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装置的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5113发布日期:2019-10-09 01:2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装置的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传输机械手。



背景技术:

通常来讲,传统的板材原件在加工完毕后,一般均以一块块竖直叠放的方式进行存储码放,当需要对该堆板材进行加工时,通常需要机器人进行抓取板材,再送入至加工点将板材释放,以便于进行加工。目前,在快速自动加工的条件要求下,就必须要机器人对板材进行频繁的抓取和释放,来实现搬运工作,这就需要良好的机械抓手来辅助机器人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送装置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下部设有吊架,所述吊架端部设有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端部设有抓料杆,所述抓料杆垂直于所述推动组件;

所述抓料杆远离所述推动组件的一侧设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有托料杆;

所述托料杆还转动连接有托料气缸,所述托料气缸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吊架;所述托料杆下端向内侧弯折形成弯折部。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托料杆的中部,所述托料杆上端连接所述托料气缸。

优选的,所述托料杆转动轴平行于所述旋转装置的转动平面。

优选的,所述抓料杆设置于所述推动组件外侧端;所述托料杆长度大于所述抓料杆,所述托料杆转动后其下端弯折部的端部能位于所述抓料杆内侧。

优选的,所述抓料杆下端内侧设有抓料凸起;所述抓料凸起截面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的转动平面平行于所述推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吊架端部还设有磁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抓料杆和托料杆,通过抓料杆抓起后使用托料杆对板材承托,板材承托效果更好;

2.能通过设备系统的协调控制,根据需要夹取不同数量的板材;

3.能通过机械手臂的旋转,从而实现板材的转动,实现板材不同方向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旋转装置,20吊架,22托料气缸,30推动组件,31抓料杆,32托料杆,33 转动组件,51整料气缸,52整料板,310抓料凸起,320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旋转装置10下端设有吊架20,吊架20端部设有推动组件30,推动组件 30端部设有抓料杆31,抓料杆31垂直于推动组件30;通过旋转装置10使吊架20相对横梁 3转动。吊架20一般有两个端部,而旋转装置10上可以设有多个吊架20。

旋转装置10包括设置于支架的第一齿轮,以及设置于吊架20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在支架上转动,第二齿轮固定于吊架,然后能在支架上转动,当第一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在支架转动,从而带动吊架20转动。

抓料杆31设置于推动组件30外侧端;抓料杆31远离推动组件30的一侧设有转动组件 33,转动组件33转动连接有托料杆32;转动组件33凸于抓料杆31的侧面,更便于托料杆 32的转动。托料杆32转动轴平行于旋转装置10的转动平面。

托料杆32还转动连接有托料气缸22,托料气缸22的另一端连接吊架20;托料杆32下端向内侧弯折形成弯折部320;更好的方式是:转动组件33连接于托料杆32的中部,托料杆32上端连接托料气缸22。托料杆32与转动组件33连接点上部的托料杆32向外侧弯曲,然后连接托料气缸22。通过托料气缸22伸缩带动托料杆32上端移动,从而通过杠杆原理使托料杆32以转动组件33为轴转动。托料气缸22转动连接于吊架20更便于托料气缸22推动托料杆32。

托料杆32长度大于抓料杆31,弯折部320能位于托料杆32下方,托料杆32转动后其下端弯折部320的端部能位于抓料杆31内侧,从而能够使弯折部320位于抓料杆32抓取板材的下方,对板材起到支撑作用。

吊架20端部还设有磁尺。磁尺可以在抓料杆31下移时,探测抓料凸起310下移越过的板材的数量,从而给中控器信号,实现抓手抓取特定块数板材的功能,磁尺的工作原理等为公知技术。

抓料杆31下端内侧设有抓料凸起310;抓料凸起310截面为三角形。

旋转装置10的转动平面平行于推动组件30。

如图1所示,托料杆32的主体结构为“L”型,托料杆32上部向外侧弯折,该处的折弯点转动连接于抓料杆31,当托料杆32转动时,以该折弯点为轴转动,此处的折弯点是为了便于表述,不限定于点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

设备整体位于板材上方,然后推动组件30向两侧推动抓料杆31,然后抓料杆31下端部从板材侧边下移,下移过程中磁尺计算抓料杆31抓料凸起310越过的板材块数,到达与预定板材下端齐平时,停止下移。

推动组件30向内侧拉动抓料杆31,两相对设置的抓料杆31夹紧板材,抓料杆31端部的抓料凸起310卡在最下一个板材的,对板材起到进一步限位作用,防止抓料杆31余板材摩擦力不足掉落的情况。

抓料杆31将板材夹起后,托料气缸22向外侧推动托料杆32的上端部,使托料杆32以转动组件33为轴转动,通过杠杆原理使托料杆32下端向内侧移动,托料杆32下端的弯折部 320从抓料杆31下端越过,部分弯折部320到达抓料杆31内侧,进一步说是到达板材下方。

推动组件30将抓料杆31向外侧推动一定距离(托料气缸22可相应的向外侧伸长),使抓料杆31与板材分离,板材落在托料杆32的弯折部320上,托料杆32起到承托作用。

机械手整体上移,然后旋转装置10根据需要将板材旋转,其中旋转装置10另一端需要固定在支架为公知技术不多加赘述。

磁尺可以在抓料杆31下移时,探测抓料凸起310下移越过的板材的数量,从而给中控器信号,实现抓手抓取特定块数板材的功能。

本文中的内侧和外侧以图1中方位参考解释为:靠近支架20中部的位置为内侧,远离支架20中部的位置为外侧;其中“上下左右”也以图1中方位为参考,均是为了便于表述,不具备其他特殊含义。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