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时桩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4093发布日期:2019-06-22 00:1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时桩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时桩底座。



背景技术:

在各种运动竞赛中,常需要临时安装计时桩为竞赛项目计时,因为竞赛规则和竞赛场地限制,计时桩经常位于混凝土路面。由于计时桩每年使用次数有限,不适合永久固定,只是在需要时临时定位摆放并布放临时线缆,因此每次需要重新布置计时桩时,需要重新选择位置,重新布置线缆,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使得现场人员混杂,场地中线缆设置混乱,从而影响人员通行,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实现计时桩的准确定位和快速安装固定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时桩底座,用以解决现有计时桩不能快速定位以及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时桩底座,包括用于设置在地坑中的基座,以及一个用于在固定计时桩时正向放置、在不固定计时桩时反向放置的固定件;所述基座包括与地坑相适配的顶板和支撑所述顶板的支撑架;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一阶梯孔,第一阶梯孔包括上孔和下孔,上孔的孔径大于下孔;所述固定件包括开设有过线孔的基板和基板上固定的丝扣,所述丝扣联通所述过线孔;所述固定件正向放置时,基板在下,丝扣在上,所述固定件反向放置时,基板在上,丝扣在下;基板的高度与第一阶梯孔的上孔深度一致,所述第一阶梯孔与反向放置的固定件扣合装配,第一阶梯孔与正向放置的固定件的基板限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基座和固定件,基座设置在地下,固定件在使用时正向设置在基座上,固定件上的丝扣用于固定计时桩;固定件在不使用时反向设置在基座上,此时固定件的丝扣通过基座上的阶梯孔放置在地面以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计时桩底座时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定位,同时安装拆卸也较为简单,易于实现;在不使用计时桩底座时能够将底座重新设置在地面以下,不影响场地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过线孔为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与封板扣合装配。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封板与过线孔扣合装配,使得计时桩底座不使用时过线孔能够通过封板封闭起来,达到防尘防水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阶梯孔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基板通过螺栓与基座顶板上的阶梯孔进行固定,方便拆卸,同时防止计时桩固定在固定件上时产生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封板与所述第二阶梯孔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封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的阶梯孔上,起到防盗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丝扣为内螺纹丝扣或者外螺纹丝扣。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丝扣固定计时桩,丝扣可以是内螺纹或者外螺纹,使计时桩固定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基座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固定件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计时桩底座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计时桩未使用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计时桩使用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计时桩底座俯视图;

附图中:1为支撑柱;2为顶板;31为顶板上阶梯孔的上孔;32为顶板上阶梯孔的下孔;4为丝扣;5为基板;61为基板上阶梯孔的上孔;62为基板上阶梯孔的下孔;7为基座的顶板上表面;8为基板上阶梯孔的阶梯端面;9为固定件的基板上表面;10为螺栓;11为螺栓;12为过线孔;A为地面;B为地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现有的体育比赛场地用计时桩一般都是临时放置的,在不使用时通常会被拆卸走,因此当下次需要使用时需要重新确定计时桩的安放位置,并且重新布置线缆,这就给现场的工作人员增加了施工量,同时每次安装拆卸时线缆的布置也较为麻烦,甚至由于现场线缆的复杂摆放给通行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时桩底座,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计时桩底座主要包括基座和固定件,基座用于设置在地面上的地坑中,地坑中设置有线缆,基座包括顶板和支撑架,顶板与地坑口配合设置,支撑架用于支撑顶板在地坑中。顶板上设置有通孔,用于线缆通过。固定件包括丝扣和基板,在不需要固定计时桩时,固定件反向(丝扣在下,基板在上)设置,丝扣通过顶板上的通孔放置在地坑中,同时基板与顶板上的通孔扣合设置使固定件支撑在顶板上。在需要固定计时桩时,固定件正向(丝扣在上,基板在下)设置,基板与顶板上的通孔限位设置,丝扣朝上设置用于固定计时桩。基板上设置有过线孔,地坑中的线缆可以通过顶板上的通孔、基板上的过线孔以及丝扣的中空部分与计时桩连接。

固定件的丝扣可以是内螺纹,也可以是外螺纹,计时桩下端与丝扣固定,即丝扣为内螺纹时,计时桩下端为外螺纹;丝扣为外螺纹时,计时桩下端为内螺纹。基座的支撑架有多种实现形式,以实现支撑顶板为目的支撑结构均可,例如为支撑柱。

还包括封板,在不需要固定计时桩时,固定件反向设置在基座上,此时丝扣在地坑中,基板与顶板的通孔扣合,但此时基板上的过线孔与顶板上的通孔连通会导致地坑中进入灰尘、杂物等,因此还设置了封板,封板与基板上的过线孔扣合设置,用于封闭过线孔,防止灰尘、杂物等进入地坑。

下面给出两个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计时桩底座的基座剖视图,1为支撑柱,2为顶板,本实施例中顶板上的通孔为阶梯孔,31为顶板上阶梯孔的上孔,32为顶板上阶梯孔的下孔。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固定件的剖面图,4为丝扣,本实施例中选择丝扣为内螺纹丝扣。5为基板,基板5上的过线孔为阶梯孔,61为基板上阶梯孔的上孔,62为基板上阶梯孔的下孔。

如图3所示为将固定件与基座组装后形成的计时桩底座的俯视图,7为基座的顶板上表面,8为基板上阶梯孔的阶梯端面,9为固定件的基板上表面。图3中封板未画出,封板用于设置在基板上阶梯孔的阶梯端面8上以封闭基板5上的阶梯孔(即过线孔)。

如图4所示为计时桩底座设置在地下且未使用时的剖面图。A为地面,B为地坑,基板5的上端面(连接丝扣4的一面)与顶板2上阶梯孔的阶梯端面配合设置,基板5的外侧面、丝扣4的外侧面分别与顶板2上阶梯孔的上下两个阶梯侧面配合设置;基板5的高度与顶板上阶梯孔的上孔31深度一致,优选高度与深度相等,以使固定计时桩时更加稳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相等,可以有一定差值。图4中封板设置在基板上阶梯孔的上孔61中。

如图5所示为使用计时桩底座固定计时桩时的剖面图,可以看到,图5中固定件正向设置,丝扣4朝上设置用于固定计时桩,基板5与顶板2的阶梯孔限位设置以支撑丝扣4。地坑中的线缆穿过顶板2的阶梯孔、基板5的阶梯孔和丝扣4的中空部分与计时桩连接。此时基板5的下端面与顶板2上阶梯孔的阶梯端面配合设置,基板5的外侧面与顶板2上阶梯孔的上孔侧面配合设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固定件通过4个螺栓10与基座5固定,封板通过2个螺栓11与固定件固定,图6为不需要固定计时桩且固定件反向设置时的计时桩底座的俯视图,12为固定件的基板5上的过线孔。图6中为了显示基板5上的螺孔,没有画出封板,实际中封板通过螺栓11固定在基板5上阶梯孔的阶梯端面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螺栓分别固定基板5和封板,使计时桩底座在使用以及不使用时均保持稳定状态,不会产生晃动、封板丢失等情况。

以上给出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对于计时桩底座各个部分的形状的改变,例如阶梯孔或者过线孔改为椭圆形,又如基板或顶板的外形由上述实施例中的方形改为长方形或者圆形,再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螺栓固定改为其他等效的固定方式,这样形成的技术方案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微调形成的,这种技术方案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