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绕式络筒机纱线张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8643发布日期:2019-09-21 00:0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绕式络筒机纱线张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自动络筒机部件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轴绕式络筒机纱线张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络筒机的张力控制机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旋转张力盘方式,例如意大利、德国及青岛宏大纺机生产的络筒机机型;一种为栅式张力控制,例如日本村田络筒机。旋转张力盘结构需要单独的旋转电机进行驱动,张力盘在旋转加压过程中,由于上下张力片贴合不均匀,造成对纱线的加压值不稳定,易引起纱线抖动,最终影响筒纱成型,同时由于机构旋转,容易造成缠回丝现象,需要设置防缠回丝装置。栅式张力能够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但是由于栅式张力接触点较多,容易增加纱线的毛羽,影响纱线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轴绕式络筒机纱线张力控制装置,不易产生缠回丝以及积纱现象,克服毛羽增长,可以精准地输出稳定的张力,提高筒纱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轴绕式络筒机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上导纱板、下导纱板、吹风座及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U形绕轴、电磁铁、电动机、零位传感器、传动轮组件、张力传感器及张力控制器,在所述上导纱板与下导纱板之间的纱路上、正对所述吹风座的位置设置所述的U形绕轴,所述的U形绕轴包括底梁、转轴以及两个从底梁上伸出的绕臂,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梁的中心,所述的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铁的伸缩杆连接,所述转轴上还连接有所述传动轮组件,所述的传动轮组件与电动机的转轴连接;在所述传动轮组件上设置有所述零位传感器,所述零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和所述的张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所述张力控制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传动轮组件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固定在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上,所述从动轮 固定在所述U形绕轴的转轴上,且所述从动轮的中心轴孔为扁孔,所述U形绕轴的转轴为扁圆轴,且所述扁圆轴与所述扁孔轴向滑动配合。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U形绕轴的两绕臂为中间细两端粗的圆柱形。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零位传感器包括感应头和感应片,所述感应片安装在主动轮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零位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动机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控制端连接到所述张力控制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传动轮组件设置有防护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轴绕式张力结构简单,不易产生缠回丝以及积纱现象,能够有效地控制毛羽增长量;通过调节步进电机的步数可以精准地输出稳定的张力,提高筒纱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轴绕式络筒机纱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轴绕式络筒机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在络筒机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轴绕式络筒机纱线张力控制装置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轴绕式络筒机纱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绕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轴绕式络筒机纱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绕轴与传动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纱线、2-绕轴、2.1-绕臂、2.2-凹槽、2.3-底梁、2.4-转轴、3-下导纱板、4-电磁铁、5-电机、6-零位传感器、6.1-感应器、7-传动轮组件、7.1-主动轮、7.2-从动轮、7.3-扁孔、8-上导纱板、9-吹风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5,本发明一种轴绕式络筒机纱线张力控制装置的实施例,包括:上导纱板8、下导纱板3、吹风座9及纱线张力控制装置,所述纱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U形绕轴2、电磁铁4、电动机5、零位传感器6、传动轮组件7、张力传感器及张力控制器,在上导纱板8与下导纱板3之间的纱路上、正对所述吹风座9的位置设置U形绕轴2。U形绕轴2包括底梁2.3、转轴2.4以及两个从底梁2.3上伸出的绕臂2.1,所述转轴2.4的一端固定在底梁2.3的中心,转轴2.4的另一端与电磁铁4的伸缩杆4.1连接,转轴2.4上还连接有传动轮组件7,传动轮组件7与电动机5的转轴连接。如图3所示,在传动轮组件7上设置有零位传感器6,零位传感器6的输出信号和张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所述张力控制器。

具体而言:上述传动轮组件7包括:主动轮7.1和从动轮7.2,主动轮7.1固定在电动机5的转轴上,从动轮7.2 固定在U形绕轴2的转轴2.4上,且从动轮7.2的中心轴孔为扁孔7.3,U形绕轴2的转轴2.4为扁圆轴,且扁圆轴与扁孔7.3轴向滑动配合,如图5所示。这种结构使U形绕轴2的转轴2.4可以在电磁铁4的作用下在从动轮7.2的扁孔7.3中伸缩,但不会在扁孔7.3中转动。

两个绕臂2.1以转轴2.4的延长线对称设置,如图4所示,U形绕轴2的绕臂2.1的开口朝向吹风座9,同时,使纱线1位于两绕臂2.1之间位置。另外,为防止络筒过程中纱线1从绕臂2.1上滑脱,U形绕轴2的两绕臂2.1为中间细两端粗的圆柱形。

上述零位传感器6包括感应头6.1和感应片6.2,感应片6.2安装在主动轮7.1上,如图3所示;优选地,零位传感器6为霍尔传感器。

上述电动机5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控制端连接到所述张力控制器。

络筒机停机时,电磁铁4的伸缩杆4.1处于缩回状态,带动U形绕轴2缩回,使纱线处于两绕臂2.1之外。络筒机启动时,先通过零位传感器6的状态判断U形绕轴2是否处于起始位,如不在起始位,则启动步进电机,使U形绕轴2旋转到起始位;再使电磁铁4工作,电磁铁4的伸缩杆4.1伸出,带动U形绕轴2伸出,使纱线1处于两绕臂2.1之间;然后启动步进电机5带动U形绕轴2转动,此时纱线1在两绕臂2.1上形成包角,产生张力,张力的大小起决于U形绕轴2的转角,张力控制器根据张力传感器反馈的张力值控制步进电机5,进而控制U形绕轴2的旋转角度,使纱线1张力稳定在设定值。利用步进电机5可以精准控制双轴的旋转角度,确保纱线1张力稳定。此外,由于纱线1仅与两绕臂2.1的弧面接触,也即:仅依靠两点接触对纱线1进行加压,可有效地降低毛羽,也不会产生缠回丝现象。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