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软体食品包装的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8905发布日期:2019-10-23 01:53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软体食品包装的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适用于软体食品包装的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食品包装全都为手工作业,即由工人用手将食品装入预制袋内,然后再用卧式封口机封口。这工作模式产生了三个问题,其一,企业需要招聘大量的装袋劳工,在劳动力日益短缺的今天,工人招聘困难;其二,由于是手直接接触食品,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第三,工人劳动强度大,长期做重复劳动。故而实现产品自动化包装迫在眉睫,这样才能提高生产力,改善经济水平,解放劳动力。随即出现有自动包装机,实现送袋、装袋、抽真空、封口等操作,但现有的自动包装机主要是用于干燥、膨化的食品包装,而对于含有水分的软体食品包装主要还是手工包装,因此,本申请秉着专业创新精神,研发出适合产业利用的适用于软体食品包装的包装设备,即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软体食品包装的包装设备,自动包装,且设备结构简化,适合产业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软体食品包装的包装设备,其具有:

食品供应单元,该食品供应单元至少具有称重部及给予不同送料状态的第一供料通道和第二供料通道,第一供料通道和第二供料通道按先后次序输出食品到称重部上,称重部给予食品称重并定量输出;

包装单元,该包装单元具有成型器及导料器,导料器立式设置,导料器的上端接收食品供应单元定量输出的食品;成型器附设在导料器上,成型器实现包装材料成型为圆筒状并套设于导料器外周;

热封单元,该热封单元具有背边封机构及平口封机构,背边封机构布设在导料器的外侧,背边封机构给予套设在导料器上的圆筒状包装材料背面接合边热封;平口封机构布设在导料器的下端,平口封机构给予输出导料器的包装材料端头热封;热封单元完成包装材料形成包装袋及袋中填充食品后的封口;

排气单元,该排气单元布设在导料器的下端,排气单元给予包装袋中填充食品后赶走袋内空气。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称重部包括称重料斗及重量传感器,称重料斗固定在重量传感器上并接收第一供料通道和第二供料通道先后输出的食品,称重料斗的输出端设有第一活动门;重量传感器输出电信号控制第一活动门开合以及控制第一供料通道和第二供料通道的通断。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供料通道和第二供料通道并列布置,第一供料通道和第二供料通道的相应端一起连接储料料斗,储料料斗的内部具有两个出料口,两个出料口分别连通第一供料通道和第二供料通道,第一供料通道的送料数量及送料速度大于第二供料通道;第一供料通道连接称重料斗的一端设有第二活动门;第二供料通道连接称重料斗的一端设有第三活动门,第二活动门和第三活动门基于重量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控制打开或关闭。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称重料斗是v字形,第一活动门是称重料斗的其中一v字侧面,该第一活动门的一侧边通过铰接组装在称重料斗上并连接第一气缸,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活动门打开或关闭。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供料通道和第二供料通道呈滑梯式供料,第一供料通道的断面呈u形,第二供料通道的断面呈v形,在第二供料通道上布设整料器,该整料器实现第二供料通道中的食品有序排列输出。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二活动门是设置在第一供料通道输出口的板体,该第二活动门的一侧边通过铰接组装在第一供料通道上并连接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驱动第二活动门打开或关闭;第三活动门是设置在第二供料通道输出口的板体,该第三活动门的一侧边通过铰接组装在第二供料通道上并连接第三气缸,第三气缸驱动第三活动门打开或关闭。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还包括牵拉单元,该牵拉单元分布在导料器的侧边,牵拉单元由转轮和设置在转轮上的履带构成,履带贴合导料器并摩擦拉动套设在导料器上的圆筒状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顺沿导料器输出。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排气单元是可相对移动的压板,压板与平口封机构同步动作;排气单元通过外侧挤压方式将包装袋内的空气赶走。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导料器是圆柱管形式,导料器的下端设有包装袋扩张器,该包装袋扩张器由内往外撑开包装袋,包装袋扩张器撑开包装袋的方向与平口封机构热封的长度方向一致。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成型器具有入料端及出料端,成型器的入料端与包装材料的供应辊系统衔接,实现包装材料连续进入成型器;成型器的出料端收卷成套筒状并套设在导料器上,该成型器的出料端与导料器之间的间隙满足包装材料弯折成型圆筒状后穿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供料通道和第二供料通道先后次序输出食品到称重部上,实现快速送料,提高包装效率;同时还利于称重部获取准确定量的食品,精准度高,符合自动化包装要求,维护市场,也利于企业内部把控。以及合理设计包装单元、热封单元及排气单元,实现定量的食品直接、完全进入热封好的包装袋内,包装工作流畅,生产速度快,且包装质量好,符合产业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a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食品供应单元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供料通道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图1实施例的第二供料通道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组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食品供应单元;11、称重部;12、第一供料通道;13、第二供料通道;14、储料料斗;15、整料器;16、第二气缸;17、第三气缸;111、称重料斗;112、重量传感器;113、第一气缸;1111、第一活动门;121、第二活动门;131、第三活动门;141、出料口;

2、包装单元;21、成型器;22、导料器;23、包装袋扩张器;

3、热封单元;31、背边封机构;32、平口封机构;

4、排气单元;

5、牵拉单元;51、转轮;52、履带;

6、供应辊系统;

100、包装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阅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软体食品包装的包装设备,其具有食品供应单元1、包装单元2、热封单元3、排气单元4及牵拉单元5,实现食品定量供应、包装袋成型、装袋、排气、封口等操作,食品精准供应,速度快,且定量的食品直接、完全进入热封好的包装袋内,包装工作流畅,生产速度快,且包装质量好,符合产业利用。

参阅图1~6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是,食品供应单元1具有称重部11及给予不同送料状态的第一供料通道12和第二供料通道13,第一供料通道12和第二供料通道13按先后次序输出食品到称重部11上,称重部11给予食品称重并定量输出;两条通道协调工作,极大提升供料速度及准确度,更利于含有水分的软体食品包装。称重部11给予包装量的控制,使包装量化,一致性好。包装单元2具有成型器21及导料器22,导料器22立式设置,导料器22的上端接收食品供应单元1定量输出的食品;成型器21附设在导料器22上,成型器21实现包装材料100成型为圆筒状并套设于导料器22外周,使包装材料获得装料容腔,导料器22具有撑开包装材料100及确保食品装袋准确、稳定的功效。该热封单元3具有背边封机构31及平口封机构32,背边封机构31布设在导料器22的外侧,背边封机构31给予套设在导料器22上的圆筒状包装材料背面接合边热封;平口封机构32布设在导料器22的下端,平口封机构32给予输出导料器22的包装材料端头热封,获得袋体,并配合导料器22导料;热封单元3完成包装材料形成包装袋及袋中填充食品后的封口。本实施例中,平口封机构32热封圆筒状包装材料端头,即可实现前一包装袋的袋口封口,还同时给予下一个包装袋的袋底封合,以便再次装袋作业。该排气单元4布设在导料器22的下端,排气单元4给予包装袋中填充食品后赶走袋内空气。本实施例中,排气单元4是可相对移动的压板,通过外侧挤压方式将包装袋内的空气赶走,在确保食品不会溢出时尽可能将包装袋内的空气赶走,以便食品包装存放。本实施例中,压板与平口封机构32同步动作,优化结构,方便控制,动作协调性好。排气单元4结构简单,不仅优化了设备的结构体系,便于制作及维护,且相对于抽真空系统,成本更低,更利于应用到海鲜等水产品以及其它软体腌制品的包装,使用寿命长。

参阅图1、3、4、5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是,所述称重部11包括称重料斗111及重量传感器112,称重料斗111固定在重量传感器112上并接收第一供料通道12和第二供料通道13先后输出的食品,称重料斗111的输出端设有第一活动门1111;重量传感器112输出电信号控制第一活动门1111开合以及控制第一供料通道12和第二供料通道13的通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供料通道12和第二供料通道13并列布置,第一供料通道12和第二供料通道13的相应端一起连接储料料斗14,储料料斗14的内部具有两个出料口141,两个出料口141分别连通第一供料通道12和第二供料通道13,实现自动分料。第一供料通道12的送料数量及送料速度大于第二供料通道13,两条通道协调工作,极大提升供料速度及准确度。第一供料通道12连接称重料斗111的一端设有第二活动门121;第二供料通道13连接称重料斗111的一端设有第三活动门131,第二活动门121和第三活动门131基于重量传感器112输出的电信号控制打开或关闭。重量传感器112为现有技术,将质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出,即可配合控制系统控制相应部件工作,重量传感器112的基体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工作时,先是第一供料通道12的第二活动门121打开,储料料斗14中的食品通过第一供料通道12输送到称重料斗111,当达到一定重量时,重量传感器112输出电信号关闭第二活动门121,这时第二供料通道13的第三活动门131跟随响应打开,储料料斗14中的食品则转换通过第二供料通道13输送到称重料斗111,第二供料通道13的送料数量及送料速度相对较小,这时可更容易控制给料,使称重料斗111更容易获得设定的包装重量,误差小,称重料斗111获得的食品重量达到设定值范围时,重量传感器112输出电信号关闭第三活动门131,停止供料;这时称重料斗111的第一活动门1111响应打开,实现定量的食品输送给导料器22,进入包装单元2的包装作业。

参阅图1、3、4、5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是,所述称重料斗111是v字形,第一活动门1111是称重料斗的其中一v字侧面,该第一活动门1111的一侧边通过铰接组装在称重料斗上并连接第一气缸113,第一气缸113驱动第一活动门1111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供料通道12和第二供料通道13呈滑梯式供料,利用重量下滑供料,在第一供料通道12和第二供料通道13的外侧还适当增加有振动器18,确保供料连续性。本实施例中,第一供料通道12的断面呈u形,第二供料通道13的断面呈v形,第一供料通道12的断面面积较大,可提升送料数量及速度,第二供料通道13的断面面积小,有效控制送料数量及速度,且在第二供料通道13上布设整料器15,该整料器15实现第二供料通道13中的食品有序排列输出,避免成堆输出,有利于精准控制供料。图中实施例,整料器15是转动的偏心轮,通过转动不停拨动第二供料通道13上食品,利用第二供料通道13的v形底,实现第二供料通道13中的食品有序排列输出,达到精准供料。当然,整料器15也可以是其它拨爪形式,只要满足整料,以配合第二供料通道13精准供料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动门121是设置在第一供料通道12输出口的板体,该第二活动门121的一侧边通过铰接组装在第一供料通道上并连接第二气缸16,第二气缸16驱动第二活动门121打开或关闭;第三活动门131是设置在第二供料通道13输出口的板体,该第三活动门131的一侧边通过铰接组装在第二供料通道上并连接第三气缸17,第三气缸17驱动第三活动门131打开或关闭。结构简单,方便控制,投资成本低。

参阅图1、2、6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是,该牵拉单元5分布在导料器22的侧边,优选地对称布置,获得平稳、准确的牵拉包装材料。牵拉单元5由转轮51和设置在转轮51上的履带52构成,履带52贴合导料器22并摩擦拉动套设在导料器22上的圆筒状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顺沿导料器22输出。该结构简单,体型小,方便控制,并实现包装材料等量输出,且具有可调性,以获得不同容积的包装袋,适应不同包装要求。所述导料器22是圆柱管形式,导料器22的下端设有包装袋扩张器23,该包装袋扩张器23由内往外撑开包装袋,包装袋扩张器23撑开包装袋的方向与平口封机构32热封的长度方向一致。包装袋扩张器23撑开包装袋,方便食品装袋,并有效托持包装袋,给予食品装袋缓冲,同时也方便排气单元4排气以及平口封机构32热封。所述成型器21具有入料端及出料端,成型器21的入料端与包装材料的供应辊系统6衔接,实现包装材料100连续进入成型器21;成型器21的出料端收卷成套筒状并套设在导料器22上,该成型器21的出料端与导料器22之间的间隙满足包装材料100弯折成型圆筒状后穿行,背边封机构31给予套设在导料器22上的圆筒状包装材料背面接合边热封。背边封机构31和平口封机构32是常见的热封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其工作原理。本实施例是将背边封机构31和平口封机构32组合实施,平口封机构32还可具有裁剪工作,实现包装袋封装好了切断成独立个体,以便收集、运输及销售等。本实施例中,平口封机构32是左右对合形式,平口封机构32通过气缸机构驱动实现左右同步相对靠近或远离,排气单元4恰好安装在平口封机构32的下侧,跟随平口封机构32同步运动,排气单元4通过外侧挤压方式将包装袋内的空气赶走,在确保食品不会溢出时尽可能将包装袋内的空气赶走,以便食品包装存放。

本发明适合海鲜等水产品以及其它软体腌制品等包装,通过第一供料通道和第二供料通道先后次序输出食品到称重部上,实现快速送料,提高包装效率;同时还利于称重部获取准确定量的食品,精准度高,符合自动化包装要求,维护市场,也利于企业内部把控。以及合理设计包装单元、热封单元及排气单元,实现定量的食品直接、完全进入热封好的包装袋内,包装工作流畅,生产速度快,且包装质量好,符合产业利用。

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