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盖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3457发布日期:2019-08-31 01:3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安全盖长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安全盖长管。



背景技术:

各种容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容器通常包括:瓶体和瓶盖,大多数瓶体和瓶盖采用螺纹连接,如在瓶口处设置外螺纹,瓶盖内设置与之匹配的内螺纹。当然也有部分容器可以称为管,尤其是长度在15公分以上的管可以称之为长管。

现有采用螺纹连接方式的旋转盖瓶体,在实际使用时,没有考虑儿童使用者这一因素。现有的瓶体在需要旋开时,只需要简单的转动瓶盖就可以,若瓶体内盛有需要防止儿童误食的物品,则被儿童轻易旋开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在增加旋开难度的同时,又不能增加成年使用者的使用难度,目前市场上尚无能较好的平衡上述矛盾的包装瓶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盖长管,该长管具有安全盖,可以防止儿童打开安全盖而误食其他物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方案如下:安全盖长管,包括管体和安全盖,所述管体下部密封设置;所述管体上部设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管体连通,所述安全盖包括盖体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盖体内顶部且与盖体顶壁固接;所述连接段周向设有多组卡合部,每组卡合部包括斜槽和两个突出件,两个突出件间形成卡槽,斜槽下端与卡槽下端连通,斜槽上端与连接段上端平齐,所述盖体内壁设有多个凸起,凸起的数量与卡合部的数量相同,且凸起可卡入卡槽内;所述凸起可沿斜槽滑动。

采用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方案中,管体用于盛放物品,在需要密封时,将盖体凸起与卡槽对准后,将凸起卡入卡槽后,即可将安全盖与管体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方便,便于人们操作。

2.在盖体内壁上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避免管体内的物品,尤其是液体洒出来,从而对管体内的物品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3.在盖体内壁设有凸起,当盖体与连接段连接时,凸起是卡在卡槽内的,当儿童想要打开安全盖时,其会旋转安全盖,而因为卡槽的设置,卡槽会卡住凸起,使安全盖不能打开,即避免了管体内的物品洒出来,避免了儿童误食。

4.因为卡槽下部与斜槽下部连通,当凸起位于咔擦下端后转动安全盖时,凸起沿斜槽滑动,即安全盖在转动的同时沿斜槽向上移动,可以将安全盖打开,在避免儿童误打开的同时也没有增加成年人打开的难度,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密封件为塑料密封件。采用塑料密封件的密封效果更好且塑料密封件的成本低。

进一步,所述密封件为弹性塑料制成的塑料密封件。在打开安全盖时,需要向下按压安全盖,此时,塑料密封件也会受到挤压而变形。采用弹性塑料制造的塑料密封件,可以避免塑料密封件的损坏而且可以确保塑料密封件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还包括钢球和弹性件;所述盖体包括内盖和外盖;所述外盖内壁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内盖呈圆形;所述外盖罩设内盖且内盖周向设有环形槽,所述外盖内壁均匀设有多个凸出,所述凸出伸入环形槽内且与环形槽滑动配合;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多个凹槽,钢球位于凹槽内,且弹性件位于钢球和凹槽底部之间,所述凸出可与钢球接触。为了避免安全盖在盖合时,他人直接旋转安全盖而导致突出件损坏,设置了上述结构。在打开时,向下按压外盖,内盖会在外盖顶壁以及凸出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即凸起进入到斜槽内,再转动外盖时,外盖的凸出与钢球接触,带动内盖转动,将安全盖打开。而当不按压外盖而直接转动时,凸起转动到钢球处时,钢球受到的挤压力会使钢球进入到凹槽内,使外盖空转,避免突出件损坏。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廉价易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盖长管的主视图;

图2是管体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安全盖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处放大图;

图6是图5中C处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2中安全盖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D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管体1、安全盖2、连接段3、卡槽4、斜槽5、突出件6、外盖7、内盖8、塑料密封件9、凸起10、环形槽11、凸出12、凹槽13、钢球14、弹簧15、滑动槽16、滑动板17、拉簧18、限位块19、顶盖20、第一滑槽21、压簧22、第一斜块23、第二斜块24。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安全盖长管,包括管体1和安全盖2。管体1的横截面呈矩形。管体1下端封闭设置。管体1上部设有连接段3,连接段3呈圆柱型用于和安全盖2连接。连接段3开有开口,开口与管体1连通。安全盖2包括盖体和密封件,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为弹性塑料制成的塑料密封件9。采用塑料密封件9的密封效果更好且塑料密封件9的成本低。如图3和图4所示,盖体包括内盖8和外盖7,外盖7外壁为矩形,内壁为圆形。内盖8横截面为圆形。如图5所示,外盖7罩设内盖8且内盖8周向设有环形槽11,外盖7内壁设有多个凸出12,本实施例中凸出12的数量为六个。凸出12伸入环形槽11内且与环形槽11滑动配合。如图6所示,环形槽11内设有六个凹槽13,凹槽13内设有钢球14。在原始状态下,钢球14有一部分伸出凹槽13,且钢球14伸出凹槽13的部分的体积小于钢球14体积的二分之一。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簧15。

塑料密封件9位于内盖8内且与内盖8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段3周向设有多组卡合部,每组卡合部包括斜槽5和两个突出件6,两个突出件6间形成卡槽4,斜槽5下端与卡槽4下端连通,斜槽5上端与连接段3上端平齐,在内盖8的内壁设有多个凸起10,凸起10的数量与卡合部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数量为四个。凸起10可卡入卡槽4内且与斜槽5滑动配合。

在打开安全盖2时,需要向下按压安全盖2,此时,密封件也会受到挤压而变形。采用弹性塑料制造的密封件,可以避免密封件的损坏而且可以确保密封件的密封效果。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本方案中,管体1用于盛放物品,包括颗粒状物品、粉末状物品以及液体等。具体使用时,将需要盛放的物品通过开口装入管体1内,然后盖上安全盖2对管体1内的物品进行密封。具体密封过程如下:在需要密封时,将安全盖2的凸起10与卡槽4对准后向下按压安全盖2,将凸起10卡入卡槽4后,即可将安全盖2与管体1连接。在内盖8内壁上设有塑料密封件9,塑料密封件9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避免管体1内的物品,尤其是液体洒出来。而因为凸起10与卡槽4卡合,所以儿童在误打开时会旋转安全盖2,而因为卡槽4卡住凸起10,使安全盖2不能转动,即起到了防止儿童误打开长管。在需要使用管体1内的物品而打开安全盖2时,继续向下按压安全盖2,盖体的凸起10滑到卡槽4的下部,此时,凸起10不再与卡槽4卡合。因为卡槽4下部与斜槽5下部连通,当转动安全盖2时,凸起10沿斜槽5滑动,即安全盖2在转动的同时沿斜槽5向上移动,可以将安全盖2打开。

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内盖8和外盖7可以对连接段3上的突出件6进行保护。当有人未向下按压安全盖2而直接旋转安全盖2时,有可能对突出件6造成损坏。而设置了外盖7和内盖8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向下按压外盖7时,内盖8会在外盖7顶壁以及凸出12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即凸起10进入到斜槽5内,再转动外盖7时,外盖7的凸出12与钢球14接触,此时凸出12对钢球14施加的力不足以让弹簧15压缩,凸出12通过钢球14带动内盖8转动,将安全盖2打开。而当不按压外盖7而直接转动外盖7时,凸出12在环形槽11内转动,当凸出12转动到钢球14处时,钢球14受到的挤压力会克服弹簧15的弹力,使钢球14进入到凹槽13内,此时外盖7空转,即外盖7转动不会带动内盖8转动,内盖8上的凸起10也不会转动,凸起10自然也不会对突出件6施力而使突出件6损坏。而当外盖7停止转动时,钢球14会在弹簧15作用下又伸出凹槽13一部分。

实施例2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方案中外盖7上端设有洞口,洞口呈圆形,洞口的直径与内盖8的内径相等。在外盖7内壁设有滑动槽16,滑动槽16内设有滑动板17,滑动板17仅能沿滑动槽16上下滑动。在滑动槽16底部与滑动板17底端之间设有弹性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拉簧18。凸出12设置在滑动板17上且与环形槽11滑动配合。在内盖8与外盖7顶部间设有间隙。内盖8包括侧盖和顶盖20,侧盖和顶盖20滑动配合,塑料密封件9与顶盖20内壁连接。侧盖设有横向的第一滑槽21和竖向的第二滑槽,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连通。在第一滑槽2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斜块23,在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斜块24。第一斜块23与第一滑槽21间设有压簧22。在顶盖20下端设有缺口,顶盖20缺口处可以与第一斜块23接触,第一斜块23可以与第二斜块24接触。在侧盖侧壁设有限位块19。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仅防止了突出件6被损坏,而且防止了安全盖2在被误碰时打开。在安全盖2在被误碰或误撞时,或安全盖2受到较大的按压力时,外盖7会向下移动。因为外盖7与内盖8间留有间隙,所以外盖7移动时不会带动内盖8移动,进而位于内盖8内的凸起10不会向下移动,即凸起10继续卡在卡槽4内,确保对管体1的密封。又因为在外盖7侧壁设有滑动槽16,所以外盖7向下移动时,滑动板17与外盖7会产生相对位移,而滑动板17以及凸出12相对于内盖8的位置是不变的,可以认为凸起10不会对内盖8施力,或施加的力可以忽略不计,则可以避免内盖8的移动防止了安全盖2打开。而滑动板17与滑动槽16产生相对移动时,拉簧18被拉伸,可以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将外盖7受到的力抵消。因为外盖7顶部设有洞口,而内盖8因为有外盖7的存在,与外力直接接触的几率很小,内盖8受到碰撞而使安全盖2误被打开的情况很少。当需要打开安全盖2时,透过洞口按压内盖8的顶盖20,顶盖20沿侧盖向下滑动,顶盖20的缺口挤压第一斜块23,第一斜块23向右滑动,此时压簧22被压缩。在第一斜块23向右滑动时,第一斜块23挤压第二斜块24,使第二斜块24向上移动直到与外盖7的内壁相抵,这样可以认为内盖8与外盖7直接相抵。顶盖20上端与第一滑槽21左端相抵,所以第一斜块23无法向左滑动,而第二斜块24因为第一斜块23的支撑也无法向下滑动。此时可以认为外盖7与内盖8是一体的,再按压外盖7时,可以带动内盖8移动,从而使凸起10离开卡槽4,进而打开安全盖2。在侧盖内壁的限位块19可以对顶盖20进行限位作用。在把安全盖2打开后,可以使顶盖20复位,第一滑块在压簧22的作用下也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而第二斜块24则在重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