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两用的便携式接地线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8520发布日期:2019-08-21 00:3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手电两用的便携式接地线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电两用的便携式接地线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施工中,接地线使用比较频繁,收缠接地线是接地操作任务结束的收尾工作,单人进行时需要左手抓握接地线绝缘杆并带其转动,右手控制接地引线缠绕速度和整齐度,难度较大,双人进行时一人负责转动接地线绝缘杆一人控制接地引线缠绕,此时比单人省力,但是多占用了一人,并且人工缠绕过程中,会出现缠绕不整齐,甚至打结的现象,这样既不符合标准,也加大了下次放线时的工作时间,影响接地操作。

此外,人工放线的过程中,会出现将缠绕接地线的绝缘杆放在地上,而后拖拽接地引线进行放线,虽节省了时间和体力,但由于拖拽时接地线和地面快速旋转碰撞,会对接地线造成损伤,接地引线的绝缘皮与地面摩擦的过程中易受损,接地线钩和接地引线固定螺丝容易折断,这样的放线方式,缩短了接地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电两用的便携式接地线缠绕装置,具有操作简单、轻巧,便于携带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具体为:

手电两用便携式接地线缠绕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包括有驱动装置、转动机构和固定托架,其中,第一支撑架上的驱动装置为手摇盘,第二支撑架上的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分别设置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托架和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通过滑杆滑动连接。

第一支撑架上的转动机构为第一转动铝轴,第二支撑架上的转动机构为第二转动铝轴。

所述第一转动铝轴与第一支撑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铝轴与第二支撑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第一转动铝轴分别与手摇盘和固定托架刚性连接。

所述电机通过皮带和法兰盘与第二转动铝轴转动连接,所述法兰盘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铝轴上,所述皮带滑动连接电机的转轴和法兰盘。

所述固定托架上设置有绝缘杆安装槽。

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均设置有承重底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手电两用的便携式接地线缠绕装置,分别设置手摇盘和电机作为驱动装置,能够实现手摇和电力驱动缠绕接地线,使用的时候将缠绕接地线的绝缘杆放置于固定托架上,由于接地线缠绕中电机的功率很小,人手动旋转手摇盘时,可以轻松实现转动,当电机驱动时,也可以同时带动手摇盘转动,既可实现手摇方式的接地线缠绕又可以实现电机驱动的接地线缠绕,使用简单方便,缠绕规整有序,并且对缠绕好的接地线也可以实现快速放线的作用,而避免了接地线的损坏,手电两用的便携式接地线缠绕装置,具有操作简单,轻巧和便于携带的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手电两用的便携式接地线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绝缘杆放置在手电两用的便携式接地线缠绕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手电两用的便携式接地线缠绕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手摇盘、2.轴承、3.第一转动铝轴、4.固定托架、5.绝缘杆安装槽、6.第二转动铝轴、7.法兰盘、8.皮带、9.电机、10.第二支撑架、11.滑杆、12.承重底架、13.第一支撑架、14.绝缘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实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手电两用便携式接地线缠绕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3和第二支撑架10,所述第一支撑架13与第二支撑架1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3和第二支撑架10均包括有驱动装置、转动机构和固定托架4,其中,第一支撑架13上的驱动装置为手摇盘1,第二支撑架10上的驱动装置为电机9,所述第一支撑架13和第二支撑架10上分别设置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托架4和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支撑架13和第二支撑架10通过滑杆11滑动连接,所述滑杆11的长度可以短于第一支撑架13和第二支撑架10的长度,也可以长于第一支撑架13和第二支撑架10的长度,如图3所示,所述滑杆11的长度优选为短于第一支撑架13和第二支撑架10的长度,这样在第一支撑架13和第二支撑架10靠近合拢时可以减少空间的占用。

第一支撑架13上的转动机构为第一转动铝轴3,第二支撑架10上的转动机构为第二转动铝轴6,采用铝轴可以减轻装置的重量,使得具备轻巧的功能。

所述第一转动铝轴3与第一支撑架13通过轴承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铝轴6与第二支撑架10通过轴承2转动连接。

第一转动铝轴3分别与手摇盘1和固定托架4刚性连接。

所述电机9通过皮带8和法兰盘7与第二转动铝轴6转动连接,所述法兰盘7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铝轴6上,所述皮带8滑动连接电机9的转轴和法兰盘7。

所述固定托架4上设置有绝缘杆安装槽5。

所述第一支撑架13和第二支撑架10上均设置有承重底架12。

如图2所示,所述手电两用便携式接地线缠绕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根据绝缘杆的长度,在滑杆11上滑动调整第一支撑架13和第二支撑架10的距离,使得两支撑架间的距离与绝缘杆的长度相适应,而后,将绝缘杆插入固定托架4上设置有绝缘杆安装槽5中,此时,绝缘杆与绝缘杆安装槽5紧固连接,两支撑架间不会产生相对滑动。

若是进行接地线的缠绕工作可以选用手摇方式或者电机驱动方式,若选择为手摇方式,则一只手旋转手摇盘1,手摇盘1带动第一铝轴3旋转,在第一铝轴3的作用下固定托架4和绝缘杆14旋转,另一只手将要缠绕的接地线整齐地缠绕在绝缘杆14上,由于电机9的功率很小,手动旋转手摇盘1时可同时带动电机9的转动轴旋转,手摇旋转中几乎没有旋转阻力,以此采用手动方式缠绕接地线或拖放接地线的工作。

若是选用电机驱动的方式,则将电机9通电,电机通过皮带8电动法兰盘7旋转,法兰盘7带动第二铝轴6旋转,在第二铝轴6的作用下固定托架4和绝缘杆14旋转,而后可以进行缠绕接地线或拖放接地线的工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