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筒手动胀紧放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8517发布日期:2019-08-21 00:3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筒手动胀紧放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筒手动胀紧放卷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烫金覆膜机的卷膜放卷部分,需要带有可调阻力的放卷机构,一是需要胀紧机构固定住卷膜,使其无法相对移动,二是可调整放卷时膜的张力大小。

目前的烫金覆膜机采用的是气动式胀轴,是通过气体灌入气包内膨胀挤压来实现胀紧卷筒。此机构需要高压气源,而且结构复杂,无法拆卸,价格昂贵,不适合轻型小型烫金覆膜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筒手动胀紧放卷装置,能够通过手动操作实现放卷机构涨紧卷膜以及调节放卷时膜的张力大小。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卷筒手动胀紧放卷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护板,另一端通过螺纹设有张力螺母;

所述张力螺母与第一护板之间通过轴承环套设有框架,所述框架可沿转轴转动,所述框架由两个框架板与端板固定形成方形筒状结构,所述框架的外部包覆设有两个U形张紧板,两个U形张紧板通过贯穿框架的拉簧连接;

两个U形张紧板的之间设有锥形顶板,锥形顶板紧贴框架板设置,所述锥形顶板包括至少两个锥形凸起,所述U形张紧板上设有与锥形凸起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锥形凸起;

所述锥形顶板可沿框架板滑动,滑动锥形顶板的滑动方向与转轴的轴线方向相同。

采用框架板、U形张紧板及锥形顶板配合使用的方式,通过锥形顶板沿着转轴轴线的滑动能够使得锥形凸起从凹槽中滑出,进而使得张紧板在锥形顶板的作用下扩张,利用张紧板的扩张可以方便的涨紧卷筒。

进一步,所述框架板通过端板与环套固定连接,所述环套上设有挡圈,所述挡圈紧顶在锥形顶板中远离第一护板的端面上,所述环套的外表面设有涨紧螺母,所述涨紧螺母紧顶在挡圈远离第一护板的侧面上。

采用专门的环套及挡圈,框架板与环套固定连接,而锥形顶板可以在挡圈及涨紧螺母的作用下沿转轴轴线滑动,二者的相对运动方便实现张紧板的顶起。

进一步,所述框架板的左端固定设有第二护板,所述第二护板与第一护板之间环套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粘贴在第二护板上。

采用固定在框架上的第二护板与摩擦片、第一护板配合使用的方式,根据第一护板及第二护板之间间隙的大小,摩擦片提供框架及第二护板在转动承受的摩擦力,方便的实现了卷膜放卷时的张力。

进一步,安装有锥形顶板的侧面设有长条形孔,所述长条形孔中设有螺柱,所述螺柱的一端穿过长条形孔后与锥形顶板固定连接,螺柱的另一端与螺母连接。

采用长条形孔的结构,因为螺柱与锥形顶板固定连接,因此螺柱在长条形孔中的滑动可以带动锥形顶板沿固定方向滑动;使得锥形顶板及框架仅能够沿固定方向相对运动,限制了二者之间其他方向的相对运动。

进一步,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设有把手。

设置专门的把手,把手可以与烫金覆膜机或者其他需要放卷卷膜机构的卡扣固定连接,在把手及转轴固定的情况下,实现了转轴与框架之间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所述张力螺母通过螺纹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张力螺母的侧面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穿过张力螺母后紧顶在转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锥形顶板与框架板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锥形凸起与凹槽脱离接触,进而使得张紧板向着远离转轴的方向顶起,通过张紧板的顶起与回落可实现待放卷卷膜的涨紧固定。

采用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及摩擦片配合使用的方式,在张力螺母推动框架板及第二护板沿着转轴轴线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护板及第二护板之间的间隙得到改变,进而使得第二护板与摩擦片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被改变,待放卷卷膜的放卷张力随之改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框架与环套等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框架与环套等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锥形顶板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锥形顶板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张紧板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张紧板的主视图。

图中:1、第一护板;2、摩擦片;3、转轴;4、拉簧;5、框架; 6、涨紧螺母;7、张力螺母;8、把手;9、锥形顶板;10、张紧板; 11、第二护板;12、环套;13、挡板;14、推力球轴承;15、螺柱; 16、端板;17、轴承;18、卷膜。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左、右、前、后等指示方位的词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同时第一、第二等词语仅仅是方便区分结构相似或相同的两个结构,并不代表该结构在装置中的重要性。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如图1-9所示,一种卷筒手动胀紧放卷装置,包括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护板1,另一端通过螺纹设有张力螺母7;

所述张力螺母7与第一护板1之间通过轴承17环套12设有框架5,所述框架5可沿转轴3转动,所述框架5由两个框架板与端板16固定形成方形筒状结构,所述框架5的外部包覆设有两个U形张紧板10,两个U 形张紧板10通过贯穿框架5的拉簧4连接;

两个U形张紧板10的之间设有锥形顶板9,锥形顶板9紧贴框架板设置,所述锥形顶板9包括至少两个锥形凸起,所述U形张紧板10上设有与锥形凸起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锥形凸起;

所述锥形顶板9可沿框架板滑动,滑动锥形顶板9的滑动方向与转轴3的轴线方向相同。

所述框架板通过端板与环套12固定连接,所述环套12上设有挡板 13,所述挡圈13紧顶在锥形顶板9中远离第一护板1的端面上,所述环套12的外表面设有涨紧螺母6,所述涨紧螺母6紧顶在挡板13远离第一护板1的侧面上。

所述框架板的左端固定设有第二护板11,所述第二护板11与第一护板1之间环套有摩擦片2,所述摩擦片2粘贴在第二护板11上。

安装有锥形顶板9的侧面设有长条形孔,所述长条形孔中设有螺柱 15,所述螺柱15的一端穿过长条形孔后与锥形顶板9固定连接,螺柱 15的另一端与螺母连接。

所述转轴3的两端固定设有把手8。

所述张力螺母7通过螺纹与转轴3固定连接,所述张力螺母7的侧面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穿过张力螺母7后紧顶在转轴3上。

工作原理:当使用本装置时,先将涨紧螺母6向着环套12端部远离框架板的方向转动,锥形顶板9都锥形凸块完全进入与其配合使用的凹槽中,张紧板10在拉簧4的作用下紧贴在框架板表面,然后将待放卷的卷膜18套设在张紧板10外侧。

将转轴3两端的把手8固定在外部结构的卡扣(如烫金覆膜机的安装卡盘)上,然后转动将涨紧螺母6向着靠近框架板的方向旋转,涨紧螺母6在环套12上旋转带动挡圈13及锥形顶板9向着第二护板11的方向移动,即锥形顶板9与框架板之间发生相对滑动,锥形顶板9上的锥形凸起从上下两个张紧板10的凹槽中间挤出,锥形凸起与张紧板10 上不设置凹槽的位置接触,因此使得张紧板10向着远离框架5的方向顶起,待放卷的卷膜18被张紧板10固定。此时框架板、张紧板10、锥形顶板9及环套12、第二护板11等形成一个固定的整体,该固定的整体可以沿着转轴3转动。

张力螺母7通过推力球轴承14与环套12接触,并来控制框架板、张紧板10、锥形顶板9及环套12、第二护板11等形成的整体在转轴3上的轴向移动,且不阻挡其径向转动。

通过旋转张力螺母7来控制第二护板11与第一护板1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第二护板11与摩擦片2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而框架板、张紧板10等部件的转动由卷膜18驱动,可以改变卷膜18放卷时的张力大小。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