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铬丝收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9414发布日期:2019-04-05 21:5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镍铬丝收线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镍铬丝收线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缠绕在收线轮上的镍铬丝进行放线操作时,由于镍铬丝末端一般藏匿于滚筒上,工人经常会为寻找镍铬丝末端耗费大量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镍铬丝收线轮,其上镍铬丝的末端位置固定,无需人工翻找,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镍铬丝收线轮,包括两个法兰盘及固定在两个法兰盘之间的辊筒,所述法兰盘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安置槽,所述安置槽旁设置有压线组件,所述压线组件包括壳体、滑杆和弹性件,所述壳体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滑杆一端滑动套设在壳体内,其一端悬置在壳体外,位于安置槽内,所述弹性件套设于壳体内,位于壳体封闭端与滑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凹设有滑槽,所述滑杆两侧凸出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滑槽为燕尾槽或锥形槽。

优选的,所述滑杆上设置有阻尼突起。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前端为半球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的,所述辊筒外壁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辊筒轴向设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收线轮在收线结束时,只需将末端的镍铬丝压入安置槽内,压入时,由于压力的存在,弹性件收缩,滑杆向壳体内回缩,镍铬丝完全压入安置槽,压入后,弹性件将滑杆顶出,则镍铬丝被固定在安置槽内。放线时,推动滑杆将末端的镍铬丝取下即可进行放线操作,无需人工翻找镍铬丝末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镍铬丝收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压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压线组件的A-A剖视图;

其中,1为法兰盘、10为安置槽、2为辊筒、21为加强筋、3为压线组件、31为壳体、311为滑槽、32为滑杆、321为夹线口、322为阻尼突起、323为滑块、33为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一种镍铬丝收线轮,包括两个法兰盘1及固定在两个法兰盘1之间的辊筒2,法兰盘1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安置槽10,安置槽10旁边设置有压线组件3,压线组件包括壳体31、滑杆32和弹性件33,壳体31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滑杆32一端滑动套设在壳体31内,其一端悬置在壳体31外,位于安置槽10内,弹性件33套设于壳体31内,位于壳体31封闭端与滑杆32之间。本实用新型中,收线轮在收线结束时,只需将末端的镍铬丝压入安置槽10内,压入时,由于压力的存在,弹性件33收缩,滑杆32向壳体31内回缩,镍铬丝完全压入安置槽10,压入后,弹性件33将滑杆32顶出,则镍铬丝被固定在安置槽10内。放线时,推动滑杆32将末端的镍铬丝取下即可进行放线操作,无需人工翻找镍铬丝末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的,壳体31内凹设有滑槽311,滑杆32两侧凸出有滑块323,滑块323可滑动设置在滑槽311内,滑动设置在滑槽311内的滑块323便于控制,使用更加方便。进一步的,滑槽311为燕尾槽或锥形槽,对应的滑块323为与其相匹配的形状。

具体的,滑杆32上设置有阻尼突起322,阻尼突起322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方便对滑杆32进行推动操作。

具体的,滑杆32的前端为半球型结构,半球型结构的滑杆,便于镍铬丝的压入,且在拉出时,只需向上提起镍铬丝,则可将滑杆32推入壳体31,无需人工推动滑杆32,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具体的,弹性件33为弹簧,优选用刚性弹簧,提供更好的弹性。

具体的,辊筒2外壁设有加强筋21,加强筋21沿辊筒2轴向设置;加强筋21为多条,对辊筒2壁实现加固,防止滚筒2形变。

本实用新型中,收线轮在收线结束时,只需将末端的镍铬丝压入安置槽10内,压入时,由于压力的存在,弹性件33收缩,滑杆32向壳体31内回缩,镍铬丝完全压入安置槽10,压入后,弹性件33将滑杆32顶出,则镍铬丝被固定在安置槽10内。放线时,推动滑杆32将末端的镍铬丝取下即可进行放线操作,无需人工翻找镍铬丝末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