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污染功能的酱油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9912发布日期:2019-07-31 20:16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污染功能的酱油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酱油瓶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污染功能的酱油瓶盖。



背景技术: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周朝就有制做酱的记载了。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酱油之酿造纯粹是偶然地发现。中国古代皇帝御用的调味品,最早的酱油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来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而早期随着佛教僧侣之传播,遍及世界各地,如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中国酱油之制造,早期是一种家事艺术与秘密,其酿造多由某个师傅把持,其技术往往是由子孙代代相传或由一派的师傅传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酿造法。

现有酱油瓶盖多为塑料材质,瓶盖上开设出液口,瓶盖的顶部设置有卡盖,打开卡盖便可以通过出液口倾倒出酱油,这样的方式,倒出酱油时,缺少导流结构,瓶盖的外表壁上往往会产生的酱油的残留,导致瓶盖易受到污染,也严重的影响其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酱油瓶盖多为塑料材质,瓶盖上开设出液口,瓶盖的顶部设置有卡盖,打开卡盖便可以通过出液口倾倒出酱油,这样的方式,倒出酱油时,缺少导流结构,瓶盖的外表壁上往往会产生的酱油的残留,导致瓶盖易受到污染,也严重的影响其美观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防污染功能的酱油瓶盖。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防污染功能的酱油瓶盖,包括瓶盖本体,所述瓶盖本体顶部中心处连接有圆柱管,且圆柱管与瓶盖本体的连接处开设有圆柱形孔洞,所述圆柱管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卡盖,所述圆柱管外表壁上嵌设有配合卡盖使用的弹性凸块,所述圆柱管的内部套接有锥形漏斗,且锥形漏斗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出液管,所述锥形漏斗与瓶盖本体之间固定有弹性杆,且有弹性杆位于圆柱管的内部。

其中,所述锥形漏斗外表壁上嵌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共设置有两个。

其中,所述瓶盖本体内部顶部嵌设有密封垫。

其中,所述弹性杆由外管和套接在外管内部的内杆组成,所述内杆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内杆上位于限位环的下方套接有弹簧,且限位环和弹簧均位于外管的内部。

其中,所述内杆和限位环为浇筑一体化结构。

其中,所述锥形漏斗和出液管为浇筑一体化结构,所述锥形漏斗圆柱结构的一端其外径与圆柱管的内径相等。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瓶盖本体的顶部设置中心处连接有圆柱管,圆柱管内部套接有锥形漏斗,使用的过程中,打开圆柱管顶部卡接的密封盖,锥形漏斗上连接的出液管在弹性杆的伸长作用下顶出圆柱管,此时倾倒酱油瓶便可以通过出液管倒出酱油,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锥形漏斗和出液管的导流,使得倒出酱油时,瓶盖本体和圆柱管外壁上不会有酱油的残留产生污染,不会影响美观和不便清洁,倒出酱油要更加的方便,不使用时,可以卡合上开盖,在卡盖的挤压下,弹性杆收缩,出液管位于圆柱管内部,可以对出液管进行防尘保护。

2、本实用新型中,锥形漏斗的外表壁上嵌设有密封垫,从而保证了锥形漏斗与圆柱管连接处的密封性,使得通过酱油瓶倾倒出来酱油时,酱油会通过锥形漏斗和出液管倒出,不会从锥形漏斗和圆柱管的连接处流出,进一步保证了通过出液管倒出酱油的稳定性,有效的防止圆柱管的顶端产生酱油残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锥形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瓶盖本体;2、圆柱管;3、卡盖;4、弹性凸块;5、锥形漏斗;6、出液管;7、弹性杆;8、密封垫;9、圆柱形孔洞;10、密封圈;11、外管;12、内杆;13、限位环;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一种具有防污染功能的酱油瓶盖,包括瓶盖本体1,瓶盖本体1顶部中心处连接有圆柱管2,且圆柱管2与瓶盖本体1的连接处开设有圆柱形孔洞9,圆柱管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卡盖3,圆柱管2外表壁上嵌设有配合卡盖3使用的弹性凸块4,圆柱管2的内部套接有锥形漏斗5,且锥形漏斗5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出液管6,锥形漏斗5与瓶盖本体1之间固定有弹性杆7,且有弹性杆7位于圆柱管2的内部。

锥形漏斗5外表壁上嵌设有密封圈10,且密封圈10共设置有两个,瓶盖本体1内部顶部嵌设有密封垫8,密封垫8的设置,用于提高瓶盖本体1与酱油瓶连接处的密封性,密封圈10的设置,用于提高锥形漏斗5与圆柱管2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倒出酱油时,酱油从圆柱管2与锥形漏斗5的连接处流出。

弹性杆7由外管11和套接在外管11内部的内杆12组成,内杆12上设置有限位环13,内杆12上位于限位环13的下方套接有弹簧14,且限位环13和弹簧14均位于外管11的内部,内杆12和限位环13为浇筑一体化结构,弹性杆7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弹性杆7关于圆柱管2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锥形漏斗5和出液管6为浇筑一体化结构,锥形漏斗5圆柱结构的一端其外径与圆柱管2的内径相等。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瓶盖本体1螺纹连接在酱油瓶上,需要倒出酱油时,首先打开卡盖3,内杆12在弹簧14的作用下从外管11内部伸出,带动锥形漏斗5在圆柱管2内上移,使得出液管6位于圆柱管2的外侧,然后倾倒酱油瓶,酱油瓶内部的酱油便会通过圆柱形孔洞9进入到锥形漏斗5内,然后从出液管6倒出,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锥形漏斗5和出液管6的导流,倒出酱油更加的方便,瓶盖本体1外壁上不会有残留的酱油产生污染,使用完成后,可以卡合上卡盖3,在卡盖3的挤压下,弹性杆7收缩,即内杆12会收缩到外管11的内部,此时出液管6又会位于圆柱管2的内部,保证了出液管6的防尘效果,该具有防污染功能的酱油瓶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便于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