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包装多腔室避雷器的泡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6739发布日期:2019-08-21 00: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用于包装多腔室避雷器的泡沫结构,包含底部泡沫板(1)和顶部泡沫板(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泡沫板(1)顶部的中央设有第一凸台(1.1),在所述底部泡沫板(1)顶部的两端分设有第二凸台(1.2)及第三凸台(1.3);在所述顶部泡沫板(2)底部的中央设有第四凸台(2.1),在所述顶部泡沫板(2)底部的两端分设有第五凸台(2.2)和第六凸台(2.3);

所述第一凸台(1.1)与第四凸台(2.1)位置相对;

所述第二凸台(1.2)与第五凸台(2.2)位置相对;

所述第三凸台(1.3)与第六凸台(2.3)位置相对;

在所述第一凸台(1.1)与第四凸台(2.1)上均分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阶梯式半圆柱形凹槽(3);

在所述第二凸台(1.2)与第五凸台(2.2)上均分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半圆柱形凹槽(4);

在所述第三凸台(1.3)与第六凸台(2.3)上均分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半圆柱形凹槽(5);

每个所述阶梯式半圆柱形凹槽(3)均与一个第一半圆柱形凹槽(4)及第二半圆柱形凹槽(5)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装多腔室避雷器的泡沫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凸台(1.1)与第二凸台(1.2)之间设有第一U型凹槽(1.4);

在所述第一凸台(1.1)与第三凸台(1.3)之间设有第二U型凹槽(1.5);

在所述第四凸台(2.1)与第五凸台(2.2)之间设有第三U型凹槽(2.4);

在所述第四凸台(2.1)与第六凸台(2.3)之间设有第四U型凹槽(2.5);

所述第一U型凹槽(1.4)与第三U型凹槽(2.4)位置相对;

所述第二U型凹槽(1.5)与第四U型凹槽(2.5)位置相对;

所述第一凸台(1.1)上的每个阶梯式半圆柱形凹槽(3)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凹槽(1.4)及第二U型凹槽(1.5)相连通;

所述第四凸台(2.1)上的每个阶梯式半圆柱形凹槽(3)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U型凹槽(2.4)及第四U型凹槽(2.5)相连通;

所述第一U型凹槽(1.4)还与所述第二凸台(1.2)上的每个第一半圆柱形凹槽(4)相连通;

所述第二U型凹槽(1.5)还与所述第三凸台(1.3)上的每个第二半圆柱形凹槽(5)相连通;

所述第三U型凹槽(2.4)还与所述第五凸台(2.1)上的每个第一半圆柱形凹槽(4)相连通;

所述第四U型凹槽(2.5)还与所述第六凸台(2.3)上的每个第二半圆柱形凹槽(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包装多腔室避雷器的泡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1)和第四凸台(2.1)上的每个第一阶梯式半圆柱形凹槽(3)呈镜像对称,用于托住多腔室避雷器(6)的本体,并本体上的伞裙呈悬空设置;

所述第二凸台(1.2)和第五凸台(2.2)上的每个第一半圆柱形凹槽(4)呈镜像对称,用于放置多腔室避雷器(6)的低压电极端;

所述第三凸台(1.3)和第六凸台(2.3)上的每个第二半圆柱形凹槽(5)呈镜像对称,用于放置多腔室避雷器(6)的高压电极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包装多腔室避雷器的泡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泡沫板(1)与所述顶部泡沫板(2)呈镜像对称且均为长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包装多腔室避雷器的泡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泡沫板(1)和顶部泡沫板(2)均采用PVC泡沫制成,且密度均为18kg/m3,厚度均为45~50m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