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自动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5825发布日期:2019-08-20 21:02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转子自动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转子自动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转子包括转子轴、固定在转子轴上的铁芯,还包括其他一些零部件,在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无论是转子上零部件的装配,还是转子上铁芯的涂漆,都需要转子的一个一个的依次上料。

现有转子上料机构中,转子卡住的情况多有发生,故障率较高,且现有转子上料机构能难以实现更多型号转子的上料,通常只是实现一种型号转子的上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转子移动中卡住,能实现多型号转子上料的转子自动送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自动送料机构,包括集料箱,所述集料箱前侧设有开口并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轨道,所述轨道由后至前高度逐渐降低,所述集料箱包括前低后高以倾斜设置的底板,所述集料箱底板左右侧均设有向上延伸的侧板,所述集料箱内设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切断板,第一切断板在第一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升降以调节第一切断板下缘与底板上缘间的距离,转子通过第一切断板与底板间的缝隙以移动至集料箱外。

本发明的转子通过自身重力在倾斜的底板和轨道上移动,没有采用机械手进行转子的移动,故障率更低且生产成本更低。本实用性设有集料箱,能容纳更多数量的转子,能实现更多数量转子的不间断上料,使用更为方便,更适用于自动化生产设备中。本发明具有第一切断板,通过控制第一切断板的移动高度和移动时所用时间,能实现每次只有一个转子从集料箱的开口滚出。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包括固定侧板和活动侧板,集料箱内的转子被限制在固定侧板与活动侧板间,所述活动侧板在集料箱内左右移动并通过固定件与集料箱相固定。转子是横放在固定侧板与活动侧板之间的,以通过调节活动侧板的左右位置控制固定侧板与活动侧板间的距离,以避免转子向下滚动时倾斜卡住。可以通过使活动侧板与固定侧板间的距离稍大于转子的长度,以避免转子滚动时倾斜。以避免转子偏离轨道。其中,活动侧板可以左右移动,以使本发明装置能用于更多不同长度不同型号转子的上料。

作为优选,所述集料箱前端具有向下的开口,所述集料箱开口处下侧设有承台,所述承台始终位于集料箱开口的下侧,所述轨道后端与所述承台相接,所述承台左右两侧设有承台限位板,所述承台后侧设有后挡块,后挡块前端面呈前低后高的斜坡状并位于集料箱开口正下方,所述承台搭配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用于承台高度的调节,所述轨道后端上缘的高度位置高于承台上端面的高度位置;所述活动侧板与一个承台限位板固定以联动。

承台是位于集料箱开口处下侧的,承台上可以对一定数量的转子进行容纳,通过新落下一个转子,以将承台上最前侧的转子挤出承台,以使最前侧的转子移动至轨道上。其中,通过承台两侧的承台限位板以限制转子的偏转,以避免从集料箱内落出转子发生轴向位置变化,以保证轨道上的转子能按设定路线移动而不会偏离轨道。

作为优选,所述轨道上设有间隔挡料机构,所述间隔挡料机构包括第二切断板和第三切断板,所述第三切断板位于第二切断板前侧,所述第二切断板和第三切断板分别搭配有一个第二驱动装置,第二切断板和第三切断板均用于阻挡轨道上转子的继续移动;所述第一切断板、第二切断板和第三切断板均呈片状结构,或所述第一切断板、第二切断板和第三切断板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缩小。上述设置以实现转子的依次上料。

作为优选,所述轨道包括用于对转子的转子轴两端进行支撑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当转子在轨道上滚动时,所述转子的铁芯被限制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通过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间以对铁芯进行导向,以避免转子移动至发生偏转,以使转子能沿轨道设定路线滚动上料。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固定在轨道支撑板上,所述轨道支撑板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条形槽并配合有定位件,所述第二轨道设有用于配合所述定位件的定位孔,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轨道沿第一条形槽左右移动并通过定位件固定在轨道支撑板上。本发明的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间的距离也可以调节,也能用于不同铁芯长度的转子的滚动。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前侧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有若干上下间隔设置并前后贯穿的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二条形槽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固定件包括配合在第二条形槽内的第二螺栓,所述活动侧板前端面上设有用于与第二螺栓配合的第一固定孔。上述设置以使本发明的活动侧板移动时导向效果更好,能使活动侧板与固定侧板平行,以避免活动侧板与固定侧板间的空间越来越小或越来越大,以避免转子在活动侧板与固定侧板间卡住。其中,本发明的集料箱左右侧设有侧板,前侧设有定位板,后侧不设有任何板,以便于工人将转子放入集料箱内。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侧板上固定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有上下贯穿并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三条形槽,所述活动侧板上设有向上贯穿并与第三条形槽相通的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配合在第二固定孔和第三条形槽内的第三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杆横截面外缘与导向槽横截面内缘形状均呈方形。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侧板上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延伸至定位板上侧,所述导向块具有上下贯穿并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四条形槽,所述定位板上端面下凹以形成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三固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配合在第四条形槽和第三固定孔内的第三螺栓。

本发明具有能避免转子移动中卡住,能实现多型号转子上料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去掉一侧固定侧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转子自动送料机构,包括集料箱,集料箱前侧设有开口并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轨道200,轨道200由后至前高度逐渐降低,集料箱包括前低后高以倾斜设置的底板1,底板1左右侧均设有向上延伸的侧板,集料箱内设有第一驱动装置2和第一切断板21,第一切断板21在第一驱动装置2的作用下升降以调节第一切断板21下缘与底板1上缘间的距离,转子300通过第一切断板21与底板1间的缝隙以移动至集料箱外。

侧板包括两个固定侧板31和位于两个固定侧板间的活动侧板32,集料箱内的转子被限制在一个固定侧板31与活动侧板32间,活动侧板32在集料箱内左右移动并通过固定件与集料箱相固定。

底板1前侧设有定位板4,定位板4设有若干上下间隔设置并前后贯穿的第二条形槽41,第二条形槽41沿左右方向设置,固定件包括配合在第二条形槽41内的第二螺栓42,活动侧板32前端面上设有用于与第二螺栓42配合的第一固定孔。

固定侧板上固定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导向杆5,导向杆5上设有上下贯穿并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三条形槽51,活动侧板32上设有向上贯穿并与第三条形槽51相通的第二固定孔,固定件包括配合在第二固定孔和第三条形槽51内的第三螺栓。其中,导向杆5横截面外缘与导向槽横截面内缘形状均呈方形。

活动侧板32上固定有导向块6,导向块6延伸至定位板4上侧,导向块6具有上下贯穿并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四条形槽61,定位板4上端面下凹以形成有若干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三固定孔43,固定件包括配合在第四条形槽61和第三固定孔43内的第三螺栓。

集料箱前端具有向下的开口,开口位于底板下端与定位板4下端之间,集料箱开口处下侧设有承台7,承台7始终位于集料箱开口的下侧,轨道200后端与承台7相接,承台7左右两侧设有承台限位板71,承台7后侧设有后挡块72,后挡块72前端面呈前低后高的斜坡状并位于集料箱开口正下方,承台7搭配有升降机构73,升降机构73用于承台高度的调节,轨道200后端上缘的高度位置高于承台7上端面的高度位置;活动侧板32与一个承台限位板71固定以联动。其中,升降机构为手动或电动的一切能使承台高度位置发生改变的机构。

轨道200上设有间隔挡料机构,间隔挡料机构包括第二切断板81和第三切断板82,第三切断板82位于第二切断板81前侧,第二切断板81和第三切断板82分别搭配有一个第二驱动装置83,第二切断板81和第三切断板82均用于阻挡轨道200上转子300的继续移动;第一切断板21、第二切断板81和第三切断板82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缩小。

轨道200包括用于对转子300的转子轴两端进行支撑的第一轨道和91第二轨道92,当转子300在轨道200上滚动时,转子399的铁芯被限制在第一轨道91和第二轨道92之间。第一轨道91和第二轨道92均固定在轨道支撑板93上,轨道支撑板93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条形槽94并配合有定位件,第二轨道92设有用于配合定位件的定位孔95,定位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第二轨道92沿第一条形槽95左右移动并通过定位件固定在轨道支撑板93上。

进行本发明装置的使用时,将若干转子放置在集料箱内,通过移动活动侧板以使转子轴向两端与侧板间仅有缝隙,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第一切断板上下移动,以使每次只有一个转子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前滚动;由于承台上端面与轨道后端上端面间有一定高度差,承台上会聚集若干转子以使承台上最前侧的一个转子与导轨后端相接触,当承台上有新的转子落下时,转子砸在承台上最后侧的转子上,以推动最前侧的转子向前向上移动以移动至轨道上。

通过两个第二驱动装置以使第三切断板向上移动时第二切断板能阻挡后侧转子的移动,随后使第三切断板向下移动、第二切断板向上移动,以重新使第二切断板与第三切断板间具有转子,以实现转子的依次上料。

当需要进行别种型号转子的上料时,进行活动侧板和第二轨道的左右移动即可。

本发明具有能避免转子移动中卡住,能实现多型号转子上料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