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收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7510发布日期:2019-06-05 23:4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收线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收线技术,具体是一种便携式收线盒。



背景技术:

目前,测量变压器开关的电阻过程需要使用到较长的测试线,测试线使用结束后,多为采用绕线轮对测试线进行绕线收集起来,目前主要采用手动收线方式。

专利号为CN201320453318.6公开了接地电阻测试线电动收线器,该收线器在收线时,既可以电动,也可以手动,使用方便,并且在支撑板上设置有插座,能够与外接插头连接,便于通过测试线连接电源;但是该收线器在收集测试线过程中与常用的手动收线方式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即,排布较乱,并且不整齐,再次放线过程容易出现打绞的现象,往往需要技术人员花更多的时间处理打绞的测试线,不仅影响了测试的工作效率,而且加重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快速收放测试线,便于整齐收集测试线,有效避免打绞现象出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技术人员劳动强度的便携式收线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收线盒,包括收线盒、紧线装置、定位装置、收线装置和控制室;所述的收线盒内部分为四个箱室,四个箱室从左至右依次为定位室、收线室、驱动室和储物室;所述的储物室上设有门板,门板通过铰链固定在储物室上;所述的控制室设置在收线盒外侧;所述的驱动室内安装有电机底座和电池组;所述的收线装置包括电动推杆、绕线轮、电动机和皮带;所述的收线室内安装有轴承Ⅱ;所述的轴承Ⅱ上安装有转轴;所述的绕线轮安装在转轴上;在所述的转轴的一端上安装有连接套筒,在转轴的另一端上安装有从动带轮和连接头;所述的电动机安装在电机底座上;所述的电动机的驱动轴上安装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带轮相连;所述的电动推杆设置在收线盒中;所述的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端部设有排线轮和换向轮;所述的紧线装置包括紧线辊、紧线室、V型支架、螺杆、弹簧Ⅰ和导线轮;所述的V型支架的顶部连接端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的紧线室安装在收线室外侧;所述的V型支架的一侧边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收线室内;所述的紧线辊安装在V型支架的侧边上;并且在与固定架相连的V型支架一侧边上安装有螺母,另一侧边上对应安装有轴承Ⅰ;所述的螺杆的一端上设有手柄,另一端依次穿过紧线室和螺母,并且固定在轴承Ⅰ上;所述的弹簧Ⅰ的一端固定在紧线室上,另一端上安装有进线管;所述的导线轮安装在收线室内;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限位室和方形杆;所述的限位室内设有空腔和卡口;所述的限位室固定在定位室的外侧,所述的方形杆的一端上安装有按板,另一端依次穿过限位室和定位室,并且设有限位环和方形头;在所述的方形杆上套有弹簧Ⅱ;所述的按板上设有限位杆;所述的按板与方形杆采用可旋转的连接方式;所述的方形头与连接套筒相匹配;所述的储物室内设有弹性绳;所述的电动推杆、电动机均通过控制室与电池组电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说明,所述的进线管为喇叭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的弹性绳上设有插扣。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的绕线轮的两端均设有挡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的按板上设有凸耳。凸耳可以方便掰动按板旋转。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寿命,所述的控制室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电路和设置在壳体外的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电路主要由PLC控制器、定时器、继电器和三极管组成;所述的定时器与PLC控制器相连。所述的继电器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和继电器K4,三极管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

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的基极a引脚分别连接在PLC控制器的不同I/O引脚上,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的发射极c引脚分别与电池组的负极、地相连;

三极管Q1的集电极b引脚与继电器K1的控制端c引脚相连,继电器K1的控制端d引脚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继电器K1的闸门端a引脚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继电器K1的闸门端b引脚与电动推杆的一个输入端、继电器K2的闸门端b引脚相连;

继电器K2的闸门端a引脚与电池组的负极相连,继电器K2的控制端d引脚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继电器K2的控制端c引脚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b引脚相连;

三极管Q3的集电极b引脚与继电器K3的控制端c引脚相连,继电器K3的控制端d引脚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继电器K3的闸门端a引脚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继电器K3的闸门端b引脚与电动推杆的另一个输入端、继电器K4的闸门端b引脚相连;

继电器K4的闸门端a引脚与电池组的负极相连,继电器K4的控制端d引脚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继电器K4的控制端c引脚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b引脚相连;

测定电动推杆伸至最长和缩至最短的时间,并记录在定时器中;电动推杆伸长过程时,PLC控制器的I/O端的1引脚和4引脚发出高电平信号,使得继电器K1和继电器K4接通,PLC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伸长,等定时器反馈给PLC控制器到达伸长时间信号时,PLC控制器控制I/O端的1引脚和4引脚不发出信号,并控制I/O端的2引脚和3引脚发出高电平信号,使得继电器K2和继电器K3接通,PLC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缩短,PLC控制器依据定时器反馈的指令控制电动推杆的伸缩,直至关闭控制开关为止;

控制开关包括总开关和反接开关,反接开关包括开关G1、开关G2、开关G3和开关G4,反接开关的a引脚通过开关G1与c引脚相连,反接开关的a引脚通过开关G2与d引脚相连,反接开关的b引脚通过开关G4与d引脚相连,反接开关的b引脚通过开关G3与c引脚相连;

反接开关的a引脚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反接开关的b引脚与电池组的负极相连,反接开关的a引脚、d引脚分别与电动机、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定位室、收线室和驱动室均为封闭箱室,储物室上端为开口状态;

收线装置对应包括两组电动推杆、绕线轮和电动机;绕线轮和共轴的转轴均横向放置,连接套筒位于定位室中,从动带轮和连接头位于驱动室中,连接头设置在在与绕线轮共轴的转轴的端部,从动带轮在转轴端部附近处,连接头的前端穿出驱动室,并且略伸进储物室中;电动推杆的基座端穿过并固定在驱动室和储物室中,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位于收线室中;排线轮和换向轮上均设有转轴,排线轮和换向轮均通过对应的支架固定电动推杆的伸缩端,排线轮和换向轮的支架相互垂直,排线轮的轴向与绕线轮的轴向垂直;电动推杆伸至最长时与绕线轮的一端相对应,电动推杆缩至最短时与绕线轮的另一端相对应;

螺母和螺杆为螺旋连接的方式;螺母和轴承Ⅰ均设置在V型支架的开口端处,紧线辊位于V型支架侧边的中间处位置;紧线室内固定有两组V型支架,紧线辊内嵌有轴承,并且在紧线辊的轴承上安装有转轴,转轴分别固定在对应V型支架的一侧边上;紧线辊主要由压辊组成;弹簧Ⅰ与紧线室的连接处与两紧线辊的中间处位置对应;导线轮与两紧线辊的中间点位置相对应,导线轮上设有转轴,导线轮通过相应的支架固定在收线室内;

限位杆设置在按板的两侧;按板上可以内嵌轴承,方形杆的一端安装在按板的轴承上,使得按板与方形杆可以旋转连接;限位室的卡口包括纵向卡口和横向L型卡口,纵向卡口可以方便按压按板过程,限位杆能够顺利穿过限位室,横向L型卡口可以方便推动按板旋转过程,限位杆可以卡在限位室中;定位室上设有供方形杆穿插的方形孔,方形杆可以在定位室中来回穿插,但是被限制不能转动;

使用前,可将接地电阻表或其他物件放置在储物室中,并通过弹性绳固定,并且可以关紧门板封住储物室;测试线的一端设有鳄鱼夹,另一端依次穿过进线管、弹簧Ⅰ、紧线辊、导线轮、换向轮和排线轮,并且固定在绕线轮上,测试线的另一端与连接头电相连;

收线过程,先用手拉紧外端的测试线,再开启电动机和电动推杆,然后通过手柄旋紧螺杆,使得螺杆将V型支架的开口被调至最小,V型支架胁迫紧线辊压紧测试线,由于紧线辊内的轴承阻力较大,使得紧线辊与绕线轮之间的一段测试线具有一定的张力;绕线过程,电动推杆进行来回伸缩,其端部的排线轮可以引导测试线在旋转的绕线轮上进行整齐排线;通过弹簧Ⅰ和进线管对测试线的导引,可以防止收线过程测试线在进线口处打绞;

放线过程,先拉紧测试线的外端,再通过手柄松开螺杆,使得紧线辊不再夹紧测试线,然后开启电动机和电动推杆进行反向工作,电动机带动绕线轮转动进行放线,电动推杆进行来回伸缩,使得放线过程测试线依然整齐排布在绕线轮上,放线结束后需拉紧测试线,并先关闭电机和电动推杆,再通过手柄旋紧螺杆;如果需要使用测试线测试,可以先通过相应的检测设备检测测试线的连通情况,确保测试线正常后,将测试线的鳄鱼夹夹在测试点处,并且接地电阻表通过连接插头插进连接头连接测试线,测试结束拔下连接插头即可;

每次收、放线结束后,需按压按板,使得按板上的限位杆到达限位室上的纵向卡口底部后,再推动按板旋转后松开,在弹簧Ⅱ的作用下,按板被支撑起,使得限位杆卡在限位室的横向L型卡口中的上凸处,此时,方形杆前端的方形头被连接套筒套住,使得绕线轮被限制而不能转动;不需要限制绕线轮转动时,需按压按板并推动按板旋转,使得弹簧Ⅱ支撑起按板,套筒和方形头分离;

控制室可以控制电动机和电动推杆的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收线装置对测试线进行收线,并且通过紧线装置可按需为测试线提供适当的张力,不仅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快速收放测试线,而且能够整齐收集测试线,有效避免打绞现象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装置能够有效锁紧绕线轮,能够避免绕线轮的意外滚动导致测试线重新出现紊乱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头可以方便测试仪器与测试线进行接通。

4.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弹性绳和可以拆卸的插扣结构,可以便于固定不同尺寸的测试仪器。

5.本实用新型通过喇叭状的进线管和弹簧Ⅰ的引导,可以便于测试线顺利进入收线盒中,同时能够避免测试线在进线口处出现打绞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紧线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电路的部分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反接开关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1-导线轮,2-排线轮,3-换向轮,4-控制室,5-收线盒,6-测试线,7-绕线轮,8-电动机,9-电机底座,10-电动推杆,11-弹性绳,12-插扣,13-门板,14-电池组,15-连接头,16-轴承Ⅰ,17-鳄鱼夹,18-V型支架,19-弹簧Ⅰ,20-进线管,21-紧线室,22-螺母,23-手柄,24-紧线辊,25-方形头,26-螺杆,27-限位杆,28-限位室,29-弹簧Ⅱ,30-按板,31-方形杆,32-限位环,33-连接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便携式收线盒,包括收线盒5、紧线装置、定位装置、收线装置和控制室4;

所述的收线盒5内部分为四个箱室,四个箱室从左至右依次为定位室、收线室、驱动室和储物室;所述的储物室上设有门板13,门板13通过铰链固定在储物室上;所述的控制室4设置在收线盒5外侧;

所述的驱动室内安装有电机底座9和电池组14;

所述的收线装置包括电动推杆10、绕线轮7、电动机8和皮带;

所述的收线室内安装有轴承Ⅱ;所述的轴承Ⅱ上安装有转轴;所述的绕线轮7安装在转轴上;在所述的转轴的一端上安装有连接套筒33,在转轴的另一端上安装有从动带轮和连接头15;所述的电动机8安装在电机底座9上;所述的电动机8的驱动轴上安装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带轮相连;所述的电动推杆10设置在收线盒5中;所述的电动推杆10的伸缩端端部设有排线轮2和换向轮3;

所述的紧线装置包括紧线辊24、紧线室21、V型支架18、螺杆26、弹簧Ⅰ19和导线轮1;所述的V型支架18的顶部连接端采用铰链连接;

所述的紧线室21安装在收线室外侧;所述的V型支架18的一侧边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收线室内;所述的紧线辊24安装在V型支架18的侧边上;并且在与固定架相连的V型支架18一侧边上安装有螺母22,另一侧边上对应安装有轴承Ⅰ16;所述的螺杆26的一端上设有手柄23,另一端依次穿过紧线室21和螺母22,并且固定在轴承Ⅰ16上;所述的弹簧Ⅰ19的一端固定在紧线室21上,另一端上安装有进线管20;所述的导线轮1安装在收线室内;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限位室28和方形杆31;所述的限位室28内设有空腔和卡口;

所述的限位室28固定在定位室的外侧,所述的方形杆31的一端上安装有按板30,另一端依次穿过限位室28和定位室,并且设有限位环32和方形头25;在所述的方形杆31上套有弹簧Ⅱ29;所述的按板30上设有限位杆27;所述的按板30与方形杆31采用可旋转的连接方式;所述的方形头25与连接套筒33相匹配;

所述的储物室内设有弹性绳11;所述的电动推杆10、电动机8均通过控制室4与电池组14电相连。

所述的进线管20为喇叭状。

所述的弹性绳11上设有插扣12。

所述的绕线轮7的两端均设有挡板。

所述的按板30上设有凸耳。

所述的控制室4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电路和设置在壳体外的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电路主要由PLC控制器、定时器、继电器和三极管组成;所述的定时器与PLC控制器相连。

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定位室、收线室和驱动室均为封闭箱室,储物室上端为开口状态;

收线装置对应包括两组电动推杆10、绕线轮7和电动机8;绕线轮7和共轴的转轴均横向放置,连接套筒33位于定位室中,从动带轮和连接头15位于驱动室中,连接头15设置在在与绕线轮7共轴的转轴的端部,从动带轮在转轴端部附近处,连接头15的前端穿出驱动室,并且略伸进储物室中;电动推杆10的基座端穿过并固定在驱动室和储物室中,电动推杆10的伸缩端位于收线室中;排线轮2和换向轮3上均设有转轴,排线轮2和换向轮3均通过对应的支架固定电动推杆10的伸缩端,排线轮2和换向轮3的支架相互垂直,排线轮2的轴向与绕线轮7的轴向垂直;电动推杆10伸至最长时与绕线轮7的一端相对应,电动推杆10缩至最短时与绕线轮7的另一端相对应;

螺母22和螺杆26为螺旋连接的方式;螺母22和轴承Ⅰ16均设置在V型支架18的开口端处,紧线辊24位于V型支架18侧边的中间处位置;紧线室21内固定有两组V型支架18,紧线辊24内嵌有轴承,并且在紧线辊24的轴承上安装有转轴,转轴分别固定在对应V型支架18的一侧边上;紧线辊24主要由压辊组成;弹簧Ⅰ19与紧线室21的连接处与两紧线辊24的中间处位置对应;导线轮1与两紧线辊24的中间点位置相对应,导线轮1上设有转轴,导线轮1通过相应的支架固定在收线室内;

限位杆27设置在按板30的两侧;按板30上可以内嵌轴承,方形杆31的一端安装在按板30的轴承上,使得按板30与方形杆31可以旋转连接;限位室28的卡口包括纵向卡口和横向L型卡口,纵向卡口可以方便按压按板30过程,限位杆27能够顺利穿过限位室28,横向L型卡口可以方便推动按板30旋转过程,限位杆27可以卡在限位室28中;定位室上设有供方形杆31穿插的方形孔,方形杆31可以在定位室中来回穿插,但是被限制不能转动;

使用前,可将接地电阻表或其他物件放置在储物室中,并通过弹性绳11固定,并且可以关紧门板13封住储物室;测试线6的一端设有鳄鱼夹17,另一端依次穿过进线管20、弹簧Ⅰ19、紧线辊24、导线轮1、换向轮3和排线轮2,并且固定在绕线轮7上,测试线6的另一端与连接头15电相连;

收线过程,先用手拉紧外端的测试线6,再开启电动机8和电动推杆10,然后通过手柄23旋紧螺杆26,使得螺杆26将V型支架18的开口被调至最小,V型支架18胁迫紧线辊24压紧测试线6,由于紧线辊24内的轴承阻力较大,使得紧线辊24与绕线轮7之间的一段测试线6具有一定的张力;绕线过程,电动推杆10进行来回伸缩,其端部的排线轮2可以引导测试线6在旋转的绕线轮7上进行整齐排线;通过弹簧Ⅰ19和进线管20对测试线6的导引,可以防止收线过程测试线6在进线口处打绞;

放线过程,先拉紧测试线6的外端,再通过手柄23松开螺杆26,使得紧线辊24不再夹紧测试线6,然后开启电动机8和电动推杆10进行反向工作,电动机8带动绕线轮7转动进行放线,电动推杆10进行来回伸缩,使得放线过程测试线6依然整齐排布在绕线轮7上,放线结束后需拉紧测试线6,并先关闭电机和电动推杆10,再通过手柄23旋紧螺杆26;如果需要使用测试线6测试,可以先通过相应的检测设备检测测试线6的连通情况,确保测试线6正常后,将测试线6的鳄鱼夹17夹在测试点处,并且接地电阻表通过连接插头插进连接头15连接测试线6,测试结束拔下连接插头即可;

每次收、放线结束后,需按压按板30,使得按板30上的限位杆27到达限位室28上的纵向卡口底部后,再推动按板30旋转后松开,在弹簧Ⅱ29的作用下,按板30被支撑起,使得限位杆27卡在限位室28的横向L型卡口中的上凸处,此时,方形杆31前端的方形头25被连接套筒33套住,使得绕线轮7被限制而不能转动;不需要限制绕线轮7转动时,需按压按板30并推动按板30旋转,使得弹簧Ⅱ29支撑起按板30,套筒和方形头25分离;

控制室4可以控制电动机8和电动推杆10的工作状态;凸耳可以方便掰动按板30旋转;所述的继电器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和继电器K4,三极管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

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的基极a引脚分别连接在PLC控制器的不同I/O引脚上,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的发射极c引脚分别与电池组14的负极、地相连;

三极管Q1的集电极b引脚与继电器K1的控制端c引脚相连,继电器K1的控制端d引脚与电池组14的正极相连,继电器K1的闸门端a引脚与电池组14的正极相连,继电器K1的闸门端b引脚与电动推杆10的一个输入端、继电器K2的闸门端b引脚相连;

继电器K2的闸门端a引脚与电池组14的负极相连,继电器K2的控制端d引脚与电池组14的正极相连,继电器K2的控制端c引脚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b引脚相连;

三极管Q3的集电极b引脚与继电器K3的控制端c引脚相连,继电器K3的控制端d引脚与电池组14的正极相连,继电器K3的闸门端a引脚与电池组14的正极相连,继电器K3的闸门端b引脚与电动推杆10的另一个输入端、继电器K4的闸门端b引脚相连;

继电器K4的闸门端a引脚与电池组14的负极相连,继电器K4的控制端d引脚与电池组14的正极相连,继电器K4的控制端c引脚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b引脚相连;

测定电动推杆10伸至最长和缩至最短的时间,并记录在定时器中;电动推杆10伸长过程时,PLC控制器的I/O端的1引脚和4引脚发出高电平信号,使得继电器K1和继电器K4接通,PLC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10伸长,等定时器反馈给PLC控制器到达伸长时间信号时,PLC控制器控制I/O端的1引脚和4引脚不发出信号,并控制I/O端的2引脚和3引脚发出高电平信号,使得继电器K2和继电器K3接通,PLC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10缩短,PLC控制器依据定时器反馈的指令控制电动推杆10的伸缩,直至关闭控制开关为止;

控制开关包括总开关和反接开关,反接开关包括开关G1、开关G2、开关G3和开关G4,反接开关的a引脚通过开关G1与c引脚相连,反接开关的a引脚通过开关G2与d引脚相连,反接开关的b引脚通过开关G4与d引脚相连,反接开关的b引脚通过开关G3与c引脚相连;

反接开关的a引脚与电池组14的正极相连,反接开关的b引脚与电池组14的负极相连,反接开关的a引脚、d引脚分别与电动机8、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