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供应PCB板的送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7505发布日期:2019-04-05 21:5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线供应PCB板的送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SMT贴装行业中的PCB板送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线供应PCB板的送板装置。



背景技术:

SMT贴装生线由丝印设备、贴片机等设备组成,在这些设备的前端均连接有输送线,主要是为其设备供应PCB板。现有供板主要是依靠人工将一块一块PCB板放置在输送线上,通过该输送线为丝印设备或贴片机等设备供应PCB板。由此可见,该供板技术相当落后,需要操作员时刻留意监测、供板。

因此,为了提高SMT贴装生线的供板效率,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在线供应PCB板的送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SMT贴装生线的供板效率的在线供应PCB板的送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在线供应PCB板的送板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台面的输送线本体,所述输送线本体包括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包括线架壳体、多个固定在线架壳体上能做周向运动的皮带轮、驱动皮带轮做周向运动的电机,多个皮带轮通过输送线皮带张紧连接;包括有左挡板、右挡板和前挡板,

所述左挡板固定设置在左侧的输送轨道上,所述右挡板固定设置在右侧的输送轨道上,所述前挡板固定设置在左挡板或右挡板的前端,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前挡板与左挡板相垂直设置;所述机架台面上设置有一个能够让PCB板做间歇性上下来回运动的顶起机构;所述前挡板和输送线皮带之间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顶起机构包括凸轮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凸轮组件和驱动组件均固定设置在机架台面上;驱动组件驱动凸轮组件让PCB板做间歇性上下来回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组件包括凸轮,所述凸轮两端的凸轮主轴通过轴承座固定设置在机架台面上,一凸轮主轴穿过所在轴承座的另一侧连接有送料从动轮;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机架台面上的送料电机和送料主动轮,所述送料电机的主轴与送料主动轮相连接,所述送料主动轮通过送料皮带张紧连接有送料从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外表面包裹着摩擦层,所述摩擦层为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层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状。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组件和驱动组件通过固定板与机架台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通过定位板与机架台面相连接;所述定位板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腰形状的定位孔,螺丝依次穿过固定板、定位孔后与螺母相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均设置有腰形状的挡板固定孔,螺丝穿过挡板固定孔后与线架壳体的螺孔相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的高度大于一块PCB板的厚度、且小于两块PCB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前挡板的底端呈楔形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在线供应PCB板的送板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台面的输送线本体,所述输送线本体包括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包括线架壳体、多个固定在线架壳体上能做周向运动的皮带轮、驱动皮带轮做周向运动的电机,多个皮带轮通过输送线皮带张紧连接;包括有左挡板、右挡板和前挡板,所述左挡板固定设置在左侧的输送轨道上,所述右挡板固定设置在右侧的输送轨道上,所述前挡板固定设置在左挡板或右挡板的前端,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前挡板与左挡板相垂直设置;所述机架台面上设置有一个能够让PCB板做间歇性上下来回运动的顶起机构;所述前挡板和输送线皮带之间设置有间隙。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多个叠放起来的PCB板放置在两边输送轨道的输送线皮带上,PCB板的两侧还紧靠着左挡板和右挡板,PCB板的前端一角紧靠着前挡板;当顶起机构将PCB板往上顶起时,输送线皮带就会推动最底下的PCB板从间隙中送出,从而实现线上自动送板;提高SMT贴装生线的供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叠放PCB板后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叠放PCB板后俯视图;

图5是左挡板、前挡板、输送线皮带和PCB板组成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台面; 2、输送轨道;3、输送线皮带; 4、皮带轮;

51、左挡板; 51-1、挡板固定孔; 52、右挡板;

6、前挡板; 7、送料电机; 8、送料主动轮; 9、送料皮带;

10、送料从动轮; 11、轴承座; 12、凸轮; 13、摩擦层;14、固定板;

15、定位板;15-1、定位孔;16、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在线供应PCB板的送板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台面1的输送线本体,所述输送线本体包括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输送轨道2,所述输送轨道2包括线架壳体、多个固定在线架壳体上能做周向运动的皮带轮4、驱动皮带轮4做周向运动的电机,多个皮带轮4通过输送线皮带3张紧连接;输送轨道2的结构与现有技术无本质区别,主要起去输送PCB板16的作用,故不在此多详说。

包括有左挡板51、右挡板52和前挡板6,所述左挡板51固定设置在左侧的输送轨道2上,所述右挡板52固定设置在右侧的输送轨道2上,所述前挡板6固定设置在左挡板51或右挡板52的前端,所述左挡板51和右挡板5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前挡板6与左挡板51相垂直设置;所述机架台面1上设置有一个能够让PCB板做间歇性上下来回运动的顶起机构;所述前挡板6和输送线皮带3之间设置有间隙。

如图3-图4所示,将多个叠放起来的PCB板16放置在两边输送轨道2的输送线皮带3上,PCB板16的两侧还紧靠着左挡板51和右挡板52,PCB板16的前端一角紧靠着前挡板6;当顶起机构将PCB板16往上顶起时,输送线皮带3就会推动最底下的PCB板16从间隙中送出,从而实现线上自动送板。

进一步地,所述顶起机构包括凸轮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凸轮组件和驱动组件均固定设置在机架台面1上;驱动组件驱动凸轮组件让PCB板做间歇性上下来回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组件包括凸轮12,所述凸轮12两端的凸轮主轴通过轴承座11固定设置在机架台面1上,一凸轮主轴穿过所在轴承座11的另一侧连接有送料从动轮10。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机架台面1上的送料电机7和送料主动轮8,所述送料电机7的主轴与送料主动轮8相连接,所述送料主动轮8通过送料皮带9张紧连接有送料从动轮10。

由此可见,送料电机7依次通过送料主动轮8、送料皮带9和送料从动轮10带动凸轮12做周向运动,所以凸轮12能让PCB板16做间歇性上下来回运动。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凸轮12和PCB板的摩擦力,以便更好地推动PCB板前移送料,所述凸轮12外表面包裹着摩擦层13,所述摩擦层13为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摩擦层13和PCB板的摩擦力,以便更好地推动PCB板前移送料,所述摩擦层13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状。

进一步地,方便驱动组件形成模块化生产,方便安装和后期维护,所述凸轮组件和驱动组件通过固定板14与机架台面1相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调节驱动组件的位置,所述固定板14通过定位板15与机架台面1相连接;所述定位板15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腰形状的定位孔15-1,螺丝依次穿过固定板14、定位孔15-1后与螺母相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调节左挡板51和右挡板52的位置,所述左挡板51和右挡板52均设置有腰形状的挡板固定孔51-1,螺丝穿过挡板固定孔51-1后与线架壳体的螺孔相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最底下的PCB板16从间隙中送出,所述间隙的高度大于一块PCB板16的厚度、且小于两块PCB板16的厚度。

如图5所示,为了能够更好地将PCB板16从间隙中送出,所述前挡板6的底端呈楔形状,即前挡板6的底端面与水平面之间呈一定夹角,且向PCB板16方向倾斜。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多个叠放起来的PCB板放置在两边输送轨道的输送线皮带上,PCB板的两侧还紧靠着左挡板和右挡板,PCB板的前端一角紧靠着前挡板;送料电机依次通过送料主动轮、送料皮带和送料从动轮带动凸轮做周向运动,所以凸轮能让PCB板做间歇性上下来回运动;当凸轮将PCB板往上顶起时,输送线皮带就会推动最底下的PCB板从间隙中送出,从而实现线上自动送板;提高SMT贴装生线的供板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