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线合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0209发布日期:2019-06-22 02:01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输送线合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吊挂输送线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合流机构。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申请2017103679450公开了“一种合流机构”,用于连接轨道,轨道包括第一支轨、第二支轨、合流轨,第一支轨的出口端与合流轨的进口端连接,第二支轨与合流轨相断开,第一支轨、第二支轨、合流轨上均设置有滚轮衣架凸轨,第一支轨与合流轨上的滚轮衣架凸轨首尾相接形成连续凸轨;合流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摆头,固定座安装在第二支轨的出口端,摆头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座上,摆头的另一端可转动至连续凸轨上方。摆头的上方设置有上连接座,该上连接座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将滚轮衣架导流至合流轨进口端的凸条。该合流机构在摆头的上方设置导流滚轮衣架作用的凸条,摆头受滚轮衣架的惯性力作用在合流轨前端与第一支轨实现合流,无需设置驱动装置,即可实现自动合轨。但是该合流机构只能用于滚轮衣架作为载具的吊挂流水线,无法用于挂钩载具的流水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线合流机构,该合流机构机构既可以用于滚轮衣架吊挂流水线,也可以用于挂钩载具流水线。

本发明提供的输送线合流机构,用于连接轨道,轨道包括主轨、支轨,所述输送线合流机构安装在支轨上,所述输送线合流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摆头,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连接支轨,所述摆头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座的另一端;所述摆头的自由端位于所述主轨的上方,沿主轨运行方向的作用力可将摆头从主轨上方推开,所述输送线合理机构还包括摆头复位机构,当沿主轨运行方向的作用力消失后,所述摆头在摆头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复位。本发明的摆头在无外力作用下,位于主轨的上方,当主轨上的拖钩经过时,推动摆头转动,使得摆头与主轨分离,当拖钩作用力消失后,摆头复位机构使得摆头复位。摆头复位机构可以采用扭簧、拉簧、簧片等,以扭簧为例,扭簧套在摆头的转动轴上,扭簧的两端分别别在摆头和固定座上。

本发明提供的输送线合流机构,用于连接轨道,轨道包括主轨、支轨,所述输送线合流机构安装在支轨上,所述输送线合流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摆头,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连接支轨;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摆头的安装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面向主轨的一侧,所述安装槽具有限制摆头转动的限位侧壁;自所述限位侧壁的相对侧至所述限位侧壁的方向,所述安装槽的下壁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摆头的安装部具有与所述安装槽的下壁适配的下表面,所述摆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安装槽的下壁以及所述摆头的安装部的下表面垂直。

本发明将摆头的安装部以及固定座的安装槽的下壁设置成倾斜,且与摆头的转动轴线垂直,摆头的转动轴线与铅垂线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因此,摆头的重力方向与转动轴线形成一夹角,重力在摆头上产生了绕转动轴转动的力矩,该力矩朝向主轨方向。所以当拖钩通过摆头位置时,前推开摆头使摆头与主轨分离,拖钩完全通过后摆头在该力矩作用下转动并重新与主轨衔接,达到摆头自动复位的目的。本发明利用固定座、摆头的特殊结构实现自动复位,无需另外设置专门的摆动复位机构,在实现稳定合流的同时,还减少了部件设置,降低了故障率和成本。

为使得摆头转动更稳定,所述安装槽还具有上壁,该上壁与所述安装槽的下壁平行,所述摆头的安装部具有与所述安装槽的上壁适配的上表面,所述摆头的转动轴线还与所述安装槽的上壁以及所述摆头的安装部的上表面垂直。摆头的安装部夹在安装槽的上、下壁之间,可以更稳定地转动,摆头不会产生上下的晃动,同时,也有利于摆头在重力力矩作用下复位。

本发明所述限位侧壁的相对侧为开口,由于为开口结构,拖钩碰到摆头后,摆头可以自由转动,不会被过分限制。如果安装槽的该侧为封闭的,即具有一侧壁,那么需要考虑安装槽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避免限制了摆头的转动距离,使得摆头无法有效转动而阻碍了拖钩移动。

为便于合流机构的安装,所述固定座的端部设置有支轨安装腔,支轨插在支轨安装腔中。

方便载具从摆头上顺利、平稳进入主轨,本发明所述摆头为弧形,所述摆头的上表面为自支轨向主轨方向向下倾斜的螺旋面。

为避免支轨推杆与固定座之间产生干涉,位于所述固定座与支轨连接的一端,所述固定座的上部设置有避让槽。

载具在到达固定座上方后,不再由推杆等推动,为使得载具可以更好地依靠惯性和重力滑到主轨上,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为过渡斜面,该过渡斜面自支轨向主轨方向向下倾斜。

为提高摆头的转动灵活度,所述摆头的转动轴外套有轴套。

本发明在摆头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摆头复位机构,当主轨上方的拖钩通过摆头后能使摆头自动复位,保证了支轨与主轨的连接可靠性。本发明将摆头的安装部以及固定座的安装槽的下壁设置成倾斜,且与摆头的转动轴线垂直,摆头的转动轴线与铅垂线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因此,摆头的重力方向与转动轴线形成一夹角,重力在摆头上产生了绕转动轴转动的力矩,该力矩朝向主轨方向,摆头依靠重力复位,结构简单可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座铰接端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摆头示意图;

图5为主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轨;2、支轨;3、驱动轨道;4、齿条组件;5、拖钩;6、载具;7、链条;8、推杆;9、固定座;9-1、过渡斜面;9-2、限位侧壁;9-3、支轨安装腔;9-4、避让槽;9-5、安装槽;10、摆头;10-1、螺旋面;10-2、安装部;11、轴线;12、铅垂线;13、铰链轴;14、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输送线具有主轨1、支轨2,支轨2设置在主轨一侧。主轨1的上方设有载具驱动线,包括驱动轨道3,安装在驱动轨道3上的齿条组件4,齿条组件4下方安装有拖钩5。载具6可挂在主轨1上,由拖钩5推着前进。支轨2内设有链条驱动组件,该链条驱动组件包括链条7,链条7由支轨两端的链轮驱动,链条7上安装有若干推杆8,推杆8运行于支轨中间凹槽中,并露出支轨2表面,从而可推动挂在支轨2上的载具6前进。可以预见的是,支轨2也可以采用与主轨1相同的结构。

合流机构包括固定座9、摆头10。固定座9连接在支轨2的输出端。固定座9与支轨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支轨安装腔9-3,支轨2的输出端插置在支轨安装腔中,并用螺栓固定;固定座9的另一端安装有摆头10,摆头10可绕铰接点转动,其自由端可与主轨1连接或分离,在无外力作用时,摆头10的自由端位于主轨1的上方。固定座9的上表面设置成从支轨向主轨向下倾斜的过渡斜面9-1,过渡斜面9-1上设有与支轨安装腔9-3连通的避让槽9-4,如图1所示,当推杆8到达支轨2的端部时,推杆8转弯,避让槽9-4成为推杆8转弯的通道,避免固定座干涉推杆。摆头10呈弧形,摆头的上表面设置成螺旋面10-1,螺旋面10-1与固定座9的过渡斜面9-1相承接,也向下倾斜。

正常情况下,摆头10的自由端搭接在主轨1上(摆头10的自由端可以与主轨接触,也可以悬在主轨上方),当主轨1上方有拖钩5经过时,拖钩5与摆头10的外侧面相抵触,推动摆头逆时针转动,使摆头10与主轨1分离。拖钩5离开后,为使得摆头复位,在摆头10与固定座9之间设置有摆头复位机构,最常用的复位机构如弹簧、簧片、扭簧等,以采用扭簧为例,扭簧套在铰接轴13上,扭簧的两端分别别在摆头和固定座上,利用扭簧作用使得摆头复位。

本发明还根据固定座、摆头自身的结构设计出一种自动复位结构。如图2、3所示,在固定座9与摆头10相连接的一端设置安装槽9-5,在面向主轨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侧壁9-2。安装槽9-5具有倾斜的上壁、下壁,沿从限位侧壁9-2的相对侧至限位侧壁的方向,上壁、下壁都是向下倾斜的。摆头10的铰接端设有与安装槽9-5相匹配的安装部10-2,安装槽9-5的上、下表面和安装部10-2都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铰链轴孔,安装部10-2插在安装槽9-5中,通过铰链轴13安装,铰链轴13位于铰链轴孔中。铰接轴13为摆头的转动轴。铰链轴孔的轴线11(即铰接轴13的轴线)与安装槽9-5的上壁、下壁以及安装部10-2的上表面、下表面垂直,这样,铰链轴孔的轴线11与铅垂线12具有一夹角。由于摆头的安装部的上、下表面以及固定座的安装槽的上、下壁设置成倾斜且与铰链轴垂直,铰链轴与铅垂线具有一定夹角,因此,摆头的重力方向与铰链轴形成一夹角,重力在摆头上产生了绕铰链轴转动的力矩,该力矩朝向主轨方向。所以当拖钩通过摆头位置时,前推开摆头使摆头与主轨分离,拖钩完全通过后摆头在该力矩作用下转动并重新与主轨衔接,达到摆头自动复位的目的。

从图2可以看到,安装槽9-5的限位侧壁9-2的相对侧是开口的,这使得拖钩推动摆头10时,摆头10可以自由逆时针转动,这使得拖钩可以很容易地将摆头推开,假如,该侧也是封闭的(即,有侧壁),那么该侧与限位侧壁9-2之间的距离需要设置得足够大,以免拖钩推动摆头时,该侧对摆头造成不当限位,使得拖钩无法推开摆头。

结合图1、2,过渡斜面9-1是自避让槽9-4两侧至安装槽的斜面,如果将安装槽上壁切割掉,使得安装槽9-5顶部开口,这种结构也是可以的,依靠安装槽9-5的下壁的斜面以及安装部10-2的下表面的斜面,同样可以确保重力力矩是偏向主轨的,从而使得摆头向主轨摆动。

为了提高摆头的摆动灵活度,铰链轴外还安装有轴套14,摆头10套在轴套14外。固定座9的安装槽设置限位侧壁9-2的目的在于,当摆头10在图示中按顺时针转动至其外侧面与固定座9的限位侧壁9-2相抵靠时,摆头10的自由端搭接在主轨1上,实现支轨与主轨的合流,此时,摆头不能再继续顺时针转动。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挂钩载具的合流输送,也适用于滚轮载具的合流输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