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内部震动的瓦楞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6111发布日期:2019-07-13 08:59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降低内部震动的瓦楞纸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纸箱,特别涉及一种可降低内部震动的瓦楞纸箱。



背景技术:

目前,纸箱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领域应用广泛。随着网络购物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纸箱在快递行业中越来越广泛。现在的快递纸箱多为方形箱体,在运输过程中相邻纸箱间可能会发生碰撞,由于现有纸箱的减震效果差,造成纸箱内的物品发成损坏的可能性增大,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费用损失。

现有的瓦楞纸箱由于内部空间较大,在放置物品时,尤其是容易滚动的物品时,造成瓦楞纸箱的震动概率增加,并且对于减震缓冲的措施的成本较大,不适合推广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降低内部震动的瓦楞纸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内部震动的瓦楞纸箱,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降低内部震动的瓦楞纸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左侧竖直向下开设有圆槽,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置有矩形充气囊,所述箱体内腔底部水平置有橡胶底板,且橡胶底板置于矩形充气囊上部,所述橡胶底板顶部竖向开设有多组等距分布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上竖直插接有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充气囊的气门嘴置于圆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顶部盖合有瓦楞纸盖,所述瓦楞纸盖底部内壁固定粘接有海绵垫。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腔前后两侧的侧壁均竖直开设有多组等距分布的定位槽,多组所述定位槽与多组所述插接槽一一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前后两侧壁与箱体前后两侧的定位槽插接,所述隔板为橡胶隔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可降低内部震动的瓦楞纸箱,通过在箱体内腔底部置有矩形充气囊,橡胶底板置于矩形充气囊上部,矩形充气囊可以保证震动时的缓冲效果,并且重力轻,成本低,安装维护十分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可降低内部震动的瓦楞纸箱,由于在隔板的前后两侧壁与箱体前后两侧的定位槽插接,所述隔板为橡胶隔板,定位槽可以避免隔板发生侧向倾倒情况,缩小箱体内部的空间,降低货物发生晃动的概率,造成物品的挤压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降低内部震动的瓦楞纸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降低内部震动的瓦楞纸箱的定位槽在箱体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降低内部震动的瓦楞纸箱的定位槽与插接槽连接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隔板;3、瓦楞纸盖;4、海绵垫;5、插接槽;6、圆槽;7、气门嘴;8、矩形充气囊;9、橡胶底板;10、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可降低内部震动的瓦楞纸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底部左侧竖直向下开设有圆槽6,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置有矩形充气囊8,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水平置有橡胶底板9,且橡胶底板9置于矩形充气囊8上部,所述橡胶底板9顶部竖向开设有多组等距分布的插接槽5,所述插接槽5上竖直插接有隔板2。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在箱体1内腔底部置有矩形充气囊8,橡胶底板9置于矩形充气囊8上部,矩形充气囊8可以保证震动时的缓冲效果,并且重力轻,成本低,安装维护十分方便。

其中,所述矩形充气囊8的气门嘴7置于圆槽6内。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避免气门嘴7受到碰撞受损。

其中,所述箱体1顶部盖合有瓦楞纸盖3,所述瓦楞纸盖3底部内壁固定粘接有海绵垫4。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保证瓦楞纸盖3的防护性提高。

其中,所述箱体1内腔前后两侧的侧壁均竖直开设有多组等距分布的定位槽10,多组所述定位槽10与多组所述插接槽5一一对齐。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定位槽10和插接槽5对齐后可以保证隔板2能够准确稳定的插接。

其中,所述隔板2的前后两侧壁与箱体1前后两侧的定位槽10插接,所述隔板2为橡胶隔板。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定位槽10可以避免隔板2发生侧向倾倒情况,缩小箱体1内部的空间,降低货物发生晃动的概率,造成物品的挤压受损。

工作原理: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将多组隔板2分别通过定位槽10和插接槽5进行稳定在箱体1内腔中,通过气门嘴7向矩形充气囊8进行充气保证与橡胶底板9配合对震动进行缓冲,定位槽10和隔板2插接后可以避免隔板2发生侧向倾倒情况,隔板2缩小箱体1内部的空间,降低货物发生晃动的概率,造成物品的挤压受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