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配吊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96674发布日期:2020-02-22 02:4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装配吊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大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节能农业种植大棚。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建筑工业化是世界性的大潮流和大趋势,同时也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国家的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市场异常火热。运用装配式建筑时都要采用相应的吊装设备,但现有的建筑装配吊装设备,缺乏安全保护能力、缺乏安全防范能力、智能操控性较差和工作协配性低。

授权公告号为cn201621331739.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长度的辅助装配式建筑吊装工具,包括长条形的吊梁主体,吊梁主体上沿着纵向开设有若干个贯通吊梁主体上下的长条形的调节孔,吊梁主体顶部位于调节孔开口两侧设置有至少两个上吊环,吊梁主体底部设置至少两个下吊环,上吊环两端跨越调节孔与吊梁主体连接,并且上吊环相对于调节孔倾斜设置,下吊环包括上部的吊杆体和下部的吊杆环,吊杆体由下至上穿过调节孔并通过位于调节孔上方的部分与吊梁主体可拆卸连接,该吊装工具具有结构简单、拆装便捷、成本低廉的优点,但是该装置无法根据装配式建筑的不同规格来适应性调节吊具的取拿范围,使得吊具在工作时的局限性较大,无法适应不同规格的吊装工作,在装载装配式建筑时无法对其进行安全保护,使得装置在装载运输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在装配式建筑或装置受到碰撞时无法缓解震动给装置运输带来的影响,使得装置在安全防范能力上较差,在启动装置时无法个人智能操控装置,在装置的传动机制上流程过于繁琐,容易形成齿链卡死现象,使得装置的工作协配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装配吊装方法,以解决现有建筑装配吊装设备中无法根据装配式建筑的不同规格来适应性调节吊具的取拿范围,使得吊具在工作时的局限性较大,无法适应不同规格的吊装工作,在装载装配式建筑时无法对其进行安全保护,使得装置在装载运输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在装配式建筑或装置受到碰撞时无法缓解震动给装置运输带来的影响,使得装置在安全防范能力上较差,在启动装置时无法个人智能操控装置,在装置的传动机制上流程过于繁琐,容易形成齿链卡死现象,使得装置的工作协配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装配吊装方法,包括刚性直筒、工作架和载物板,所述工作架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液压升降柱,两个所述液压升降柱延伸至另一端套接有两个刚性直筒,一个所述刚性直筒的一侧设置有操控箱,靠近所述操控箱的所述刚性直筒另一侧焊接有齿链变速器,所述工作架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转动器,两个所述转动器延伸至另一端焊接有两个钢柱,两个所述钢柱延伸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钢锁链收束器,两个所述钢锁链收束器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两个钢锁链,所述载物板的顶端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挡板,靠近两个所述挡板的所述载物板顶端焊接有四对第一钢板,且四个第一钢板呈均匀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挡板的一侧焊接有四个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与所述第一钢板之间拴接有螺钉,所述载物板的内部底端卡接有若干个缓压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架的内部一侧且位于所述齿链变速器的上方卡接有第一齿轮,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的所述工作架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工作架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卡接有传动器,所述第一齿轮、所述传动器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三齿链,所述第三齿链的一端与所述齿链变速器卡接,所述第三齿链的另一端与所述载物板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靠近所述传动器的所述工作架内部一侧卡接有齿链收束器,所述齿链收束器与所述传动器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齿链,所述齿链收束器的内部传动连接有第二齿链,所述第二齿链延伸至另一端与所述载物板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架与两个所述转动器之间设置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与所述工作架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与两个所述转动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与所述操控箱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架与两个所述液压升降柱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液压升降柱与相应的所述刚性直筒活动连接,且液压升降柱可在所述刚性直筒内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钢柱呈“直角”状,两个所述钢锁链远离所述钢柱的一端焊接有两个刚性挂钩,两个所述钢锁链均与所述工作架保持有一定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齿链的一端可在所述齿链变速器内卷缩,所述第一齿轮、所述传动器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第三齿链通过齿口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链可在所述齿链收束器内卷缩,所述齿链收束器与所述传动器通过所述第一齿链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链和第三齿链能控制所述载物板处于相对水平状态,所述第二齿链的长度近似相等于所述刚性直筒加上所述液压升降柱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器呈“柱筒状”,所述转动器与所述操控箱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建筑装配吊装设备,靠近两个挡板的载物板顶端焊接有四对第一钢板,且四个第一钢板呈均匀对称分布,两个挡板的一侧焊接有四个相匹配与第一钢板的第二钢板,第二钢板与相匹配的第一钢板之间拴接有螺钉,通过螺钉能够紧固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使得两个挡板能够直立于载物板的顶端两侧,从而达到对载物板上装配式建筑的安全保护,避免了现有装置缺乏安全保护能力的问题。

2、该种建筑装配吊装设备,载物板的内部底端卡接有若干个缓压弹簧,且若干个缓压弹簧呈均匀等距分布,通过缓压弹簧能缓解载重物受到碰撞时的撞击力,提高了装置的安全防范能力,避免了现有装置缺乏安全防范能力的问题。

3、该种建筑装配吊装设备,一个刚性直筒的一侧设置有操控箱,通过操控箱能控制转动器进行转动工作,从而方便钢柱进行高空旋转运输工作,提高了装置的智能操控性,避免了现有装置智能操控性较差的问题。

4、该种建筑装配吊装设备,工作架的内部一侧且位于齿链变速器的上方卡接有第一齿轮,靠近第一齿轮的工作架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工作架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齿轮的一侧卡接有传动器,第一齿轮、传动器和第二齿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三齿链,第三齿链的一端与齿链变速器卡接,第三齿链的另一端与载物板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靠近传动器的工作架内部一侧卡接有齿链收束器,齿链收束器与传动器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齿链,齿链收束器的内部传动连接有第二齿链,第二齿链延伸至另一端与载物板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通过齿链变速器能调控第三齿链的卷缩速度,从而便于控制传动器内部传动,使得传动器能通过第一齿链控制齿链收束器对第二齿链的卷缩速度,从而便于第二齿链配合第三齿链对载物板进行升降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协配性,避免了现有装置工作协配性低的问题。

5、该种建筑装配吊装设备,工作架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转动器,根据装配式建筑的规格,能通过转动器在工作架上移动,来控制两个钢锁链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吊取载物板上的装配式建筑,提高了装置的工作适应性,避免了现有装置无法根据装配式建筑的不同规格来适应性调节吊具的取拿范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工作架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载物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工作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刚性直筒;101、操控箱;102、齿链变速器;103、液压升降柱;2、工作架;201、第一齿轮;202、传动器;203、第一齿链;204、齿链收束器;205、第二齿链;206、第二齿轮;207、第三齿链;208、滑块;3、转动器;4、钢柱;401、钢锁链收束器;402、钢锁链;5、载物板;501、缓压弹簧;502、第一钢板;503、螺钉;6、挡板;601、第二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装配吊装方法,包括刚性直筒1、工作架2和载物板5,工作架2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液压升降柱103,两个液压升降柱103延伸至另一端套接有两个刚性直筒1,一个刚性直筒1的一侧设置有操控箱101,靠近操控箱101的刚性直筒1另一侧焊接有齿链变速器102,工作架2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转动器3,两个转动器3延伸至另一端焊接有两个钢柱4,两个钢柱4延伸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钢锁链收束器401,两个钢锁链收束器401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两个钢锁链402,载物板5的顶端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挡板6,靠近两个挡板6的载物板5顶端焊接有四对第一钢板502,且四个第一钢板502呈均匀对称分布,两个挡板6的一侧焊接有四个相匹配与第一钢板502的第二钢板601,第二钢板601与相匹配的第一钢板502之间拴接有螺钉503,载物板5的内部底端卡接有若干个缓压弹簧501,且若干个缓压弹簧501呈均匀等距分布,通过缓压弹簧501能缓解载重物受到碰撞时的撞击力,提高了装置的安全防范能力。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中,一种建筑装配吊装方法,包括刚性直筒1、工作架2和载物板5,工作架2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液压升降柱103,两个液压升降柱103延伸至另一端套接有两个刚性直筒1,一个刚性直筒1的一侧设置有操控箱101,靠近操控箱101的刚性直筒1另一侧焊接有齿链变速器102,工作架2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转动器3,两个转动器3延伸至另一端焊接有两个钢柱4,两个钢柱4延伸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钢锁链收束器401,两个钢锁链收束器401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两个钢锁链402,载物板5的顶端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挡板6,靠近两个挡板6的载物板5顶端焊接有四对第一钢板502,且四个第一钢板502呈均匀对称分布,两个挡板6的一侧焊接有四个相匹配与第一钢板502的第二钢板601,第二钢板601与相匹配的第一钢板502之间拴接有螺钉503,载物板5的内部底端卡接有若干个缓压弹簧501,且若干个缓压弹簧501呈均匀等距分布,通过缓压弹簧501能缓解载重物受到碰撞时的撞击力,提高了装置的安全防范能力。

在实施例中,工作架2的内部一侧且位于齿链变速器102的上方卡接有第一齿轮201,靠近第一齿轮201的工作架2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06,工作架2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齿轮206的一侧卡接有传动器202,第一齿轮201、传动器202和第二齿轮206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三齿链207,第三齿链207的一端与齿链变速器102卡接,第三齿链207的另一端与载物板5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靠近传动器202的工作架2内部一侧卡接有齿链收束器204,齿链收束器204与传动器202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齿链203,齿链收束器204的内部传动连接有第二齿链205,第二齿链205延伸至另一端与载物板5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通过齿链变速器102能调控第三齿链207的卷缩速度,从而便于控制传动器202内部传动,使得传动器202能通过第一齿链203控制齿链收束器204对第二齿链205的卷缩速度,从而便于第二齿链205配合第三齿链207对载物板5进行升降工作,提高了装置的传动一体性。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中,一种建筑装配吊装方法,包括刚性直筒1、工作架2和载物板5,工作架2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液压升降柱103,两个液压升降柱103延伸至另一端套接有两个刚性直筒1,一个刚性直筒1的一侧设置有操控箱101,靠近操控箱101的刚性直筒1另一侧焊接有齿链变速器102,工作架2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转动器3,两个转动器3延伸至另一端焊接有两个钢柱4,两个钢柱4延伸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钢锁链收束器401,两个钢锁链收束器401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两个钢锁链402,载物板5的顶端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挡板6,靠近两个挡板6的载物板5顶端焊接有四对第一钢板502,且四个第一钢板502呈均匀对称分布,两个挡板6的一侧焊接有四个相匹配与第一钢板502的第二钢板601,第二钢板601与相匹配的第一钢板502之间拴接有螺钉503,载物板5的内部底端卡接有若干个缓压弹簧501,且若干个缓压弹簧501呈均匀等距分布,通过缓压弹簧501能缓解载重物受到碰撞时的撞击力,提高了装置的安全防范能力。

在实施例中,工作架2与两个转动器3之间设置有两个滑块208,两个滑块208与工作架2活动连接,两个滑块208与两个转动器3固定连接,两个滑块208与操控箱101电性连接,通过两个滑块208能够带动转动器3在工作架2上滑动,便于钢柱4进行装配式建筑转移工作。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中,一种建筑装配吊装方法,包括刚性直筒1、工作架2和载物板5,工作架2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液压升降柱103,两个液压升降柱103延伸至另一端套接有两个刚性直筒1,一个刚性直筒1的一侧设置有操控箱101,靠近操控箱101的刚性直筒1另一侧焊接有齿链变速器102,工作架2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转动器3,两个转动器3延伸至另一端焊接有两个钢柱4,两个钢柱4延伸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钢锁链收束器401,两个钢锁链收束器401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两个钢锁链402,载物板5的顶端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挡板6,靠近两个挡板6的载物板5顶端焊接有四对第一钢板502,且四个第一钢板502呈均匀对称分布,两个挡板6的一侧焊接有四个相匹配与第一钢板502的第二钢板601,第二钢板601与相匹配的第一钢板502之间拴接有螺钉503,载物板5的内部底端卡接有若干个缓压弹簧501,且若干个缓压弹簧501呈均匀等距分布,通过缓压弹簧501能缓解载重物受到碰撞时的撞击力,提高了装置的安全防范能力。

在实施例中,工作架2与两个液压升降柱103固定连接,两个液压升降柱103与相应的刚性直筒1活动连接,且液压升降柱103可在刚性直筒1内上下移动,通过液压升降柱103在刚性直筒1内进行液压升降工作,便于装置带动装配式建筑进行升降,提高了装置的工作一体性。钢柱4呈“直角”状,两个钢锁链402远离钢柱4的一端焊接有两个刚性挂钩,两个钢锁链402均与工作架2保持有一定的距离,便于钢锁链402勾取载物板5上的装配式建筑,使得装置能够在高空中进行转移工作。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中,一种建筑装配吊装方法,包括刚性直筒1、工作架2和载物板5,工作架2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液压升降柱103,两个液压升降柱103延伸至另一端套接有两个刚性直筒1,一个刚性直筒1的一侧设置有操控箱101,靠近操控箱101的刚性直筒1另一侧焊接有齿链变速器102,工作架2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转动器3,两个转动器3延伸至另一端焊接有两个钢柱4,两个钢柱4延伸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钢锁链收束器401,两个钢锁链收束器401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两个钢锁链402,载物板5的顶端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挡板6,靠近两个挡板6的载物板5顶端焊接有四对第一钢板502,且四个第一钢板502呈均匀对称分布,两个挡板6的一侧焊接有四个相匹配与第一钢板502的第二钢板601,第二钢板601与相匹配的第一钢板502之间拴接有螺钉503,载物板5的内部底端卡接有若干个缓压弹簧501,且若干个缓压弹簧501呈均匀等距分布,通过缓压弹簧501能缓解载重物受到碰撞时的撞击力,提高了装置的安全防范能力。

在实施例中,第三齿链207的一端可在齿链变速器102内卷缩,第一齿轮201、传动器202和第二齿轮206均与第三齿链207通过齿口啮合传动,在齿链变速器102控制第三齿链207进行卷缩工作时,通过齿口啮合传动,便于调节传动器202进行第三齿链207的边速度传递工作,提高了装置的传动控制能力。第二齿链205可在齿链收束器204内卷缩,齿链收束器204与传动器202通过第一齿链203啮合传动,通过齿口的啮合传动,传动器202能将第三齿链207的边速度传递给齿链收束器204,使得齿链收束器204能控制第二齿链205进行卷缩工作,从而便于第二齿链205配合第三齿链207对载物板5进行升降工作。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中,一种建筑装配吊装方法,包括刚性直筒1、工作架2和载物板5,工作架2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液压升降柱103,两个液压升降柱103延伸至另一端套接有两个刚性直筒1,一个刚性直筒1的一侧设置有操控箱101,靠近操控箱101的刚性直筒1另一侧焊接有齿链变速器102,工作架2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转动器3,两个转动器3延伸至另一端焊接有两个钢柱4,两个钢柱4延伸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钢锁链收束器401,两个钢锁链收束器401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两个钢锁链402,载物板5的顶端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挡板6,靠近两个挡板6的载物板5顶端焊接有四对第一钢板502,且四个第一钢板502呈均匀对称分布,两个挡板6的一侧焊接有四个相匹配与第一钢板502的第二钢板601,第二钢板601与相匹配的第一钢板502之间拴接有螺钉503,载物板5的内部底端卡接有若干个缓压弹簧501,且若干个缓压弹簧501呈均匀等距分布,通过缓压弹簧501能缓解载重物受到碰撞时的撞击力,提高了装置的安全防范能力。

在实施例中,第二齿链205和第三齿链207能控制载物板5处于相对水平状态,第二齿链205的长度近似相等于刚性直筒1加上液压升降柱103的长度,使得液压升降柱103的升降工作不会影响载物板5进行装配式建筑的装载工作,降低了装置在装载时的工作局限性。转动器3呈“柱筒状”,转动器3与操控箱101电性连接,通过操控箱101便于控制转动器3进行旋转工作,使得钢柱4便于进行装配式建筑的转移工作,提高了装置的智能操控性。

工作原理:首先,将两个刚性直筒1固定在工作地点,使得整个装置面对于建筑楼房,通过转动来松懈螺钉503,使得两个挡板6能够平置于载物板5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装配式建筑抬放至载物板5上,装载完毕后,按照原样装回螺钉503,然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操控箱101来控制液压升降柱103在刚性直筒1内伸缩,从而来控制装载工作的高度,然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齿链变速器102来调控第三齿链207的卷缩速度,从而便于控制传动器202内部传动,使得传动器202能通过第一齿链203控制齿链收束器204对第二齿链205的卷缩速度,从而便于第二齿链205配合第三齿链207对载物板5进行升降工作,使得装配式建筑能够进行高空作业,载物板5的高度稳定后,操控人员可通过操控箱101首先控制两个滑块208带动两个转动器3在工作架2上进行相对移动,从而方便钢锁链402吊取载物板5上的装配式建筑,然后,工作人员可继续通过操控箱101控制两个转动器3进行相对转动,使得钢柱4能通过钢锁链402带动装配式建筑在高空中进行转位运动,使得装配式建筑能够在高空中完成吊装运输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工作一体性。该种建筑装配吊装设备,靠近两个挡板6的载物板5顶端焊接有四对第一钢板502,且四个第一钢板502呈均匀对称分布,两个挡板6的一侧焊接有四个相匹配与第一钢板502的第二钢板601,第二钢板601与相匹配的第一钢板502之间拴接有螺钉503,通过螺钉503能够紧固第一钢板502与第二钢板601,使得两个挡板6能够直立于载物板5的顶端两侧,从而达到对载物板5上装配式建筑的安全保护,避免了现有装置缺乏安全保护能力的问题。该种建筑装配吊装设备,载物板5的内部底端卡接有若干个缓压弹簧501,且若干个缓压弹簧501呈均匀等距分布,通过缓压弹簧501能缓解载重物受到碰撞时的撞击力,提高了装置的安全防范能力,避免了现有装置缺乏安全防范能力的问题。该种建筑装配吊装设备,一个刚性直筒1的一侧设置有操控箱101,通过操控箱101能控制转动器进行转动工作,从而方便钢柱4进行高空旋转运输工作,提高了装置的智能操控性,避免了现有装置智能操控性较差的问题。该种建筑装配吊装设备,工作架2的内部一侧且位于齿链变速器204的上方卡接有第一齿轮201,靠近第一齿轮201的工作架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06,工作架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齿轮206的一侧卡接有传动器3,第一齿轮201、传动器202和第二齿轮206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三齿链207,第三齿链207的一端与齿链变速器102卡接,第三齿链207的另一端与载物板5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靠近传动器202的工作架内部一侧卡接有齿链收束器204,齿链收束器204与传动器202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齿链205,齿链收束器204的内部传动连接有第二齿链205,第二齿链205延伸至另一端与载物板5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通过齿链变速器102能调控第三齿链207的卷缩速度,从而便于控制传动器202内部传动,使得传动器202能通过第一齿链203控制齿链收束器204对第二齿链205的卷缩速度,从而便于第二齿链205配合第三齿链207对载物板进行升降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协配性,避免了现有装置工作协配性低的问题。该种建筑装配吊装设备,工作架2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转动器3,能通过转动器202在工作架2上移动,来控制两个钢锁链402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吊取载物板5上的装配式建筑,提高了装置的工作适应性,避免了现有装置无法根据装配式建筑的不同规格来适应性调节吊具的取拿范围的问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