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去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91851发布日期:2019-10-15 22:00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去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膜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去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塑料膜是现在人们常见的生活用品,塑料薄膜具有透明性好、阻湿性好、耐热性优良、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塑料膜的生产都要经过成型和卷筒的生产步骤;由于塑料膜的厚度很小,所以从成型装置中出来的塑料膜向卷筒运动过程中会出现褶皱粘连的现象;未去皱的塑料膜被缠绕在滚筒上后,会因为长时间的挤压导致褶皱永久形变,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塑料膜上因为褶皱引起的折痕将影响其使用效果。

本发明设计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去皱装置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去皱装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上”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用于塑料膜的去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固定底座上沿塑料膜运动方向依次固装的第一机构、第二机构和第三机构。

上述第一机构包括两个侧板对称开有滑槽的第一u型底座、第二滚筒、第一滚筒、滑块、电驱动模块、限位块,其中第一u型底座固装在第一固定底座上;第一滚筒通过第一滚轴安装在第一u型底座中;两个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槽中;装有第二滚筒的第二滚轴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两个滑块的圆孔中;第二滚筒位于第一滚筒上侧且两者配合;滑槽中装有的第一复位弹簧对相应的滑块起复位作用;两个滑槽侧壁上均开有贯通的限位槽;每个限位槽中滑动安装有一端具有斜面的限位块,限位块上装有供其复位的限位弹簧,限位块与相应滑块配合;电驱动模块通过齿轮与轴的组合为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旋转提供动力。

上述第二机构包括固装在第一固定底座上的第二u型底座、外套有第三滚筒的第三滚轴、伸缩杆,其中内部具有压缩弹簧的两个伸缩杆对称固装在第二u型底座内,第三滚轴两端均通过固定块与两个伸缩杆的上端固连。

上述第三机构包括固装在第一固定底座上的第三u型底座、外套有第四滚筒的第四滚轴、第五滚轴上固装的第五滚筒、伸缩板、不完全齿轮,其中内部具有压缩弹簧的两个伸缩板对称固装在第三u型底座内,两个伸缩板中伸缩内杆顶端分别与第四滚轴两端固连;伸缩板的伸缩外套一个侧面为齿面;两个伸缩板伸缩外套上所装的梯形导块分别滑动于第三u型底座内侧面上对称开有的竖直两个梯形导槽内;分别与两个伸缩外套上齿面啮合的不完全齿轮同轴安装在第三u型底座中;两个伸缩外套上均设有供其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第五滚轴两端通过轴承装在第三u型底座中,第五滚筒位于第四滚筒上侧且与其配合;第五滚轴与不完全齿轮所在的轴进行传动连接,第五滚轴的扭矩小于不完全齿轮所在轴的扭矩。

作为引导的第六滚筒通过轴安装在第三u型底座内。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滑槽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导槽;固装在滑块侧面上的限位导块竖直滑动于相应的限位导槽内;限位导槽防止滑块沿滑槽滑动过程中从滑槽中脱离。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复位弹簧为拉伸弹簧,其一端与滑槽顶面连接,另一端与滑块上端面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限位块外露的一端固装有压簧板,嵌套在限位块上限位弹簧一端与压簧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u型底座侧壁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滚轴两端分别与第一u型底座两侧壁上的第一轴孔轴承配合;第一滚轴上位于第一u型底座外侧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各自通过轴安装在第一u型底座侧壁上,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五齿轮安装在第二滚轴穿出第一u型底座外侧的一端上,第五齿轮与下方的第四齿轮配合;通过第二固定底座安装在第一u型底座侧壁上的电驱动模块上安装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限位块上远离其斜面的一端固装有压簧板,嵌套在限位块上限位弹簧一端与压簧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u型底座侧壁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大小相同,第五齿轮和第二齿轮大小相同,保证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旋转速度相等,进而保证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对塑料膜的有效拉动;电驱动模块由电机和减速器构成,电机和减速器均固装在第二固定底座上,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装有第一齿轮。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伸缩板的伸缩外套的一个侧面上固装有拉簧板;上述第二复位弹簧为拉伸弹簧,其下端与第三u型底座的底面连接,上端与相应拉簧板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三机构还包括第十三齿轮、第十二齿轮、第十一齿轮、第十齿轮、第九齿轮、第八齿轮、第七齿轮、第六齿轮,其中上述两个不完全齿轮所在的轴为传动轴,传动轴穿出第三u型底座外侧的一端固装有第十三齿轮;上述第六齿轮安装在第五滚轴上且位于第三u型底座外侧;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安装在与第三u型底座侧壁上的第三轴孔轴承配合的轴两端,且第七齿轮与安装于第五滚轴轴端的第六齿轮啮合;第九齿轮和第十齿轮安装在与第三u型底座侧壁上的第四轴孔轴承配合的轴两端,且第九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相互啮合的第十一齿轮和第十二齿轮分别通过轴安装在第三u型底座外侧面上,且第十一齿轮与第十齿轮啮合,第十二齿轮与第十三齿轮啮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六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七齿轮的直径;第七齿轮的直径大于第八齿轮的直径;第八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九齿轮的直径,第九齿轮的直径大于第十齿轮的直径。使得第五滚轴到传动轴之间经过两次减速增扭,从而使得传动轴获得较大的扭矩,不完全齿轮获得较小的旋转速度,进而保证第四滚筒逐渐向上运动并逐渐与第五滚筒相互挤压的有效性,有利于塑料膜上位于第四滚筒和第一滚筒之间的部分的两端形成显著的速度差而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拉动下绷紧。不完全齿轮上齿面的弧长大于第四滚筒与第五滚筒之间的最大间隙,保证不完全齿轮上的齿面上的齿牙拨动伸缩板上的最下端的齿牙时,第四滚筒与第五滚筒发生有效挤压。

本发明塑料膜一端依次经过第六滚筒、第四滚筒与第五滚筒之间、第三滚筒和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进入塑料膜卷筒装置内。

相对于传统的塑料膜去皱装置,本发明中的第四滚筒与第五滚筒高频率的循环往复的挤压和分离,使得塑料膜位于第五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部分上的褶皱被有效去除,同时第四滚筒与第五滚筒挤压后瞬间分开使得被进一步绷紧的塑料膜得到放松,避免因长时间对塑料膜绷紧而导致的塑料膜不可逆形变,保证了从去皱装置出来的塑料膜为合格的产品,最大限度地降低塑料膜成品的残次率,降低塑料膜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去皱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是第一机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第二滚筒、滑块、限位导块、第五齿轮及第一复位弹簧配合示意图。

图5是第一u型底座示意图。

图6是第二机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三机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三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9是第三机构内部传动配合示意图。

图10是第三机构内部传动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11是伸缩板、梯形导块及第二复位弹簧配合示意图。

图12是第三u型底座示意图。

图13是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第四滚筒、第五滚筒、第六滚筒及塑料膜配合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第一固定底座;2、第一机构;3、第二机构;4、第三机构;5、第一u型底座;6、第一轴孔;7、滑槽;8、限位导槽;9、限位槽;10、第二滚筒;11、第二滚轴;12、滑块;13、限位导块;14、第一复位弹簧;15、第五齿轮;16、第一滚筒;17、第一滚轴;18、第二齿轮;19、第三齿轮;20、第四齿轮;21、第一齿轮;22、电驱动模块;23、第二固定底座;24、限位块;25、压簧板;26、限位弹簧;27、第二u型底座;28、伸缩杆;29、第三滚筒;30、第三滚轴;31、固定块;32、第三u型底座;33、第二轴孔;34、第三轴孔;35、第四轴孔;36、第五轴孔;37、梯形导槽;38、第四滚筒;39、第四滚轴;40、伸缩板;41、梯形导块;42、拉簧板;43、第二复位弹簧;44、不完全齿轮;45、传动轴;46、第十三齿轮;47、第十二齿轮;48、第十一齿轮;49、第十齿轮;50、第九齿轮;51、第八齿轮;52、第七齿轮;53、第六齿轮;54、第五滚轴;55、第五滚筒;56、第六滚筒;57、塑料膜;58、卷膜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均为本发明实施的示意图,以便于理解结构运行原理。具体产品结构及比例尺寸根据使用环境结合常规技术确定即可。

如图1所示,它包括第一固定底座1上沿塑料膜57运动方向依次固装的第一机构2、第二机构3和第三机构4。

如图2、3所示,上述第一机构2包括两个侧板对称开有滑槽7的第一u型底座5、第二滚筒10、第一滚筒16、滑块12、电驱动模块22、限位块24,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u型底座5固装在第一固定底座1上;如图2所示,第一滚筒16通过第一滚轴17安装在第一u型底座5中;如图3所示,两个滑块12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槽7中;装有第二滚筒10的第二滚轴11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两个滑块12的圆孔中;第二滚筒10位于第一滚筒16上侧且两者配合;滑槽7中装有的第一复位弹簧14对相应的滑块12起复位作用;如图5所示,两个滑槽7侧壁上均开有贯通的限位槽9;如图3所示,每个限位槽9中滑动安装有一端具有斜面的限位块24,限位块24上装有供其复位的限位弹簧26,限位块24与相应滑块12配合;如图2所示,电驱动模块22通过齿轮与轴的组合为第一滚筒16和第二滚筒10的旋转提供动力。

如图6所示,上述第二机构3包括固装在第一固定底座1上的第二u型底座27、外套有第三滚筒29的第三滚轴30、伸缩杆28,其中内部具有压缩弹簧的两个伸缩杆28对称固装在第二u型底座27内,第三滚轴30两端均通过固定块31与两个伸缩杆28的上端固连。

如图7、8所示,上述第三机构4包括固装在第一固定底座1上的第三u型底座32、外套有第四滚筒38的第四滚轴39、第五滚轴54上固装的第五滚筒55、伸缩板40、不完全齿轮44,其中如图8所示,内部具有压缩弹簧的两个伸缩板40对称固装在第三u型底座32内,两个伸缩板40中伸缩内杆顶端分别与第四滚轴39两端固连;两个伸缩板40中伸缩内杆顶端分别第四滚轴39两端固连;如图8、11、12所示,伸缩板40的伸缩外套一个侧面为齿面;两个伸缩板40伸缩外套上所装的梯形导块41分别滑动于第三u型底座32内侧面上对称开有的竖直两个梯形导槽37内;如图10所示,分别与两个伸缩外套上齿面啮合的不完全齿轮44同轴安装在第三u型底座32中;两个伸缩外套上均设有供其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43;如图7、8所示,第五滚轴54两端通过轴承装在第三u型底座32中,第五滚筒55位于第四滚筒38上侧且与其配合;如图9所示,第五滚轴54与不完全齿轮44所在的轴进行传动连接,第五滚轴54的扭矩小于不完全齿轮44所在轴的扭矩。

如图1所示,作为引导的第六滚筒56通过轴安装在第三u型底座32内。

如图5所示,上述滑槽7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导槽8;如图3、4所示,固装在滑块12侧面上的限位导块13竖直滑动于相应的限位导槽8内;限位导槽8防止滑块12沿滑槽7滑动过程中从滑槽7中脱离。

如图3、4所示,上述第一复位弹簧14为拉伸弹簧,其一端与滑槽7顶面连接,另一端与滑块12上端面连接。

如图3所示,上述限位块24外露的一端固装有压簧板25,嵌套在限位块24上限位弹簧26一端与压簧板25连接,另一端与第一u型底座5侧壁连接。

如图2、3、5所示,上述第一滚轴17两端分别与第一u型底座5两侧壁上的第一轴孔6轴承配合;第一滚轴17上位于第一u型底座5外侧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18;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19和第四齿轮20各自通过轴安装在第一u型底座5侧壁上,且第三齿轮19与第二齿轮18啮合;第五齿轮15安装在第二滚轴11穿出第一u型底座5外侧的一端上,第五齿轮15与下方的第四齿轮20配合;通过第二固定底座23安装在第一u型底座5侧壁上的电驱动模块22上安装有第一齿轮21,且第一齿轮21与第三齿轮19啮合;限位块24上远离其斜面的一端固装有压簧板25,嵌套在限位块24上限位弹簧26一端与压簧板25连接,另一端与第一u型底座5侧壁连接。

如图2所示,上述第三齿轮19和第四齿轮20的大小相同,第五齿轮15和第二齿轮18大小相同,保证第一滚筒16和第二滚筒10的旋转速度相等,进而保证第一滚筒16和第二滚筒10对塑料膜57的有效拉动;电驱动模块22由电机和减速器构成,电机和减速器均固装在第二固定底座23上,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装有第一齿轮21。

如图11所示,上述伸缩板40的伸缩外套的一个侧面上固装有拉簧板42;上述第二复位弹簧43为拉伸弹簧,其下端与第三u型底座32的底面连接,上端与相应拉簧板42连接。

如图7、9所示,上述第三机构4还包括第十三齿轮46、第十二齿轮47、第十一齿轮48、第十齿轮49、第九齿轮50、第八齿轮51、第七齿轮52、第六齿轮53,其中上述两个不完全齿轮44所在的轴为传动轴45,传动轴45穿出第三u型底座32外侧的一端固装有第十三齿轮46;上述第六齿轮53安装在第五滚轴54上且位于第三u型底座32外侧;第七齿轮52和第八齿轮51安装在与第三u型底座32侧壁上的第三轴孔34轴承配合的轴两端,且第七齿轮52与安装于第五滚轴54轴端的第六齿轮53啮合;第九齿轮50和第十齿轮49安装在与第三u型底座32侧壁上的第四轴孔35轴承配合的轴两端,且第九齿轮50与第八齿轮51啮合;相互啮合的第十一齿轮48和第十二齿轮47分别通过轴安装在第三u型底座32外侧面上,且第十一齿轮48与第十齿轮49啮合,第十二齿轮47与第十三齿轮46啮合。

如图9所示,上述第六齿轮53的直径小于第七齿轮52的直径;第七齿轮52的直径大于第八齿轮51的直径;第八齿轮51的直径小于第九齿轮50的直径,第九齿轮50的直径大于第十齿轮49的直径。使得第五滚轴54到传动轴45之间经过两次减速增扭,从而使得传动轴45获得较大的扭矩,不完全齿轮44获得较小的旋转速度,进而保证第四滚筒38逐渐向上运动并逐渐与第五滚筒55相互挤压的有效性,有利于塑料膜57上位于第四滚筒38和第一滚筒16之间的部分的两端形成显著的速度差而在第一滚筒16和第二滚筒10的拉动下绷紧。不完全齿轮44上齿面的弧长大于第四滚筒38与第五滚筒55之间的最大间隙,保证不完全齿轮44上的齿面上的齿牙拨动伸缩板40上的最下端的齿牙时,第四滚筒38与第五滚筒55发生有效挤压。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塑料膜57一端依次经过第六滚筒56、第四滚筒38与第五滚筒55之间、第三滚筒29和第一滚筒16与第二滚筒10之间进入塑料膜57卷筒装置内。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当整个装置上未安装塑料膜57时,安装在第二滚轴11两端的两个滑块12位于限位块24的上方,第一滚筒16与第二滚筒10分离。

当需要对塑料膜57进行去皱工作时,先把塑料膜57一端依次经第六滚筒56、第四滚筒38与第五滚筒55之间、第三滚筒29和第一滚筒16与第二滚筒10之间安装在装置上;然后用双手向前拉动塑料膜57,使得塑料膜57处于绷紧状态;再按压第二滚筒10使得第一滚筒16和第二滚筒10一起对塑料膜57形成挤压,以保持塑料膜57的绷紧状态,进而使得塑料膜57上位于第一滚筒16和第五滚筒55之间的部分的褶皱在整个装置未运行前被拉伸去除,避免在装置开始运行后有一部分未去皱的塑料膜57从第一滚筒16和第二滚筒10之间出来并缠绕在位于卷膜装置58的卷膜筒上而影响塑料膜57最终成品的合格率;此时,两个第一复位弹簧14被拉伸并储能,第五齿轮15与第四齿轮20啮合,第三滚筒29在塑料膜57的作用下带动两个伸缩杆28发生微小压缩;再把从第一滚筒16和第二滚筒10之间出来的塑料膜57端安装在现有技术的卷膜装置58中。

在按压第二滚筒10的过程中,位于第二滚轴11两端的两个滑块12分别同时作用于两个限位块24上的斜面,使得两个限位块24分别沿相应限位槽9收缩,两个限位弹簧26被压缩;限位块24逐渐解除对滑块12的限制;当两个滑块12分别同时越过两个限位块24时,在两个限位弹簧26的作用下,两个限位块24同时滑出相应限位槽9并分别对两个滑块12形成新的限位,保证第一滚筒16与第二滚筒10对位于两者之间的塑料膜57进行适当挤压,确保第一滚筒16和第二滚筒10的旋转能够带动塑料膜57运动。

然后接通电源,使得电驱动模块22和卷膜装置58同时运行;电驱动模块22通过第一齿轮21和第三齿轮19带动第二齿轮18和第四齿轮20同向旋转,第二齿轮18通过第一滚轴17带动第一滚筒16同步旋转,第四齿轮20通过第五齿轮15和第二滚轴11带动第二滚筒10旋转;旋转方向相反且相互挤压的第一滚筒16与第二滚筒10同时带动塑料膜57向卷膜装置58运动,卷膜装置58对进入其中的塑料膜57进行缠绕卷筒;与此同时,运动着的塑料膜57带动第三滚筒29、第五滚筒55和第六滚筒56同向旋转;第五滚筒55通过第五滚轴54带动第六齿轮53同步旋转,第六齿轮53通过与之啮合的第七齿轮52带动与第一齿轮21同轴的第八齿轮51旋转,第八齿轮51通过与之啮合的第九齿轮50带动与第九齿轮50同轴的第十齿轮49旋转,第十齿轮49通过与之啮合的第十一齿轮48带动与第十一齿轮48啮合的第十二齿轮47旋转,第十二齿轮47通过与之啮合的第十三齿轮46带动与第十三齿轮46同轴的两个不完全齿轮44旋转;不完全齿轮44的旋转方向与第六齿轮53的旋转方向相反;当两个不完全齿轮44上的不完全齿面开始与伸缩板40的伸缩外套一侧的齿面啮合时,两个不完全齿轮44分别同时带动两个伸缩板40沿梯形导槽37向上运动,两个伸缩板40通过第四滚轴39带动第四滚筒38向上同步运动,两个第二复位弹簧43被拉伸。

当第四滚筒38与上方的第五滚筒55相遇时,运动着的塑料膜57带动第四滚筒38旋转;两个不完全齿轮44继续带动两个伸缩板40的伸缩外套沿梯形导槽37向上运动;两个伸缩板40内的压缩弹簧被压缩,使得第四滚筒38与第五滚筒55对塑料膜57的挤压快速变紧,塑料膜57的拉出运动在瞬间受到第四滚轮与第五滚轮挤压的限制,塑料膜57上位于第四滚筒38和第一滚筒16之间的部分前端的速度大于后端的速度,使得塑料膜57位于第四滚筒38和第一滚筒16之间的部分快速被拉紧,塑料膜57位于第四滚筒38和第一滚筒16之间的部分上的褶皱被绷紧并开始消除褶皱;在两个不完全齿轮44上的不完全齿面依然与相应伸缩板40上的伸缩外套侧端齿面啮合时,第四滚筒38向上运动,第四滚筒38与第五滚筒55对塑料膜57的挤压持续加紧,塑料膜57位于第四滚筒38和第一滚筒16之间的部分逐渐去除所有褶皱;进一步被绷紧的塑料膜57作用于第三滚筒29,使得两个第三滚筒29随着两个伸缩杆28的进一步被压缩而向下运动,伸缩杆28的运动保证了塑料膜57所受的张力在合适范围内,防止过度绷紧而造成的不可逆形变。

当两个不完全齿轮44上的不完全齿面与相应伸缩板40上的伸缩外套侧端齿面的啮合结束时,在两个第二复位弹簧43的作用下,两个伸缩板40在恢复原长并复位的同时通过第四滚轴39带动第四滚筒38瞬间脱离第五滚筒55,塑料膜57受到的阻力消失,两个伸缩杆28在自身内部的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而伸长,为不再受阻力的运动着的塑料膜57继续提供一定的张紧力;持续运转的电驱动模块22通过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18、第三齿轮19、第四齿轮20和第五齿轮15持续带动第一滚筒16和第二滚筒10旋转,第一滚筒16和第二滚筒10持续拉动塑料膜57行进,塑料膜57通过第五滚筒55、第五滚轴54、第六齿轮53、第七齿轮52、第八齿轮51、第九齿轮50、第十齿轮49、第十一齿轮48、第十二齿轮47、第十三齿轮46和传动轴45带动两个不完全齿轮44持续旋转,不完全齿轮44上的不完全齿面循环往复地与伸缩板40上伸缩外套侧端齿面建立和解除啮合关系,两个伸缩板40沿梯形导槽37往复上下运动,第四滚筒38往复地与第五滚筒55挤压和分离;塑料膜57位于第四滚筒38和第一滚筒16之间的部分在完全离开第一滚筒16和第二滚筒10之间前经过若干次被拉直绷紧,从而保证了进入卷膜装置58的塑料膜57都是无褶皱的,进而保证了塑料膜57成品的合格率。

复位:当装置上的塑料膜57拆卸下来后,两个伸缩杆28在其自身内部弹簧作用下恢复原长并带动第三滚筒29向上运动至初始位置;在两个第二复位弹簧43的作用下,两个伸缩板40带动第四滚筒38回到初始位置;用手向外拉动拉簧板42,使得两个限位块24解除对两个滑块12的限制,两个限位弹簧26被拉伸;在两个第一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两个滑块12通过第一滚轴17带动第一滚筒16和第五齿轮15向上运动至初始位置;然后放手,在两个限位弹簧26的作用下,两个限位块24复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第四滚筒38与第五滚筒55的循环往复的挤压和分离,使得塑料膜57位于第五滚筒55和第二滚筒10之间的部分上的褶皱被有效去除,同时第四滚筒38与第五滚筒55挤压后快速分开使得被进一步绷紧的塑料膜57得到放松,避免因长时间对塑料膜57绷紧而导致的塑料膜57不可逆形变,保证了从去皱装置出来的塑料膜57为合格的产品,最大限度地降低塑料膜57成品的残次率,降低塑料膜57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