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阻尼装置的滑槽及快递中转场运输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8003发布日期:2019-11-25 22:03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带阻尼装置的滑槽及快递中转场运输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物流行业的中转场的投入中,主要考虑的是在实现产品的经济和时效,有些局部上的设备可能无法完全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在设备的运作过程中,导致一些产品的包装也好、实际运输的产品也好,都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给客户带来极其不好的印象。

在现使用的中转场中,矩阵滑槽是必不可少的中转场设备。在设计矩阵滑槽的过程中,为了考虑各种类型的货物,滑槽的角度按照满足最小最轻的货物都可以下滑的形式制作的。这种滑槽满足了货物从主运输线下滑到干支线上。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滑槽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在较重的货物下滑时,到下层干支线的速度非常的高。导致该货物与下层输送线之间产生较大的碰撞,甚至当下层货物存在货物时,直接与下层货物进行高速的碰撞。即使没有将里面货物撞坏,但是包装上已经被撞出各种变形或损坏,给客户极其不好的印象。基于此,急需一种能够使货物低速与下层输送干支线合流的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货物能够低速平稳的流入到下层干支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阻尼装置的滑槽及快递中转场运输线,使货物下滑到滑槽末端后能够减速,平稳汇入到下层干支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带阻尼装置的滑槽,包括滑槽本体和末端滚筒线,末端滚筒线安装在滑槽本体末端,其包括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沿着所述滑槽本体延伸方向依次排列,其上安装有阻尼装置。

优选地,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的数量为3的整数倍。

优选地,阻尼装置为安装在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一侧的阻尼器。

优选地,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的数量为3个,阻尼器为两个,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无动力包胶滚筒之间。

优选地,阻尼器可调节松紧。

优选地,阻尼装置为安装在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一侧的楔形带,将相邻的两个无动力包胶滚筒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的数量为9个,每3个为一组,每组通过两个楔形带将相邻的两个无动力包胶滚筒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快递中转场运输线,包括主运输线、干支线及如上所述的带阻尼装置的滑槽,带阻尼装置的滑槽顶端连接主运输线,滑槽末端的末端滚筒线连接干支线。

本实用新型的带阻尼装置的滑槽及快递中转场运输线,通过在滑槽末端安装带有阻尼装置的无动力包胶滚筒,使货物下滑到底端时速度下降,平稳地汇入下层干支线上,降低干支线上的货物被下滑的货物的撞击力,减少货物本身的损坏程度,延长下层干支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快递中转场运输线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快递中转场运输线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带阻尼装置的滑槽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末端滚筒线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末端滚筒线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末端滚筒线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快递中转场运输线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快递中转场运输线俯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快递中转场运输线,包括主运输线2、干支线3及带阻尼装置的滑槽1,带阻尼装置的滑槽1顶端连接主运输线2,滑槽末端连接干支线3。

快递中转场运输线在进行作业时,操作员4将主运输线2上的货物5转移到带阻尼装置的滑槽1上,在滑槽1上由于货物5受重力作用加速下滑,当货物5滑到滑槽1上的阻尼装置时,货物5达到一定的输送速度。当货物5面与阻尼装置接触时,在阻尼装置的作用下,降低货物5下滑的速度。在货物5下滑到下层干支线3时速度已相对很低,降低了货物5的损坏度。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带阻尼装置的滑槽的主视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带阻尼装置的滑槽1,包括滑槽本体11和末端滚筒线12,末端滚筒线12安装在滑槽本体11末端,其包括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121,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121沿着滑槽本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其上安装有阻尼装置122。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无动力包胶滚筒,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面积小,无需外部动力,能源消耗少,且容易实现集中控制。无动力包胶滚筒的包胶面较粗糙,能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在其上安装阻尼装置,便于对快速从滑槽本体上滑下的货物进行减速。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末端滚筒线的侧视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阻尼装置122为安装在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121一侧的阻尼器。阻尼器可调节松紧。阻尼器做成可调节松紧的形式,使用时,根据需要对阻尼器进行调节,从而得到货物5通过末端滚筒线12后的想要达到的速度。

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121的数量最好为3的整数倍。这样便于在无动力包装滚筒之间布置阻尼装置122。例如,每3个无动力包胶滚筒为一组,在相邻的两个无动力包胶滚筒之间安装阻尼器,这样,通过前两个无动力包胶滚筒之间的第一个阻尼器进行一次降速,之后,再通过第二个阻尼器进行二次降速,实现货物的平稳降速和安全下滑。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121的数量为3个,阻尼器为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相邻的无动力包胶滚筒之间,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的带有阻尼装置的滑槽1是在原有滑槽上增加3根无动力包胶滚筒121和两个阻尼器,将无动力包胶滚筒121依次安装在滑槽本体11末端,同时在无动力包胶滚筒121下安装阻尼器。使用时,在操作员4将货物5从主运输线2上滑到滑槽1上后,通过重力作用沿滑槽本体11下落。当货物5落到末端滚筒线12的无动力包胶滚筒121上时,由于无动力包胶滚筒121表面采用包胶形式较粗糙,货物5与滚筒面摩擦力加大,同时无动力包胶滚筒121下方采用阻尼器来控制无动力包胶滚筒121的转速,最终实现货物5低速滑到干支线3的皮带线上。

本实施例采用3根无动力包胶滚筒121和两个阻尼器,第一根无动力包胶滚筒121配置一个阻尼器进行第一次降速,阻力相对较小,转速也相对后面两个无动力包胶滚筒121较快;后面两根无动力包胶滚筒121配置另一个阻尼器进行二次降速,最终实现货物5平稳降速和安全下滑。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的设计思路与实施例相同,都是在快递中转场运输线中采用带阻尼装置的滑槽,该滑槽包括滑槽本体11和末端滚筒线13,末端滚筒线13安装在滑槽本体11末端,其包括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121,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121上安装有阻尼装置13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末端滚筒线13采用的阻尼装置132为楔形带。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末端滚筒线的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末端滚筒线的a部放大图。

如图5和图6所示,阻尼装置132为安装在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121一侧的楔形带,将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121两两连接在一起。

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121的数量最好为3的整数倍。这样便于在无动力包装滚筒之间布置阻尼装置132。例如,每3个无动力包胶滚筒为一组,在相邻的两个无动力包胶滚筒之间安装楔形带,这样,通过前两个无动力包胶滚筒之间的第一个楔形带进行一次降速,之后,再通过第二个楔形带进行二次降速,实现货物的平稳降速和安全下滑。

本实施例中,多个无动力包胶滚筒121的数量为9个,每3个为一组,每组通过两个楔形带将两个相邻的无动力包胶滚筒连接在一起,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主要是采用无动力包胶滚筒121的大摩擦力、楔形带对无动力包胶滚筒121的紧固作用的较大阻力实现货物从滑槽本体11上下滑到末端滚筒线13后,进行相对降速,减少货物到干支线3的冲击力和冲击速度。

使用时,操作员4将主运输线2的货物5转移到滑槽1上,由于货物5受重力作用加速下滑,当货物5滑到末端滚筒线13时,货物5达到一定的输送速度。当货物5与无动力包胶滚筒121接触时,在滚筒面摩擦力大的作用下,货物5将带动楔形带滚筒转动,由于无动力包胶滚筒121通过楔形带连在一起,转动的阻力相对增加,起到了降低货物下滑的速度。在货物依次通过3组滚筒线后,货物5的速度不断下降,使货物5下滑到下层干支线3时速度已相对很低,降低了货物5的损坏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快递中转场运输线,包括主运输线2、干支线3及如上所述的带阻尼装置的滑槽1,带阻尼装置的滑槽1顶端连接主运输线2,滑槽末端的末端滚筒线12、13连接干支线3。

本实用新型的快递中转场运输线,通过在滑槽末端安装带有阻尼装置的无动力包胶滚筒,使货物下滑到底端时速度下降,平稳地汇入下层干支线上,降低干支线上的货物被下滑的货物的撞击力,减少货物本身的损坏程度,延长下层干支线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进行的修改和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