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3948发布日期:2019-05-24 21:5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现场会产生大量的施工垃圾;如何妥善存放垃圾对于环境的保护,提升空气质量有很大意义,同时也体现了管理理念的提升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目前建筑施工现场一定范围内还存在敞开式垃圾站,普遍是封闭式垃圾站加推拉门,这些垃圾站存在几个缺点:1、没有封闭或者半封闭状态,不能有效防止灰尘逸散;2、传统的垃圾站门为平开门、推拉门、卷帘门等影响垃圾的进出效率;3、传统的垃圾站未能有效的除尘降尘;4从垃圾站结构上来说,相当一部分还是采用砌体结构,造价较高,施工时费工费时还容易造成污染,很难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要解决传统的垃圾站易造成环境污染、垃圾的进出效率低、施工费工费时以及造价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包括轨道、垃圾棚和设置在垃圾棚内的垃圾池;所述轨道有两道,沿纵向间隔布置;其中,每道轨道横向设置;所述垃圾棚为两个镜像对称的垃圾棚单元拼合而成的全封闭式房体;所述垃圾棚单元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滚轮,并且两个垃圾棚单元通过第一滚轮滑动连接在轨道上;在垃圾棚单元的下部设有将垃圾棚单元固定的限位固定器;通过两个垃圾棚单元拼合和分离,以实现垃圾棚的开启与关闭;所述垃圾池设置在两个垃圾棚单元之间,在垃圾池平行于轨道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活动挡板,在垃圾池的顶部间隔设有向池中喷射水雾的喷雾设备。

优选的,所述垃圾棚单元包括有龙骨骨架以及安装在龙骨骨架上的屋面板和墙面板;所述龙骨骨架包括有前侧龙骨骨架、后侧龙骨骨架、纵侧面龙骨骨架和顶部龙骨骨架;所述前侧龙骨骨架和后侧龙骨骨架分别通过第一滚轮对应连接在两条轨道上;所述纵侧面龙骨骨架纵向连接在前侧龙骨骨架和后侧龙骨骨架的外端之间;所述顶部龙骨骨架连接在前侧龙骨骨架和后侧龙骨骨架的顶部之间;在垃圾棚单元上、位于拼接一侧的侧边上均设有定位卡,并且两个垃圾棚单元上的定位卡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在垃圾棚单元的底部间隔设置有限位固定器;当两个垃圾棚单元拼合后,所述限位固定器阻止垃圾棚单元沿轨道移动。

优选的,在垃圾棚单元的纵侧面上设有将两个垃圾棚单元拉开的拉手。

优选的,所述垃圾池由两面纵向池壁和连接在两面纵向池壁一侧之间的横向池壁围合而成;所述活动挡板设置在垃圾池两面纵向池壁之间,包括有竖向挡板、斜撑和连接在竖向挡板底部的第二滚轮;所述竖向挡板平行于横向池壁布置;所述斜撑支撑在竖向挡板的外侧与地面之间,并且斜撑的上端与竖向挡板之间铰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垃圾棚的顶部上方、对应两个垃圾棚单元拼接缝的位置处设置有遮雨罩;所述遮雨罩沿拼接缝方向固定在其中一侧的垃圾棚单元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垃圾站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没有设置门,开启是通过两个半屋架相对推拉达到开启和闭合的目的,并且两个垃圾棚单元无缝闭合后可以很好的保证垃圾池的密闭状态,防治粉尘逃逸到大气环境中造成污染。

2、本实用新型可以垂直将垃圾吊运到垃圾池也可以水平将垃圾运到垃圾池,运出垃圾时可以采用小型铲车施行机械装载,提高了处理垃圾的工作效率;同时喷雾系统可以很好的控制粉尘的飘散,及时喷水雾降尘,满足绿色施工需要。

3、本实用新型采用轻钢屋架还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定型组合可周转利用、节才环保、造价低、施工效率高,垃圾池的活动挡板可以由平开式改为板块组合可拆卸式,安装灵活方便。

4、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建筑垃圾的全密闭存放,有效控制灰尘逸散和降尘,并且提高了垃圾进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闭合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闭合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闭合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闭合后的水平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拉开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垃圾棚单元的龙骨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垃圾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滚轮与轨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挡板与垃圾池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轨道、2-垃圾棚、2.1-垃圾棚单元、2.1.1-屋面板、2.1.2-墙面板、2.1.3-前侧龙骨骨架、2.1.4-后侧龙骨骨架、2.1.5-纵侧面龙骨骨架、2.1.6-顶部龙骨骨架、3-垃圾池、4-第一滚轮、5-限位固定器、5.1-定位块块、5.2-挂钩、5.3-连接板、5.4-螺栓、6-活动挡板、6.1-竖向挡板、6.2-斜撑、6.3-第二滚轮、7-喷雾设备、8-定位卡、9-拉手、10-遮雨罩、11-轴销、12-垫板、13-胀栓、14-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1所示,这种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包括轨道1、垃圾棚2和设置在垃圾棚2内的垃圾池3;所述轨道1有两道,沿纵向间隔布置;其中,每道轨道1横向设置;所述垃圾棚2为两个镜像对称的垃圾棚单元2.1拼合而成的全封闭式房体;所述垃圾棚单元2.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滚轮4,并且两个垃圾棚单元2.1通过第一滚轮4滑动连接在轨道1上;在垃圾棚单元2.1的下部设有将垃圾棚单元2.1固定的限位固定器5;通过两个垃圾棚单元2.1拼合和分离,以实现垃圾棚2的开启与关闭;所述垃圾池3设置在两个垃圾棚单元2.1之间,在垃圾池3平行于轨道1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活动挡板6,在垃圾池3的顶部间隔设有向池中喷射水雾的喷雾设备7。

本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棚单元2.1包括有龙骨骨架以及安装在龙骨骨架上的屋面板2.1.1和墙面板2.1.2;所述龙骨骨架包括有前侧龙骨骨架2.1.3、后侧龙骨骨架2.1.4、纵侧面龙骨骨架2.1.5和顶部龙骨骨架2.1.6;所述前侧龙骨骨架2.1.3和后侧龙骨骨架2.1.4分别通过第一滚轮4对应连接在两条轨道1上;所述纵侧面龙骨骨架2.1.5纵向连接在前侧龙骨骨架2.1.3和后侧龙骨骨架2.1.4的外端之间;所述顶部龙骨骨架2.1.6连接在前侧龙骨骨架2.1.3和后侧龙骨骨架2.1.4的顶部之间;在垃圾棚单元2.1上、位于拼接一侧的侧边上均设有定位卡8,并且两个垃圾棚单元2.1上的定位卡8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板2.1.1和墙面板2.1.2均为0.3mm彩钢板制成。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板2.1.1和墙面板2.1.2还可以用玻璃钢或者多层板,但是多层板相对比较重,没有彩钢板轻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池3呈马蹄型,其中三面为18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出垃圾的池口边为600mm高的轻钢活动挡板6。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墙和活动挡板6的高度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钢筋混凝土墙的高度为1600mm~2000mm;活动挡板6的高度为400mm~800mm。

本实施例中,在垃圾棚单元2.1的底部间隔设置有限位固定器5;当两个垃圾棚单元2.1拼合后,所述限位固定器5阻止垃圾棚单元2.1沿轨道1移动。

本实施例中,在垃圾棚单元2.1的纵侧面上设有将两个垃圾棚单元2.1拉开的拉手9。

本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池3由两面纵向池壁和连接在两面纵向池壁一侧之间的横向池壁围合而成;所述活动挡板6设置在垃圾池3两面纵向池壁之间,包括有竖向挡板6.1、斜撑6.2和连接在竖向挡板6.1底部的第二滚轮6.3;所述竖向挡板6.1平行于横向池壁布置;所述斜撑6.2支撑在竖向挡板6.1的外侧与地面之间,并且斜撑6.2的上端与竖向挡板6.1之间铰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挡板6与垃圾池3的池壁之间铰接连接;在活动挡板6与垃圾池3连接一侧的侧边上设有轴销11,在垃圾池3的池壁上、对应轴销11的位置处设置有垫板12;所述垫板12通过胀栓13固定在垃圾池3的池壁上;在垫板12上、对应轴销11的设置有竖向的套管14;所述轴销11对应插接在套管14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棚2的顶部上方、对应两个垃圾棚单元2.1拼接缝的位置处设置有遮雨罩10;所述遮雨罩10沿拼接缝方向固定在其中一侧的垃圾棚单元2.1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固定器5包括有定位块5.1、挂钩5.2和连接板5.3;所述定位块5.1有一组,沿着龙骨骨架的下边缘间隔设置;所述挂钩5.2有一组,且与定位块5.1对应设置;其中,每个挂钩5.2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横边和纵边;挂钩5.2的横边挂接在定位块5.1上,挂钩5.2的下端通过连接板5.3和螺栓5.4与地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喷雾设备7为压力雾状喷淋,与施工现场的压力水管相连接,主供水管采用PE管,埋入地下冰冻线或者明敷时根据气温情况做好保温,以防北方冬季冻裂水管,支管为镀锌钢管,顶部安装雾状喷头;压力水通过管线经喷头雾化后形成水雾幕,在垃圾进出时开启阀门对垃圾池3进行喷雾降尘,最大量保证粉尘不飞扬,不扩散,达到扬尘治理的良好效果。

本实施例中,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的前侧龙骨骨架2.1.3、后侧龙骨骨架2.1.4、纵侧面龙骨骨架2.1.5和顶部龙骨骨架2.1.6主要采用型钢杆件制成,相邻龙骨骨架之间的连接主要采用焊接连接,墙面板2.1.2与顶部龙骨骨架2.1.6采用燕尾自攻钉固定。

这种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垃圾站选址:垃圾站选址应选择在方便垃圾运输的位置,同时要在建筑施工现场塔吊的大臂范围内,场地要平整,若有基坑时至少距离基坑2米以上,再进行场地夯实硬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垃圾池3的尺寸合理选择材料,在进行场地夯实硬化前,做好供水主管的预埋工作(若需要预埋);硬化土层的厚度为100mm~150mm,因垃圾棚单元2.1的质量轻,一般不需要做基础。

步骤二,铺设轨道1;将两条轨道1平行间隔安装在硬化后的场地上,并且两条轨道1之间的间距与垃圾站的宽度相适应。

步骤三,选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垃圾池3的尺寸合理选择垃圾站的各个构件的材料。

步骤四,制作两个垃圾棚单元2.1的龙骨骨架和施工垃圾池3。

步骤五,待垃圾池3施工完毕后,在垃圾池3的顶部安装向池中喷射水雾的喷雾设备7。

步骤六,将两个垃圾棚单元2.1的龙骨骨架分别安装到轨道1上。

步骤七,分别安装垃圾棚单元2.1的屋面板2.1.1和墙面板2.1.2,至此施工完毕。

本实施例中,供水主管是否预埋和做保温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来决定,寒冷地区的水管可采用电伴热,保证喷雾设备7在寒冷气温下正常运行,若冬季停工或者长时间停工应将管内的水泄掉。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垃圾棚单元2.1龙骨骨架采用轻钢材料,屋面板2.1.1和墙面板2.1.2均采用彩钢板。

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垃圾棚单元2.1龙骨骨架的制作与垃圾池3的施工同步进行,并且垃圾池3位于两条轨道1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的开启方式为推拉式,动力可采用人力或者采用电机驱动;左右垃圾棚单元2.1的下部均安装有四个V型槽的铁质第一滚轮4,第一滚轮4的V型槽与角钢制成的轨道1形成凸凹咬合,依靠第一滚轮4沿轨道1滚动带动两个垃圾棚单元2.1的左右开启或者闭合;垃圾棚单元2.1的防风固定措施是通过限位固定器5来实现的,限位固定器5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当第一滚轮4滚到开启极限位置和闭合极限位置时限位固定器5阻挡住纵侧面龙骨骨架2.1.5下部的焊接的定位块5.1,保证垃圾棚单元2.1不能顺着轨道1滚出去;二是起到固定的作用,限位固定器5的挂钩5.2呈倒置的L型,当两个垃圾棚单元2.1闭合时钩挂住定位块5.1,保证大风时垃圾棚单元2.1不被向上掀起来,起到固定的作用。两个垃圾棚单元2.1对接口的上端,每边均采用镀锌扁铁与前侧龙骨骨架2.1.3或者后侧龙骨骨架2.1.4焊接形成定位卡8,当两个垃圾棚单元2.1闭合时,定位卡8保证两个棚子的对正闭合严密,不会因为垃圾棚单元2.1左右晃动闭合对接偏位,保证了垃圾站的全封闭性。

本实施例中,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进出垃圾的方式:垃圾进出垃圾池3可以垂直进入和水平进出两种方式,而传统的垃圾站的垃圾均为从垃圾门口水平方向实现垃圾的进出,这是最大的不同之处;此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选址时,要选在施工现场塔吊大臂覆盖范围内,当左右垃圾棚单元2.1开启时,垃圾池3上空全部敞开,可以轻松将垃圾通过塔吊吊运至垃圾池3内;若采用手推车水平运输到垃圾站时,开启左右垃圾棚单元2.1,可从活动挡板6处将垃圾运至垃圾池3内。当垃圾池3的活动挡板6挡住垃圾不至于在垃圾过多时外溢顶住垃圾棚的墙体,进而影响垃圾棚单元2.1的左右推拉开启,同时也相应增加了垃圾池的容量。

垃圾池3的垃圾需要及时清运消纳,本垃圾池适用于小型铲车;拉开两个垃圾棚单元2.1,并将喷雾设备7打开,进行喷雾降尘;然后将垃圾池3的活动挡板6打开,直接用小型铲车铲出垃圾装载至垃圾运输车即可,提高了运输效率。

本实施例中,正常使用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时,应对操作人员做好正确使用垃圾站的教育培训,使用过程中能正确操作,以免对垃圾棚单元2.1因使用不当造成破坏;当四级及以上大风期间严禁开启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并将两个垃圾棚单元2.1闭合后对紧,保证限位固定器5卡住纵侧面龙骨骨架2.1.5,以防垃圾棚单元2.1被大风吹倒。

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实用新型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