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6764发布日期:2019-08-09 21:1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垃圾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桶盖,特别是一种智能垃圾桶盖。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人流量大的公共场合的垃圾桶基本不设置盖体,其目的在于便于人们可以更轻易地往桶内的垃圾袋丢弃垃圾。当清洁人员需要清理桶内垃圾时,要将垃圾袋袋口勒紧,勒紧袋口过程中,操作人员将会近距离靠近垃圾,容易受到细菌或病菌感染,而且,容易吸入垃圾释放出来的难闻气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放置在垃圾桶上使用,并且可以将垃圾袋封闭的智能垃圾桶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垃圾桶盖,包括盖体组件、袋体收口件和袋体封口发热体,盖体组件设有袋体穿过通道,袋体收口件和袋体封口发热体设置在袋体穿过通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穿过通道上还设有袋体收紧辅助装置,袋体收紧辅助装置包括左拨臂、右拨臂和控制件;所述左拨臂和右拨臂水平转动设置在袋体封口发热体下方或上方,或者,左拨臂和右拨臂分别分布在袋体封口发热体的上方和下方;左拨臂和右拨臂的转动方向相反,左拨臂和右拨臂上下错开;所述控制件用于触发左拨臂和右拨臂运动,控制件设置在袋体收口件安装位置处、并由袋体收口件触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左拨臂一端设有左齿轮,所述右拨臂一端设有右齿轮,所述控制件为顶杆,顶杆横向滑动设置在盖体组件上,顶杆一端伸入袋体穿过通道,顶杆另一端与盖体组件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顶杆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齿面和右齿面,左齿面与左齿轮啮合,右齿面与右齿轮啮合。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体组件包括耐热罩,袋体封口发热体设置在耐热罩朝向袋体穿过通道的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热罩包括前挡板和后挡板,前挡板位于朝向袋体穿过通道的一侧,前挡板对应顶杆设有导向孔,顶杆一端穿过导向孔,顶杆另一端设有横杆,后挡板对应横杆设有让位孔,复位弹簧套设在横杆外,横杆后端插入让位孔。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袋体收口件为柔性带,柔性带围绕在袋体穿过通道外,柔性带一端转动设置在袋体封口发热体旁,盖体组件对应袋体穿过通道外围设有柔性带收纳槽。

所述盖体组件上设有收口控制开关、柔性带驱动轮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柔性带驱动轮传动连接,柔性带驱动轮与柔性带传动连接;收口控制开关通过控制电路与驱动电机和袋体封口发热体电性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杆和袋体封口发热体设置在柔性带安装高度位置上,顶杆上设有触块,触块旁设有柔性带收紧信号开关。柔性带既可以触压顶杆,又可以将袋体压至袋体封口发热体上,确保袋体与袋体封口发热体良好接触,从而可以很好地实现热熔封口以将将袋体熔断。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体组件上对应柔性带收纳槽的入口端外依次设有柔性带放松信号开关和导向通道,所述柔性带另一端插入导向通道。柔性带进入柔性带收纳槽时,柔性带触压柔性带放松信号开关,柔性带离开柔性带收纳槽时,不对柔性带放松信号开关触压。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体组件包括主框、袋体组件承台和顶盖,主框和袋体组件承台呈环形,主框和袋体组件承台的内环孔形成所述袋体穿过通道;主框内侧设有环形支承台,袋体组件承台和顶盖依次设置在环形支承台上方,袋体收紧辅助装置、袋体收口件和袋体封口发热体设置在环形支承台与袋体组件承台之间。袋体组件承台上用于放置垃圾袋组件,所述垃圾袋组件包括呈圆筒状的塑料薄膜,圆筒状的塑料薄膜沿其轴线方向折叠压缩,形成环状体,其可以收纳在一个环形盒体内,环形盒体的边缘设有开口,塑料薄膜一端冲开口拉出,并且将塑料薄膜拉出环形盒体外的一端封闭,即可形成袋体。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支承台底部设有电池盒,电池盒至少一侧敞开,敞开处设有电池盒盖。电池盒内可以放置电池,使得智能垃圾桶盖具有独立的驱动电源,电池为智能垃圾桶盖的电器元件进行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此款智能垃圾桶盖的袋体收紧辅助装置与袋体收口件共同作用,使得袋体(垃圾袋)的袋口收口集中,袋口收口集中有利于热熔封口和热熔切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耐热罩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桶盖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桶体结合后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另一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一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智能垃圾桶盖,包括盖体组件10、袋体收口件和袋体封口发热体3,盖体组件10设有袋体穿过通道101,袋体收口件和袋体封口发热体3设置在袋体穿过通道101上,所述袋体穿过通道101上还设有袋体收紧辅助装置,袋体收紧辅助装置包括左拨臂61、右拨臂62和控制件;所述左拨臂61和右拨臂62水平转动设置在袋体封口发热体3下方,左拨臂61和右拨臂62的转动方向相反,左拨臂61和右拨臂62上下错开;所述控制件用于触发左拨臂61和右拨臂62运动,控制件设置在袋体收口件安装位置处、并由袋体收口件触控。

所述左拨臂61一端设有左齿轮611,所述右拨臂62一端设有右齿轮621,所述控制件为顶杆6,顶杆6横向滑动设置在盖体组件10上,顶杆6一端伸入袋体穿过通道101,顶杆6另一端与盖体组件10之间设有复位弹簧68;顶杆6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齿面65和右齿面66,左齿面65与左齿轮611啮合,右齿面66与右齿轮621啮合。

所述盖体组件10包括耐热罩63,袋体封口发热体3设置在耐热罩63朝向袋体穿过通道101的一侧。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所述耐热罩63包括前挡板634和后挡板632,前挡板634位于朝向袋体穿过通道101的一侧,前挡板634对应顶杆6设有导向孔631,顶杆6一端穿过导向孔631,顶杆6另一端设有横杆67,后挡板632对应横杆67设有让位孔633,复位弹簧68套设在横杆67外,横杆67后端插入让位孔633。

所述顶杆6上还设有导向槽64,盖体组件10上设有导向杆711,导向槽64与导向杆711导向配合。

结合图9和图10所示,所述袋体收口件为柔性带5,柔性带5围绕在袋体穿过通道101外,柔性带5一端转动设置在袋体封口发热体3旁,盖体组件10对应袋体穿过通道101外围设有柔性带收纳槽75。

所述盖体组件10上设有收口控制开关4、柔性带驱动轮51和驱动电机53,驱动电机53与柔性带驱动轮51传动连接,柔性带驱动轮51与柔性带5传动连接;收口控制开关4通过控制电路与驱动电机53和袋体封口发热体3电性连接。

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顶杆6和袋体封口发热体3设置在柔性带5安装高度位置上,顶杆6上设有触块69,触块69旁设有柔性带收紧信号开关54。

所述盖体组件10上对应柔性带收纳槽75的入口端外依次设有柔性带放松信号开关52和导向通道74,所述柔性带5另一端(自由端)插入导向通道74。

所述盖体组件10包括主框7、袋体组件承台2和顶盖1,主框7和袋体组件承台2呈环形,主框7和袋体组件承台2的内环孔形成所述袋体穿过通道101;主框7内侧设有环形支承台71,袋体组件承台2和顶盖1依次设置在环形支承台71上方,袋体收紧辅助装置、袋体收口件和袋体封口发热体3设置在环形支承台71与袋体组件承台2之间。所述顶盖1呈框状,即长期处于敞开状态,适合在公共场合使用,人们丢弃垃圾时可以不用打开顶盖1。

结合图6所示,所述环形支承台71底部设有电池盒,电池盒至少一侧敞开,敞开处设有电池盒盖8。所述电池盒内设有电池40,电池40为电器元件供电。

结合图7和图8所示,所述智能垃圾桶盖可以设置在桶体30开口上,通过打开顶盖1可以在袋体组件承台2上放置垃圾袋组件20。所述智能垃圾桶盖的主框7外壁设有手柄位73,主框7下端内侧设有定位插脚72,定位插脚72插入桶体30开口内,主框7底面承接在桶体30顶面上。

所述垃圾袋组件20包括呈圆筒状的塑料薄膜,圆筒状的塑料薄膜沿其轴线方向折叠压缩,形成环状体,其可以收纳在一个环形盒体内,环形盒体的边缘设有开口,塑料薄膜一端冲开口拉出,并且将塑料薄膜拉出环形盒体外的一端封闭,即可形成袋体。

其工作原理是:将袋体封闭的一端经袋体穿过通道101推入到桶底,用户即可经袋体穿过通道101往袋体内丢弃垃圾。当袋体内垃圾装有一定量需要打包时,按收口控制开关4,驱动电机53工作,柔性带驱动轮51带动柔性带5运动,柔性带5的自由端逐渐往柔性带收纳槽75内移动,当柔性带5触压到柔性带放松信号开关52表示柔性带5的自由端进入到柔性带收纳槽75内,柔性带5继续运动、并逐渐将袋体上部往袋体封口发热体3方向收窄,当柔性带5接触到顶杆6时,顶杆6向后运动并同时带动左拨臂61和右拨臂62运动,左拨臂61向右转动,右拨臂则向左转动,因此,可以更好地辅助袋体收口变得集中在袋体封口发热体3的范围内;当柔性带5压紧在耐热罩63上时,顶杆6的触块69触压柔性带收紧信号开关54,表示柔性带5已将袋体压紧在袋体封口发热体3上,同时,左拨臂61和右拨臂62也将袋体上端抱紧,袋体封口发热体3启动,实现对袋体热熔封口。

封口完成后,驱动电机53反向运动,柔性带5逐渐离开柔性带收纳槽75,直至柔性带放松信号开关52不再被柔性带5触压,表示柔性带5放松到位。柔性带5放松过程中,逐渐失去对顶杆6的触压,顶杆6在复位弹簧68作用下复位,同时带动左拨臂61和右拨臂62复位。当柔性带5完全放松后,可以打开智能垃圾桶盖,拿走桶体30内的垃圾,然后再次装上智能垃圾桶盖,并将袋体再次推至桶底,实现再次装垃圾。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左拨臂61设有一根,右拨臂62设有一根,左拨臂61和右拨臂62均设置在袋体封口发热体3下方,但是,本案不限于此保护,左拨臂61和右拨臂62还可以设置在袋体封口发热体3上方,或者,左拨臂61和右拨臂62分别设置在袋体封口发热体3上方和下方;或者,左拨臂61设有二根(二根左拨臂61一体成型、并上下分布),右拨臂62设有二根(二根右拨臂62一体成型、并上下分布),袋体封口发热体3上方设有一根左拨臂61和一根右拨臂62,袋体封口发热体3下方设有一根左拨臂61和一根右拨臂6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