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修正带自动生产的大小圈挡片串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4857发布日期:2019-09-29 15:10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修正带自动生产的大小圈挡片串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正带大小圈挡片组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修正带自动生产的大小圈挡片串杆设备。



背景技术:

修正带是类似于修正液的一种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可立即于其上重新书写,为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方便。相对于修正液而言,修正带具有如下优点:1.快且干净,不用等,很快就可以重新手写;2.环保,无异味;3.修改痕迹不会在复印件或传真里显示出来等,因此备受学生等人员的喜爱。修正带内部结构包括上盖、下盖、小圈、挡片等结构,其中修正带缠绕在具有中孔的小圈和挡片组成的可转动结构上,方便修正带拉伸出盖体结构。

在小圈和挡片的组装过程中,采用人工方式将其组合,费时费力,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且小圈经常会与挡片定位不准,组装品质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修正带自动生产的大小圈挡片串杆设备,可以实现小圈和挡片的自动上料、自动压料和自动下料,自动化程度高,同时双输送通道的设计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导向柱具有纠偏功能,可以实现精准下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修正带自动生产的大小圈挡片串杆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压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包括导料部和压料部,所述压料部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中部设有纵向贯穿其本体的第一通孔,其上端设有挡片收料座,所述挡片收料座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具有相同中轴线的第一下料孔,所述第一下料孔内设有第一限位叉,所述第一限位叉通过第一伸缩气缸驱动开启或闭合第一下料孔,所述第一下料孔与第一上料机构相连,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中部设有纵向贯穿其本体的第二通孔,其上端设有小圈收料座,所述小圈收料座上设有与第二通孔具有相同中轴线的第二下料孔,所述第二下料孔内设有第二限位叉,所述第二限位叉通过第二伸缩气缸驱动开启或闭合第二下料孔,所述第二下料孔与第二上料机构相连,所述导料部设置在第二支架的上端,其包括第三支架、设置在第三支架上的第一升降气缸、以及设置在第一升降气缸下端的导向柱,所述下料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下方,该下料机构包括旋转台和固定治具,所述旋转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固定治具设置在旋转台上,该固定治具包括多个夹持机构以及设置在夹持机构内的串杆,所述串杆可定位于第一通孔下方。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所述第一振动盘的下料口处设有第一直振轨道,所述第一直振轨道下端设有第一直振块,该第一直振轨道与第一下料孔相连;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第二振动盘,所述第二振动盘的下料口处设有第二直振轨道,所述第二直振轨道下端设有第二直振块,该第二直振轨道与第二下料孔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直振轨道上设有二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输送轨道;所述第二直振轨道上设有二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输送轨道。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导向柱、第二下料孔、第二通孔、第一下料孔和第一通孔的个数均为二个,所述串杆的个数为四个。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四个所述串杆的水平截面连接成矩形,且四个所述串杆位于矩形截面的四个顶点处。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挡片收料座的一侧设有水平贯穿其本体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与第一下料孔相连通,所述第一限位叉可滑移的嵌入第一插槽内;所述小圈收料座的一侧设有水平贯穿其本体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与第二下料孔相连通,所述第二限位叉可滑移的嵌入第二插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限位叉上设有可调节位置的第一挡块;所述第二限位叉上设有可调节位置的第二挡块。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支架上远离第一直振轨道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定位柱,所述旋转台上设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驱动固定治具上移将一对串杆与一对定位柱抵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架板、插板和底板,所述底板固定于架板的下端,所述架板下部设有插槽,其一侧侧壁上设有安装口,所述插板可滑移的嵌入插槽内,并可伸入安装口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机架上设有触摸显示屏和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实现小圈和挡片的自动上料、自动压料和自动下料,自动化程度高,同时双输送通道的设计可以提高加工效率;

2.导向柱具有纠偏功能,可以实现精准下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料部和压料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叉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挡片收料座的底部视角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限位叉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小圈收料座的底部视角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架板的底部视角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插板的结构图。

图中,1.机架;2.第一上料机构;3.第二上料机构;6.显示屏;7. 指示灯;21.第一振动盘;22.第一直振轨道;23.第一直振块;24.第一输送轨道;31.第二振动盘;32.第二直振轨道;33.第二直振块;34. 第二输送轨道;41.导料部;411.第三支架;412.升降气缸;413.导向柱;42.压料部;421.第一支架;4211.挡片收料座;4212.第一下料孔; 4213.第一限位叉;4214.第一伸缩气缸;4215.第一插槽;4216.第一挡块;422.第二支架;4221.小圈收料座;4222.第二下料孔;4223.第二限位叉;4224.第二伸缩气缸;4225.第二插槽;4226.第二挡块;420. 定位柱;51.旋转台;52.固定治具;521.夹持机构;522.串杆;5211. 架板;5212.插板;5213.底板;5214.插槽;5215.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修正带自动生产的大小圈挡片串杆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第一上料机构2、第二上料机构3、压料机构和下料机构,压料机构包括导料部41和压料部42,压料部 42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支架421,第一支架421中部设有纵向贯穿其本体的第一通孔,其上端设有挡片收料座4211,挡片收料座 4211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具有相同中轴线的第一下料孔4212,第一下料孔4212内设有第一限位叉4213,第一限位叉4213通过第一伸缩气缸4214驱动开启或闭合第一下料孔4212,第一下料孔4212与第一上料机构2相连,第一支架421上设有第二支架422,第二支架422 中部设有纵向贯穿其本体的第二通孔,其上端设有小圈收料座4221,小圈收料座4221上设有与第二通孔具有相同中轴线的第二下料孔 4222,第二下料孔4222内设有第二限位叉4223,第二限位叉4223 通过第二伸缩气缸4224驱动开启或闭合第二下料孔4222,第二下料孔4222与第二上料机构3相连,导料部41设置在第二支架422的上端,其包括第三支架411、设置在第三支架411上的第一升降气缸412、以及设置在第一升降气缸412下端的导向柱413,下料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架421的下方,该下料机构包括旋转台51和固定治具52,旋转台51设置在机架1上,固定治具52设置在旋转台51上,该固定治具52包括多个夹持机构521以及设置在夹持机构521内的竖直串杆 522,竖直串杆522可定位于第一通孔下方,机架1上设有触摸显示屏6和指示灯7。

第一上料机构2包括第一振动盘21,第一振动盘21的下料口处设有第一直振轨道22,第一直振轨道22下端设有第一直振块23,该第一直振轨道22与第一下料孔4212相连;第二上料机构3包括第二振动盘31,第二振动盘31的下料口处设有第二直振轨道32,第二直振轨道32下端设有第二直振块33,该第二直振轨道32与第二下料孔4222相连,实现挡片和小圈的自动上料。

第一直振轨道22上设有二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输送轨道24;第二直振轨道32上设有二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输送轨道34,双输送轨道的设计可以提升加工效率。

导向柱413、第二下料孔4222、第二通孔、第一下料孔4212和第一通孔的个数均为二个,串杆522的个数为四个。

四个串杆522的水平截面连接成矩形,且四个串杆522位于矩形截面的四个顶点处。

第一支架421上远离第一直振轨道22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定位柱420,旋转台51上设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驱动固定治具52上移将一对串杆522与一对定位柱420抵接,可以使另外一对串杆522 精准的位于第一通孔的下端,有利于小圈和挡片下料。

如图3至图6所示,挡片收料座4211的一侧设有水平贯穿其本体的第一插槽4215,第一插槽4215与第一下料孔4212相连通,第一限位叉4213可滑移的嵌入第一插槽4215内;小圈收料座4221的一侧设有水平贯穿其本体的第二插槽4225,第二插槽4225与第二下料孔4222相连通,第二限位叉4223可滑移的嵌入第二插槽4225内;第一限位叉4213上设有可调节位置的第一挡块4216;第二限位叉 4223上设有可调节位置的第二挡块4226,调整挡块的位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外径的挡片和小圈,适用性强。

如图7至图9所示,夹持机构521包括架板5211、插板5212和底板5213,底板5213固定于架板5211的下端,架板5211下部设有插槽5214,其一侧侧壁上设有安装口5215,插板5212可滑移的嵌入插槽5214内,并可伸入安装口5215内,用于将串杆522竖直固定,可实现串杆522的定位功能和接收下料功能。

工作原理:

第一振动盘21内放置挡片,经第一输送通道24送至挡片收料座 4211内的第一下料孔4212中,此时第一限位叉4213嵌入第一下料孔4212中,阻止挡片下落;第二振动盘31内放置小圈,经第二输送通34道送至小圈收料座4221内的第二下料孔4222中,此时第二限位叉4223嵌入第二下料孔4222中,阻止小圈下落;导向柱413下移,其下端具有锥形头,导向柱413可以对第二下料孔4222中的小圈进行位置微调,第二限位叉4223在第二伸缩气缸4224的作用下离开第二下料4222孔,小圈在重力和导向柱413的下压力作用下向下离开第二下料孔4222后下落至与挡片接触,导向柱413一起下移,可以对挡片的位置进行微调,第一限位叉4213在第一伸缩气缸4214的作用下离开第一下料孔4212,小圈和挡片一上一下向下穿过第一下料孔4212,继续穿过第一通孔,套装于串杆522上,四个串杆522可在旋转台51带动下旋转,分别接收小圈与挡片的组合;采用双通道设计,可以提高小圈与挡片的组合效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