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钒电池系统的电解液储存及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8742发布日期:2019-09-06 19:59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钒电池系统的电解液储存及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液储存及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钒电池系统的电解液储存及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钒电池有功率大、容量大、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电堆作为发生反应的场所与存放电解液的储罐分开,克服了传统电池的自放电现象。钒电池的功率只取决于电堆的大小,容量只取决于电解液的体积和浓度,设计灵活。

全钒液流电池通过不同价态钒离子的相互转化来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正负极电解液的分别是V(Ⅳ)和V(Ⅲ)硫酸电解液。由于组成正负极电解液都是同种元素,从原理上避免了不同种类活性物质在电池正负极间相互渗透产生交叉污染。

作为一种电化学系统,钒电池把能量储存在含有不同价态钒离子氧化还原电对的电解液中。具有不同氧化还原电对的电解液分别构成电池的正、负极电解液,正、负极电解液中间由离子交换膜隔开。

目前,钒电池系统通过外接泵把溶液从储液罐压入电池堆体内完成电化学反应,反应后溶液又回到储液槽,活性物质不断循环流动,由此完成充放电。

钒电池作为液流电池的一种,电解液在储罐与电堆之间的输送,完全靠泵提供动力,但是,由于泵的流量难以把控,导致钒电池系统能量损耗较大;另外,钒电解液有较强的腐蚀性,对泵的防腐要求极高,泵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液、渗液等现象,从而影响了钒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钒电池系统的电解液储存及输送装置,用以解决现有钒电池电解液输送过程中泵耗严重和容易漏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钒电池系统的电解液储存及输送装置,由活塞杆、塑料螺栓、密封套、注液口、罐体、活塞套、活塞板、进出液口一、进出液口二、密封用法兰组成;罐体为变直径容器,在罐顶部直径变小,顶部有孔,用于与活塞杆配合,顶部孔内壁有自攻螺栓孔,自攻螺栓孔与塑料螺栓相配合,罐体直径大的一段顶部和底部各有一个进出液口,置于顶部的为进出液口二,置于底部的为进出液口一,罐体顶部设有注液口,用于电解液的注入;密封套套在活塞杆周围,密封套用于在活塞杆在罐体顶部孔中运动时对接触位置进行密封;密封用法兰通过塑料螺栓固定在罐体顶部内壁,用于从内壁出对活塞杆与罐体顶部孔接触位置的密封;活塞杆底端连接活塞板;活塞板与罐体直径大的一段配合,活塞板可在罐体内作活塞运动;活塞套用于活塞板与罐体接触位置的密封;通过活塞杆推动活塞板,进而推动电解液在储液罐和电堆之间不断循环流动。

优选的,罐体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

优选的,活塞套与活塞板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

优选的,密封套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

优选的,密封套上下两端固定在密封用法兰下,中间段为可伸缩型波纹管。

优选的,塑料螺栓和密封用法兰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

优选的,活塞杆的推拉速度电控,推拉速度由储罐中电解液的体积、浓度和充放电电流大小决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后,采用储液罐内部活塞上下运动,推动电解液在储液罐和电堆之间不断循环流动,代替原有的化工泵驱动电解液形式,通过储罐中电解液的体积、浓度和充放电电流大小,计算充放电时间,由电气控制活塞杆的推拉速度,从而控制电堆的进液量,可消除泵耗、提升钒电池电解液输送系统的整体效率,排除了因为泵损坏或渗漏液导致的系统液体渗漏,提升了系统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钒电池系统的电解液储存及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塞杆;2、塑料螺栓;3、密封套;4、注液口;5、罐体;6、活塞套;7、活塞板;8、进出液口A;9、进出液口B;10、密封用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用于钒电池系统的电解液储存及输送装置,由活塞杆1、塑料螺栓2、密封套3、注液口4、罐体5、活塞套6、活塞板7、进出液口一8、进出液口二9、密封用法兰10组成;罐体5为变直径容器,在罐顶部直径变小,顶部有孔,用于与活塞杆1配合,顶部孔内壁有自攻螺栓孔,自攻螺栓孔与塑料螺栓2相配合,罐体5直径大的一段顶部和底部各有一个进出液口,置于顶部的为进出液口二9,置于底部的为进出液口一8,罐体5顶部设有注液口4,用于电解液的注入;密封套3套在活塞杆1周围,密封套3用于在活塞杆1在罐体5顶部孔中运动时对接触位置进行密封;密封用法兰10通过塑料螺栓2固定在罐体5顶部内壁,用于从内壁出对活塞杆1与罐体5顶部孔接触位置的密封;活塞杆1底端连接活塞板7;活塞板7与罐体5直径大的一段配合,活塞板7可在罐体5内作活塞运动;活塞套6用于活塞板7与罐体5接触位置的密封;通过活塞杆1推动活塞板7,进而推动电解液在储液罐和电堆之间不断循环流动。

优选的,罐体5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

优选的,活塞套6与活塞板7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

优选的,密封套3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

优选的,密封套3上下两端固定在密封用法兰10下,中间段为可伸缩型波纹管。

优选的,塑料螺栓2和密封用法兰10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

优选的,活塞杆1的推拉速度电控,推拉速度由储罐中电解液的体积、浓度和充放电电流大小决定。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