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角板自动打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5151发布日期:2019-04-16 23:07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角板自动打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护角板自动打钉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于易碎产品的包装通常采用在易碎产品的四个角放置八块护板,再用打包带或外包装箱将其固定,以防止产品在仓储运输过程中发生相互碰撞,存在的问题是,四个角放置的八块护板的相互位置不易固定,易发生松动或错位的现象,导致对产品的保护力度降低,乃至造成产品损坏。如何设计一种自动打钉机,将八块护板固定成四个“L”型护板,设置在易碎产品的四个角,无论对于简化包装的工序,提高对产品的保护力度,以及改善易碎产品的包装现状将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护角板自动打钉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机架上沿纵向贯通对称设有两道推板槽,并沿两推板槽内侧对称设置立板基准面,推板槽两外侧对称依次分布有立板工位、平板工位及钉装工位,通过气缸将立板沿立板导槽推送到位,通过自重下落将平板沿平板导槽落入高度限位垫,通过驱动装置沿推板槽驱动推板,将立板推送到平板工位与平板对齐叠合,再由推板继续推送到钉装工位由射钉枪打钉,将立板与平板钉装成“L”型的护角板。本实用新型既简化了包装时的工序,又提高了对易碎产品的保护力度,具有结构简单,“L”型护角板精准牢固且包装效果好的优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护角板自动打钉机,其特点包括机架、气缸、射钉枪、盘钉、位置感应器、驱动装置及推板;所述机架上沿纵向贯通对称设有两道推板槽,沿推板槽的下方设有数个链轮轴,机架上沿两推板槽内侧对称设有立板基准面,沿两推板槽外侧对称依次分布有立板工位、平板工位及钉装工位;

其中,立板工位上设有立板导槽及气缸座,立板工位的底部设有驱动电机座;平板工位上设有平板导槽及感应器座;钉装工位上设有钉枪座及盘钉输送座,且平板工位上平板导槽的底部及钉装工位上设有连续的高度限位垫。

所述驱动装置由驱动电机、链条及链轮构成,链轮为数件,设于机架的链轮轴上,链条啮合于链轮上,驱动电机设于机架的驱动电机座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链轮轴连接。

所述气缸设于立板工位的气缸座上;所述射钉枪、盘钉及位置感应器依次设于钉装工位的钉枪座、盘钉输送座及感应器座上。

所述推板由推板柄及推板面构成,推板为数件,数件推板经推板柄依次间隔设置在链条上,且推板柄循环于机架的推板槽内运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机架上沿纵向贯通对称设有两道推板槽,并沿两推板槽内侧对称设置立板基准面,推板槽两外侧对称依次分布有立板工位、平板工位及钉装工位,通过气缸将立板沿立板导槽推送到位,通过自重下落将平板沿平板导槽落入高度限位垫,通过驱动装置沿推板槽驱动推板,将立板推送到平板工位与平板对齐叠合,再由推板继续推送到钉装工位由射钉枪打钉,将立板与平板钉装成“L”型的护角板。本实用新型既简化了包装时的工序,又提高了对易碎产品的保护力度,具有结构简单,“L”型护角板精准牢固且包装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C--C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气缸2、射钉枪3、盘钉4、位置感应器5、驱动装置6及推板7;所述机架1上沿纵向贯通对称设有两道推板槽12,沿推板槽12的下方设有数个链轮轴13,机架1上沿两推板槽12内侧对称设有立板基准面,沿两推板槽外侧对称依次分布有立板工位21、平板工位22及钉装工位23;

参阅图1~图5,其中,立板工位21上设有立板导槽14及气缸座15,立板工位21的底部设有驱动电机座11;平板工位22上设有平板导槽17及感应器座18;钉装工位23上设有钉枪座19及盘钉输送座16,且平板工位22上平板导槽17的底部及钉装工位23上设有连续的高度限位垫20;

参阅图1~图5,所述驱动装置6由驱动电机、链条62及链轮63构成,链轮63为数件,设于机架1的链轮轴13上,链条62啮合于链轮63上,驱动电机设于机架1的驱动电机座11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链轮轴13连接;

参阅图1、图2、图3,所述气缸2设于立板工位的气缸座15上;

参阅图1、图2、图5,所述射钉枪3、盘钉4及位置感应器5依次设于钉装工位的钉枪座19、盘钉输送座16及感应器座18上;

参阅图1、图2、图3,所述推板7由推板柄71及推板面72构成,推板7为数件,数件推板7经推板柄71依次间隔设置在链条62上,且推板柄71循环于机架1的推板槽12内运行。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

参阅图1、图2,为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机架1上沿纵向贯通对称设有两道推板槽12,并沿推板槽12两外侧对称依次分布有立板工位21、平板工位22及钉装工位23,工作时,相当于一套驱动装置6同时带动两条生产线,使制作“L”型护角板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工作时,工作人员将数块立板放置在立板导槽14内,将数块平板放置在平板导槽17内,启动驱动装置6开始工作。

首先,通过气缸2的往复运动,逐次将立板沿立板导槽14推送到立板基准面,通过自重下落使平板沿平板导槽17自动落入高度限位垫20,由于数件推板7经推板柄71依次间隔设置在链条62上,驱动装置6启动后,推板7在链条62的驱动下沿机架1的推板槽12运行,将一块立板沿立板基准面由立板工位21推送到平板工位22与平板对齐叠合,再由推板7继续将一块立板及一块平板推送到钉装工位23,此时,推板7触及位置感应器5,位置感应器5控制射钉枪3工作,由射钉枪3间隔打钉,将立板与平板钉装成“L”型的护角板。

为保证平板与立板钉装的精准,本实用新型在钉装工位23的高度限位垫20上设有弹簧夹具,在钉装工位23高度限位垫20的上方设有压轮,弹簧夹具迫使平板与立板水平受力紧贴立板基准面,压轮迫使平板向下受力紧贴高度限位垫20。

随着下一块推板7继续沿机架1的推板槽12运行,连续完成下一件“L”型护角板的钉装。

本实用新型在机架1沿推板槽12的下方设有数个链轮轴13,其中一个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为主动轮轴,其余为从动轮轴或支撑轮轴。

为确保立板与平板的横平竖直,本实用新型采用推板槽12限定立板的相对位置,采用连续的高度限位垫20限定平板的相对位置,确保立板与平板对齐叠合后在钉装工位23内仍保持横平竖直,完成“L”型护角板的精确钉装。

为控制和调整射钉枪3的打钉间隔,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工位的位置感应器5,通过调整感应器5的触点,以达到调整射钉枪3的打钉间距,以满足不同“L”型护角板的需求。

随着板厚度的不同,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推板7上推板面72的位置,即可保证推板7只推动一块立板与一块平板。

随着板长度的不同,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推板7上推板柄71设置在链条62上的间距,即可满足对不同长度的“L”型护角板的制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