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抗体谱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2183发布日期:2019-09-03 22:4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自身免疫抗体谱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身免疫抗体谱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自身免疫抗体谱检测试剂盒主要包括外包装盒和设置于外包装盒中的底衬,底衬具有用于对浓缩缓冲液瓶、显色剂瓶、酶结合物瓶、浓缩洗涤液瓶和封闭剂瓶进行定位的定位槽,浓缩缓冲液瓶、显色剂瓶、酶结合物瓶、浓缩洗涤液瓶和封闭剂瓶呈竖直状态放置在底衬上,由于浓缩缓冲液瓶、显色剂瓶、酶结合物瓶、浓缩洗涤液瓶和封闭剂瓶均具有一定的长度,这些瓶体呈竖直状态放置,外包装盒内部需要有一定的高度空间,这样不可避免的增加了试剂盒整体的高度尺寸,导致试剂盒整体体积增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身免疫抗体谱检测试剂盒,目的是减小试剂盒高度尺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自身免疫抗体谱检测试剂盒,包括外包装盒和设置于外包装盒内部的底衬,底衬具有容纳浓缩缓冲液瓶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衬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浓缩缓冲液瓶的轴线相平行,浓缩缓冲液瓶的轴线位于水平面内,第一容置槽中设置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浓缩缓冲液瓶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具有让浓缩缓冲液瓶嵌入的第一定位槽。

所述第一定位槽为圆弧形凹槽,第一定位槽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一限位块为相对布置。

所述底衬具有容纳显色剂瓶的第二容置槽和容纳浓缩洗涤液瓶的第三容置槽,第二容置槽和第三容置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显色剂瓶的轴线相平行,显色剂瓶和浓缩洗涤液瓶的轴线位于水平面内,所述第一容置槽位于第二容置槽和第三容置槽之间。

所述第二容置槽中设置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显色剂瓶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具有让显色剂瓶嵌入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三容置槽中设置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浓缩洗涤液瓶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块,第三限位块具有让浓缩洗涤液瓶嵌入的第三定位槽。

所述第二定位槽为圆弧形凹槽,第二定位槽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二限位块为相对布置;所述第三定位槽为圆弧形凹槽,第三定位槽的轴线与所述第三容置槽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三限位块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三限位块为相对布置。

所述底衬具有容纳酶结合物瓶的第四容置槽,第四容置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衬的宽度方向和酶结合物瓶的轴线相平行,酶结合物瓶的轴线位于水平面内,第四容置槽中设置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酶结合物瓶进行限位的第四限位块,第四限位块具有让酶结合物瓶嵌入的第四定位槽。

所述第四定位槽为圆弧形凹槽,第四定位槽的轴线与所述第四容置槽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四限位块设置两个且两个第四限位块为相对布置。

所述底衬具有容纳封闭剂瓶的第五容置槽,第五容置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衬的宽度方向和酶结合物瓶的轴线相平行,封闭剂瓶的轴线位于水平面内,第五容置槽中设置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封闭剂瓶进行限位的第五限位块,第五限位块具有让封闭剂瓶嵌入的第五定位槽。

所述第五定位槽为圆弧形凹槽,第五定位槽的轴线与所述第五容置槽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五限位块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五限位块为相对布置。

本发明的自身免疫抗体谱检测试剂盒,将瓶体设置成卧式放置在底衬上,降低对外包装盒内部高度空间的要求,从而可以降低试剂盒整体的高度尺寸,有助于减小试剂盒整体体积,使得试剂盒方便携带,而且在容置槽中设置限位块对瓶体进行限位,瓶体不容易晃动,固定牢靠。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自身免疫抗体谱检测试剂盒的俯视图;

图2是容置槽处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1、外包装盒;2、浓缩缓冲液瓶;3、显色剂瓶;4、浓缩洗涤液瓶;5、酶结合物瓶;6、封闭剂瓶;7、移液枪;8、底衬;801、第一容置槽;802、第二容置槽;803、第三容置槽;804、第四容置槽;805、第五容置槽;9、第一限位块;10、第二限位块;11、第三限位块;12、第四限位块;13、第五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身免疫抗体谱检测试剂盒,包括外包装盒1和设置于外包装盒1内部的底衬8,底衬8具有容纳浓缩缓冲液瓶的第一容置槽801,第一容置槽801的长度方向与底衬8的长度方向和浓缩缓冲液瓶的轴线相平行,浓缩缓冲液瓶的轴线位于水平面内,第一容置槽801中设置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浓缩缓冲液瓶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块9,第一限位块9具有让浓缩缓冲液瓶嵌入的第一定位槽。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外包装盒1为矩形盒体,底衬8为矩形块状结构,底衬8安装在外包装盒1的内部,底衬8用于放置浓缩缓冲液瓶、显色剂瓶、浓缩洗涤液瓶、酶结合物瓶、封闭剂瓶和移液枪等部件。底衬8呈水平状态放置在外包装盒1的内腔体中,底衬8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底衬8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浓缩缓冲液瓶内装有浓缩缓冲液,显色剂瓶内装有显色剂,浓缩洗涤液瓶内装有浓缩洗涤液,酶结合物瓶内装有酶结合物,封闭剂瓶内装有封闭剂,浓缩缓冲液瓶、显色剂瓶、浓缩洗涤液瓶、酶结合物瓶、封闭剂瓶位于移液枪的同一侧。

如图1和图2所示,浓缩缓冲液瓶为圆柱形瓶体,浓缩缓冲液瓶的长度大于其直径,第一容置槽801设置在底衬8的顶面上,第一容置槽801的形状与浓缩缓冲液瓶的形状相匹配,第一容置槽801具有一定的深度且第一容置槽801的深度大于浓缩缓冲液瓶的半径且小于浓缩缓冲液瓶的直径,浓缩缓冲液瓶水平放置在第一容置槽801中且浓缩缓冲液瓶的轴线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一定位槽为圆弧形凹槽,第一定位槽的轴线与第一容置槽80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一限位块9与底衬8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9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一限位块9为相对布置,两个第一限位块9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两个第一限位块9设置于第一容置槽801中的两个相对的内壁面上,该内壁面为与第一方向相平行且与第二方向相垂直的平面,浓缩缓冲液瓶夹在两个第一限位块9之间,两个第一限位块9在竖直方向上对浓缩缓冲液瓶起限位作用,以使浓缩缓冲液瓶固定在第一容置槽801中,避免浓缩缓冲液瓶晃动。第一定位槽的直径与浓缩缓冲液瓶的直径大致相等,第一定位槽中的内圆面与浓缩缓冲液瓶的外圆面贴合,第一限位块9采用弹性体材料制成,可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方便浓缩缓冲液瓶嵌入第一容置槽801中和从第一容置槽801中取出。由于浓缩缓冲液瓶的长度较大,因此浓缩缓冲液瓶呈卧式放置在底衬8上,从而降低对外包装盒1内部高度空间的要求,进而可以降低试剂盒整体的高度尺寸,有助于减小试剂盒整体体积,使得试剂盒方便携带。

如图1和图2所示,底衬8具有容纳显色剂瓶的第二容置槽802和容纳浓缩洗涤液瓶的第三容置槽803,第二容置槽802和第三容置槽80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容置槽801的长度方向和显色剂瓶的轴线相平行,显色剂瓶和浓缩洗涤液瓶的轴线位于水平面内,第一容置槽801位于第二容置槽802和第三容置槽803之间,第一容置槽801、第二容置槽802和第三容置槽803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二容置槽802中设置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显色剂瓶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块10,第二限位块10具有让显色剂瓶嵌入的第二定位槽,第三容置槽803中设置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浓缩洗涤液瓶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块11,第三限位块11具有让浓缩洗涤液瓶嵌入的第三定位槽。

如图1和图2所示,显色剂瓶为圆柱形瓶体,显色剂瓶的长度大于其直径,显色剂瓶的长度小于浓缩缓冲液瓶的长度。第二容置槽802设置在底衬8的顶面上,第二容置槽802的形状与显色剂瓶的形状相匹配,第二容置槽802具有一定的深度且第二容置槽802的深度大于显色剂瓶的半径且小于显色剂瓶的直径,显色剂瓶水平放置在第二容置槽802中且显色剂瓶的轴线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二定位槽为圆弧形凹槽,第二定位槽的轴线与第二容置槽80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二限位块10与底衬8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10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二限位块10为相对布置,两个第二限位块10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两个第二限位块10设置于第二容置槽802中的两个相对的内壁面上,该内壁面为与第一方向相平行且与第二方向相垂直的平面,显色剂瓶夹在两个第二限位块10之间,两个第二限位块10在竖直方向上对显色剂瓶起限位作用,以使显色剂瓶固定在第二容置槽802中,避免显色剂瓶晃动。第二定位槽的直径与显色剂瓶的直径大致相等,第二定位槽中的内圆面与显色剂瓶的外圆面贴合,第二限位块10采用弹性体材料制成,可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方便显色剂瓶嵌入第二容置槽802中和从第二容置槽802中取出。同样,显色剂瓶呈卧式放置在底衬8上,从而降低对外包装盒1内部高度空间的要求,进而可以降低试剂盒整体的高度尺寸,有助于减小试剂盒整体体积,使得试剂盒方便携带。

如图1和图2所示,浓缩洗涤液瓶为圆柱形瓶体,浓缩洗涤液瓶的长度大于其直径,浓缩洗涤液瓶的长度小于浓缩缓冲液瓶的长度。第三容置槽803设置在底衬8的顶面上,第三容置槽803的形状与浓缩洗涤液瓶的形状相匹配,第三容置槽803具有一定的深度且第三容置槽803的深度大于浓缩洗涤液瓶的半径且小于浓缩洗涤液瓶的直径,浓缩洗涤液瓶水平放置在第三容置槽803中且浓缩洗涤液瓶的轴线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三定位槽为圆弧形凹槽,第三定位槽的轴线与第三容置槽803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三限位块11与底衬8固定连接,第三限位块11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三限位块11为相对布置,两个第三限位块11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两个第三限位块11设置于第三容置槽803中的两个相对的内壁面上,该内壁面为与第一方向相平行且与第二方向相垂直的平面,浓缩洗涤液瓶夹在两个第三限位块11之间,两个第三限位块11在竖直方向上对浓缩洗涤液瓶起限位作用,以使浓缩洗涤液瓶固定在第三容置槽803中,避免浓缩洗涤液瓶晃动。第三定位槽的直径与浓缩洗涤液瓶的直径大致相等,第三定位槽中的内圆面与浓缩洗涤液瓶的外圆面贴合,第三限位块11采用弹性体材料制成,可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方便浓缩洗涤液瓶嵌入第三容置槽803中和从第三容置槽803中取出。同样,浓缩洗涤液瓶呈卧式放置在底衬8上,从而降低对外包装盒1内部高度空间的要求,进而可以降低试剂盒整体的高度尺寸,有助于减小试剂盒整体体积,使得试剂盒方便携带。

如图1和图2所示,底衬8具有容纳酶结合物瓶的第四容置槽804,第四容置槽804的长度方向与底衬8的宽度方向和酶结合物瓶的轴线相平行,酶结合物瓶的轴线位于水平面内,第四容置槽804中设置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酶结合物瓶进行限位的第四限位块12,第四限位块12具有让酶结合物瓶嵌入的第四定位槽,酶结合物瓶放置在显色剂瓶与移液枪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酶结合物瓶为圆柱形瓶体,酶结合物瓶的长度大于其直径,酶结合物瓶的长度小于浓缩缓冲液瓶的长度,第四容置槽804设置在底衬8的顶面上,第四容置槽804的形状与酶结合物瓶的形状相匹配,第四容置槽804具有一定的深度且第四容置槽804的深度大于酶结合物瓶的半径且小于酶结合物瓶的直径,酶结合物瓶水平放置在第四容置槽804中且酶结合物瓶的轴线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四定位槽为圆弧形凹槽,第四定位槽的轴线与第四容置槽804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四限位块12与底衬8固定连接,第四限位块12设置两个且两个第四限位块12为相对布置,两个第四限位块12处于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两个第四限位块12设置于第四容置槽804中的两个相对的内壁面上,该内壁面为与第二方向相平行且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平面,酶结合物瓶夹在两个第四限位块12之间,两个第四限位块12在竖直方向上对酶结合物瓶起限位作用,以使酶结合物瓶固定在第四容置槽804中,避免酶结合物瓶晃动。第四定位槽的直径与酶结合物瓶的直径大致相等,第四定位槽中的内圆面与酶结合物瓶的外圆面贴合,第四限位块12采用弹性体材料制成,可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方便酶结合物瓶嵌入第四容置槽804中和从第四容置槽804中取出。由于酶结合物瓶的长度较大,因此酶结合物瓶呈卧式放置在底衬8上,从而降低对外包装盒1内部高度空间的要求,进而可以降低试剂盒整体的高度尺寸,有助于减小试剂盒整体体积,使得试剂盒方便携带。

如图1和图2所示,底衬8具有容纳封闭剂瓶的第五容置槽805,第五容置槽805的长度方向与底衬8的宽度方向和酶结合物瓶的轴线相平行,封闭剂瓶的轴线位于水平面内,第五容置槽805中设置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封闭剂瓶进行限位的第五限位块13,第五限位块13具有让封闭剂瓶嵌入的第五定位槽,封闭剂瓶放置在浓缩洗涤液瓶与移液枪之间,封闭剂瓶与酶结合物瓶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封闭剂瓶为圆柱形瓶体,封闭剂瓶的长度大于其直径,酶结合物瓶的长度和直径与封闭剂瓶的长度和直径大致相等,第五容置槽805设置在底衬8的顶面上,第五容置槽805的形状与封闭剂瓶的形状相匹配,第五容置槽805具有一定的深度且第五容置槽805的深度大于封闭剂瓶的半径且小于封闭剂瓶的直径,封闭剂瓶水平放置在第五容置槽805中且封闭剂瓶的轴线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五定位槽为圆弧形凹槽,第五定位槽的轴线与第五容置槽805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五限位块13与底衬8固定连接,第五限位块13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五限位块13为相对布置,两个第五限位块13处于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两个第五限位块13设置于第五容置槽805中的两个相对的内壁面上,该内壁面为与第二方向相平行且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平面,封闭剂瓶夹在两个第五限位块13之间,两个第五限位块13在竖直方向上对封闭剂瓶起限位作用,以使封闭剂瓶固定在第五容置槽805中,避免封闭剂瓶晃动。第五定位槽的直径与封闭剂瓶的直径大致相等,第五定位槽中的内圆面与封闭剂瓶的外圆面贴合,第五限位块13采用弹性体材料制成,可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方便封闭剂瓶嵌入第五容置槽805中和从第五容置槽805中取出。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