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油及修井时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7721发布日期:2019-07-27 10:14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油及修井时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田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油及修井时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



背景技术:

多年来,石油的开采及采油井修复现场作业时最难解决的课题,就是油管被提升到井口时会带出一定量的油污和污水,一直无法全部回收利用,井口现场油污直接被地表土壤吸收,对井场地表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地表油气挥发物与其它有害气体被太阳紫外线照射后,撒发出腐臭气味污染周边生态环境,并且还会发生理化污染反应或燃烧生成化学有毒烟雾,产生致癌物和温室效应,破坏大气臭氧层等逐多弊端;现有的解决方法只是用土一次一填埋的无奈之举。

油田各采油厂对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和增强,采用各种方法来控制油污的污染,现在管桥和杆桥产生的小量油污的处理已经解决,但井口处产生的大量油污至今没有效方法,现有的塑料布简单在净口铺设,不但没有防渗,甚至造成二次污染,浪废大量生产人力和物资提高采油成本,成为油田生产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所以研发设计一种油井井口防渗漏环保装置是十分必要的事。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采油及修井时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油及修井时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解决了油井井口污油收集的和防渗功能差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采油及修井时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包括:底板;四个第一三角形围沿,四个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均匀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的内部;两个折叠装置,两个所述折叠装置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部;多个第一提拉带,多个所述第一提拉带的均匀设置于四个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的相互远离的一侧;第一充气阀门,所述第一充气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的一侧;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污管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的一侧与所述底板的相对的一侧之间,并且第一排污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的一侧开设有排污口,并且排污口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和快速链接头卡扣接头。

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污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污油暂存储罐装置,所述污油暂存储罐装置通过四个第二三角形围沿制作而成,并且四个第二三角形围沿的外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提拉带,四个所述第二三角形围沿上均设置有第二充气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的一侧通过紧固器设置有第一充气气囊,所述第一充气气囊的一侧设置有充气管状结构。

优选的,充气管状结构内壁的两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充气气囊,所述第二充气气囊共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充气气囊的上方设置有防油盖,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第二三角形围沿和底板上均设置有耐油层。

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辅助定位装置,所述辅助定位装置包括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并且底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底板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辅助滑槽,所述转动杆的底部通过辅助滑轴与所述辅助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并且转动杆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推块,所述调节推块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推块。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采油及修井时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油及修井时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通过可伸缩的油污收集防渗结构和井口密封防渗结构共同作用下,结构独特、设计科学且更人性化易于大规模推广和使用,其装置在于可重复使用和提高工作效率,具备耐酸碱、耐腐蚀、耐油污、耐磨、耐阳光紫外线輻射、耐低温揉软度等逐多优良使用功能,经过现场实际应用测试和实践证明,这一装置很好有效控制解决了困扰采油及修井作业中的污油污水的收集和渗漏难题,达到油污不落地收集转移的环保要求,且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采油及修井时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井口密封防渗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应急污油储存罐结构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采油及修井时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辅助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板,2、第一三角形围沿,3、支撑板,4、折叠装置,5、第一提拉带,6、第一充气阀门,7、第一排污管,8、控制阀,9、排污口,10、第二排污管,11、第二三角形围沿,12、第二提拉带,13、第二充气阀门,14、紧固器,15、第一充气气囊,16、充气管状结构,17、第二充气气囊,18、辅助定位装置,181、转动块,182、转动板,183、转动杆,184、限位弹簧,185、辅助滑槽,186、辅助滑轴,187、调节推块,188、移动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采油及修井时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井口密封防渗结构的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的应急污油储存罐结构的剖面图。一种采油及修井时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包括:底板1;四个第一三角形围沿2,四个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2均匀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设置于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2的内部;两个折叠装置4,两个所述折叠装置4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多个第一提拉带5,多个所述第一提拉带5的均匀设置于四个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2的相互远离的一侧;第一充气阀门6,所述第一充气阀门6设置于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2的一侧;第一排污管7,所述第一排污管7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

所述第一排污管7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2的一侧与所述底板1的相对的一侧之间,并且第一排污管7上设置有控制阀8。

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2的一侧开设有排污口9,并且排污口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污管10,所述第二排污管10上设置有控制阀和快速链接头卡扣接头。

所述第二排污管10的输出端设置有污油暂存储罐装置,所述污油暂存储罐装置通过四个第二三角形围沿11制作而成,并且四个第二三角形围沿11的外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提拉带12,四个所述第二三角形围沿11上均设置有第二充气阀门13。

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2的一侧通过紧固器14设置有第一充气气囊15,所述第一充气气囊15的一侧设置有充气管状结构16。

充气管状结构16内壁的两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充气气囊17,所述第二充气气囊17共有两个。

所述第一充气气囊15的上方设置有防油盖,所述第一三角形围沿2、第二三角形围沿11和底板1上均设置有耐油层。

该装置整体由井口密封防渗结构和可伸缩油污收集防渗结构组成,其中可伸缩油污收集防渗结构设为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结构,四周底部同一平面设有完整的底板1,底板1为方形的结构,底板1四周底边的同一平面直线上,第一三角形围沿2为支撑管状三角形两立边,四个管状三角形立边与方形底板1相互焊接后,构成一个完整油井井口防渗漏结构,井口四周呈凹形槽状,其中四个第一三角形围沿2的内侧的支撑板3,通过焊接包裹固定在相应两立边内侧之上,其目的是构成保障第一三角形围沿2的支撑强度功能,通过折叠装置4的设置,当现场作业面积加大时,可拉出折叠边,扩展结构面积增加结构收集油污容量,当井口排放量增大时也可达到覆盖面积增加的效果,其中四个第一三角形围沿2底边按均等距离分别各设有四个以上提拉环带用于吊装和铺设,四个第一三角形围沿2内侧设有密封空腔室结构和相适配的第一充气阀门6,所述的第一三角形围沿2底边与底板之上还另设有一个排污口9的回收结构,排污口9上方有储存量警戒线,并设有控制阀门和快速连接卡扣接头,所述的快速连接头的下端还另设有一个应急污油暂存储罐结构,其功能是,当井口防渗漏结构存储污油超过储存量警戒线时可立即打开阀门排放到污油暂存储罐结构里,目的是有效管控油污跑冒和外泄,给油污回收车留有充足时间。

井口密封防渗结构对于在底板1与第一三角形围沿2形成的方形凹槽内另设有一圆柱形管状和一个三角形的管状结构,其目的是有效控制阻隔井口根部在修井过程中防止漏油和渗油这一难题,在凹槽装置内配合井口下方法兰底部位置与之配合的设有一个充气管状结构16,充气管状结构16为圆柱形管状带气囊包衣,第二充气气囊17呈条状包裹住法兰,包衣底部设有圆型开口、三角形管状充气围沿底边与圆形底边相通的长形豁口是相互连接同时也与底板相互连接,圆柱形包衣和第一三角形围沿2底部构成一豁口相互连通的通道,是用作穿入包裹井口全封闭的结构,该结构与井口下法兰位置设有一个固定紧固器14,第一三角形围沿上部分别设有兜盖形防油盖并设有固定插接扣锁,经过现场实际应用测试和实践证明,这一装置很好有效控制解决了困扰采油及修井作业中的污油污水的收集和渗漏难题,达到油污不落地收集转移的环保要求,且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深受作业工人的认可和好评。

本发明提供的采油及修井时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油井井口作业时井口废弃物分别液体石油和污水,两种污染物一是通过井口涌出、二是通过提拉井管时滴落,井口涌出的油污通过井口向下流淌到小四通下面包裹的井口密封防渗漏结构,该装置通过第二充气气囊17密封裹紧底法兰使井口油污不接触底法兰和地面直接收集到可伸缩油污收集防渗结构里面,法兰边上的热水管线也通过第一充气气囊15裹紧密封和该装置的四边由三角形管装包衣形成密闭结构,每个第一三角形围沿2边上的气阀通过油田作业车自带的充气泵充气就围起了5-6立方的体积,足可以应对普通的作业中油污的排放量,当排放量增大时可打开排污口9连接的备用储存的结构,始终把第一三角形围沿2内部的油污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提拉井管时滴落的油污会自然滴落到收集结构里,当滴落范围超过地面底板1的面积时,可打开折叠装置4的部分,增加回收范围,油井作业完成时,油污回收车可抽走收集结构内部收集的油污,回收完毕后蒸汽车可直接冲洗该收集结构,收集结构本身的表面有耐油层,冲洗后油污会被蒸汽和水带走,不会残留在收集结构的表面,使装置崭新如初,冲洗后的污水汇集在可伸缩油污收集防渗结构里,再打开第一排污管7清洗后的污水通过第一排污管7收集到污水桶里,污水收集完成后,该装置可折叠搬运,铺设回收都方便快捷,循环使用,这样就从源头上实现了油污不落地收集和资源化回收,还油田绿水青山。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采油及修井时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可伸缩的油污收集防渗结构和井口密封防渗结构共同作用下,结构独特、设计科学且更人性化易于大规模推广和使用,其装置在于可重复使用和提高工作效率,具备耐酸碱、耐腐蚀、耐油污、耐磨、耐阳光紫外线輻射、耐低温揉软度等逐多优良使用功能,经过现场实际应用测试和实践证明,这一装置很好有效控制解决了困扰采油及修井作业中的污油污水的收集和渗漏难题,达到油污不落地收集转移的环保要求,且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采油及修井时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辅助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辅助定位装置18,所述辅助定位装置18包括转动块181,所述转动块18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82,并且底板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83,所述转动杆183与所述底板1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184,所述转动板182上开设有辅助滑槽185,所述转动杆183的底部通过辅助滑轴186与所述辅助滑槽18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并且转动杆182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推块187,所述调节推块187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推块188,通过限位弹簧184可以使得转动杆183与转动板182之间处于垂直的状态,当转动杆183的右侧受到推力时,由于转动板182与转动杆183之间的垂直结构,转动杆183受到与转动杆183平行的力,使得转动杆183与转动板182之间始终保持垂直,由于转动板182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推块187,调节推块187的顶部贯穿所述转动板182的底部且延伸至所述转动板182的上方,并且调节推块187底部的结构与调节推块187顶部的结构相同,并且调节推块187的顶部与转动板18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由于调节推块187顶部的一侧与所述移动推块188的一侧固定连接,调节推块187的一侧通过滑轴与所述转动板182的一侧滑动连接,并且移动推块188的顶部与所述转动板182平行的垂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推杆,当调节推块187与地面接触时,调节推块187可以推动移动推块188在转动板182上向上滑动,移动推块188同步带动辅助推杆推动转动杆183在辅助滑槽185的内表面向上滑动,使得转动杆183与转动板182之间脱离垂直的结构,并且在转动板182的底部持续受到向上的力时,转动板182向上折叠且收起直至转动板182与地面处于水平的状态,通过辅助定位装置18可以有效的提高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在铺设的过程便于校准井口与充气管状结构套接且刚好卡入,同时在转动板182与地面接触时转动板182开始自动转动且转动至刚好与地面平行后油污收集防渗漏环保装置稳定的固定在油井井口地面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