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标粘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0481发布日期:2020-02-28 11:50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线标粘贴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专用设备,尤其是一种线标粘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光纤跳线等的线标粘贴由全手工完成,基本的步骤是:揭标(将不干胶标签从标签纸上揭下)→转移(一般先粘在手指上,然后转移至光纤跳线等线缆的贴标处)→对称粘合;此生产方式效率低、质量问题严重,是光纤跳线、电线电缆、数据线、同轴电缆等线成品包装标识环节的瓶颈工序,生产效率高度依赖作业人员的个人熟练程度。另外,由于个体作业能力差异性大,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基本就是“控制人”,即控制作业人员的作业手势、作业习惯甚至作业态度,管控工作的变量多、效率低,质量保障系数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标粘贴机,实现了标签的自动传送、剥离,作业人员手持线缆只需要进行下压-上抬动作就实现了标签的粘贴工作,生产效率高,作业效果佳。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标粘贴机,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放卷机构、作业机构、回卷机构、电控机构;

所述回卷机构设置在放卷机构与作业机构中间;

放卷机构用于放置标签带原卷;

作业机构用于使得附着在标签带上的标签从标签带上脱落并停留在作业机构中,便于粘贴至线缆;

回卷机构用于回收标签带,绕成标签带回收卷;

电控机构用于控制回卷机构运行。

进一步地,回卷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与伺服电机连接的卷轴;所述卷轴设置于放卷机构与作业机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机构包括基座、外壳、传感器座、上板、下板、光电传感器;

所述基座安装在外壳中,外壳朝向回卷机构一侧设有敞开口;

所述外壳和基座中间开有竖向的作业槽;上板和下板安装在作业槽的前侧,上板和下板之间设有横向的标签通道;

传感器座安装在作业槽的后侧;传感器座上设有与标签通道相对的u型缺口;在u型缺口中安装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标签,并向电控机构回传标签检测信号。

更进一步地,在作业槽中设有弹性可挤压材料;弹性可挤压材料中开有比作业槽宽度小的挤压槽。

更进一步地,上板连接于外壳,下板装配在基座顶部,或者与基座顶部为一体结构,或者连接于外壳。

更进一步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u型缺口中的底部或顶部或侧壁。

更进一步地,电控机构包括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调速开关、延时开关;所述光电传感器向控制器回传标签检测信号,控制器通过电机驱动电路驱动伺服电机旋转;调速开关和延时开关分别连接控制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针对线标粘贴生产手工作业效率低、质量问题突出进行开发设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可以使作业人员用标准(统一、简单、少量)的动作实现贴标作业,既保证作业质量,又保证作业效率,大幅降低贴标工序作业对操作人员操作能力的依赖程度。

应用本发明进行贴标作业,速度快、质量好,新人无需培训,上手即能达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作业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线标粘贴机,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的放卷机构2、作业机构3、回卷机构4、电控机构5;

所述回卷机构4设置在放卷机构2与作业机构3中间;

放卷机构2具体可以是一个放卷架201,用于放置标签带原卷,标签带原卷展开后为标签带b;标签带b经过作业机构4后,标签带b上的标签a可被贴至线缆上,剩下的不含标签的标签带被回卷机构4回收,绕成标签带回收卷;

回卷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01和与伺服电机401连接的卷轴402;所述卷轴402设置于放卷机构2与作业机构3之间;

如图2所示,作业机构3包括基座301、外壳302、传感器座303、上板304、下板305、光电传感器306;

所述基座301安装在外壳302中,外壳302朝向回卷机构4一侧设有敞开口;

所述外壳302和基座301中间开有竖向的作业槽307;上板304和下板305安装在作业槽307的前侧,上板304和下板305之间设有横向的标签通道308;其中,上板304可连接于外壳302,下板305可装配在基座301顶部,或者与基座301顶部为一体结构,或者连接于外壳302;

传感器座303安装在作业槽307的后侧,例如可安装在基座301顶部后侧;传感器座303上设有与标签通道308相对的u型缺口309;在u型缺口309中安装光电传感器306,用于检测标签a;光电传感器306可安装在u型缺口309中的底部或顶部或侧壁;u型缺口309一方面用于安装光电传感器,另一方面用于标签a一个端部的承载;

更佳地,在作业槽307中还可以设置弹性可挤压材料,例如柔软有弹性的泡沫材料;弹性可挤压材料中开有比作业槽307宽度小的挤压槽;

电控机构5包括控制器(例如单片机或plc)、电机驱动电路、调速开关501、延时开关502;所述光电传感器306向控制器回传标签检测信号,控制器通过电机驱动电路驱动伺服电机401旋转;调速开关501和延时开关502分别连接控制器;调速开关501用于设置伺服电机401的转速,延时开关502用于设定前一次标签粘贴动作完成后至下一次伺服电机401启动之间的时延;电机驱动电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标签带原卷放置在放卷架201上,拉开标签带b,标签带b附着的标签a朝下;为了防止浪费,标签带前一段上没有附着标签;将标签带的前一段穿过上板304和下板305之间的标签通道308,然后绕过上板304后回转150~180度,绕在卷轴402上;卷轴402旋转时起到了涨紧轮的作用;

伺服电机401启动,卷轴402旋转使得其上的标签带回收卷转动,带动标签带b输送一个距离,标签带b在上板304处回转时,标签a从标签带b上自动脱落,停留在下板305上和u型缺口309底部,横跨作业槽307;光电传感器306检测到标签a到位,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401停止转动,作业人员双手持线缆,将线缆需要贴标签的一段沿作业槽307向下作垂直移动,停留的标签a(粘贴面朝上)在线缆下压力和作业槽307内弹性可挤压材料挤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粘贴于线缆上;作业人员将线缆回撤即完成一次贴标;

光电传感器306检测到标签a已经被粘贴走,控制器经过一个设定时延,例如1秒,再次启动伺服电机401;进行下一个标签的传送、剥离动作。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