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组件及气雾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63315发布日期:2019-11-06 02:0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储物组件及气雾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雾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物组件及气雾罐装置。



背景技术:

聚脂漆与丙烯酸漆是一种常见的油漆,需搭配固化剂使用。以聚脂漆为例,聚脂漆与固化剂配合后的活期化较短,故聚脂漆与固化剂需要随配随用,否则会因胶化而导致报废,故需要将聚脂漆与固化剂分隔存储,待使用时将聚脂漆与固化剂混合即可。传统的用于分隔存储聚脂漆与固化剂的气雾罐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储物组件及气雾罐装置,它能够简化结构,降低制作成本。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储物组件,包括:储物体,所述储物体用于装设于罐体内,所述储物体设有储物室,所述储物室的腔壁包括易裂部,所述储物室的腔壁还开设有第一开口;传力组件,所述传力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到所述储物室内并与所述易裂部对应设置,且所述传力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中。

上述的储物组件,存储时,将聚脂漆与固化剂中的其中一种盛装于储物体的储物室中,另一种盛装于罐体中,以将聚脂漆与固化剂分隔存储,防止聚脂漆与固化剂混合。使用时,由于传力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开口中并与易裂部对应设置,在储物体外对传力组件施加外力,由传力组件作用于易裂部(包括不限于推顶易裂部与回拉易裂部),以使储物室的腔壁裂开形成出料口,聚脂漆与固化剂经由出料口混合。由于只需要在储物室的腔壁上设计形成易裂部,以及采用传力组件对易裂部施加外力来使易裂部破裂形成出料口,储物组件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装置成本较低。此外,在易裂部并未被外力驱动破裂的情况下,由于易裂部没有裂开,能保证较好的密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易裂部上设有冲压线口,所述冲压线口处的腔壁厚度小于所述储物室的其余部位的腔壁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压线口为环形的冲压线口;所述冲压线口为两圈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物体包括储物体身与储物体封盖,所述储物体封盖盖设于所述储物体身的口部,所述第一开口开设于所述储物体封盖上,所述易裂部设置于所述储物体身的顶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物体身的顶壁还包括与所述易裂部相连的环状壁,所述环状壁的周向内边缘与所述易裂部的周向边缘相连,所述环状壁的周向外边缘与所述储物体身的侧壁相连;所述冲压线口设置于所述易裂部的周向边缘;所述环状壁与所述易裂部均呈圆锥台状,所述环状壁的斜侧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易裂部的斜侧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力组件包括顶杆、助力顶托与按压盖,所述顶杆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到所述储物室内,所述顶杆一端与所述助力顶托相连,所述助力顶托设置于所述储物室内并与所述易裂部对应设置,所述顶杆另一端与所述按压盖相连,所述按压盖位于所述储物室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力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顶杆外的密封垫圈与压环,所述储物体封盖的顶壁上设有凹部,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于所述凹部的底壁,所述密封垫圈及所述压环均设置于所述凹部内,所述密封垫圈位于所述压环与所述凹部的底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物体封盖的顶壁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储物体封盖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处的阀门密封盖,所述凹部设置于所述阀门密封盖的顶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储物组件还包括防盗盖,所述防盗盖盖设于所述储物体封盖的口部,所述传力组件伸出到所述储物室外的部分位于所述储物体封盖内。

一种气雾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储物组件,还包括罐体,所述储物组件设置于所述罐体内。

上述的储物组件,存储时,将聚脂漆与固化剂中的其中一种盛装于储物体的储物室中,另一种盛装于罐体中,以将聚脂漆与固化剂分隔存储,防止聚脂漆与固化剂混合。使用时,由于传力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开口中并与易裂部对应设置,在储物体外对传力组件施加外力,由传力组件作用于易裂部,以使储物室的腔壁裂开形成出料口,聚脂漆与固化剂经由出料口混合。由于只需要在储物室的腔壁上设计形成易裂部,以及采用传力组件对易裂部施加外力来使易裂部破裂形成出料口,储物组件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装置成本较低。此外,在易裂部并未被外力驱动破裂的情况下,由于易裂部没有裂开,能保证较好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储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储物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储物组件的剖视后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雾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储物体;101、储物室;102、第一开口;103、冲压线口;11、储物体身;111、顶壁;1111、易裂部;1112、环状壁;112、侧壁;113、第一翻边;12、储物体封盖;121、第二翻边;122、第二开口;123、阀门密封盖;1231、凹部;124、第三翻边;125、第四翻边;20、传力组件;21、顶杆;22、助力顶托;23、按压盖;24、密封垫圈;25、压环;30、防盗盖;31、第五翻边;40、罐体;41、第六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4,一种储物组件,包括储物体10与传力组件20。所述储物体10用于装设于罐体40内,所述储物体10设有储物室101,所述储物室101的腔壁包括易裂部1111,所述储物室101的腔壁还开设有第一开口102。所述传力组件20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02伸入到所述储物室101内并与所述易裂部1111对应设置,且所述传力组件2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102中。

具体而言,第一开口102与易裂部1111相对设置,这样传力组件20通过第一开口102伸入到储物室101内后,传力组件20的端部便能直接与易裂部1111相接触或间隔设置,并在推动传力组件20时,便可以实现将易裂部1111裂开形成出料口。当然,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第一开口102也并不是必须与易裂部1111相对设置,通过更改传力组件20的具体形状,例如第一开口102与易裂部1111分别位于储物室101的两个相邻面,此时传力组件20可以相应设计为弯角状,也能实现传力组件20通过第一开口102伸入到储物室101内后,传力组件20的端部便能与易裂部1111相接触或间隔设置。

上述的储物组件,存储时,将聚脂漆与固化剂中的其中一种盛装于储物体10的储物室101中,另一种盛装于罐体40中,以将聚脂漆与固化剂分隔存储,防止聚脂漆与固化剂混合。使用时,由于传力组件20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开口102中并与易裂部1111对应设置,在储物体10外对传力组件20施加外力,由传力组件20作用于易裂部1111,以使储物室101的腔壁裂开形成出料口,聚脂漆与固化剂经由出料口混合。由于只需要在储物室101的腔壁上设计形成易裂部1111,以及采用传力组件20对易裂部1111施加外力来使易裂部1111破裂形成出料口,储物组件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装置成本较低。此外,在易裂部1111并未被外力驱动破裂的情况下,由于易裂部1111没有裂开,能保证较好的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传力组件20作用于易裂部1111的方式包括不限于推顶易裂部1111与回拉易裂部1111。其中,传力组件20推顶易裂部1111时,能实现易裂部1111受到外界推力作用而裂开形成出料口。本实施例附图1至图4所公开的储物组件及气雾罐装置均是采用传力组件20推顶易裂部1111使得易裂部1111裂开形成出料口的方式。当然,对上述实施例中的传力组件20与易裂部1111之间的关系稍微加以改进,也能采用例如回拉传力组件20来使得易裂部1111裂开而形成出料口。具体而言,传力组件20的端部例如与易裂部1111粘接、卡接或铆接相连,通过传力组件20回拉易裂部1111,也能实现易裂部1111受到外界拉力作用而裂开形成出料口。此外,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推顶或回拉方式作用于易裂部1111而使得易裂部1111裂开形成出料口,也可以是采用其它方式作用于易裂部1111使得易裂部1111开裂形成出料口。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易裂部1111上设有冲压线口103。所述冲压线口103处的腔壁厚度小于所述储物室101的其余部位的腔壁厚度。如此,易裂部1111在传力组件20的推动作用下,冲压线口103处的腔壁由于厚度较小相应裂开形成出料口。冲压线口103处的壁厚足够薄,在外力作用下能裂开即可。冲压线口103处的壁厚的具体范围可以根据具体材料来确定,不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冲压线口103为环形的冲压线口103,例如圆形的冲压线口103,椭圆形的冲压线口103,或方形的冲压线口103等等。如此,冲压线口103在外力作用下裂开,冲压线口103包围的区域腔壁与储物室101其余腔壁相分离,形成出料口。此外,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冲压线口103也不一定要设计为环形状,冲压线口103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十字形、米字形等等。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冲压线口103也可以是间断的多个线口,多个线口周向设置形成一圈,在外力作用下,也能在储物室101的腔壁上形成出料口。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冲压线口103为两圈以上。冲压线口103的圈数越多,越有利于易裂部1111在外力作用下裂开形成出料口。当然,在一个实施例中,冲压线口103也可以是一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储物体10包括储物体身11与储物体封盖12。所述储物体封盖12盖设于所述储物体身11的口部,所述第一开口102开设于所述储物体封盖12上,所述易裂部1111设置于所述储物体身11的顶壁111上。储物体身11的内壁及储物体封盖12所围成的空间为储物室10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为了提高储物体身11与储物体封盖12之间的密封性,储物体身11的口部设有周向的第一翻边113,储物体封盖12的口部设有周向的第二翻边121,所述第二翻边121叠设于第一翻边113上。如此,周向的第一翻边113与周向的第二翻边121相接触,能保证储物体身11与储物体封盖12之间的密封性,也能保证储物体身11与储物体封盖12之间稳固地结合在一起。此外,具体而言,第一翻边113与第二翻边121之间可以采用防水粘胶进行粘接固定,也可以采用压紧力的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另外,储物体10在制造过程中,储物体身11与储物体封盖12分别进行生产加工,能保证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储物体身11的顶壁111还包括与所述易裂部1111相连的环状壁1112。所述环状壁1112的周向内边缘与所述易裂部1111的周向边缘相连,所述环状壁1112的周向外边缘与所述储物体身11的侧壁112相连。所述冲压线口103设置于所述易裂部1111的周向边缘。所述环状壁1112与所述易裂部1111均呈圆锥台状,所述环状壁1112的斜侧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易裂部1111的斜侧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如此,传力组件20推动易裂部1111过程中,易裂部1111的周向边缘处的冲压线口103容易发生裂开形成出料口。

可选地,请参阅图1至图3,储物体身11为例如采用塑胶、橡胶或硅胶等通过注塑机注塑一体成型的注塑件。如此,储物体身11与顶壁111与储物体身11的侧壁112为一体化结构,制作效率较高,且成本低廉。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传力组件20包括顶杆21、助力顶托22与按压盖23。所述顶杆21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02伸入到所述储物室101内,所述顶杆21一端与所述助力顶托22相连,所述助力顶托22设置于所述储物室101内并与所述易裂部1111对应设置,所述顶杆21另一端与所述按压盖23相连,所述按压盖23位于所述储物室101外。按压盖23与助力顶托22均有利于施加作用力以使得易裂部1111裂开形成出料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传力组件20也可以仅包括顶杆21,通过顶杆21直接驱使易裂部1111。或者,传力组件20还可以是包括顶杆21及与顶杆21的一端相连的助力顶托22,顶杆21推动助力顶托22,通过助力顶托22带动易裂部1111裂开形成出料口,这样有利于快速地实现易裂部1111的周向边缘处的冲压线口103出现断裂从而形成出料口,同时顶杆21的直径可以尽可能地小,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再或者,传力组件20还可以是包括顶杆21及与顶杆21的一端相连的按压盖23,手指作用于按压盖23,由按压盖23来带动顶杆21并推动易裂部1111,以提高手指推压过程中的舒适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传力组件20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顶杆21外的密封垫圈24与压环25。所述储物体封盖12的顶壁上设有凹部1231,所述第一开口102形成于所述凹部1231的底壁,所述密封垫圈24及所述压环25均设置于所述凹部1231内,所述密封垫圈24位于所述压环25与所述凹部1231的底壁之间。密封垫圈24能避免物料从顶杆21外侧壁与第一开口10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向外泄露,保证较好的密封性。压环25使得密封垫圈24稳定地设置于凹部1231内,避免密封垫从凹部1231内脱离出。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第一开口102处的密封性,密封垫圈24与凹部1231的外侧壁紧密接触配合。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储物体封盖12的顶壁上设有第二开口122,所述储物体封盖1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122处的阀门密封盖123,所述凹部1231设置于所述阀门密封盖123的顶壁上。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1至图3,为了提高第二开口122处的密封性,第二开口122的口壁设有周向的第三翻边124,阀门密封盖123的口部设有周向的第四翻边125,所述第四翻边125叠设于第三翻边124上。如此,周向的第三翻边124与周向的第四翻边125相接触,能保证第二开口122处的密封性,也能保证阀门密封盖123稳固地结合在储物体封盖12的顶壁上。此外,具体而言,第三翻边124与第四翻边125之间可以采用防水粘胶进行粘接固定,也可以采用压紧力的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另外,储物体封盖12在制造过程中,储物体封盖12的顶壁上的阀门密封盖123单独进行生产加工,能保证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当然,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阀门密封盖123与储物体封盖12的顶壁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的储物组件还包括防盗盖30。所述防盗盖30盖设于所述储物体封盖12的口部,所述传力组件20伸出到所述储物室101外的部分位于所述储物体封盖12内。具体而言,顶杆21穿过第一开口102伸出到储物室101外的端部及按压盖23设置于储物体封盖12内,并由防盗盖30盖住,从而能避免误碰顶杆21导致顶杆21推动易裂部1111。

在一个实施例中,储物组件还包括聚脂漆与固化剂。聚脂漆与固化剂中的其中一种盛装于储物体10的储物室101中,另一种盛装于罐体40中。如此,储物组件可以作为一次性的储物组件来进行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4,一种气雾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储物组件,还包括罐体40,所述储物组件设置于所述罐体40内。

上述的储物组件,存储时,将聚脂漆与固化剂中的其中一种盛装于储物体10的储物室101中,另一种盛装于罐体40中,以将聚脂漆与固化剂分隔存储,防止聚脂漆与固化剂混合。使用时,由于传力组件20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开口102中并与易裂部1111对应设置,在储物体10外对传力组件20施加外力,由传力组件20作用于易裂部1111(包括不限于推顶易裂部1111与回拉易裂部1111),以使储物室101的腔壁裂开形成出料口,聚脂漆与固化剂经由出料口混合。由于只需要在储物室101的腔壁上设计形成易裂部1111,以及采用传力组件20对易裂部1111施加外力来使易裂部1111破裂形成出料口,储物组件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装置成本较低。此外,在易裂部1111并未被外力驱动破裂的情况下,由于易裂部1111没有裂开,能保证较好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防盗盖30的外缘设有第五翻边31,第五翻边31叠设于第二翻边121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及图4,罐体40的口部的侧壁设有周向的第六翻边41,第一翻边113叠设于第六翻边41上。如此,储物组件稳固地设置于罐体40上,并由于周向的第一翻边113叠设于周向的第六翻边41上,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具体而言,第二翻边121与第五翻边31之间,第一翻边113与第六翻边41之间,均可以采用粘胶粘接固定,也可以采用压紧力进行压紧结合在一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