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盘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4449发布日期:2019-08-07 01:59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盘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盘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央空调系统末端大部分均采用风机盘管系统,特别是在高级住宅及别墅项目上,夏季空调系统末端基本均采用风机盘管系统。传统的风机盘管安装均采用集管式安装,即一个主管,然后分成几个支路,每个支路连接数台风机盘管,该支路每台风机盘管是采用串联式系统,管径从大管径变径成小管径,但是这种安装方式的水力平衡不易控制,如需考虑水力平衡,一种方案是设同程管,该种方案会增加管路,增加装修配合难度,另外,由于管道连接点多,吊顶上部经常会出现漏水现象,检修麻烦。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风机盘管系统,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机盘管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机盘管系统,包括分集水器,所述分集水器上设置有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所述出水总管与主出水管相连,所述进水总管与主进水管相连,所述主出水管和主进水管上分别开设有若干出水口和进水口,每一所述出水口通过电动阀与支管进水管的进水端相连,所述支管进水管的出水端与风机盘管的进水端相连,所述风机盘管的出水端与支管出水管的进水端相连,所述支管出水管的出水端通过电动阀与主进水管上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上均安装有第一电子流量器,每一所述支管进水管和支管出水管上均安装有第二电子流量器,所述第一电子流量器和第二电子流量器的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置装置内,所述支管出水管上设置有电动二通阀,与风机盘管温控器相连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风机盘管系统,其中,所述电动阀为三通电动阀。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风机盘管系统,其中,所述支管进水管和支管出水管均采用聚丙烯管道。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风机盘管系统,其中,与所述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分别连通的主进水管和主出水管之间设置有闸阀。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个管路上的第一电子流量器和第二电子流量器之间的对比可以实现对每一管路的监控,从而实现管路是否有漏水,使其能实现快速的排查,同时也便于安装和更换。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风机盘管系统,包括分集水器1,所述分集水器1上设置有进水总管2和出水总管3,所述出水总管3与主出水管4相连,所述进水总管2与主进水管5相连,所述主出水管4和主进水管5上分别开设有若干出水口和进水口,每一所述出水口通过电动阀与支管进水管6的进水端相连,所述支管进水管6的出水端与风机盘管7的进水端相连,所述风机盘管7的出水端与支管出水管8的进水端相连,所述支管出水管8的出水端通过电动阀与主进水管5上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进水总管2和出水总管3上均安装有第一电子流量器9,每一所述支管进水管6和支管出水管8上均安装有第二电子流量器10,所述第一电子流量器9和第二电子流量器10的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置装置11内,所述支管出水管8上设置有电动二通阀,与风机盘管温控器相连设置,与所述进水总管2和出水总管3分别连通的主进水管5和主出水管4之间设置有闸阀。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动阀为三通电动阀。

上述的中央处置装置11为PC。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管进水管6和支管出水管8均采用聚丙烯管道,采用聚丙烯管道具有韧性好,强度高,加工性能优异,较高温度下抗蠕变性能好,并具有高透明性等优点。

具体工作时,第一电子流量器在有水流过时,其产生的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置装置11中,保留该数据A,再进入风机盘管时,首先会进入支管进水管6同时第二电子流量器会将流过的水再次记录并保留该数据B,通过数据A和数据B进行对比,可以清楚知道支管进水管是否有漏水的情况,而在风机盘管中水通过支管出水管排出,进行循环时,此时的支管出水管上的第二电子流量器,也会对该支管出水管流出的水记录,并保留数据C,该数据C与数据B相对比,如数据不一致(即不同),则说明其中某一管出现了漏水的情况,需要进行维修,而在回水进入至主进水管后,其上的第一电子流量器也会对其进行记录,并保留该数据D,数据D与数据A作对比,如有两者的数据不一致,则其中某一管路出现漏水问题。依据上述的数据A、B、C和D可以实现对每一管的监控,从而实现精确地维护,降低维护的成本。

上述过程中,数据A、B、C和D,其中可以有10%至15%的流量偏差,该偏差一般依据操作人员来设定,在这不做作任何赘述。

上述过程中数据A和D为总的流出和流进的数据,该设备中,其他的风机盘管也是与上述的结构安装,数据A的总流量是N个B的流量总和,而D与A相同只是计算流出的量,而同时采用数据A和D,是可以清楚主进水管和主出水管的流,从而来判断是否出现漏水。

上述的数据A、B、C和D均为水流的流量,为本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个管路上的第一电子流量器和第二电子流量器之间的对比可以实现对每一管路的监控,从而实现管路是否有漏水,使其能实现快速的排查,同时也便于安装和更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