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调度方法、控制装置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18670发布日期:2020-02-25 11:0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电梯调度方法、控制装置和系统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梯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梯调度系统在楼层停靠时,按照只要有乘客按下层楼就会停靠的处理方式,不会预先考虑新增乘客后是否会超重。当新增乘客进入电梯之后,时常会出现超重提示,这样降低了电梯的运行效率,增加了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高电梯运行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包括:获取各楼层的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乘客的信息包括乘客位于的楼层、目标楼层和乘客的重量;根据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信息确定电梯在需要停靠的各楼层的剩余载重量;根据剩余载重量和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确定各楼层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

可选地,需要停靠的楼层包括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目标楼层,和等候电梯的乘客位于的楼层。

可选地,楼层i的剩余载重量=电梯的总载重量-电梯到达楼层i时的载重量+目标楼层为楼层i的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重量,其中,i为整数,且最低层编号≤i≤最高层编号。

可选地,获取各楼层的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为:获取电梯运行方向上各楼层的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

可选地,确定各楼层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包括:针对每一需要停靠且不作为已搭乘电梯的乘客及已被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的目标楼层的楼层,在电梯的剩余载重量小于等候电梯的第一个乘客的重量的情况下,确定楼层为略过停靠的楼层,电梯在略过停靠的楼层不停靠。

可选地,确定各楼层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还包括:针对每一需要停靠且不作为已搭乘电梯的乘客及已被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的目标楼层的楼层,在电梯的剩余载重量小于预定略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楼层为略过停靠的楼层;在电梯的剩余载重量大于等于预定略过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楼层的剩余载重量和等候电梯的乘客的重量确定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在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为0的情况下,确定楼层为略过停靠的楼层。

可选地,确定各楼层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包括:根据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生成各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根据当前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中乘客的重量依次迭代,直至满足以下至少一条:当前楼层的剩余载重量小于当前队列中下一个乘客的重量,或当前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为空;确定当前楼层允许搭乘的乘客的数量和当前楼层的载重情况;确定电梯运行方向的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基于目标楼层为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重量和当前楼层的载重情况,根据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中乘客的重量依次迭代,直至满足以下至少一条: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剩余载重量小于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中下一个乘客的重量,或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等候乘客队列为空;确定该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允许搭乘的乘客的数量和该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载重情况;在电梯运行方向上针对每个需要停靠的楼层循环处理,直至到达需要停靠的最后一层。

可选地,电梯调度方法还包括:电梯在停靠时,提示在该楼层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

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在乘客等待电梯时获得每个乘客的重量,从而根据乘客的重量和电梯到达对应楼层时的剩余载重情况确定每层能够乘坐电梯的人数,从而避免乘客进入电梯后再提示超重,提高了电梯运行的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电梯调度控制装置,包括:乘客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各楼层的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乘客的信息包括乘客位于的楼层、目标楼层和乘客的重量;剩余载重量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信息确定电梯在需要停靠的各楼层的剩余载重量;搭乘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剩余载重量和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确定各楼层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

可选地,需要停靠的楼层包括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目标楼层,和等候电梯的乘客位于的楼层。

可选地,楼层i的剩余载重量=电梯的总载重量-电梯到达楼层i时的载重量+目标楼层为楼层i的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重量,其中,i为整数,且最低层编号≤i≤最高层编号。

可选地,获取各楼层的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为:获取电梯运行方向上各楼层的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

可选地,搭乘确定单元还被配置为:针对每一需要停靠且不作为已搭乘电梯的乘客及已被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的目标楼层的楼层,在电梯的剩余载重量小于等候电梯的第一个乘客的重量的情况下,确定楼层为略过停靠的楼层,电梯在略过停靠的楼层不停靠。

可选地,搭乘确定单元还被配置为:针对每一需要停靠且不作为已搭乘电梯的乘客及已被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的目标楼层的楼层,在电梯的剩余载重量小于预定略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楼层为略过停靠的楼层;在电梯的剩余载重量大于等于预定略过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楼层的剩余载重量和等候电梯的乘客的重量确定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在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为0的情况下,确定楼层为略过停靠的楼层。

可选地,搭乘确定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生成各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根据当前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中乘客的重量依次迭代,直至满足以下至少一条:当前楼层的剩余载重量小于当前队列中下一个乘客的重量,或当前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为空;确定当前楼层允许搭乘的乘客的数量和当前楼层的载重情况;确定电梯运行方向的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基于目标楼层为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重量和当前楼层的载重情况,根据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中乘客的重量依次迭代,直至满足以下至少一条: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剩余载重量小于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中下一个乘客的重量,或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等候乘客队列为空;确定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允许搭乘的乘客的数量和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载重情况在电梯运行方向上针对每个需要停靠的楼层循环处理,直至到达需要停靠的最后一层。

可选地,电梯调度控制装置还包括信息提示单元,被配置为:电梯在停靠时,提示在该楼层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电梯调度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的指令执行上文中任意一种电梯调度方法。

这样的电梯调度控制装置能够在乘客等待电梯时获得每个乘客的重量,从而根据乘客的重量和电梯到达对应楼层时的剩余载重情况确定每层能够乘坐电梯的人数,从而避免乘客进入电梯后再提示超重,提高了电梯运行的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文中任意一种电梯调度方法的步骤。

通过执行这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指令,能够在乘客等待电梯时获得每个乘客的重量,从而根据乘客的重量和电梯到达对应楼层时的剩余载重情况确定每层能够乘坐电梯的人数,从而避免乘客进入电梯后再提示超重,提高了电梯运行的效率。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还提出一种电梯调度系统,包括:上文中任意一种电梯调度控制装置;和,乘客信息采集设备,被配置为采集并向电梯调度控制装置提供乘客的信息,信息包括乘客位于的楼层、目标楼层和乘客的重量。

可选地,乘客信息采集设备包括:楼层信息获取设备,被配置为供等候电梯的乘客的选择或输入目标楼层;重量采集设备,被配置为采集等候电梯的乘客的重量。

这样的电梯调度系统能够在乘客等待电梯时获得每个乘客的重量,从而根据乘客的重量和电梯到达对应楼层时的剩余载重情况确定每层能够乘坐电梯的人数,从而避免乘客进入电梯后再提示超重,提高了电梯运行的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的电梯调度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的电梯调度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的电梯调度方法中确定各楼层允许搭乘的乘客数量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的电梯调度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的电梯调度控制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的电梯调度控制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的电梯调度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公开的电梯调度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在步骤101中,获取各楼层的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信息包括乘客位于的楼层、目标楼层和乘客的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要求乘客在等待电梯时输入目标楼层,以及输入或称量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若乘客携带物品,则乘客的重量包括乘客自身的重量及其携带的物品的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只获取电梯运行方向上各楼层的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从而降低需要缓存的数据量,也便于运算。

在步骤102中,根据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信息确定电梯在需要停靠的各楼层的剩余载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需要停靠的楼层包括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目标楼层和等候电梯的乘客位于的楼层。其他楼层由于没有进出电梯需求,为不需要停靠的楼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梯在各个楼层的剩余载重量与电梯的总载重量、到达该楼层的载重状态,以及在该楼层将离开电梯的乘客重量有关。在一个实施例中,楼层i的剩余载重量=电梯的总载重量(即电梯的载重限额)-电梯到达楼层i时的载重量+目标楼层为楼层i的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重量,其中,i为整数,且最低层编号≤i≤最高层编号。

在步骤103中,根据剩余载重量和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确定各楼层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播放或显示各层允许搭乘电梯的人数,以免过多乘客进入电梯造成超重。

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在乘客等待电梯时获得每个乘客的重量,从而根据乘客的重量和电梯到达对应楼层时的剩余载重情况确定每层能够乘坐电梯的人数,从而避免乘客进入电梯后再提示超重,提高了电梯运行的效率,也能够降低电梯的功耗,减少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确定某层没有乘客需要离开电梯,且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为0时,则无需在该楼层停靠,略过该楼层。在一个实施例中,为避免先等待电梯的乘客等待过长时间,可以将剩余载重量与该楼层第一个等待的乘客的重量比较,若剩余载重量小于第一个等待的乘客的重量,则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为0。

本公开的电梯调度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在步骤201中,获取各楼层的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信息包括乘客位于的楼层、目标楼层和乘客的重量。

在步骤202中,根据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信息确定电梯在需要停靠的各楼层的剩余载重量。

在步骤203中,确定需要停靠且不作为已搭乘电梯的乘客及已被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的目标楼层。由于已搭乘电梯的乘客和已被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的目标楼层必须停靠,因此不可以为略过停靠的楼层。

在步骤204中,将电梯的剩余载重量与预定略过阈值相比较。若电梯的剩余载重量小于预定略过阈值,则执行步骤207;否则,执行步骤205。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定略过阈值可以根据一般乘客的平均体重,或乘客体重下限(如30~40公斤)确定。

在步骤205中,根据剩余载重量和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确定各楼层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

在步骤206中,判断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是否为0。若乘客数量为0,则执行步骤207;否则,确定在该楼层停靠。

在步骤207中,确定该楼层为略过停靠楼层,电梯不在该楼层停靠。

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先将剩余载重量与预定略过阈值比较,在确定剩余载重量小于预定略过阈值时,直接确定略过该楼层,从而减少了进一步计算的流程,提高了运算效率。

本公开的电梯调度方法中确定各楼层允许搭乘的乘客数量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

在步骤301中,根据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生成各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乘客到达的先后顺序,为每一楼层各生成一个等候乘客队列。

在步骤302中,根据当前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中乘客的重量依次迭代,直至当前楼层的剩余载重量小于当前队列中下一个乘客的重量,或当前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为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当前楼层的剩余载重量与预定略过阈值比较,若当前楼层的剩余载重量小于预定略过阈值,则无需与下一个等候电梯的乘客的重量比较,结束对当前等候乘客队列中乘客重量的迭代过程。

在步骤303中,确定当前楼层允许搭乘的乘客的数量和当前楼层的载重情况。当前楼层允许搭乘的乘客的数量用于在该当前楼层显示或播放,以便对应数量的乘客搭乘电梯。当前楼层的载重情况指的是当需要在当前楼层离开的乘客离开电梯,且当前楼层允许搭乘的乘客进入电梯后电梯的载重量。

在步骤304中,判断当前楼层是在电梯的当前预定方向上需要停靠的最后一层。若是,则流程结束;若不是,则执行步骤305。

在步骤305中,确定电梯运行方向的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

在步骤306中,基于目标楼层为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重量和当前楼层的载重情况(可以为当前楼层的载重量),根据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中乘客的重量依次迭代,直至该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剩余载重量小于预定略过阈值,或小于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中下一个乘客的重量,或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等候乘客队列为空。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电梯的总载重量(即电梯的载重限额)-当前楼层的载重量+目标楼层为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重量,得到在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剩余载重量。将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中乘客的重量依次迭代,直至该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剩余载重量小于预定略过阈值,或小于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的等候乘客队列中下一个乘客的重量,或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等候乘客队列为空。

在步骤307中,确定该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允许搭乘的乘客的数量和下一楼层的载重情况。

在步骤308中,将该下一需要停靠的楼层作为当前楼层,继而执行步骤304。

如:

设电梯总载重为wt;电梯已载重为wal;电梯总楼层数为n;预定略过阈值为wset,预定略过阈值可以为一个合理的最低乘客体重值,当电梯的剩余承载量逼近该阈值时可停止迭代计算,减少迭代的次数;某楼层的等待乘客队列wk∈{w1,w2,…,wn},到达该楼层i时电梯里面要出去的乘客集合为wi,j∈{wi,1,wi,2,…,wi,n}。

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到达楼层i前电梯的剩余承载量:

2、计算到达楼层i时,电梯里面要出去的乘客总重量为:

3、电梯到达楼层i后,电梯里面的乘客出去后的剩余承载量为:

4、如果δwi小于或等于wset时,说明电梯到达楼层i时,新进来乘客一定会超重,故电梯不必停靠楼层i;

5、从楼层i的等待乘客队列数据集wk∈{w1,w2,…,wn}中依次提取乘客的体重wk与δwi相减迭代计算电梯最后的剩余承载量为:δwk=δwi-wk;

6、如果δwk大于wset,则继续从该乘客队列数据集中取出下一个乘客体重值迭代计算:δwk+1=δwk-wk+1;

7、如果δwk小于或等于wset时,则迭代计算过程结束。

由此可以从楼层i的等待乘客队列wk∈{w1,w2,…,wn}中筛选出能搭乘电梯的乘客。

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通过构建队列并迭代的方式确定每层允许达成电梯的乘客的数量。利用队列先进先出的特点,保证每层先发起等待电梯的乘客能够优先进入电梯,避免单个乘客等候过长的时间,提高了用户友好度。

本公开的电梯调度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乘客信息获取单元401能够获取各楼层的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信息包括乘客位于的楼层、目标楼层和乘客的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要求乘客在等待电梯时输入或称量重量,输入目标楼层。

剩余载重量确定单元402能够根据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信息确定电梯在需要停靠的各楼层的剩余载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需要停靠的楼层包括已搭乘电梯的乘客的目标楼层和等候电梯的乘客位于的楼层。其他楼层由于没有进出电梯需求,为不需要停靠的楼层。

搭乘确定单元403能够根据剩余载重量和等候电梯的乘客的信息确定各楼层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

这样的装置能够在乘客等待电梯时获得每个乘客的重量,从而根据乘客的重量和电梯到达对应楼层时的剩余载重情况确定每层能够乘坐电梯的人数,从而避免乘客进入电梯后再提示超重,提高了电梯运行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搭乘确定单元403在确定某层没有乘客需要离开电梯,且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为0的情况下,则可以设定为无需在该楼层停靠,略过该楼层。在一个实施例中,为避免先等待电梯的乘客等待过长时间,可以将剩余载重量与该楼层第一个等待的乘客的重量比较,若剩余载重量小于第一个等待的乘客的重量,则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为0。

这样的装置能够减少电梯不必要的停靠,减少电梯的加速、减速,在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的公式,提高了电梯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搭乘确定单元403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方式,先将剩余载重量与预定略过阈值比较,在确定剩余载重量小于预定略过阈值时,直接确定略过该楼层,从而减少了进一步计算的流程,提高了运算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搭乘确定单元403还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方式通过构建队列并迭代的方式确定每层允许达成电梯的乘客的数量。利用队列先进先出的特点,保证每层先发起等待电梯的乘客能够优先进入电梯,避免单个乘客等候过长的时间,提高了用户友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梯调度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信息提示单元404,能够根据搭乘确定单元403确定的各层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电梯在停靠时,提示在该楼层允许搭乘电梯的乘客数量,从而避免过多乘客进入电梯造成超重。

本公开电梯调度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梯调度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501和处理器502。其中:存储器501可以是磁盘、闪存或其它任何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器用于存储上文中电梯调度方法的对应实施例中的指令。处理器502耦接至存储器501,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施,例如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该处理器502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能够实现提高电梯运行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如图6所示,电梯调度控制装置600包括存储器601和处理器602。处理器602通过bus总线603耦合至存储器601。该电梯调度控制装置600还可以通过存储接口604连接至外部存储装置605以便调用外部数据,还可以通过网络接口606连接至网络或者另外一台计算机系统(未标出)。此处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存储器存储数据指令,再通过处理器处理上述指令,能够提高电梯运行的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电梯调度方法对应实施例中的方法的步骤。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非瞬时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的电梯调度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电梯调度控制装置71可以为上文中任意一种电梯调度控制装置。电梯调度系统还可以包括乘客信息采集设备72,能够采集并向电梯调度控制装置提供乘客的信息,信息包括乘客位于的楼层、目标楼层和乘客的重量。

这样的电梯调度系统能够在乘客等待电梯时获得每个乘客的重量,从而根据乘客的重量和电梯到达对应楼层时的剩余载重情况确定每层能够乘坐电梯的人数,从而避免乘客进入电梯后再提示超重,提高了电梯运行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乘客信息采集设备72可以为输入装置,允许用户输入或选择目标楼层和乘客的重量,乘客信息采集设备根据输入设备的楼层标识获取当前楼层信息,并将当前楼层信息、目标楼层和乘客的重量发送给电梯调度控制装置。这样的电梯调度系统获得乘客信息的装置复杂度低,且效率高,有利于推广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乘客信息采集设备72可以包括楼层信息获取设备721和重量采集设备722。楼层信息获取设备721可以为输入设备或按键,供用户选择或输入目标楼层信息;重量采集设备722可以为具备体重秤功能的设备,采集用户及其携带物品的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电梯口附近输入或选择目标楼层的位置设置嵌入地面的重量采集设备722,便于在用户提供目标楼层信息时采集用户重量。这样的系统能够提高采集的乘客重量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乘客信息采集设备72可以为在每层分别设置的智能体重秤。智能体重秤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模块、乘客信息发送模块、信息显示模块、体重测量模块和终点楼层选择模块。通信接口模块具备通过wifi、蓝牙、3g、4g网络等通信的能力,实现与电梯调度控制装置71的通信。乘客信息发送模块能够执行信息发送的功能。信息显示模块能够在电梯等候区显示乘客的体重、能够搭乘的乘客编号信息(乘客编号可以在乘客选择目标楼层时提供)等。体重测量模块能够测量每位搭乘电梯的乘客的体重。目标楼层选择模块能够提供乘客选择目的楼层按钮。

与乘客信息采集设备72相对应,电梯调度控制装置71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模块、乘客信息接收模块、等待队列统计模块、队列迭代计算模块和楼层调度停靠模块。通信接口模块具备通过wifi、蓝牙、3g、4g网络等通信的能力,实现与乘客信息采集设备72的通信。乘客信息接收模块能够通过通信接口模块接收各层的乘客信息采集设备72发送来的乘客的信息。等待队列统计模块能偶统计各层等待乘客队列的信息。队列迭代计算模块能够依次计算加入乘客等待队列中每位乘客后电梯变化剩余承载量。楼层调度停靠模块能够判断楼层上下方向和所到楼层是否停靠。

这样的系统能够通过在每层分别设置智能体重秤的方式实现各层乘客信息的采集,并与电梯调度控制装置交互,且为每个等待的乘客提供编号便于乘客确定自己能否进入电梯,进一步减低了超重引起报警的可能性,保证了电梯的运行效率。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以及装置。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以及装置。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公开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公开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公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