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管出筐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5758发布日期:2019-03-30 10:00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管出筐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纱管出筐口。



背景技术:

纺织企业使用的纱管,当纱管为一端大一端小的锥状管体时,当这些纱管再次使用时,需要根据纱管的不同,分类收集进行理放整齐,以便下次使用,现有的一些纺织企业通常采用的理管设备,理管速度较慢,反应速度较慢,而且将纱管朝向一致排列的速度较低,效率低。而人工理管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且络筒车间环境恶劣,纺织公司招工困难,人工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能识别及定位置进行摆放的纱管出筐口。

一种纱管出筐口,包括通道出口,所述的纱管出筐口还包括限位框组件、传动组件和出口导流板,通道出口下方设有限位框组件,通道出口和限位框组件间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带动限位框组件上下移动;所述的通道出口内上方设有不对称V形的出口导流板,通道出口一侧设有进口,进口在通道出口垂直侧设有传感器;出口导流板下方设有上出管口接板,上出管口接板对侧下方设下出管口接板,下出管口接板对侧下方设有出管口限位板,出管口限位板对侧下方设有出管口接板,从出管口接板再进入到限位框组件,实现纱管在塑料箱内码放整齐,以备下一道工序制造。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限位框组件下方为斜向结构,限位框组件下方包括向内斜向的两挡板,使纱管在重力作用下顺利往下滑。

所述的限位框组件上设有压板,连接进行了加强。

所述的出口导流板的V形设有圆弧,防止碰伤纱管。

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块和直线导杆,固定块固定在通道出口,两直线导杆穿过固定块固定在限位框组件上;齿条支承位于两直线导杆间固定限位框组件上,齿条支承上固定齿条;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电机上设有齿轮,齿轮与齿条配合。程序设定纱管掉落数量后齿轮带动齿条后提起限位框组件,下面连接的另一移筐机构将移动塑料箱往前或后一段距离,限位框组件往下移到程序设定的第二个位置放管,以此类推,直至放满整箱,或数量到为止。

所述的限位框组件上设有调整块固定座,调整块固定座上设有上下两销轴,销轴一端抵靠在齿条上,另一端固定在电机座上,且销轴上套设有弹簧;上下两销轴中间设有轴承,轴承抵靠在齿条上。用于压紧齿条与齿轮,消除制造上的零件的误差。

所述的通道出口的进口处设有第一出筐口定位板。根据纱管的长短进行调整。

所述的出管口接板上设有第二出筐口定位板。用于调整纱管落下位置,使之准确掉入限位框组件中。

所述挡板的材料为硅胶,防止纱管弹出。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理顺机构识别后,有大小端的纱管被本实用整齐排列装箱,使纱管在落入箱体内朝向一致,整齐排列,提高了纱管装箱的效率,避免了纱管偏转角度和使纱管装箱不整齐,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5所示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2所示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中C向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纱管出筐口。

本实施例所述的纱管出筐口,包括通道出口1,所述的纱管出筐口还包括限位框组件2、传动组件3和出口导流板4,通道出口1下方设有限位框组件2,所述的限位框组件2下方包括向内斜向的两挡板202,使纱管在重力作用下顺利往下滑,所述的限位框组件2的方框和两挡板202上设有压板201,进行了加强。通道出口1和限位框组件2间设有传动组件3,传动组件3带动限位框组件2上下移动;所述的通道出口1内上方设有不对称V形的出口导流板4,所述的出口导流板4的V形设有圆弧。

通道出口1一侧设有进口,所述的通道出口1的进口处设有第一出筐口定位板10,根据纱管的长短进行调整。进口在通道出口1垂直侧设有传感器7;出口导流板4下方设有上出管口接板5,所述的出管口接板5上设有第二出筐口定位板11,用于调整纱管落下位置,使之准确掉入限位框组件2中。上出管口接板5对侧下方设下出管口接板6,下出管口接板6对侧下方设有出管口限位板8,出管口限位板8对侧下方设有出管口接板9,再进入到限位框组件2。其中,出管口接板9连接在下出管口接板6上,上出管口接板5、下出管口接板6和出管口限位板8固定在通道出口1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组件3包括固定块306和直线导杆307,固定块306固定在通道出口1,两直线导杆307穿过固定块306固定在限位框组件2上;齿条支承304位于两直线导杆307间固定限位框组件2上,齿条支承304上固定齿条305;电机301固定在电机座302上,电机301上设有齿轮303,齿轮303与齿条305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框组件2上设有调整块固定座308,调整块固定座308上设有上下两销轴309,销轴309一端抵靠在齿条305上,另一端固定在电机座302上,且销轴309上套设有弹簧310;上下两销轴309中间设有轴承311,轴承311抵靠在齿条305上。用于压紧齿条305与齿轮303,消除制造上的零件的误差。

再进一步地,所述挡板202的材料为硅胶。

当此纱管出筐口使用时,通道出口1一侧设有进口,进口在通道出口1垂直侧设有的传感器7,能进行纱管数量的感应,纱管从进口进入,经传感器7感应,经出口导流板4导向后,由第二出筐口定位板11调整纱管落下到正确位置,再经上出管口接板5、下出管口接板6、出管口限位板8及出管口接板9后,再进入到限位框组件2的向内斜向的两挡板202上,再由挡板202落入到塑料箱内。纱管进入进口的同时,由齿轮303带动齿条305后向上提起限位框组件2,纱管落至经程序设定纱管掉落数量后,下面连接的另一移筐机构将移动塑料箱往前或后一段距离,限位框组件2由齿轮303带动齿条305,往下移到程序设定的第二个位置放纱管,以此类推,直至放满整箱,或数量到为止实现纱管在塑料箱内码放整齐,以备下一道工序制造。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做出的变形及改进,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