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袋分页贴标机及分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40485发布日期:2020-02-28 11:5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袋分页贴标机及分页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贴标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包装袋分页贴标机及分页方法。



背景技术:

贴标机是将具有标识功能的标签贴在产品包装上的设备。

现有的贴标设备是应用在纸箱和纸板这类硬质包装产品上的,而包装袋这类柔性的包装产品上使用需要人工进行分页,而且在运输和贴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褶皱和错位等问题,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在贴标之前对包装袋进行分页,以及保证包装袋运输和贴标过程中包装袋平整的贴标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包装袋分页贴标机及分页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包装袋分页贴标机包括:包装袋分页装置,以及安装在包装袋分页装置一侧做直线运动的包装袋输送装置。

所述包装袋分页装置包括:装料组件,安装在装料组件上方的分页组件,包装袋放置在装料组件内,所述分页组件与包装袋抵接,所述分页组件相对于包装袋做直线运动。

所述包装袋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装料组件一侧的第一输送机,以及安装在第一输送机上方两侧的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为弹性组件,所述压板组件的宽度与包装袋的宽度相配合,所述压板组件对包装袋施加压力增加包装袋与第一输送机之间的摩擦力。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压板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一输送机的上方,并与第一输送机转动连接,所述压板组件在重力的作用下与第一输送机抵接。

通过压板组件与第一输送机的转动连接,使压板组件可以在自重的影响下与第一输送机和包装袋抵接,为包装袋压边,并增加了包装袋与第一输送机的静摩擦力,保证包装袋在运输和贴标过程中都保持表面平整,并且由于压板组件为弹性组件,所以压板组件在重力的影响下从连接处向中间位置形成弧形对包装袋进行了导向,避免了包装袋在进入压板组件的过程中发生翘头的问题。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装料组件的底端为一平面,平面的一端与第一输送机相接另一端设有角度部件,在角度组件和第一输送机之间的上方设有弹性压件,所述弹性压件与分页组件相配合,包装袋成预定角度夹持在弹性组件和角度部件之间。

将包装袋叠放在装料组件内通过角度部件和弹性压件对包装袋进行固定,通过弹性压件使包装袋与分页组件抵接,并配合分页组件将包装袋依次输送至第一输送机的上方。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分页组件为设置在角度部件和第一输送机之间的第二输送机和第三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和第三输送机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输送机和第三输送机的上表面均高于装料组件的底端平面,所述第二输送机和第三输送机均安装在弹性压件的下方并与弹性压件相配合,所述第三输送机安装在角度部件和弹性压件之间,所述第二输送机的工作速度大于第三输送机的工作速度。

通过弹性压件增加了包装袋与第二输送机和第三输送机的摩擦力,第三输送机将最底层的包装袋输送至第二输送机和弹性压件之间,第二输送机将包装袋输送至第一输送机和压板组件之间,最后第一输送机将包装袋输送至贴标装置的下方进行贴标工作。

其中,第三输送机将最底层的包装袋输送至第三输送机的过程中,会与第二层的包装袋发生抵接,并对第二层的包装袋进行运输,此时若使第二输送机的工作速度小于或大于第三输送机的工作速度会将最底层和第二层的包装袋一起运输至第一输送机的上方,无法达到分页的效果,为此需要使第二输送机的工作速度大于第三输送机的工作速度,在第三输送机将第二层的包装袋输送至第二输送机的上方之前就将最底层的包装袋输送至第一输送机的上方,从而实现分页的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压件的下表面呈圆弧状,所述弹性压件的下表面至第三输送机的上表面的距离大于弹性压件的下表面至第二输送机的上表面的距离,通过圆弧状的弹性压件可以对包装袋施加压力,位于下方的与第三输送机和第二输送机直接接触的包装袋的输送速度大于上方因静摩擦而出现位移的包装袋,从而达到分页的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机的表面设有若干凸起,所述第二输送机与包装袋之间的静摩擦力大于第三输送机与包装袋之间的静摩擦力。

因为第二输送机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三输送机的运行速度,并且在工作时需要第二输送机将第三输送机上的包装袋输送至第一输送机的上方,所以在第二输送机的表面设有若干凸起,使第二输送机与包装袋之间的静摩擦力大于第三输送机与包装袋之间的静摩擦力在第三输送机上的包装袋运输到第二输送机上之后能够将包装袋从第三输送机上抽离。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装料组件的底端平面高于第一输送机的上表面,所述装料组件和第一输送机之间固定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上方还设有滚轮组件。

第二输送机将包装袋输送至与第一输送机连接的部位时若不进行导向和限位,容易出现上翘或垂头,出现上翘的问题会引发包装袋无法运输至压板组件的下方的问题,出现垂头的问题会引发包装袋在第一输送机上积压褶皱的问题,因此通过滚轮组件对包装袋进行限位,能够防止包装袋翘头,通过弧形板对包装袋进行导向,能够防止包装袋垂头,进一步的保证了包装袋运输时的平整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装料组件为顶端与外界相通的长方体箱体,所述箱体的底端内部设置有在箱体内做直线运动的提升板,以及安装在提升板与箱体之间的第一气缸,所述箱体的顶端还设置有挡料块,所述挡料块与箱体之间预留有包装袋通过的空间,所述第一气缸的运动方向与第一输送机的运动方向相垂直。

通过箱体的提升板和挡料板对包装袋进行限位,使包装袋在分页和运输前保持平整,通过第一气缸能够保证包装袋始终与挡料块抵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分页组件为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安装在箱体的顶端一侧的第二气缸,与第二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运动方向与第一输送机的运动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三气缸的运动方向与第一输送机的运动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与包装袋抵接,所述第三气缸对包装袋的压力大于第一气缸对包装袋的压力。

通过第三气缸能够克服第一气缸对包装袋的支撑力,使包装袋与挡料块分离与第三气缸的伸缩杆抵接,然后通过第二气缸将第三气缸运输至第一输送机的上方,由于包装袋与挡料块分离仅与第三气缸的伸缩杆抵接,所以在静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二气缸推动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带着包装袋运输至第一输送机的上方。

一种包装袋分页贴标机的分页方法包括:包装袋输送装置的上方还安装有与包装袋和压板组件相配合的贴标装置。

第一步,将包装袋叠放装料组件内,使分页组件与叠放的包装袋抵接,并启动与包装袋相配合的贴标装置。

第二步,通过分页组件将与分页组件抵接的包装袋输送至第一输送机的上表面。

第三步,输送至第一输送机上表面的包装袋在压板组件的压力下与第一输送机抵接,并与第一输送机的输送带发生静摩擦,与压板组件发生滑动摩擦。

第四步,在压板组件的压力下第一输送机将包装袋平整的输送至贴标装置的下方进行贴标工作。

第五步,完成贴标装置后第一输送机将包装袋运输至收料装置内进行存放。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袋分页贴标机及分页方法,通过装料组件保证包装袋的平整,通过分页组件对包装袋进行分页,并将分好页的包装袋运输至第一输送机的上方,在第一输送机对包装袋进行运输的过程中,通过压板组件对包装袋施加压力增加包装袋与第一输送机之间的摩擦力,通过第一输送机与包装袋之间的静摩擦力对包装袋进行运输,由于在第一输送机对包装袋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压板组件始终对包装袋的整体施加压力,所以能够保证包装袋的平整,通过宽度可调的压板组件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包装袋,能够使设备对不同的包装袋进行分页、运输和贴标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装料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至图7所示附图标记为:包装袋分页装置1、包装袋输送装置2、贴标装置3、收料装置4、包装袋5、装料组件11、分页组件12、压板组件21、弧形板22、滚轮组件23、第一输送机24、提升板101、第一气缸102、挡料块103、第二气缸104、第三气缸105、分页板106、角度组件111、第二输送机121、第三输送机122、弹性压件123、凸起1211。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经申请人研究分析,在现有的贴标设备中都是对纸箱和纸板这类硬质包装产品进行贴标,对于包装袋这类柔性的包装产品还是需要进行人工分页,并且在运输和贴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褶皱和错位等问题,为此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包装袋分页贴标机及分页方法使包装袋在贴标之前对包装袋进行分页,以及保证包装袋运输和贴标过程中包装袋的平整。

一种包装袋分页贴标机包括:包装袋分页装置1、包装袋输送装置2、贴标装置3和收料装置4。

包装袋分页装置1包括:装料组件11和分页组件12,装料组件11用于放置包装袋5,在放置包装袋5时将包装袋5叠放在装料组件11内,分页组件12与包装袋5抵接,分页组件12做直线运动的时候由于分页组件12与包装袋5抵接而发生静摩擦,从而将与分页组件12抵接的包装袋5从装料组件11中分离出来,达到分页的效果。

包装袋输送装置2包括:第一输送机24和压板组件21,虽然输送机的种类多样,但是本发明进行运输的是表面光滑的塑料材质的包装袋5进行运输,所以需要选用摩擦力最大的输送机进行运输工作,而平面输送机的运输主要依靠货物自重进行运输表面摩擦力要小于依靠摩擦力进行运输的爬坡皮带机,所以第一输送机24为传送带表面摩擦力大的爬坡皮带机,但是使用时只使用皮带机的表面摩擦力大和输送功能因此将爬坡皮带机平放,使爬坡皮带机的上表面与地面平行。

压板组件21为固定安装在第一输送机24的上方并与第一输送机24转动连接的弹性组件,具体的为两端焊接有空心管的不锈钢片体,且不锈钢片体的表面粗糙度在1.6μm以下,通过空心管套接在第一输送机24的上方实现压板组件21与第一输送机24的转动连接。压板组件21安装在第一输送带的两侧,压板组件21的宽度与放置在装料组件11内的包装袋5相配合,不锈钢片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与第一输送机24抵接,并且接近连接处的位置为弧形,包装袋5在弧形的导向下进入到压板组件21和第一输送机24之间的位置,包装袋5在压板组件21和第一输送机24之间由于不锈钢片体的表面粗糙度在1.6μm以下光滑度高于第一输送机24的光滑度,所以不锈钢片体与压板组件21发生滑动摩擦,与第一输送机24发生静摩擦,从而达到第一输送机24对包装袋5进行运输,压板组件21为包装袋5压边,并且压板组件21对包装袋5进行压边时对包装袋5施加压力还增加包装袋5与第一输送机24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第一输送机24的运行平稳。

贴标装置3与包装袋5的宽度相配合,能够对贴标装置3进行贴标,以及具有在标签上打印的功能。

收料装置4为一壳体,壳体的顶端及与顶端相邻的一侧与外界相通截面形状呈横放的l形。

装配过程:首先将爬坡皮带机平放作为第一输送机24,然后使用螺钉和l板在第一输送机24的两端安装与压板组件21相配合的轴类工件,此时注意使轴类工件的间距小于压板组件21的长度,使压板组件21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与第一输送机24和包装袋5抵接,然后将压板组件21两端的空心管套接在轴类工件上,组成包装袋输送装置2。

使用螺钉将分页组件12固定安装在装料组件11上,组成包装袋分页装置1。

先使用螺钉将包装袋分页装置1安装在包装袋输送装置2的一侧,将收料装置4安装在包装袋输送装置2的另一侧,将包装袋5叠放装料组件11内,使分页组件12与叠放的包装袋5抵接,对分页组件12、包装袋输送装置2和收料装置4进行调速和测试,待包装袋输送装置2能够完成对包装袋5的分页工作,包装袋输送装置2能够保证运输过程中包装袋5的平整,以及收料装置4能够将包装袋5完全收入到收料装置4内之后,最后再使用螺钉将贴标装置3安装在包装袋输送装置2的上方,进行贴标装置3的贴标工作的调试。

工作原理,第一步,将包装袋5叠放装料组件11内,使分页组件12与叠放的包装袋5抵接,并启动与包装袋5相配合的贴标装置3。

第二步,通过分页组件12将与分页组件12抵接的包装袋5输送至第一输送机24的上表面。

第三步,输送至第一输送机24上表面的包装袋5在压板组件21的压力下与第一输送机24抵接,并与第一输送机24的输送带发生静摩擦,与压板组件21发生滑动摩擦。

第四步,在压板组件21的压力下第一输送机24将包装袋5平整的输送至贴标装置3的下方进行贴标工作。

第五步,完成贴标装置3后第一输送机24将包装袋5运输至收料装置4内进行存放。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装料组件11的底端为一平面,平面的一端与第一输送机24相接,另一端设有角度部件,角度部件的表面粗糙度在1.6μm以下,角度部件与平面的夹角小于45°,避免叠放的包装袋5的端部与平面抵接的数量,增加包装袋5在包装袋分页装置1内的平整度。

在角度组件111和第一输送机24之间的上方设有弹性压件123,弹性压件123如压板组件21的结构原理相同,弹性压件123为一端焊接有空心管的不锈钢片体,在角度部件的上方使用螺钉和l板安装有与弹性压板相配合的轴类工件,在靠近第一输送机24的一端的上方使用螺钉和l板安装有与弹性压板相配合的横梁,如图2和图4所示在横梁和弹性压件123之间焊接有弹簧,在装配时先将弹簧焊接在弹性压件123和横梁之间再将弹性压件123与角度部件上方的轴类工件套接,最后再将横梁固定安装在装料组件11的上方。

其中,弹性压件123的宽度小于压板组件21之间的间距,避免弹性压件123与压板组件21发生冲突。

分页组件12为设置在角度部件和第一输送机24之间的第二输送机121和第三输送机122,第一输送机24、第二输送机121和第三输送机122的运动方向一致,并且与包装袋5的接触顺序为第三输送机122将包装袋5输送至第二输送机121,第二输送机121将包装袋5输送至第一输送机24,第二输送机121和第三输送机122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输送机121和第三输送机122的上表面均高于装料组件11的底端平面,保证第二输送机121和第三输送机122都能够与包装袋5发生静摩擦,第二输送机121和第三输送机122均安装在弹性压件123的下方并与弹性压件123相配合,弹性压件123在弹簧的弹力和自身重力的影响下与第二输送机121发生抵接,第三输送机122安装在角度部件和弹性压件123之间,并且第二输送机121的工作速度大于第三输送机122的工作速度。通过弹性压件123增加了包装袋5与第二输送机121和第三输送机122的摩擦力,第三输送机122将最底层的包装袋5输送至第二输送机121和弹性压件123之间,第二输送机121将包装袋5输送至第一输送机24和压板组件21之间,最后第一输送机24将包装袋5输送至贴标装置3的下方进行贴标工作。

其中,第三输送机122将最底层的包装袋5输送至第三输送机122的过程中,会与第二层的包装袋5发生抵接,并对第二层的包装袋5进行运输,此时若使第二输送机121的工作速度小于或大于第三输送机122的工作速度会将最底层和第二层的包装袋5一起运输至第一输送机24的上方,无法达到分页的效果,为此需要使第二输送机121的工作速度大于第三输送机122的工作速度,在第三输送机122将第二层的包装袋5输送至第二输送机121的上方之前就将最底层的包装袋5输送至第一输送机24的上方,从而实现分页的效果。

如图2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弹性压件123的下表面呈圆弧状,弹性压件123的下表面至第三输送机122的上表面的距离大于弹性压件123的下表面至第二输送机121的上表面的距离,通过圆弧状的弹性压件123可以对包装袋5施加压力,位于下方的与第三输送机122和第二输送机121直接接触的包装袋5的输送速度大于上方因静摩擦而出现位移的包装袋5,从而达到分页的效果,并且下表面呈圆弧状的弹性压件123还对叠放的包装袋5具有阻挡和导向的作用,对上方的包装袋5进行阻挡,进行辅助分页的工作。

因为第三输送机122与包装袋5之间的静摩擦力大于第二输送机121与包装袋5之间的静摩擦力,则会造成第二输送机121无法将包装袋从第三输送机122上抽离出来,进而导致包装袋在第三输送机122和第二输送机121之间堆积形成褶皱,所以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二输送机121的表面设有若干凸起1211,使第二输送机121与包装袋5之间的静摩擦力大于第三输送机122与包装袋5之间的静摩擦力,在进行分页工作时,因为第二输送机121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三输送机122的运行速度,并且在工作时需要第二输送机121将第三输送机122上的包装袋5输送至第一输送机24的上方,所以在第二输送机121的表面设有若干凸起1211,使第二输送机121与包装袋5之间的静摩擦力大于第三输送机122与包装袋5之间的静摩擦力在第三输送机122上的包装袋5运输到第二输送机121上之后能够将包装袋5从第三输送机122上抽离出来。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装料组件11的底端平面高于第一输送机24的上表面,装料组件11和第一输送机24之间固定安装有弧形板22,弧形板22的上方还设有滚轮组件23,在完成分页组件12的装配后将弧形板22固定在分页组件12和第一输送机24之间对包装袋5进行导向,并且为了防止包装袋5与第一输送机24发生剐蹭,所以使弧形板22的宽度大于包装袋5的宽度。

完成弧形板22的装配后再安装滚轮组件23,滚轮组件23包括通过螺钉与第一输送机24固定连接的l板,通过螺钉与l板固定连接的横梁,通过弹簧将滚轮安装在横梁的下方,其中,弧形板22的弧度与滚轮的弧度相配合。

设置弧形板22和滚轮组件23的目的是第二输送机121将包装袋5输送至与第一输送机24连接的部位时若不进行导向和限位,容易出现上翘或垂头,出现上翘的问题会引发包装袋5无法运输至压板组件21的下方的问题,出现垂头的问题会引发包装袋5在第一输送机24上积压褶皱的问题,因此通过滚轮组件23对包装袋5进行限位,能够防止包装袋5翘头,通过弧形板22对包装袋5进行导向,能够防止包装袋5垂头,进一步的保证了包装袋5运输时的平整性。

在如图5和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装料组件11为顶端与外界相通的长方体箱体,箱体的底端四角处固定安装有运动方向与第一输送机24的运动方向相垂直的第一气缸102,在第一气缸102的伸缩杆上固定安装有提升板101,提升板101通过第一气缸102在箱体内做直线运动,如图7所示箱体的顶端两侧进行折边处理得到挡料块103,在挡料块103与箱体之间预留有包装袋5通过的空间,通过箱体的提升板101和挡料板对包装袋5进行限位,使包装袋5在分页和运输前保持平整,通过第一气缸102能够保证叠放的包装袋5始终与挡料块103抵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分页组件12由气缸组成,如图5和图6所示,分页组件12包括安装在箱体的顶端一侧的第二气缸104,与第二气缸104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的第三气缸105,第二气缸104的运动方向与第一输送机24的运动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三气缸105的运动方向与第一输送机24的运动方向相垂直,第三气缸105的伸缩杆与包装袋5抵接,第三气缸105对包装袋5的压力大于第一气缸102对包装袋5的压力。通过第三气缸105能够克服第一气缸102对包装袋5的支撑力,使包装袋5与挡料块103分离与第三气缸105的伸缩杆抵接,然后通过第二气缸104将第三气缸105运输至第一输送机24的上方,由于包装袋5与挡料块103分离,仅与第三气缸105的伸缩杆抵接,所以在静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二气缸104推动第三气缸105,第三气缸105带着包装袋5运输至第一输送机24的上方。

其中,为了减少装配组件缩短生产周期,所以第一气缸102、第二气缸104和第三气缸105均为滑台气缸,不必额外安装导轨组件或直线轴组件等导向组件,并且使用滑台气缸作为第三气缸105能够增加与包装袋5的接触面积,对减少包装袋5的损伤。

进一步地,因为静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二气缸104推动第三气缸105,第三气缸105带着包装袋5运输至第一输送机24的上方的过程中,顶端第二层的包装袋5也在静摩擦力的作用下向第一输送机24的方向发生了位移,此时仅通过第三气缸105的伸缩杆进行分页无法达到分页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5和图6所示在第三气缸105的伸缩杆上还弹性连接有分页板106,分页组件12的上方四角处固定安装有若干弹簧,弹簧的另一端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第三气缸105的伸缩杆的末端,其中,分页板106的长度大于包装袋5长度的二分之一,分页板106的宽度小于压板组件21的间距,分页板106的表面包覆有橡胶材质增加摩擦力,由于包装袋5都是表面光滑的塑料材质,所以在分页板106的表面包覆有橡胶材质可以使分页板106与包装袋5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包装袋5与包装袋5之间的摩擦力。

在工作时第三气缸105下压,分页板106与包装袋5抵接,分页板106上方的弹簧被压缩对分页板106施放弹力,第二气缸104的伸缩杆伸出,与分页板106抵接的包装袋5被运输至压板组件21和第一输送机24之间由输送机进行运输,此时顶端第二层的包装袋5也进行位移,但是由于包装袋5与包装袋5之间的摩擦力小于分页板106与包装袋5之间的摩擦力,所以与分页板106抵接的包装袋5位移距离大于顶端第二层的包装袋5的位移距离,那么重复上述工作过程时,分页板106同时与顶端第一层的包装袋5和第二层的包装袋5抵接,然后先将顶端第一层的包装袋5完全送离收料装置4,送入压板组件21和第一输送机24之间,顶端第二层的包装袋5仍有部分未离开收料装置4,在第三气缸105收回后顶端第二层的包装袋5被挡料块103和第一气缸102夹持无法被第一输送机24运输,重复上述工序达到分页的效果,而且由于分页板106为板件,与包装袋5是面状抵接,所以也能够保证在分页过程中包装袋5的平整。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