制杆顶端,以便于控制所述控制杆。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杆朝向所述联动杆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联动杆穿过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控制杆连接,以便于控制杆控制所述联动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部、所述第二夹部靠近所述第一弹性件处还分别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形成一容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容置区。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锁扣结构简单、应用广泛,上锁操作简单,可以轻松实现上锁,且操控手感好;可普遍使用于经常需要开合的箱体、盒体中。

本发明同时提出一种真空封口机,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真空槽对应的第二真空槽、与所述第一热封条对应的第二热封条;所述第二热封条位于所述第二真空槽一侧;控制电路;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分别与所述抽气口、所述控制电路连接,还设有前述的锁扣结构,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真空槽、第一热封条、以及所述第一真空槽上还设有一抽气口;所述第一热封条位于所述第一真空槽一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环扣;

控制杆,所述上盖还开设有一限位开口,用于容置所述控制杆,使得所述控制杆部分显露于所述上盖外部;

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与所述控制杆固定连接,以使所述联动杆在所述控制杆带动下转动;所述联动杆上设有第一传动块;以及,

第一夹钳,所述第一夹钳包括第一夹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夹部呈镜像对称的第二夹部;所述第一夹部的中部、第二夹部的中部通过一铰接部连接、并使所述第一夹部的头部、第二夹部的头部形成一第一夹持部,对应于所述第一环扣夹持;所述第一夹部、第二夹部的尾部形成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朝向所述第一传动块、并通过一第一弹性件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夹部尾部、第二夹部尾部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所述第一传动块在所述第一夹部、第二夹部的尾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通过所述联动杆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块转动,使所述第一夹部尾部、第二夹部尾部形成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状态,实现所述第一夹钳对所述第一环扣形成夹紧或松开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外侧上还设有显示屏,所述真空泵分别与所述抽气口、所述显示屏连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真空封口机增加了真空度数值的显示,在整个抽真空过程中,真空数值会实时动态显示,能够保证真空度监测,而且采用本实用新型前一个方案提供的锁扣,操作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结构的控制杆、联动杆和手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锁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结构的上锁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结构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结构的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结构的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锁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封口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锁扣结构,通过采用了类似飞机手柄的结构,达到上锁简单,操作手感好的目的。这种锁扣结构应用广泛,可普遍使用于经常需要开合的箱体、盒体中。

本实施例的首先提出一种锁扣结构,以应用在真空封口机中为例,具体请参考图1,包括:底座1、控制杆12、联动杆13。

具体地,图2以及图5所示,所述底座1上一端设有第一环扣17;上盖2,所述上盖2设有限位开口21;具体地,还包括一手柄11,所述手柄11设于所述上盖2外部;与所述手柄11垂直连接且设于底座内的的控制杆12,所述手柄11与所述控制杆12呈“T”型设置,所述控制杆12置于所述限位开口21内;与所述控制杆12连接的联动杆13,所述控制杆12、所述联动杆13垂直设置;所述联动杆13一端还设有第一传动块131;以及第一夹钳15,所述第一夹钳15包括第一夹部151以及与所述第一夹部151呈镜像对称的第二夹部152;所述第一夹部151的中部、第二夹部152的中部通过一铰接部153连接、并使所述第一夹部151的头部、第二夹部152的头部形成一第一夹持部157,对应夹持所述第一环扣17;所述第一夹部151、第二夹部152的尾部形成第一抵接部156;所述第一抵接部156朝向所述第一传动块131,并通过第一弹性件154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夹部151尾部、第二夹部152尾部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所述第一传动块131抵接于所述第一夹部151、第二夹部152的尾部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抵接部156,通过所述联动杆13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块131转动,使所述第一夹部151尾部、第二夹部152尾部形成的所述第一夹持部157具有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状态,实现所述第一夹钳15对所述第一环扣17形成夹紧或松开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部151、第二夹部152上还分别凹设有第一钩部1511、第二钩部1521,所述第一弹性件154套设于所述第一钩部1511、第二钩部1521上,所述第一传动块131和/或第二传动块132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54和铰接部15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154为弹簧,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也可以是例如皮带、硅胶弹性垫等也可以实现实用新型的目的。

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第一固定座14,所述联动杆13连接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座14;由于传动块可能是扁平状的,当传动块扁平的一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夹钳之间时可能会发生打滑,所以第一固定座可以起到防止传动件打滑的作用,起到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结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块131和/或第二传动块132包括相对的两个宽面1311以及相对的两个窄面1312;使用时转动所述手柄11,通过所述控制杆12所述联动杆13与所述手柄11联动,因此所述第一抵接部156和/或第二抵接部186会被所述第一传动块131/或第二传动块132在所述弹簧154的作用下被撑开或收缩,因此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157和/或第二夹持部187夹紧或松开所述第一环扣17和/或第二环扣19。

请参照图3,具体使用时,拉下手柄11,所示此时所述宽面1311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56和/或第二抵接部186时,所述第一夹持部157和/或第二夹持部187夹紧所述第一环扣17和/或第二环扣19,此时上盖与底座处于锁紧状态,上盖无法被打开;请参照图4,将手柄11向上推,所述窄面1312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56和/或第二抵接部186时,所述第一夹持部157和/或第二夹持部187处于张开状态,不与所述第一环扣17和/或第二环扣19连接,此时上盖可以被轻松打开。

当然,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传动块131和/或第二传动块132的形状还可以水平截面的最大长度与垂直截面最大长度不相等的物体,例如是橄榄球形、菱形等,即在旋转过程中可以实现也均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部151、所述第二夹部152靠近所述第一弹性件154处还分别设有第一凹槽1512、第二凹槽1522;所述第一凹槽1512、第二凹槽1522形成一容置所述第一弹性件154的容置区155(如图5所示),容置区的设置可以使得所述夹钳结构更加紧凑,起到节约空间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扣17和/或第二环扣19包括锁杆171以及连接于所述锁杆171两端的第一连接片172、第二连接片173(请参考图8),本技术特征可以使得环扣牢固地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起到加固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扣结构可以不止有一个,与前述锁扣结构对称,如图7所示,所述底座1另一端还设有第二环扣19;所述联动杆12另一端还设有第二传动块132;所述底座1另一端还设有第二固定座16,所述联动杆13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座16;以及第一夹钳18,所述第二夹钳18一端设有第二抵接部186,与所述第二传动块132连接,所述第二抵接部186之间还设有第二弹性件158;另一端设有第二夹持部187,用于夹持所述第二环扣19。本技术特征的设置可以使得所述锁扣结构形成对称结构,使得上盖与底座的锁扣效果更加稳定、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示,所述底座1内部所述第一固定座14、所述第二固定座16之间还设有第三固定座30,所述联动杆13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座30。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杆13为细长条状,因此第三固定座30的设置可以起到固定所述联动杆13的作用,使其随着所述手柄11转动过程中不易发生形变或打滑,提高传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出一种设有前述方案提出的锁扣结构的真空封口机,如图8所示,具体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一真空槽40、第一热封条50、以及所述第一真空槽40上还设有一抽气口41;所述第一热封条50位于所述第一真空槽40一侧;以及

上盖2;所述上盖2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真空槽40对应的第二真空槽80、与所述第一热封条50对应的第二热封条90;所述第二热封条位90于所述第二真空槽80一侧;所述第一真空槽40、所述第二真空槽80盖合形成真空腔;控制电路(图未示出);真空泵(图未示出),所述真空泵分别与所述抽气口41、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本真空封口机在上盖与底座采用了类似飞机手柄的锁扣结构,结构简单,操控感好。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上盖2外侧上还设有显示屏22,所述真空泵分别与所述抽气口41、所述显示屏22连接。

需要真空包装时,先将食物装于真空袋内,并将真空袋的末端放置于真空腔内,再盖上上盖2,推动手柄11进行上锁操作,按下开关,而后真空泵运行,可对袋口抽真空操作,此时显示屏22显示抽真空数值。当到达指定数值后,所述第一热封条50、第二热封条80运行可对袋口进行热封操作,然后解开锁扣,打开上盖2,即可取下真空包装袋,抽真空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