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针机构的针尖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4800发布日期:2019-06-05 23:2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放针机构的针尖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体摆放设备,特别是一种放针机构的针尖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针体(如采血针、针管等)是常用的医疗器械用品,由于针体的针尖尖锐程度直接影响使用时的感受(针尖越钝,被扎针者痛楚感越强烈),所以,针尖稍有磨损,即需要报废。现有的放针机构中放针室的宽度略大于针体长度,而放针室的摆放是垂直的,所以,一定概率上,针体的针尖会与放针室的内壁面发生刮碰,以致针尖变钝,后续加工出来的成品针体被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针体摆放定位好,可以避免针尖被刮碰的放针机构的针尖保护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放针机构的针尖保护结构,所述放针机构包括放针仓总成、放针模具和工作台,放针仓总成设有放针室,放针室底部设有放针口,放针口贴近放针模具的放针面,放针模具设置在工作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放针室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本结构通过将放针室倾斜设置,可以使得针体在重力作用下具有向放针室倾斜面方向下滑,即针尾在放针室下端面上对齐,而针尖离开放针室的上端面,从而大大减少针尖与放针室的上端面刮碰而变钝的概率。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放针室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为大于45度、小于90度;所述放针口跟随放针室倾斜。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针室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为50度至70度。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针模具的顶面为放针面,放针面上设有多个针槽,针槽与放针口平行。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针模具转动设置在工作台上。当放针模具与放针室相适应地倾斜摆放时,为了后续加工,设计成放针模具可以旋转,当摆放完针体后,放针模具旋转至水平状态。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托板,托板与工作台直线滑动配合,工作台上设有用于驱动托板移动的托板平移驱动装置;所述放针模具转动设置在托板上,托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放针模具旋转的模具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放针仓总成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托板带动放针模具与放针总成相对直线运动,放针总成内的针体逐根摆放在放针模具的针槽上。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针仓总成包括背板、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位于背板一侧,左侧板和右侧板左右分布,背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共同围成侧面敞开的放针室,左侧板和右侧板下端隔开形成放针口,放针口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块,两调节块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上下滑动配合。调节块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向下滑动,当放针仓总成设置在放针模具上时,调节块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承放在放针模具上,实现自动与放针模具配合,当然,调节块与放针模具配合好以后,可以对调节块的位置进行锁定,其安装快捷、准确。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针模具设有两套,每套放针模具对应设有一套放针仓总成,两套放针模具同步旋转及同步移动。此方案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针模具内设有模具芯轴,模具芯轴设有气道,气道与放针模具表面的针槽连通;模具芯轴两端伸出放针模具外、并与模具旋转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放针机构的针尖保护结构的放针室倾斜设置,可以使得针体在重力作用下具有向放针室倾斜面方向下滑,即针尾在放针室下端面上对齐,而针尖离开放针室的上端面,从而大大减少针尖与放针室的上端面刮碰而变钝的概率。

(2)此款放针机构的针尖保护结构中放针模具转动设置,放针模具与放针室相适应地倾斜摆放,当摆放完针体后,放针模具可以旋转至水平状态,以便后续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局部零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7所示,一种放针机构的针尖保护结构,所述放针机构包括放针仓总成5、放针模具6和工作台1,放针仓总成5设有放针室,放针室底部设有放针口57,放针口57贴近放针模具6的放针面,放针模具6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放针室相对水平面l倾斜设置。

所述放针室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为50度至70度(本实施例为60度);所述放针口57跟随放针室倾斜。

所述放针模具6的顶面为放针面,放针面上设有多个针槽,针槽与放针口57平行。

所述放针模具6转动设置在工作台1上。

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托板8,托板8与工作台1直线滑动配合,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驱动托板8移动的托板平移驱动装置;所述放针模具6转动设置在托板8上,托板8上设有用于驱动放针模具6旋转的模具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放针仓总成5通过支架4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

所述放针仓总成5包括背板、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位于背板一侧,左侧板和右侧板左右分布,背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共同围成侧面敞开的放针室,左侧板和右侧板下端隔开形成放针口57,放针口57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块56,两调节块56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上下滑动配合。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端倾斜设置,所述放针室下端窄、上端宽,左侧板和右侧板下端分别设有滑槽52;所述调节块56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滑臂54和挡块,滑臂54与所述滑槽52滑动配合,挡块位于放针口57底部。

所述滑槽52内设有导向块53,所述调节块56的滑臂54对应导向块53设有限位槽,导向块53插入限位槽,导向块53与限位槽滑动配合。所述调节块56的挡块设有连接孔55,连接孔55呈腰圆形,连接孔55设有锁定螺丝(图中未示出),锁定螺丝与放针仓总成5的背板固定连接。

所述托板平移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3、丝杠传动副31和直线导轨2,托板8滑动设置在直线导轨2上,驱动电机3通过丝杠传动副31与托板8传动连接。

结合图8至图11所示,所述放针模具6设有两套,每套放针模具6对应设有一套放针仓总成5,两套放针模具6同步旋转及同步移动。所述放针模具6通过支架4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

所述放针模具6内设有模具芯轴9,模具芯轴9设有气道93,气道93与放针模具6表面的针槽连通;模具芯轴9两端伸出放针模具6外、并与模具旋转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模具芯轴9的端部设有轴头92,轴头92呈扇形;所述工作台组件上对应模具芯轴9的端部设有轴座,轴座设有轴孔611,轴孔611呈扇形,轴头92插入轴孔611内、并与轴孔611在一定范围内转动配合。所述轴座包括第一轴座61和第二轴座62,第一轴座61和第二轴座62分别位于放针模具6两端。

所述模具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7、驱动臂72、拨轮75、拨块74和拨杆91,驱动气缸7的活塞杆与驱动臂72连接,驱动臂72上设有第一引导槽721,拨轮75的一端与第一引导槽721滑动配合,拨轮75的另一端与拨块74的定位孔742连接,拨块74上下活动设置在工作台组件上,拨块74上设有第二引导槽741,拨杆91的一端与第二引导槽741滑动配合,拨杆91的另一端与所述模具芯轴9的轴头92偏心连接。

所述放针模具6设有两套,所述模具旋转驱动装置设有两根拨杆91,所述拨块74上设有两个第二引导槽741,两套放针模具6的模具芯轴9的轴头92端面分别偏心设置有一根所述拨杆91,两根拨杆91分别与一个第二引导槽741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引导槽721具有高低落差,所述第二引导槽741呈腰圆形。

所述工作台组件包括托板8,所述模具旋转驱动装置还包括缸座71和导向座73,缸座71和导向座73设置在托板8上,所述拨块74位于缸座71和导向座73之间,拨块74与缸座71和导向座73上下滑动配合;所述驱动气缸7的缸体与缸座71连接,缸座71和导向座73分别设有第一滑槽711和第二滑槽731,所述驱动臂72一侧设有连接耳722与驱动气缸7的活塞杆连接,驱动臂72插入第一滑槽711和第二滑槽731内。

其工作原理是:将放针模具6移动至放针仓总成5底部,拧松锁定螺丝,调节块56自动下滑,直至调节块56的挡块承放在放针模具6顶面上,然后,锁紧锁定螺丝,即实现调节块56的调节安装。将针体10放置在放针仓总成5的放针室内,针体10在重力作用下具有向放针室倾斜面方向下滑,即针尾在放针室下端面上对齐,而针尖离开放针室的上端面。启动驱动电机3,带动放针模具6在放针仓总成5底部移动,即实现针体10的摆放。针体10摆放完后,放针模具6移动至放针仓总成5外,启动驱动气缸7,驱动气缸7通过驱动臂72、拨轮75、拨块74、拨杆91、模具芯轴9带动放针模具6旋转至水平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