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线的料箱更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3974发布日期:2021-02-05 09:5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线的料箱更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物流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线的料箱更换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物流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国内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0003]
随着物流输送量的增大,其需要匹配的物流输送系统也呈现出立体化、智能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在某些生产线切换产品时,由于某些组装原料未使用完,却仍然占用着较大的料箱,造成料箱利用率的下降,这时通常需要将剩余的原料换装在较小的料箱中,或者将几条生产线上剩余的相同原料合并至一个料箱中。
[0004]
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手动换料箱,费时费力,而且某些原料体积较小,换装料箱的时候容易发生散落的现象。是故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线的料箱更换设备,具有省时省力等优势。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种生产线的料箱更换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输送带,所述机架在输送带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与机架间铰接有举升气缸,所述转动架在远离机架的一端紧密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料箱的夹紧机构,所述机架设有使夹紧机构翻转的翻转机构,所述机架还连接有位于输送带的上方的料斗。
[0007]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与转动架转动连接的基座,所述基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键连接有轴承,所述转动架设有用于支撑轴承的轴承座,所述基座上对称地转动连接有一对气动夹爪。
[0008]
优选地,所述基座采用“冂”字形结构且设有若干加强筋。
[0009]
优选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与转轴的端部连接的从动轮,所述转动架转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间通过链条或皮带连接,所述主动轮同轴连接有翻板,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翻板和机架铰接的翻转气缸。
[0010]
优选地,所述料斗包括上下可拆卸连接的若干节且每节均采用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
[0011]
优选地,所述机架在输送带旁设有用于定位料箱的光电传感器。
[001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机架设有输送带,用于同步输送两个尺寸不同的料箱,其中一个(通常是较大尺寸的料箱,即大料箱)位于另一个(小料箱)的前侧,由转动架支撑,举升气缸、夹紧机构和翻转机构共同作用,促使大料箱在料斗的上方完成倾倒,将大料箱内的物料通过料斗流畅输入至小
料箱内,具有省时省力等优势;操作流程如下:输送带同步输送大料箱和小料箱,当两个料箱到达指定位置后,输送带停止,夹紧机构夹持固定大料箱,举升气缸伸出,带动大料箱运动至料斗的上方,然后翻转机构动作,促使大料箱在料斗的上方完成倾倒,将大料箱内的物料通过料斗流畅输入至小料箱内。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生产线的料箱更换设备的侧视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生产线的料箱更换设备的正视图;图3是本发明一种生产线的料箱更换设备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一种生产线的料箱更换设备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1、机架;2、输送带;3、转动架;4、举升气缸;5、料斗;6、基座;7、气动夹爪;8、从动轮;9、主动轮;10、翻板;11、翻转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7]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线的料箱更换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设有输送带2,所述机架1在输送带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架3,所述转动架3与机架1间铰接有举升气缸4,所述转动架3在远离机架1的一端紧密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料箱的夹紧机构,所述机架1设有使夹紧机构翻转的翻转机构,所述机架1还连接有位于输送带2的上方的料斗5。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架1设有输送带2,用于同步输送两个尺寸不同的料箱,其中一个(通常是较大尺寸的料箱,即大料箱)位于另一个(小料箱)的前侧,由转动架3支撑,举升气缸4、夹紧机构和翻转机构共同作用,促使大料箱在料斗5的上方完成倾倒,将大料箱内的物料通过料斗5流畅输入至小料箱内,具有省时省力等优势;举升气缸4采用现有技术的气缸结构,是故其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亦可采用液压缸或其他方式。
[0019]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与转动架3转动连接的基座6,所述基座6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键连接有轴承,所述转动架3设有用于支撑轴承的轴承座,所述基座6上对称地转动连接有一对气动夹爪7。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带2同步输送大料箱和小料箱,当两个料箱到达指定位置后,输送带2停止,一对气动夹爪7动作实现对大料箱的夹持固定,接着举升气缸4伸出,带动大料箱运动至料斗5的上方,然后翻转机构动作,促使大料箱在料斗5的上方完成倾倒,将大料箱内的物料通过料斗5流畅输入至小料箱内;
由于气动夹爪7与基座6转动连接,因此在整个料箱更换过程中,大料箱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有利于防止物料从大料箱中掉落;气动夹爪7采用现有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加工设备中,是故其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0021]
优选地,所述基座6采用“冂”字形结构且设有若干加强筋。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料箱的三边限位,加强筋有利于提升整体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0023]
优选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与转轴的端部连接的从动轮8,所述转动架3转动连接有主动轮9,所述主动轮9与从动轮8间通过链条或皮带连接,所述主动轮9同轴连接有翻板10,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翻板10和机架1铰接的翻转气缸11。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带2同步输送大料箱和小料箱,当两个料箱到达指定位置后,输送带2停止,一对气动夹爪7动作实现对大料箱的夹持固定,接着举升气缸4伸出,带动大料箱运动至料斗5的上方,然后翻转气缸11伸出,顶压翻板10绕主动轮9的轴线转动,主动轮9同步转动,并通过链条或皮带将运动传递至从动轮8,从动轮8通过转轴带动夹紧机构翻转,促使大料箱在料斗5的上方完成倾倒,将大料箱内的物料通过料斗5流畅输入至小料箱内;采用链条传动时,通过链条将具有特殊齿形的主动轮9的运动和动力传递到具有特殊齿形的从动轮8,传动过程中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平均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效率高,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相同工况下的传动尺寸小,所需张紧力小,作用于轴上的压力小,能在高温、潮湿、多尘、有污染等恶劣环境中工作;采用皮带传动时,依靠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皮带有良好的弹性,在工作中能缓和冲击和振动,运动平稳无噪音;载荷过大时皮带在轮上打滑,因而可以防止其他零件损坏,起过载安全保护作用;皮带是中间零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需要来选定长度,以适应中心距要求较大的工作条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和维修方便,成本较低;翻转气缸11采用现有技术的气缸结构,是故其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亦可采用液压缸或其他方式。
[0025]
优选地,所述料斗5包括上下可拆卸连接的若干节且每节均采用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规格比例的大料箱与小料箱间的转运,适用范围得到大大拓宽,需要调整时只需安装或拆除对应的一节即可。
[0027]
优选地,所述机架1在输送带2旁设有用于定位料箱的光电传感器。
[00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准确控制两个料箱的位置,确保将大料箱举升至料斗5的正上方并倾倒,防止物料落于料斗5外;光电传感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反射式或其他方式。
[0029]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输送带2同步输送大料箱和小料箱,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两个料箱到达指定位置后,输送带2停止,一对气动夹爪7动作实现对大料箱的夹持固定,接着举升气缸4伸出,带动大料箱运动至料斗5的上方,然后翻转气缸11伸出,顶压翻板10绕主动轮9的轴线转动,主动轮9同步转动,并通过链条或皮带将运动传递至从动轮8,从动轮8通过转轴带动夹紧机构翻转,促使大料箱在料斗5的上方完成倾倒,将大料箱内的物料通过料斗5流畅输入至小料箱内。
[0030]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