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抑尘的配重可调式自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8562发布日期:2020-01-24 13: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抑尘的配重可调式自平衡装置,其包括物料疏导组件和扇叶手动打开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所述物料疏导组件,其包括物料疏导单元、第一防尘扇叶、第二防尘扇叶、配重块、挡尘板、框架和轴套,所述框架为目字形对称焊接结构,由四块立板和两块竖板组成,所述立板和所述竖板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立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物料疏导单元的外形为对称的l型焊接结构,由两块相同的挡尘板组成,两块挡尘板之间夹角为90度,所述物料疏导单元的两端面分别和所述框架的两侧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尘扇叶和所述第二防尘扇叶均由短栅板和长栅板组成,所述第一防尘扇叶的短栅板和所述第二防尘扇叶的短栅板上均设有u型通孔,所述第一防尘扇叶和所述第二防尘扇叶的两端面设有所述轴套,所述配重块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防尘扇叶短栅板的u型通孔和所述第二防尘扇叶短栅板的u型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尘扇叶的轴套和所述第二防尘扇叶的轴套分别通过螺纹销轴和所述框架立板上的螺纹孔连接;以及

所述扇叶手动打开组件,其包括手动打开结构、旋转手柄、旋转杆、第一拉紧绳索、第二拉紧绳索和卡簧,所述手动打开结构位于所述物料疏导单元的正下方,所述框架立板相同的位置处设有通孔,所述旋转杆的第一端穿过第一立板的通孔和所述旋转手柄焊接固定,所述旋转杆的第二端分别穿过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的通孔通过所述卡簧与第四立板的通孔连接,所述卡簧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杆和所述框架立板通孔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卡簧固定所述旋转杆的轴向位置,所述第一拉紧绳索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拉紧绳索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杆连接,所述第一拉紧绳索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拉紧绳索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尘扇叶的短栅板和所述第二防尘扇叶的短栅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抑尘的配重可调式自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疏导单元的两侧挡尘板在平衡位置时分别与所述第一防尘扇叶的长栅板和所述第二防尘扇叶的长栅板平行,所述物料疏导单元的两侧挡尘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防尘扇叶的长栅板和所述第二防尘扇叶的长栅板在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抑尘的配重可调式自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疏导单元的对称面与所述框架的立板平行,所述物料疏导单元的法线与所述框架的竖板垂直,所述物料疏导单元的脊线在同一高度,所述物料疏导单元等距平行分布,所述物料疏导单元的脊线和所述防尘扇叶的轴线互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抑尘的配重可调式自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扇叶和所述第二防尘扇叶关于所述物料疏导单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防尘扇叶和所述第二防尘扇叶为非对称结构,所述长栅板和所述短栅板之间的夹角为90度,通过焊接形成截面为l型的结构,所述第一防尘扇叶短栅板的u型通孔和所述第二防尘扇叶短栅板的u型通孔的位置交错分布,可以避免结构紧凑情况下产生碰撞干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抑尘的配重可调式自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防尘扇叶的脊线和所述第二防尘扇叶的脊线互相平行,所述螺纹销轴的轴线、所述轴套的轴线和所述框架立板上螺纹孔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5所述的用于抑尘的配重可调式自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疏导单元的长度和所述框架竖板的长度相等,所述防尘扇叶的总长度和所述物料疏导单元的长度相等,所述配重块的长度和所述防尘扇叶短栅板的长度相等,所述轴套的数量、所述螺纹销轴的数量和所述框架立板上螺纹孔的数量相等,所述防尘扇叶的数量、所述配重块的数量和所述螺栓的数量相等。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