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和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97585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和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和总成。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吊装线生产过程中,站在吊装线下方的操作者向焊装在车身上竖直向上的螺柱上装配部件时,操作者需要盲装螺母对位,再在有限空间内安装部件并打紧。
[0003]由于操作空间和高度的限制,使得安装不便,装配过程耗时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和总成,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受操作空间和高度限制,装配过程耗时长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变装配方向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限位部和连接部,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限位部与车身内壁的限位孔匹配;
[0006]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车身内壁上沿垂直方向焊接的第一螺柱螺接;
[0007]所述连接部上设置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二螺柱螺接,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预设角度。
[0008]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限位部为限位钩。
[0009]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的夹角为90度。
[0010]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支架本体、所述限位部和所述连接部上均覆盖有硫化层。
[0011]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处开设倒角。
[0012]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吊装线装配总成,包括:车身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和总成,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包括支架本体、限位部和连接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车身内壁的限位孔匹配;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车身内壁上沿垂直方向焊接的第一螺柱螺接;所述连接部上设置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二螺柱螺接,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预设角度。该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的第一安装孔和限位部与车身连接,第二螺柱用来与待安装零部件连接,从而使得待安装零部件通过第二螺柱与车身连接,在不影响待安装零部件的性能和使用的情况下,降低了装配难度,节省了装配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说明】:
[0016]1-支架本体;2-限位部;3-连接部;
[0017]11-第一安装孔; 31-第二安装孔; 32-第二螺柱;
[0018]4-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限位部2和连接部3。
[0020]其中,所述支架本体I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3连接,所述支架本体I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2连接,所述限位部2与车身内壁的限位孔匹配;所述支架本体I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所述第一安装孔11与所述车身内壁上沿垂直方向焊接的第一螺柱螺接,其中,车身内壁上沿垂直方向焊接的第一螺柱在图1中没有示意;所述连接部3上设置第二安装孔31,所述第二安装孔31与第二螺柱32螺接,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预设角度。
[0021]在吊装线生产之前,预先将该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安装在车身上。具体地,通过支架本体I上的第一安装孔11与车身内壁上沿垂直方向焊接的第一螺柱螺接之后,通过螺母按力矩要求打紧,将限位部2安装进车身内壁的限位孔中,限位部2与第一安装孔11共同将该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固定在车身内壁中。
[0022]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限位部2可以通过多种结构形式与车身内壁的限位孔匹配。比如,在限位部2上设有与车身内壁的限位孔匹配的凸起,或者在限位部2上设有与车身内壁的限位孔匹配的卡接件,或者如图1所示方式,限位部2为限位钩形式,等等。
[0023]由于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预设角度,使得第二螺柱32与第一螺柱的夹角为预设角度。从而在汽车吊装线生产过程中,吊装线下方的操作者可以看到第二螺柱32,操作者可以轻易的将待安装的零部件的螺纹孔对准第二螺柱32,之后再装上螺母对位,从而将待安装部件通过第二螺柱32安装到车身上。其中,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与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的夹角可以根据实际装配需要进行设置,比如为60度、80度、90度或100度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图1中以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的夹角为90度为例进行示意。
[0024]由此可见,由于吊装线下方的操作者可以看到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上的第二螺柱32,使得在装配待安装零部件和螺母时,操作者能快速对位,使得待安装的零部件通过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中的第二螺柱32间接与车身连接,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将待安装的零部件通过车身内壁上沿垂直方向焊接的第一螺柱直接螺接时所带来的不便,在不影响待安装零部件的性能和使用的情况下,简化了待安装零部件的装配过程。
[0025]本实施例提供的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包括支架本体、限位部和连接部,限位部与车身内壁的限位孔匹配;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车身内壁上沿垂直方向焊接的第一螺柱螺接;连接部上设置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第二螺柱螺接,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与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预设角度,该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的第一安装孔和限位部与车身连接,第二螺柱用来与待安装零部件连接,从而使得待安装零部件通过第二螺柱与车身连接,在不影响待安装零部件的性能和使用的情况下,降低了装配难度,节省了装配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
[0026]进一步地,图1中所示的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中的支架本体1、限位部2和连接部3上均覆盖有硫化层。
[0027]具体的,在将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安装到车身内壁上后,支架本体、限位部和连接部均与车身内壁表面紧密贴合,在变载荷的冲击下,支架本体、限位部和连接部与车身内壁接触会产生异音,在支架本体1、限位部2和连接部3上均覆盖硫化层可防止异音的产生。
[0028]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本体I与所述连接部3连接处开设倒角4。在汽车车身内壁上装配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时,为了尽量减小由于安装该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影响车身内壁上其它零部件的安装和使用,可如图1所示的方式,将支架本体I与所述连接部3连接处开设倒角4,尽量使该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与车身内壁完全贴合。其中,倒角的大小根据车身内壁弧度的大小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不仅适用于汽车吊装生产线,在任何产品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因视线、空间等外界条件限制,不便于操作者装配零部件时,在不影响待安装零部件的性能和使用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该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将待装配零部件与待装配主体连接,从而降低装配难度,节省装配时间,提高装配效率。
[0030]基于上述对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吊装线装配总成,包括:车身本体,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其中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的结构及功能描述可参照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00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线装配总成,在不影响待安装零部件的性能和使用的情况下,通过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实现待安装零部件与车身内壁的连接,降低了零部件的装配难度,节省了装配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
[00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限位部和连接部,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限位部与车身内壁的限位孔匹配; 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车身内壁上沿垂直方向焊接的第一螺柱螺接; 所述连接部上设置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二螺柱螺接,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预设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限位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的夹角为9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限位部和所述连接部上均覆盖有硫化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处开设倒角。6.一种吊装线装配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和总成,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包括支架本体、限位部和连接部,所述限位部与车身内壁的限位孔匹配;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车身内壁上沿垂直方向焊接的第一螺柱螺接;所述连接部上设置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二螺柱螺接,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预设角度。该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的第一安装孔和限位部与车身连接,第二螺柱用来与待安装零部件连接,从而使得待安装零部件通过第二螺柱与车身连接,在不影响待安装零部件的性能和使用的情况下,降低了装配难度,节省了装配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
【IPC分类】B62D65/02
【公开号】CN204750352
【申请号】CN201520421376
【发明人】黄正义, 张慧卿, 杨贺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