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移式顶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39791发布日期:2020-02-14 23:0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上移式顶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防伪标签粘贴用辅助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上移式顶料机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给生产厂家和消费者都带了巨大的损失,现有的防伪手段主要是通过防伪标签、防伪电话和网络验证等方法进行防伪验证。在实际使用中,还可以在防伪标签中添加各种产品相关信息,进一步确保防伪效果。在将防伪标签制作成功后,将防伪标签贴在产品上才能起到防伪的作用。目前在张贴三维防伪光栅膜时要么大多通过人工方式将其贴在产品上,粘贴效果不一,且精准度及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与片仓的配合能够使片仓内的光栅膜稳定上升供机械手抓取,降低人工成本,在最上层光栅膜用掉后,下层的光栅膜向上移动,使最上层的光栅膜处在同一位置,便于机械手重复快速的取光栅膜并将其贴在产品上,提高效率,且粘贴合格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移式顶料机构,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包括贴标区和加料区,支撑底板的贴标区处设置有支撑框,支撑框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支撑框内设置有托条,托条贯穿支撑框的前侧和后侧,托条的两端连接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链条、链轮和托杆,链轮连接有电机,所述托杆连接于链条上,所述托杆位于托条下方托住托条。

进一步的所述链条和链轮设置有四组,四组链轮和链条分布于支撑框的四个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托条对应托杆处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下凹槽,托杆伸入下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链条上设置有托架,托架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上凹槽,所述托杆伸入上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支撑框上设置有链条导轨,链条沿着链条导轨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片仓装于片箱内,片箱可放置在贴标区,在贴标区能够稳定的将光栅膜依次由片仓顶端顶出,与机械手进行配合,机械手每次在同一位置取光栅膜并贴在产品表面,解决防伪光栅膜在粘贴过程中的位置不准确、光栅膜方向不统一、粘贴效率低下等问题,解决人工或半自动设备在光栅膜粘贴过程中的多次定位或定位不准而造成的粘贴精度低下,粘贴工作不连贯,不合格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从而提高光栅膜粘贴的精度、品质、合格率等,进而为印刷厂带来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防伪标签贴合线上的供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片箱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片箱的主视图;

图5为片仓顶部伸出片箱顶板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部分片仓处在片箱内时的简图;

图7为片仓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左片仓和右片仓分离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图8中b部的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c部的放大图;

图11为支撑底板、支撑框和定位顶板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1、支撑底板;11、滑轨;12、提升块;13、定位顶板;131、第二出口;132、定位孔;14、支撑框;141、定位夹板;142、链条导轨;15、挡板座;21、链条;22、链轮;23、电机;24、托架;25、托杆;26、托条;3、片箱;31、片箱侧板;32、片箱底板;321、滑块;322、镂空部;33、片箱顶板;331、存取口;34、中间底板;341、直线轴承;342、定位件;35、撑杆;36、中间层限位底板;362、限位槽板;311、拉手;312、定位轴;5、光栅膜;6、片仓;61、左片仓;611、左仓盖;62、右片仓;621、右仓盖;6211、固定孔;63、缝隙;64、台阶;65、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1对本发明上移式顶料机构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一种防伪标签贴合线上的供料装置,包括片箱3,片箱3内设置有若干竖直布置的片仓6,光栅膜5置于片仓6内,片仓6的顶部设置有供光栅膜5送出的第一出口,所述片仓6连接有顶料机构,顶料机构伸入片仓6内且向上顶光栅膜5。

如图8所示,光栅膜5标签依次叠加储存于片仓6内,如图1、3和6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若干片仓6成矩阵式分布在片箱3内,本实施例中片仓6具有15个,15个片仓6呈5排3列分布。

本发明可与机械手进行配合使用,如在机械手的端部设置吸盘,吸盘用于吸附光栅膜5,在标签贴合线上,产品依次在传送带上移动,机械手在片箱3的顶部将片仓6伸出的光栅膜5取走并贴在产品上,机械手每次均移动相同的路径,提高其工作效率,通过多个机械手配合,可同时粘贴多个光栅膜5,当然一个机械手上可同时具有多个吸盘,以同时吸附多个光栅膜5。

由顶料机构向上移动将最上层的光栅膜5顶出第一出口,由机械手抓取,同时下层的光栅膜5将由顶料机构再次顶出第一出口,实现连续不断的作业粘贴过程。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片仓6包括左片仓61、右片仓62和仓盖,所述左片仓61和右片仓62相靠近的面不接触留有缝隙63,所述仓盖固定于左片仓61和右片仓62的顶端,左片仓61和右片仓62之间形成容纳光栅膜5的空腔,所述顶料机构包括伸入缝隙63的托条26,托条26连接有驱动机构。

参照图8和9所示,在左片仓61和右片仓62形成的空腔形状与光栅膜5的形状相同,优选的仓盖包括相互铰接的左仓盖611和右仓盖621,左仓盖611和右仓盖621均呈凹形,二者扣合在一起时形成与空腔形状相同的第一出口,左仓盖611和右仓盖621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左仓盖611和右仓盖621的自由端设置有固定孔6211,如图9中所示,左仓盖611的自由端在右仓盖621的自由端上方,在左片仓61和右片仓62扣合时,左仓盖611的自由端伸至右仓盖621的自由端上方并叠加在一起,固定螺孔的轴线沿竖直布置,二者在固定孔6211内穿设有固定螺钉,左仓盖611和右仓盖621分别与左片仓61和右片仓62固定连接,左片仓61和右片仓62仅在顶端由仓盖连接固定,其余部分均不连接。

如图10所示,在左片仓61和右片仓62的底端设置有端板65,端板65用以阻止光栅膜5由底部漏下。

优选的具有三根托条26,三根托条26分布在三列片仓6处,每根托条26同时伸入5个片仓6内,在托条26的两侧(前侧和后侧)均具有驱动机构,使托条26的两端受力相同均衡。

片仓6是竖直插入在片箱3内的,托条26穿过片仓6的缝隙63,此时驱动机构使托条26向上移动,托条26将托着光栅膜5向上移动,使光栅膜5伸出片仓6顶部的第一出口;在片仓6内部的光栅膜5不足时,可将片仓6由片箱3内取出,打开左仓盖611和右仓盖621,使左片仓61和右片仓62打开形成图8所示状态,将新的光栅膜5补充放入内部再扣上左片仓61和右片仓62并通过仓盖锁定,使片仓6形成如图6所示状态,此时左片仓61和右片仓62的顶部被左仓盖611和右仓盖621连接固定在一起,并且缝隙63由仓盖向下延伸至底端外,也就是在取出片仓6时,片仓6由片箱3的顶部抽出,托条26将由片仓6的底部脱出,不会阻碍片仓6的取出。

所述片箱3包括片箱顶板33、片箱底板32和连接片箱顶板33和片箱底板32的片箱侧板31,片箱侧板31在托条26穿过的位置也具有与片仓6相同的缝隙63供托条26上下移动,所述片箱底板32上还设置有中间底板34,所述片仓6的底部抵触于中间底板34上,片箱顶板33上开设有供片仓6存取的存取口331,片箱顶板33上方设置有可移开的定位顶板13,定位顶板13上设置有与第一出口相同的第二出口131,二者形状尺寸均相同,中间底板34的底部连接有升降机构。

如图3所示,在工作状态时,片仓6的顶部与片箱顶板33基本齐平,且被定位顶板13所紧压,可避免片仓6向上移动,若需要将片仓6取出,将定位顶板13移开后,在此处定位顶板13可以和片箱顶板33通过螺栓连接,旋开螺栓即可将定位顶板13移开,此时不便将片仓6直接由上方抽出;可通过升降机构使中间底板34顶出移开片箱顶板33区域,使位于中间底板34上的片仓6同步向上移动形成如图4、5和6状态所示,此时片仓6的顶部部分伸出至片箱顶板33的外侧,便于工作人员抓取片仓6并将其抽出。

再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在中间底板34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片仓6位置的定位件342,左片仓61和右片仓62的底部插入定位件342内。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片箱顶板33和中间底板34之间设置有若干层中间层限位底板36,片仓6穿过中间层限位底板36,中间层限位底板36上对应片仓6处设置有限位槽板362。

优选的本实施例左片仓61和右片仓62在相互靠近的面处(靠近缝隙63的一面)设置有台阶64。

如图6所示,中间层限位底板36的边缘可以固定于片箱侧板31上,片仓6穿过中间层限位底板36,中间层限位底板36对片仓6进行限位,使其保持竖直状态,其中限位槽板362可伸入左片仓61和右片仓62的台阶64处,其并不与托条26相互干扰,使左片仓61和右片仓62各自能够保持竖直状态,二者之间的缝隙63保持不变。

同样的在中间底板34上的定位件342也是与台阶64进行配合,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定位件342和限位槽板362均呈凹形。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片箱3下方设置有支撑底板1,支撑底板1包括贴标区和加料区,支撑底板1与片箱3之间设置有滑动副,滑动副由贴标区延伸至加料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定向脚轮,所述片箱底板32开设有供定向脚轮延伸至外部的镂空部322,加料区处设置有与定向脚轮配合的楔形的提升块1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以支撑底板1对应加料区方向为前侧,对应贴标区为后侧,滑动副包括设置于支撑底板1上的滑轨11和设置于片箱3底部的滑块321,滑块321具体的设置于片箱底板32下方,楔形提升块12朝向贴标区一侧倾斜,优选的在支撑底板1对应贴标区处设置有支撑框14,定位顶板13设置于支撑框14上,此时定位顶板13与片箱顶板33之间可不再设置螺栓,定位顶板13与支撑框14之间设置有可使定位顶板13升降的装置,此装置可采用直线电机23或气缸或其他装置。

且支撑底板1对应贴标区和加料区之间处设置有挡板座15,挡板座15与支撑底板1通过螺钉连接,在正常工作时,片箱3处于贴标区,此时挡板座15固定在支撑底板1上可对片箱3进行固定,防止其在滑轨11上滑动;在需要添加光栅膜5时,定位顶板13顶起不再压紧片箱顶板33和片仓6的顶端,将挡板座15取下,使片箱3沿滑轨11向前侧移动,当定向脚轮接触到提升块12时,随着片箱3继续移动,定向脚轮将移动至提升块12上方,随之中间层底板被顶起,使片仓6的顶端伸出片箱顶板33,工作人员可顺利的将片仓6取出。

在片箱3朝向前侧的片箱侧板31上优选的具有拉手311,以方便工作人员拉片箱3的移动,当然也可以在片箱3和支撑底板1之间设置气缸或直线电机23用以推动片箱3在贴标区和加料区之间移动。

优选的在片箱顶板33上设置有定位销,而定位顶板13上设置有定位孔132,且定位孔132的周围设置为圆角或倒角,在定位顶板13向上移动时,定位销与定位孔132脱开,片箱3滑出;挡片箱3滑回至贴标区时,定位顶板13下降,使定位销伸入定位孔132内,此时保证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131对齐,光栅膜5能够顺利的由上端被推出,同时定位顶板13是固定在支撑框14上的,支撑框14与支撑底板1固定,二者均保持原位,定位顶板13也能够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原位,片箱3滑回至贴标区后,定位顶板13与片箱3通过定位孔132和定位销的配合使得片箱3回到初始位置,机械手完全不会变换其抓取光栅膜5的位置。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片箱顶板33与片箱底板32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撑杆35,所述中间底板34与撑杆35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341。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直线轴承341固定在中间底板34上,并与撑杆35滑动连接,直线轴承341具有一定的长度,其底端支撑在片箱底板32上,使得中间底板34与片箱底板32之间有一定距离,此距离可用来布置直径较大的定向脚轮,在正常工作时,定向脚轮的底部悬空,可避免机械振动带来的整个片箱3抖动。

同时中间层限位底板36可固定在撑杆35上,片箱3整体更加牢固。

所述支撑底板1的贴标区处设置有容纳片箱3的支撑框14,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撑框14上,驱动机构包括链条21、链轮22和托杆25,链轮22连接有电机23,所述托杆25连接于链条21上,所述托杆25位于托条26下方托住托条26。

本实施例优选的在支撑框14的四个角处均具有链条21,每根链条21连接两个链轮22,这两个链轮22上下分布,也就是在支撑框14的上部角处分布有四个链轮22,其下部角处也分布由四个链轮22,托杆25具有两根,分别位于支撑框14的前侧和后侧,且托杆25的两端均连接在链条21上,所有链条21由同一电机23驱动,此电机23优选的采用伺服电机23,且伺服电机23与链轮22之间设置有减速箱,与四根链条21连接的链轮22连接至同一减速箱,并由同一伺服电机23驱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每根链条21连接两个链轮22,但只需其中一个链轮22连接减速箱,本实施例优选的是电机23和减速箱均设置于支撑底板1上,所有底部的链轮22连接减速箱。

通过伺服电机23的驱动,使所有链条21同步移动,链条21将带着托杆25逐渐向上移动,同时使托条26各个位置同步向上移动,所有的光栅膜5能够同步移动。

且优选的所述托条26对应托杆25处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下凹槽,托杆25伸入下凹槽内。

所述链条21上设置有托架24,托架24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上凹槽,所述托杆25伸入上凹槽内。

在需要将片箱3拉出时,使托杆25由下凹槽和上凹槽内取出,此时托杆25将不在阻挡片箱3。

其中托杆25的取出方式可采用使链条21反转,使托杆25、托架24和托条26之间的挤压力减小,顺利的将托杆25取出。

优选的在支撑框14上设置有定位夹板141,定位夹板141上具有轴孔,在所述的片箱3上通过螺钉连接有定位轴312,定位轴312伸入定位夹板141后通过螺钉将定位轴312锁紧在片箱3上,此时可完成片箱3与支撑框14的紧固,反之定位轴312由定位夹板141取出即不再限制片箱3。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支撑框14上设置有链条导轨142,链条导轨142使得链条21在内部移动精度高,防止链条21抖动,保证托杆25的移动位置精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