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3177发布日期:2019-07-19 22:2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装饮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的贮存一般均为瓶,壶、罐等,而液体食品尤其是饮料的盛装,多采用塑料或金属瓶,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现有的饮料瓶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有些饮品配方独特,成品不能长时间保持,需要生产两份半成品,饮用前混合,普通的饮料瓶盛装这种饮料非常不方便,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其次,盛有这种特别饮料的饮料瓶在混合时不方便,需要先分别拆开密封包装在混合,比较麻烦,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还有,在摇晃过程中内胆小瓶与大瓶口盖发生碰撞,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包括大瓶口盖,所述大瓶口盖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大瓶口盖终止螺纹,所述大瓶口盖的外表面设置有手持环,所述手持环的外表面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大瓶口盖的上端设置有大瓶口盖主盖,所述大瓶口盖主盖的外表面设置有主盖齿,所述大瓶口盖的下端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开口凸物,所述大瓶口盖的上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大瓶口盖的内部设置有内胆小瓶,所述内胆小瓶的外表面设置有卡位块,所述内胆小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内胆小瓶终止螺纹,所述内胆小瓶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铝箔封口。

其内胆小瓶和大瓶口盖分别盛有植物活性成分基液和非活性基液,使用的时候混合,一方面便于运输,利于管理,另一方面通过瓶中瓶隔离,使用时混合成新液,这样恰到好处的反应,解决了过早混合带来的口感偏酸或胀气,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大瓶口盖主盖的内表面设置有旋转螺纹,所述大瓶口盖主盖的内表面通过旋转螺纹与大瓶口盖终止螺纹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胆小瓶的两侧外表面均通过卡位块与固定支架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胆小瓶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铝箔封口位于出料口中部。

优选的,所述大瓶口盖主盖与大瓶口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大瓶口盖主盖的下端内表面通过密封环与大瓶口盖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位块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固定支架的数量为两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通过设置的内胆小瓶与大瓶口盖,使用的时候,内胆小瓶和大瓶口盖分别盛有植物活性成分基液和非活性基液,使用的时候混合,一方面便于运输,利于管理,另一方面通过瓶中瓶隔离,使用时混合成新液,这样恰到好处的反应,解决了过早混合带来的口感偏酸或胀气,方便快捷;通过设置的铝箔封口,饮用的时候,拧开最上部小盖,小盖施予内胆小瓶反向旋转力将内胆小瓶旋至到大瓶口盖下部的凸起部分并将内胆小瓶的铝箔刺破,内胆小瓶内的基液与大瓶口盖中基液混合,此时再关上小盖子并摇一摇让大瓶口盖液均匀点;通过设置的固定支架与卡位块,避免内胆小瓶与大瓶口盖发生碰撞,摇匀后打开瓶盖饮用,操作简单安全,整个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大瓶口盖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大瓶口盖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内胆小瓶9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大瓶口盖主盖10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大瓶口盖1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内胆小瓶9的俯视图。

图中:1、大瓶口盖;2、手持环;3、大瓶口盖终止螺纹;4、条形凹槽;5、固定支架;6、开口凸物;7、内胆小瓶终止螺纹;8、卡位块;9、内胆小瓶;10、大瓶口盖主盖;11、主盖齿;12、铝箔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包括大瓶口盖1,大瓶口盖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大瓶口盖终止螺纹3,大瓶口盖1的外表面设置有手持环2,手持环2的外表面开设有条形凹槽4,大瓶口盖1的上端设置有大瓶口盖主盖10,大瓶口盖主盖10的外表面设置有主盖齿11,大瓶口盖1的下端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开口凸物6,大瓶口盖1的上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5,大瓶口盖1的内部设置有内胆小瓶9,内胆小瓶9的外表面设置有卡位块8,内胆小瓶9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内胆小瓶终止螺纹7,内胆小瓶9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铝箔封口12。

大瓶口盖主盖10的内表面设置有旋转螺纹,大瓶口盖主盖10的内表面通过旋转螺纹与大瓶口盖终止螺纹3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便于人们打开瓶中瓶;内胆小瓶9的两侧外表面均通过卡位块8与固定支架5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便于人们取出内胆小瓶9;内胆小瓶9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铝箔封口12位于出料口中部,便于内胆小瓶9内的基液与大瓶口盖1中基液混合;大瓶口盖主盖10与大瓶口盖1之间设置有密封环,大瓶口盖主盖10的下端内表面通过密封环与大瓶口盖1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防止漏气导致内部基液变质,影响口感;卡位块8的数量为若干组,固定支架5的数量为两组,表述了部分构件的数量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液混合效果好的瓶中瓶,在使用时,按照以下步骤完成装瓶,第一步,先将内胆小瓶9洗净,杀菌,在洁净工作台(无菌条件下)灌装,该内胆小瓶9约可装26mL,然后用铝铂纸(食品级要求)烫封,第二步,将灌装好的内胆小瓶9旋入上小盖,第三步将第二步完成的(组合件)再旋入主瓶盖(也成了组合件),第四步,在无菌洁净工作台将大瓶口盖1消毒灭菌,然后将饮品基料液灌装进(底)大瓶口盖1,第五步,将第三步完成的整个盖组合件旋装入灌好基料液的大瓶口盖1,自此,整个瓶子成产品完成,贴上标签即成了成品,关于使用,直接拧开最上部小盖,小盖施予内胆小瓶9反向旋转力将内胆小瓶9旋至到大瓶口盖主盖10下部的开口凸物6并将内胆小瓶9的铝箔封口12刺破,盛装在内胆小瓶9的物料(可是液体,也可是粉壮体,易溶的)即漏下与大瓶口盖1基液混合,此时再关上小盖子并摇一摇让大瓶口盖1内部液体均匀点。最后开盖即可食用,设置的固定支架5与卡位块8,避免内胆小瓶9与大瓶口盖1发生碰撞,摇匀后打开瓶盖饮用,操作简单安全,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