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衬垫和曳引滑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8686发布日期:2020-02-25 11:0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摩擦衬垫和曳引滑轮的制作方法

本文中的实施例涉及电梯滑轮,且更具体地涉及摩擦衬垫和曳引滑轮。



背景技术:

在曳引衬垫的端部使用链来连接至滑轮或以其它方式紧固至滑轮的情况下,曳引衬垫可在滑轮上伸长。在衬垫材料具有低弹性的情况下,这些衬垫和附接衬垫的方法可能不起作用。使用链连接件可对跨置(ride)品质造成不利影响,可需要专门加工,且可难以安装。使用摩擦互锁的楔形衬垫可能安装和移除起来是耗时的。



技术实现要素:

公开了一种用于曳引滑轮的衬垫,衬垫包括在沿高度方向的轴线(h)上相互隔开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在沿长度方向的轴线(l)上相互隔开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以及包括沿着沿宽度方向的轴线(w)相互隔开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的多个侧表面,其中,在多个侧表面的第一横截面轮廓中形成缩放形轮廓。

作为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补充,或作为备选方案,第一轮廓关于沿高度方向的轴线对称。

作为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补充,或作为备选方案,第一轮廓沿着衬垫的沿长度方向的跨度是恒定的。

作为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补充,或作为备选方案,在衬垫的顶部表面中包括凹形轮廓。

作为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补充,或作为备选方案,凹形轮廓是半圆形轮廓。

作为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补充,或作为备选方案,在衬垫的底部表面中包括沿高度方向向上延伸的第一凹槽。

作为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补充,或作为备选方案,在衬垫的底部表面中包括多个向上延伸的凹槽,多个向上延伸的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作为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补充,或作为备选方案,第一轮廓包括第一颈部部分,在第一颈部部分处,衬垫沿宽度方向最窄,第一颈部部分沿高度方向在半圆形轮廓的底部的下方。

作为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补充,或作为备选方案,衬垫的沿高度方向的顶部具有第一沿宽度方向的跨度,沿高度方向的底部具有第二沿宽度方向的跨度,且第一沿宽度方向的跨度大于第二沿宽度方向的跨度。

作为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补充,或作为备选方案,衬垫的底部部分沿高度方向在第一颈部部分的下方,且衬垫在底部部分上能够沿宽度方向弹性地变形。

进一步公开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曳引滑轮和包括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衬垫,且其中,曳引滑轮包括具有与衬垫相同的沿高度方向的跨度的腔,腔包括具有与第一轮廓互补的第二轮廓的多个侧表面,其中,衬垫在安置于腔内时包括公称间隙配合。

作为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补充,或作为备选方案,腔包括第二颈部,且其中,衬垫的底部抵靠着第二颈部而包括压配合。

作为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补充,或作为备选方案,当将衬垫安置在腔中时,从腔的顶部开口在沿高度方向向下的方向上推进衬垫,直至衬垫的第一底部表面靠近腔的第二底部表面。

作为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补充,或作为备选方案,衬垫的底部在以压配合的方式通过第二颈部时沿宽度方向压缩。

作为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补充,或作为备选方案,衬垫的底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凹槽,由此,衬垫的底部在以压配合的方式通过第二颈部时沿宽度方向压缩。

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将衬垫安装在曳引滑轮中的腔中的方法,衬垫包括在沿高度方向的轴线(h)上相互隔开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在沿长度方向的轴线(l)上相互隔开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以及包括沿着沿宽度方向的轴线(w)相互隔开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的多个侧表面,其中,在多个侧表面的第一横截面轮廓中形成缩放形轮廓,且腔包括与衬垫相同的沿高度方向的跨度,腔包括具有与第一轮廓互补的第二轮廓的多个侧表面,其中,衬垫在安置于腔内时包括公称间隙配合,该方法包括从腔的顶部在沿高度方向向下的方向上推进衬垫,直至衬垫的底部表面靠近腔的第二底部表面。

作为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补充,或作为备选方案,第一轮廓包括第一颈部部分,在第一颈部部分处,衬垫沿宽度方向最窄,并且衬垫的底部沿高度方向在第一颈部的下方,且其中,腔包括第二颈部,且其中,衬垫的底部抵靠着第二颈部而包括压配合。

作为上文公开的特征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补充,或作为备选方案,衬垫的底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凹槽,由此,衬垫的底部在以压配合的方式通过第二颈部时沿宽度方向压缩。

除非另外明确地指示,否则前面的特征和元件可以以多种组合来组合而没有排他性。根据以下描述和附图,这些特征和元件以及其操作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然而,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描述和附图旨在本质上是说明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本公开在附图中作为示例来示出,并且不受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指示类似的元件。

图1是可采用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的电梯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在第一位置中的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

图3示出了在第二位置中的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

图4示出了在第一位置中的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

图5示出了在第二位置中的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

图6示出了在第三位置中的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以及

图7示出了在第三位置中的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电梯系统101的透视图,电梯系统101包括电梯轿厢103、配重105、张力部件107、导轨109、机器111、位置参考系统113和控制器115。电梯轿厢103和配重105通过张力部件107彼此连接。张力部件107可包括或构造为例如绳、钢缆和/或涂层钢带。配重105构造成平衡电梯轿厢103的负荷,并且构造成促进电梯轿厢103在电梯竖井117内并沿着导轨109相对于配重105同时地并沿相反的方向移动。

张力部件107接合机器111,机器111是电梯系统101的顶部结构的部分。机器111配置成控制电梯轿厢103与配重105之间的移动。位置参考系统113可安装在电梯竖井117的顶部处的固定部分上,诸如安装在支承件或导轨上,并且可配置成提供与电梯轿厢103在电梯竖井117内的位置有关的位置信号。在其它实施例中,位置参考系统113可直接安装到机器111的移动构件,或可定位在如本领域中已知的其它位置和/或构造中。如本领域中已知的那样,位置参考系统113可为用于监测电梯轿厢和/或配重的位置的任何装置或机构。例如而没有限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那样,位置参考系统113可为编码器、传感器或其它系统,并且可包括速度感测、绝对位置感测等。

如显示的那样,控制器115定位在电梯竖井117的控制器室121中,并且配置成控制电梯系统101且特别是电梯轿厢103的操作。例如,控制器115可向机器111提供驱动信号以控制电梯轿厢103的加速、减速、平层、停止等。控制器115还可配置成从位置参考系统113或任何其它期望的位置参考装置接收位置信号。当电梯轿厢103在电梯竖井117内沿着导轨109向上或向下移动时,电梯轿厢103可如由控制器115控制的那样停止在一个或多个层站125处。尽管控制器115显示在控制器室121中,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控制器115可定位和/或构造在电梯系统101内的其它地点或位置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可远程地定位或定位在云端。

机器111可包括马达或类似的驱动机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机器111构造成包括电驱动式马达。用于马达的供电装置可为任何电源,包括电网,其与其它构件组合来供应给马达。机器111可包括曳引滑轮,其将力赋予张力部件107以使电梯轿厢103在电梯竖井117内移动。

尽管利用包括张力部件107的挂绳系统来显示和描述电梯系统,但采用使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内移动的其它方法和机构的电梯系统可采用本公开的实施例。例如,可在使用线性马达以将运动赋予电梯轿厢的无绳电梯系统中采用实施例。还可在使用液压升降机以将运动赋予电梯轿厢的无绳电梯系统中采用实施例。图1仅是出于说明和解释目的而呈现的非限制性示例。

转至图2,公开了用于曳引滑轮210的衬垫200。衬垫200可包括多个表面,多个表面包括在沿高度方向的轴线h上相互隔开的顶部表面220和第一底部表面230。多个衬垫表面可包括在沿长度方向的轴线l上相互隔开的前表面240和后表面250。多个衬垫表面可包括多个侧表面,多个侧表面包括在沿宽度方向的轴线w上相互隔开的第一侧表面260和第二侧表面270。

图2示出了针对衬垫200的第一横截面275和针对滑轮210的第二横截面277,其中,第一横截面和第二横截面垂直于沿长度方向的轴线l。本文中针对衬垫200和滑轮210的几何性质的公开的剩余部分将适用于其横截面。附图和说明书为了简易性而描述了滑轮和衬垫界面的具体几何性质,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中描述的滑轮衬垫实施例将适用于具有多种其它几何形状和构造的滑轮。

衬垫210中的多个侧表面形成第一轮廓,第一轮廓可形成缩放形轮廓。多个衬垫表面可具有恒定的轮廓。衬垫200可关于沿高度方向的轴线h对称。顶部表面220可形成凹形轮廓。凹形轮廓可为半圆形轮廓。

转至图3,第一底部表面230可包括在沿高度方向的轴线h上向上延伸的第一凹槽280。转至图4,第一底部表面230可包括多个向上延伸的凹槽,多个向上延伸的凹槽包括第一凹槽280和第二凹槽290。顶部表面220的半圆形轮廓可具有沿高度方向的底部300,且第一凹槽可具有沿高度方向的顶部310。缩放形轮廓可包括第一颈部部分320,在第一颈部部分320处,衬垫200可沿宽度方向最窄。第一颈部部分320可在半圆形轮廓的沿高度方向的底部300与第一凹槽280的沿高度方向的顶部310的中间。衬垫200的沿高度方向的顶部330可具有第一沿宽度方向的跨度w1。沿高度方向的底部(即第一底部表面230)可具有第二沿宽度方向的跨度w2。第一沿宽度方向的跨度w1可大于第二沿宽度方向的跨度w2。

衬垫200的底部部分340可沿高度方向在第一颈部部分320与第一底部表面230之间。衬垫200可在底部部分340上能够沿宽度方向弹性地变形。如下文讨论的那样,在该构造的情况下,衬垫200可固定地匹配至曳引滑轮210。

在一个实施例中,衬垫200具有与曳引滑轮210的周向跨度近似或相同的长度。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衬垫200可作为单件而安置(即安装)在滑轮210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衬垫200具有大于曳引滑轮210的周向跨度的长度。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衬垫200可作为单件而安装在曳引滑轮210中,且在安装期间将衬垫200修整至与曳引滑轮210的周向跨度近似或相同的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衬垫200具有小于曳引滑轮210的周向跨度的长度。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多个衬垫200可如适应曳引滑轮210的周向跨度可能所需的那样安装在曳引滑轮210中。

现在转至图5,进一步公开了曳引滑轮210中的腔350。腔350可包括在沿高度方向的轴线h上相互隔开的顶部开口360和第二底部表面370。腔350可具有多个侧表面,多个侧表面包括在沿宽度方向的轴线w上隔开的第三侧表面380和第四侧表面390。

如图6中示出的那样,衬垫200和腔350可具有相同的沿高度方向的跨度h2。腔350的多个侧表面可具有与第一轮廓互补的第二轮廓。即,第二轮廓可为第一轮廓的几何反转体,使得当衬垫200安置在腔350内时,衬垫200可具有公称间隙配合。如图7中示出的那样,在上文的构造的情况下,腔350可具有第二颈部部分400,第二颈部部分400与第一颈部部分340形成间隙配合,且与衬垫200的底部部分340形成干涉配合。

在曳引滑轮210中安装衬垫200的方法包括从腔350的顶部360在沿高度方向向下的方向上推进衬垫200,直至衬垫200的底部表面230靠近腔350的第二底部表面370。在图2、图5和图7中针对没有底部凹槽的衬垫200的构造而示出该过程,在图3和图5中针对具有一个底部凹槽280的衬垫200的构造而示出该过程,并且在图4中针对具有多个底部凹槽的衬垫200的构造而示出该过程。

由于在腔350的颈部部分400处的干涉配合,故衬垫200的底部部分340在其穿过腔350的颈部部分400时在沿宽度方向的方向上收缩。此后,衬垫200的底部部分340在完全地安置在腔35中时(即,在第一底部表面230邻近第二底部表面370时)在沿宽度方向的方向上膨胀。该构造使衬垫200固定地定位在腔350中。衬垫200的底部部分340中的凹槽280或凹槽280、290使将衬垫200安置在腔350中所需的向下的力能够减小。衬垫200可在底部部分340上能够沿宽度方向弹性地变形,以实现向下穿过曳引滑轮210中的腔250的颈部部分400。

在上文公开的实施例的情况下,腔350容纳集成的固持特征,其可为底切凹槽(在上文中被称为颈部部分400),其可消除对辅助紧固硬件的需求。衬垫200在基座340处可具有突出部(在上文中被称为凹槽280、290),其可容纳在底切腔内。衬垫200可被推到腔350中,且通过衬垫200在腔350中的互锁而被牢固地固持。可通过1)改变在插入过程期间衬垫200与腔之间的干涉量和/或2)通过将凹槽280(或多个凹槽280、290)添加至衬垫200的基座340来调节插入力。

公开的实施例还可提供低衬垫和衬垫固持方法,其可不需要专门的加工,可易于安装和移除,且可不影响现有的滑轮尺寸(诸如节距和直径)。公开的衬垫和附接方法还可实现连续的制造过程(例如通过挤压),这取决于所选的衬垫材料。

用语“大约”旨在包括与基于在提交本申请时可用的设备来对特定量和/或制造公差进行的测量相关联的误差度。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如本文中使用的那样,单数形式“一”、“一种”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将进一步理解的是,用语“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在其用于本说明书中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构件和/或其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文中显示并描述了多种示例性实施例,各示例性实施例在特定实施例中具有某些特征,但本公开并不因此受限。相反,可修改本公开以结合迄今未描述但与本公开的范围匹配的任何数量的变型、改型、替代、组合、子组合或等同布置。另外,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但要理解的是,本公开的方面可仅包括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因此,本公开将不被看作由前面的描述限制,而是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