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斜撑结构罐式集装箱的加热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0975发布日期:2020-02-28 11:5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斜撑结构罐式集装箱的加热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斜撑结构罐式集装箱的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斜撑结构罐式集装箱的加热套。



背景技术:

罐箱增容降重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向,增容的最有效途径是增大罐体直径和罐体长度,减重的主要途径是优化框架结构。

部分罐箱在采用加热套加温时需将加热套焊接在罐体上,加热套包裹在罐体底部,加热套进汽、出汽、排水各接口与加热系统管路焊接连接,加热系统管路操作接口固定在斜撑上,便于充汽、排汽引流、冷凝水回收等操作,硫酸罐箱即为该类罐箱。硫酸罐箱采用增大罐体直径的方式增容,框架采用无下侧梁、中侧梁的底部斜撑结构减重,增容减重效果明显,但是,底部预留的加热套作为加热装置结构空间极小,进汽、出汽和出水路径的布置受框架斜撑结构制约严重,加热系统管路设计难以实现且均匀加热难以保证。

如图1所示是进汽口01和出汽口03设置在侧部位置的加热套,出水口02设置于加热套底部,蒸汽加热时,由于蒸汽自然向上走,加热套底部区域蒸汽过汽量很小,底部区域加热不到位,蒸汽易沿进汽口01与出汽口03两点一线直线式流动,进汽口1和出汽口3侧加热效果明显,其背侧会出现蒸汽流通较少的情况,整体加热均匀性不佳。

如图2所示是进汽口01设置在底部,出汽口03设置在侧部,进汽口01设置在底部相对于侧部进汽效果较好,但进汽口1与出水口02受空间限制,安装和焊接可操作性差,且进汽方向沿环向支撑环向进汽,进汽口正对侧进汽量大,背侧依然存在蒸汽流通较少的情况,背侧加热欠缺,出汽口03设置在侧部,蒸汽易沿进汽口与出汽口两点一线直线式流动,整体加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斜撑结构罐式集装箱的加热套受斜撑结构影响,进汽、出汽和出水路径布局受限,导致加热均匀性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斜撑结构罐式集装箱的加热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斜撑结构罐式集装箱的加热套,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弧形的中部加热套板;

所述中部加热套板沿轴向的一个端面两侧各设有一个进汽加热套板;进汽加热套板沿轴向的一端与中部加热套板的端面连接,其厚度、弧形轮廓相同,另一端开设有进汽口,两个进汽加热套板的内腔分别与中部加热套板的内腔连通,两个进汽加热套板之间沿周向留有间隔;

所述中部加热套板沿轴向的另一个端面两侧各设有一个出汽加热套板;出汽加热套板沿轴向的一端与中部加热套板的端面连接,其厚度、弧形轮廓相同,另一端开设有出汽口,两个出汽加热套板的内腔分别与中部加热套板的内腔连通,两个出汽加热套板之间沿周向留有间隔;

所述中部加热套板的中部沿周向设有环形支撑隔板,所述环形支撑隔板的边部与中部加热套板的内壁相连,将中部加热套板的内腔分为两个容腔,所述环形支撑隔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过汽孔。

进一步地,两个进汽加热套板的进汽口之间通过进汽通道连通,所述弧形的进汽通道上连接有进汽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汽通道与进汽管之间设有进汽导向盒。

进一步地,两个出汽加热套板的出汽口之间通过弧形的出汽通道连通,出汽通道中心处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位于出汽通道与中部加热套板的端面之间,其端部固连在中部加热套板的端面上,导流管上沿蒸汽流向依次设有出汽管和出水管,出汽管开口向上,出水管开口向下。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与出汽管之间设有出汽导向盒。

进一步地,所述进汽管位于进汽通道的中心处,且与进汽通道该处的切线垂直;所述出汽管垂直于导流管。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相对于导流管下沉二分之一管径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中部加热套板一端两侧各设置一个进汽加热套板,能够保证前端两侧等量进汽,另一端两侧各设置一个出汽加热套板,保证末端两侧等量出汽,蒸汽在中部加热套板内由两侧进入,从中间的环形支撑隔板上的过汽孔流过,最后从出汽加热套板流出,蒸汽流向更加合理,加热更均匀,加热效果更优,冷凝水的排泄也更加流畅。整体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性良好。

2.本发明的两个进汽加热套板的进汽口通过进汽通道连通,进一步保证了流入进汽加热套板内的蒸汽均匀性。

3.本发明在进汽通道和进汽管之间增设进汽导向盒,在出汽通道和出汽管之间增设出汽导向盒,放大了进汽管和出汽管的安装和焊接空间,解决了焊接可操作性差和焊接质量差的问题。

4.本发明的两个出汽加热套板的出汽口通过出汽通道连通,进一步保证了流出出汽加热套板的蒸汽均匀性,冷凝水通过导流管被引流至出水管处排出,通过导流管也能够使出汽管中的积水被导流出,避免低温环境下管壁结冰,造成管道堵塞。

5.本发明进汽管和出汽管均垂直设置,能够保证两侧等量进汽和等量出汽。

6.本发明出水管相对于导流管下沉二分之一管径的高度,放大了出水管与导流管的连接空间,同时也使得冷凝水排水更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一种加热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另一种加热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01-进汽口、02-出水口、03-出汽口。

图3为本发明用于斜撑结构罐式集装箱的加热套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中箭头表示蒸汽的流向);

图5为本发明用于斜撑结构罐式集装箱的加热套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3和图4中:1-中部加热套板、2-进汽加热套板、3-出汽加热套板、4-环形支撑隔板、5-过汽孔、6-进汽通道、7-进汽导向盒、8-进汽管、9-出汽通道、10-导流管、11-出汽导向盒、12-出水管、13-出汽管、14-斜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通过改善蒸汽的流道设计,使蒸汽流向更加合理,加热更加均匀,加热效率也同时得到了优化,冷凝水排泄更加流畅。

如图3和图4,一种用于斜撑结构罐式集装箱的加热套,包括弧形的中部加热套板1,中部加热套板1沿轴向的一个端面两侧各设有一个进汽加热套板2;进汽加热套板2沿轴向的一端与中部加热套板1的端面连接,厚度和弧形轮廓均相同,另一端开设有进汽口,两个进汽加热套板2的内腔分别与中部加热套板1的内腔连通,两个进汽加热套板2之间沿周向留有间隔;中部加热套板1沿轴向的另一个端面两侧各设有一个出汽加热套板3;出汽加热套板3沿轴向的一端与中部加热套板1的端面连接,厚度和弧形轮廓均相同,另一端开设有出汽口,两个出汽加热套板3的内腔分别与中部加热套板1的内腔连通,两个出汽加热套板3之间沿周向留有间隔;中部加热套板1的中部沿周向设有环形支撑隔板4,环形支撑隔板4的边部与中部加热套板1的内壁相连,将中部加热套板1的内腔分为两个容腔,环形支撑隔板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过汽孔5。

中部加热套板1、进汽加热套板2和出汽加热套板3均可以采用槽钢滚制加工而成,即将槽钢沿轴向和环向布置,形成套板的边沿。进汽加热套板2和出汽加热套板3分别与中部加热套板1的端部连接,中部加热套板1的两端分别与进汽加热套板2和出汽加热套板3的内腔连通,与环形支撑隔板4中间位置开设的过汽孔,共同形成过汽过汽通道,引导蒸汽流向。各套板沿轴向的槽钢因不需要再成型,可采用角钢加角钢小支撑的结构,尽可能降低自重,沿轴向的槽钢与沿环向的槽钢采用可以避免应力集中的圆角支撑连接,中部加热套板1、进汽加热套板2和出汽加热套板3的上下表面均采用薄板拼接滚制,整体结构简单,经济性和工艺性优良。

进汽管8与出汽管13分别通过进气导向盒7、出气导向盒11增大其安装和焊接空间,提高可操作和焊接质量,进汽通道6的进汽口设置在前端底部中心垂直于进汽通道6,可以尽可能的保证进汽管8两侧的进汽通道6内等量进气;蒸汽进入后,由于热蒸汽自然向上走,从进汽加热套板2和中部加热套板1的连接处进入中部加热套板1内腔,环形支撑隔板4上的过汽孔5设置在底部区域,蒸汽经过汽孔5后从中部加热套板1末端的两侧逸出,即中部加热套板1和出汽加热套板3的连接处,两个进汽加热套板2和两个出汽加热套板3在中部加热套板1的两端均为对称布置,尽可能的保证两侧等量出汽;蒸汽流动大方向如图4中箭头所示,整体加热更均匀,加热效率更高。实现进汽口、出汽口和出水口同侧,操作更便利;出水口设置在框架斜撑前端,便于引流回收,出水管12相对于导流管10下沉二分之一出水管径高度设计,焊接空间放大且冷凝水排水更顺畅。

如图5是本发明的斜撑安装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加热套结构适用于斜撑结构14,布置合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