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4762发布日期:2019-11-12 22:3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升降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有些场所如高空作业、深井作业、楼宇救援等,需要工作人员能够沿绳索快速移动,因此便携式升降机便应运而生。

公开号为CN2051149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单绳轮沿绳索升降的便携式升降机,升降机采用的绳轮为固定在墙板上的单绳轮;该绳轮为分体结构,由上下锥面相对的两个锥体装配而成,中间可设有可调节垫片,锥体与垫片以螺栓相固接,所述两个锥体的锥面上均分布有棱条,上锥面和下锥面的棱条交错排列;在外壳的墙板上固定插接有一U型环;还设有分绳器、绳轮压紧装置和保护钢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人需要移动上述的升降机时,只能通过手持方式来对升降机来进行移动,但是在对升降机进行长距离的移动时,由于升降机的重量比较大,单手提着升降机很容易导致人手臂酸痛,移动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人携带升降机进行长距离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便携式升降机,包括外壳和固定连接在外壳一端的爬升机构,还包括滑移连接在外壳一端的拉杆和至少两个设置在外壳背离拉杆一端的滚轮,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用于将滚轮收回外壳内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通过销轴铰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自由端与滚轮转动连接,所述收纳腔内沿连接件转动方向设置有第一弹簧跳豆和第二弹簧跳豆,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滚轮位于收纳腔外时第一弹簧跳豆插入限位孔中,所述滚轮收回到收纳腔后第二弹簧跳豆插入限位孔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常态下,滚轮收在收纳腔内,第二弹簧跳豆插在限位孔中,当需要移动升降机时,可以按下第二弹簧跳豆,然后转动对应的连接件,在转动连接件的同时按下第一弹簧跳豆,最终使第一弹簧跳豆插入 限位孔中,然后把拉杆从外壳中拉出后就可以拉动升降机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方便携带升降机进行长距离移动的效果;在使用升降机沿绳索进行爬升时可以将滚轮收回到收纳腔内,避免滚轮影响工作人员操作升降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供拉杆头部嵌入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供人手指插入凹槽内将拉杆拔出的豁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把手嵌入凹槽内之后,可以避免人在使用升降机沿绳索进行升降时,拉杆干预到人操作升降机,导致人使用升降机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同一侧上设置有两根背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背带背起升降机,将升降机固定在工作人员的背上,从而起到了固定升降机的作用,进一步的方便了工作人员移动升降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设置有背带的一侧加工有内凹的弧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外壳连接有背带的一侧更贴合人的背部,使人背着升降机时更舒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设置有背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软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垫的设置可以使人背着升降机时更舒服,也避免外壳将人背部硌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海绵软垫的中部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海绵软垫朝向外壳的一侧设置有魔术子贴,所述海绵软垫背向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与魔术子贴粘接的魔术母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使用背带来移动升降机时,可以将背带团起来放到海绵软垫上,然后翻折海绵软垫,使魔术子贴与魔术母贴粘接,从而将背带固定到海绵软垫内,避免在人使用升降机沿绳索进行爬升时,背带和绳索缠绕到一起,影响升降机的爬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手提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提着手提带来移动升降机,进一步的方便了工作人员移动升降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方便人携带升降机进行长距离移动,滚轮和拉杆的设置可以让工作人员很轻松的移动升降机。

2、使用灵活,由于背带和手提带的设置,从而使工作人员既可以通过滚轮和拉杆来移动升降机,也可以通过背带来背着升降机来移动升降机,也可以通过提起手提带来移动升降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移动升降机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以体现弹簧跳豆的结构。

图中,1、外壳;2、爬升机构;3、拉杆;4、滚轮;5、收纳腔;6、连接件;7、第一弹簧跳豆;8、第二弹簧跳豆;9、限位孔;10、凹槽;11、豁口;12、背带;13、海绵软垫;14、魔术子贴;15、魔术母贴;16、手提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携式升降机,包括外壳1、固定连接在外壳1一端的爬升机构2和滑移连接在外壳1上的呈U形的拉杆3,在外壳1的一端开设有供拉杆3插入的滑孔,拉杆3的两端经滑孔插入外壳1内并与滑孔滑移连接,但拉杆3的两端无法从滑孔中脱出。在外壳1上背离拉杆3的一端开设有两个收纳腔5,在收纳腔5中通过销轴铰接有连接件6,在连接件6的自由端上转动连接有滚轮4,结合图3所示,在收纳腔5内沿连接件6转动方向开设有两个安装孔,在两个安装孔中分别安装有第一弹簧跳豆7和第二弹簧跳豆8,在连接件6上开设有限位孔9。

当人转动连接件6使滚轮4处于收纳腔5内时,第二弹簧跳豆8插在限位孔9中;当人需要通过拉杆3和滚轮4移动升降机时,可以按下第二弹簧跳豆8,然后转动连接件6,在转动连接件6的同时按下第一弹簧跳豆7,最终使第一弹簧跳豆7插入限位孔9中,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拉动拉杆3来移动升降机。

参照图1,在外壳1上开设有供拉杆3头部嵌入的凹槽10,在凹槽10上开设有供人手指插入凹槽10内将把手拔出的豁口11。

参照图1和图2,在外壳1的同一侧上设置有两个背带12,背带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1一侧的两端。在外壳1上设置有背带12的一侧加工有内凹的弧面,以使人将升降机背起时,外壳1可以与人体背部贴合,使人背着升降机时更舒服。

参照图1和图2,在外壳1设置有背带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软垫13,海绵软垫13设置在背带12的两端之间,海绵软垫13朝向外壳1一侧的中部与外壳1固定连接,在海绵软垫13朝向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魔术子贴14,在海绵软垫13背向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与魔术子贴14粘接的魔术母贴15。在工作人员不需要使用背带12来移动升降机时,可以将背带12团起来放到海绵软垫13上,然后翻折海绵软垫13,使魔术子贴14与魔术母贴15粘接,从而将背带12固定到海绵软垫13内,对背带12进行固定。

参照图1,在外壳1上设置有背带12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手提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移动升降机时,应该把滚轮4从收纳腔5中调出,然后将拉杆3从外壳1中拉出,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拉动拉杆3来移动升降机。当遇到如山地、台阶等不方便滚轮4移动的路段时,可以将拉杆3收回外壳1内,然后通过背带12背着升降机来对升降机进行移动,当需要移动升降机的路途较短时,也可以通过手提带来提着升降机来对升降机进行移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