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堆叠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4448发布日期:2019-08-07 01:59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堆叠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环卫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堆叠垃圾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垃圾分类需要采用摆放多个垃圾桶,由于多个垃圾桶分别摆放,占用面积较多,尤其是家庭因为场地限制,家庭不能够多桶投放,导致扔垃圾时主动分类意愿降低。采用1桶内置多桶的方式,内置多桶时,桶内容积受多个内桶限制,单桶容积有限。也有采用多层方式,单层桶的容积不受影响,但投放口受限,往往采用侧边角投放,一旦需要投放较大垃圾时需要将上层垃圾桶移开开盖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如何使分类垃圾桶节约占地面积且便于投放及倾倒是本发明要解决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堆叠垃圾桶,由内桶和外框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架可堆叠,外框架侧面至少有1处有开口;位于外框架开口处两侧底部边角和内桶位于外框架开口侧的两边的桶壁底角有相互配合的转轴和凹槽,内桶围绕转轴向开口外部翻转倾斜;外框架开口侧宽度大于等于内桶宽度,开口侧高度大于内桶高度,小于转轴至内桶桶口对角线长度。

外框架顶部和底部相对平整,可以多个叠加堆起码放,外框架可以是立方体、5边形柱体、6边形柱体,有1个到所有侧面都有开口,内桶对应有1至多个,截面为矩形、扇形等。

当外框架有凹槽与内桶桶壁底角处凸起的转轴相配合时,外框架的凹槽与外框架开口侧相连通,外框架的凹槽位于外框架开口处边缘的高度高于凹槽最低位置。此时凹槽采用逐步升高或阶梯升高的方式,限制内桶向外滑移,需要取出内桶时,需要将内桶向上抬起拉出。当外框架有转轴与内桶桶壁底角处的凹槽相配合时,内桶桶壁底角处的凹槽开口面向桶底,需要取出内桶时,抬起内桶,使外框架的转轴与内桶凹槽经底部的开口脱出后拉出内桶。

当多层码放时,使用者可以将多个桶叠加相互固定,翻转某一层的内桶,使桶口倾斜向外,便于投放垃圾并连续使用,当不需要时可将内桶推回或盖上侧盖,底层的内桶可盛放较重的湿垃圾,上层内桶可放较轻的塑料制品以及纸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框架顶部和底部有对应的凹凸、卡槽或管孔中的至少一种。外框架顶部和底部尤其是顶部和底部的边缘可有对应的凹凸、卡槽或管孔时,可用于相互固定,防止多个叠放时的滑动跌落现象。使用凹凸形式,适合经常移动取出外框架的使用状态;使用卡槽适合不经常移动,整体重量不重的情况;使用管孔方式,可将直管插入到多层外框架或套管的形式分别套接,该方法适合经常整体移动,或是垃圾桶内容物较重时使用。当需要单独倒出时,将内桶推回框架内平放后,略做抬起后拉出;当需要整体倾倒时,将多层叠放的垃圾桶整体通过外框架顶部的拎手、把手带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框架开口处下方有限位柱或限位卡条。限位柱或限位卡条用于限制内桶的翻转角度。限位卡条可采用弹性的带有凸起的卡条,可有单个凸起或多个凸起,多个凸起时为锯齿状弹性卡条。锯齿状弹性卡条在内桶翻转时,会与内桶远离外框架开口处的内壁相接触并卡住,防止内桶返回水平平放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框架开口处有可翻转的侧盖。侧盖的铰链位于开口边缘,内桶的上方。侧盖高度优选为内桶桶口长度,当内桶翻转时,侧盖作为倾斜的内桶桶盖将内桶桶口盖住。侧盖顶端有磁铁或吸盘。通过吸盘,侧盖可以固定在叠加在上方的垃圾桶桶壁。当上方的垃圾桶桶壁为铁磁性时,侧盖也可以通过磁铁吸附,固定侧盖,使内桶呈敞开方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外框架开口侧底部有旋臂或抽拉杆。所述的旋臂与外框架底部夹角为0至180度之间的旋臂。当旋臂与外框架底部夹角为180度时,向外部伸展,可防止因盛满垃圾的内桶外翻,导致整体向开口侧倾倒。当旋臂与外框架底部夹角为90度时,向下伸展与下一层的外框架凹槽内相互扣合,从而与下层的外框架稳定相连。所述的抽拉杆,为底部向开口侧水平抽出杆或板,同样用于防止因内桶翻转,造成的重心向外偏移导致整体翻倒,适用于叠放时位于底层的垃圾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框架底部有脚轮。由于多个垃圾桶叠加后,重量增加,为便于移动,位于最底端的外框架底部可以配合安装有脚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桶位于外框架开口侧的桶壁上部有扣手。扣手用于将内桶抽拉或翻转。可采用桶口折边的方式,构成用于抽拉的扣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桶有与内桶壁仅部分接触的提手。这种提手可便于手指深入,并将内桶抽拉或翻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桶底部位于转轴一侧的桶壁上有扣手。当内桶装的物品沉重仅靠内桶顶部的拉手或扣手不易拉出时,通过内桶底部的扣手,便于拉出内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桶盖为可旋转的L形,短边凸出桶顶,转轴位于L形的转折点。当内桶翻转时,短边凸起与外框架顶部的限位柱或限位卡条接触,并压迫内桶盖翻转。当内桶单独倾倒时,如果没有桶盖,内容物逸出。采用普通平面带转轴的盖子时,即使有外框架的限位柱等帮助,内桶盖翻转角度有限,不能充分张开。采用采用凸出桶面方式时,能够充分展开。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一种可堆叠垃圾桶,通过多层堆叠,翻转内桶的方式节约垃圾桶占用空间,可根据分类种类需要增减层数,便于投放各种大小垃圾物品,实现场地有限场所的分类垃圾桶多桶摆放目的。

附图说明

图中1、外框架,2、内桶,21、内桶盖,22、桶盖转轴,3、侧盖,4、轴,5、槽,6、弹性卡条,61、限位卡槽,62、限位柱,7、扣手,8、铰链, 9、提手,10、底脚,11、凹槽,12、加强筋,13、吸盘,14、脚轮,15、拉杆,151、拉杆管套,16、拉杆把手,161、凸起,162、卡槽,17、抽拉杆,18旋臂,181、定位槽,19、旋臂槽,191、键。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案例1的外框架剖面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案例1的内桶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案例1的外框架与内桶组合槽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案例2的内桶主视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案例2的外框架剖面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案例2的外框架内桶组合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案例2的多层叠放示意图;

图8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案例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具体实施案例1,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可堆叠垃圾桶,宽度为33厘米,长度25厘米,高度33厘米的方形外框架1,4面框架中,3面框架有板材完全封闭组成外桶壁,有1面有宽度23.4厘米,高32厘米的开口。在开口上方的外框架1内有拱形的桶壁,桶壁靠近开口侧有弹性卡条6,弹性卡条6仅有一端与拱形桶壁相连,靠近外框架1开口处的另一端有三角形勾状凸起,用于与翻转时的内桶2桶口相勾连并限制内桶2的翻转角度。在开口下方有铰链8连接高度为23厘米的侧盖3。侧盖3下方外部有吸盘13,吸盘13用于多层层叠时,位于上方翻出的内桶2桶壁相吸附。在开口两侧的外框架1底部有槽5,槽5深度7毫米。槽5远离开口的一侧与位于内桶2底部桶壁上的轴4相对应配合。外框架1桶底4角有宽度6毫米长1厘米的条形底脚10,外框架1顶部与之相对应的有宽度6毫米,长1厘米的条形凹槽11与底脚10相扣合。内桶2的底部宽度为30厘米,长度为22厘米,顶部宽度31厘米,长度23厘米,内桶2高23厘米,其中一侧边的桶底边角为半径2厘米的弧形,位于弧形中心的两侧壁有凸出7毫米的轴4。位于该侧边的中心有内凹的扣手7。内桶有提手9,平行宽度方向,提手9转轴位于内桶2桶口2厘米处,高度13厘米。

具体实施案例2,参见图4、图5、图6和图7,一种可堆叠垃圾桶,内桶2顶部有加强用的折边,两侧的折边有限位卡槽61,限位卡槽61为圆弧形,与外框架内部的限位柱62相配合。对应限位卡槽61下方有轴4,2个轴4与位于外框架1下方的槽5相对应,分别位于槽5的两侧。外框架1两侧桶壁有开口,内桶2在槽5为活动范围以转轴4向两侧翻转,并从外框架1开口翻出。外框架1未开口一侧有拉杆套管151,拉杆套管151内有可抽拉的拉杆15,外框架1顶部有拉杆把手16与拉杆15相连接。拉杆把手16中间有凸起161,凸起161与外框架底部的卡槽162相配合,用于固定相邻的外框架1的底部卡槽162内。在拉杆15一侧的外框架1桶底有脚轮14,在外框架1的另一侧有底脚10,外框架1顶部有对应的凹陷容纳上层外框架1的底脚10和脚轮14。

具体实施案例3,参见图8。一种可堆叠垃圾桶,由2层组成,上层的外框架1两侧各有开口,开口两侧的外框架1上部分各有旋臂槽19,旋臂槽19内有定位用的键191,共有4个旋臂槽。上层外框架1与旋臂槽19对应的下部分有4个旋臂,4个旋臂有与键191相配合的定位槽181,旋臂18旋转范围位于外框架1下方可180度旋转。上层的外框架1内部有2个内桶2,分别做为塑料和废纸收纳。下层的外框架1的上部分有旋臂槽19,与上层的旋臂18相配合。下层的外框架1采用4面敞开方式,内部有1个内桶2,该内桶2有内桶盖21。内桶盖21成L形,转轴22靠近内桶盖21折弯处。当内桶2旋转外翻时,内桶盖22短边凸起处与限位柱62相接。下层的外框架1底部有抽拉杆17,抽拉杆17可部分抽出,抽拉杆17的一端有底脚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