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抬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53019发布日期:2020-04-10 23:0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抬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半自动抬升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升降设备的应用非常广泛,如轨道式升降机、剪叉式升降机等,基本采用各种驱动件来驱动,如液压缸、气压缸等

如中国专利cn207030428u公开的玻璃抬升装置,包括驱动装置、驱动板及若干抬升柱,驱动板设于玻璃印刷台的底部下方,驱动装置连接于驱动板和玻璃印刷台的底部之间,抬升柱的一端固设于驱动板上,抬升柱的自由末端收容于玻璃印刷台内,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驱动板靠近或远离玻璃印刷台移动,当驱动板靠近玻璃印刷台移动时,抬升柱的自由末端穿过玻璃印刷台,并突出于玻璃印刷台的顶部,以将位于玻璃印刷台上的印刷玻璃抬起。

上述抬升装置即是用液压缸驱动,驱动设备不仅生产成本高,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持续的电力供应,能源消耗大,增加了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半自动抬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半自动抬升装置,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升降结构、与所述第一升降结构相配合的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一升降结构相配合的第一卡接结构、可来回动作的储能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储能结构来回动作的选择开关结构、与所述储能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升降结构及与所述第二升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驱动结构;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无需安装驱动件,采用机械结构即可完成升降,且结构简单,传动稳定,故而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且无需持续提供动力,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结构包括与所述壳体滑动配合的收纳筒、与所述收纳筒转动配合的第一插接筒、与所述收纳筒转动配合的第二插接筒、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插接筒和所述第二插接筒的收纳轴及一端作用于所述收纳筒上的储能件,该储能件的另一端作用于所述收纳轴上;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机械能能被收集储存起来,以便于需要使用的时候释放,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工需要的力,使得工作人员操作更加省力、方便;且结构简单,传动稳定,故障率低。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可来回动作的卡接杆、用于供所述卡接杆来回动作的套筒及一端作用于所述卡接杆上的缓冲件,该缓冲件的另一端作用于所述套筒上;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储能结构能与卡接结构相互配合,便于储能结构的能量储存和释放。

进一步的,所述选择开关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收纳筒上的齿条、与所述齿条啮合的开关齿轮、与所述开关齿轮止转配合的转轴及与所述转轴可拆卸连接的驱动柄;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可以选择需要的升降结构与储能结构相连,便于储能结构上能量的释放。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杆上设有多个沿所述卡接杆的外表面周向均匀布设的卡齿;所述第一插接筒内设有与所述卡齿相配合的卡槽;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卡接杆更容易插入插接筒内,使得两者形成止转配合,损失的能量较小。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杆上设有限位凸部;所述套筒内设有与所述限位凸部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一插接筒可嵌入所述套筒内;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卡接杆可以沿套筒来回滑动的同时,又与套筒形成了止转配合,便于与储能结构之间的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结构包括可来回动作的第一升降杆、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轴、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传动配合的第二升降杆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和所述第二升降杆的传动组件;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便于驱动升降杆的升降,从而带动与升降杆相连的物品升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省力,故障率低。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可来回动作的第一驱动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轮来回动作的踏板件、与所述第一驱动轮传动配合的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止转配合的第一驱动轴及与所述第一升降杆传动配合的第三驱动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工作人员只需踩踏踏板件或者站立到踏板件上即可驱动升降杆下降完成对储能件的充能,完全不费力,操作简单,故障率低。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升降杆传动配合的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一升降杆传动配合的第三传动轮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和所述第三传动轮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轮的轮径小于所述第三传动轮的轮径;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升降杆下降时,起到力的放大作用,而令升降杆的下降更为省力,而当升降杆上升时,则起到了加速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管包括外管、设于所述外管内的发热丝及用于将所述发热丝的热量传导到所述外管上的填充物;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发热丝能起到较好的发热效果的同时,又能被较好的保护起来,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升降结构、驱动结构、卡接结构、储能结构及选择开关结构的配合设置,使得使用者可以较为省力的驱动升降杆升降,且无需额外的驱动件,结构简单,故障率低,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半自动抬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半自动抬升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a-a处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6中c-c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卡扣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半自动抬升装置,包括壳体1、第一升降结构、第一驱动结构、第一卡接结构、储能结构、选择开关结构、第二卡接结构、第二升降结构及第二驱动结构;其中第一升降结构与第二升降结构的结构相同,第一驱动结构与第二驱动结构的结构相同,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的结构相同,上述三对结构相对于储能结构两两相互对称设置。

具体的,储能结构包括收纳筒21、第一插接筒22、第二插接筒23、收纳轴24及储能件25;收纳筒安装在壳体1内,其上安装有凸沿211,壳体1内开设了一个滑槽11,从而使得收纳筒可以沿着滑槽来回滑动;在收纳筒的两端开设了两个孔,第一插接筒与左端的孔轴承连接,第二插接筒与右端的孔轴承连接,使得插接筒可以相对于收纳筒转动;第一插接筒和第二插接筒之间通过一根收纳轴相连,该收纳轴与插接筒螺栓连接;储能件为发条弹簧,本实施例中共安装了5根发条弹簧,以保障能储存足够的动力;发条弹簧一端与收纳轴卡接,另一端与收纳筒的内壁卡接,从而使得当收纳轴在插接筒的带动下转动时会收紧发条弹簧,给发条弹簧充能上劲,完成充能的发条弹簧也能在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同时带动收纳轴和插接筒转动。

具体的,第一卡接结构包括卡接杆31、套筒32及缓冲件33;第二卡接结构与其相同;卡接杆安装在套筒内,可沿着套筒的内壁来回滑动,缓冲件为一弹簧,弹簧的一端作用在套筒内部的底面上,另一端作用在卡接杆的底面上;套筒的底面与第一传动轴42的一端焊接,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壳体轴承连接,从而使得套筒可以来回转动;为了实现卡接杆与插接筒之间的插接止转配合,在卡接杆露出套筒的一端的外表面上安装了多个卡齿311,再在插接筒内开设了一个卡槽221,从而使得插接杆能正好插入卡槽内,与卡槽形成止转配合;而为了使得套筒能带动插接杆转动,在插接杆上安装了两个限位凸部312,再在套筒内开设了两个限位槽321,从而使得限位凸部正好嵌入限位槽内,从而使得插接杆只能在套筒内来回滑动,而不能在套筒内转动,从而使得插接杆与套筒能同步转动。

具体的,选择开关结构包括齿条26、开关齿轮27、转轴28及驱动柄29;齿条安装在收纳筒的外表面上,与收纳筒螺栓连接;转轴安装在壳体上,与壳体轴承连接,且一端露出壳体外;转轴上键连接了一个开关齿轮,该开关齿轮与齿条啮合;在转轴露出壳体外的一端上螺接了一个驱动柄,从而使得通过转动驱动柄,即可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开关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收纳筒沿滑槽来回滑动,结构简单,配合稳定,便于操作,故障率低。

具体的,第一升降结构包括第一升降杆41、第一传动轴42、第一传动轮43、第二升降杆44及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轮45、第三传动轮46及第二传动轴47;其中传动轮皆为齿轮,第一传动轮键连接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二升降杆上开设有与第一传动轮啮合的齿;第三传动轮也与第二升降杆啮合,同时与第二传动轴键连接,第二传动轴又与壳体轴承连接,第三传动轮也与第二传动轴键连接;第一升降杆上也安装有与第三传动轮啮合的齿;从而使得当第一升降杆下降时,会带动第三传动轮转动,又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再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升降杆下将,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轮和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的转动又会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带动插接杆转动,插接杆则带动与其插接的插接筒转动,插接筒又会带着收纳轴转动,左后带动发条弹簧卷起,起到收纳发条弹簧,并给弹簧上劲的作用;其中第二传动轮45的轮径小于第三传动轮46的轮径,从而使得当第一升降杆下降时,起到放大力的作用,从而使得发条弹簧更容易收纳弹簧,从而使得发条上能储存的动力更多;而当第一升降杆需要上升时,传动组件则起到减速的作用,使得当发条弹簧在弹性力的驱动下恢复形变,进而带动收纳轴反正转动,再通过上述的一系列传动即可带动第一升降杆上升。

具体的,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轮51、踏板件52、第二驱动轮59、第一驱动轴53、第二驱动轴55及第三驱动轮54;其中驱动轮也均为齿轮;第二驱动轴与壳体轴承连接,第一驱动轮键连接在第二驱动轴上,踏板件与第二驱动轴键连接的同时,与第一驱动轮螺栓连接;第二驱动轮与第一驱动轴键连接,同时与第一驱动轮啮合;第一驱动轴也与壳体轴承连接;第三驱动轮与第一驱动轴键连接,同时与第一升降杆啮合;其中踏板包括第三升降杆521、连接块522及踩踏部523;第三升降杆为一齿条,该齿条与第一驱动轮啮合,连接块一端焊接在第三升降杆的下端,另一端穿出壳体,壳体上开设了用于供连接块上下移动的滑槽,踩踏部焊接在连接块的另一端上;从而使得当使用者踩在踩踏部上时,即能带动第三升降杆下降,再带动第一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驱动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驱动轮转动,使得第一升降杆下降。

具体的,当收纳筒与右边的第二插接杆插接配合的时候,踩下右侧的踏板件,右侧的第一升降杆机会下降,同时带动右侧的套筒转动,最后带动收纳轴转动收紧发条弹簧;而当收纳筒在选择开关的驱动下往左移动时,左侧的第一插接筒先与左侧的第一插接杆接触,第一插接杆在第一插接筒的挤压下往套筒内移动并压缩弹簧,起到防止插接杆和插接筒损坏的作用;当右侧的第二插接杆与第二插接筒分离时,收纳轴失去限位,在发条弹簧的弹力下转动,此时左侧的第一插接杆上的卡齿与第一插接筒上的卡槽相对准,第一插接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嵌入第一插接筒内,保证了插接杆始终能与插接筒相互配合,实现了第一插接杆与第一插接筒之间的止转配合,从而使得左侧的第一升降杆在一系列的传动下上升;而为了防止第一插接筒与套筒之间发生碰撞,将第一插接筒的外径开设为与套筒的内径相同,从而使得第一插接筒可以嵌入套筒内。

现有一种应用了上述半自动抬升装置的果脯脱硫设备,包括浸泡池61、果蔬篮62、恒温管63、半自动抬升装置及连接结构;浸泡池包括了池体611、进水口612及出水口613;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开设在池体侧壁上;果蔬篮安装在半自动抬升装置上,果蔬篮上安装了一个连接件621,使得其可以与半自动抬升装置上的第一升降杆螺栓连接;从而使得果蔬篮可以随着第一升降杆的升降而上下移动,将果蔬放置在果蔬篮内,再通过将第一升降杆下降,即可令果蔬篮沉入浸泡池内,将果蔬浸泡在浸泡池内,起到浸泡脱硫的目的。

为了使得浸泡脱硫的效率更高,在浸泡池内安装了两个果蔬篮,一下称之为一号果蔬篮和二号果蔬篮,再在浸泡池的两侧均安装了一个半自动抬升装置,一下称之为一号抬升装置和二号抬升装置,使得其能更好的支撑和驱动果蔬篮升降;一号果蔬篮两端的连接件分别与一号抬升装置右侧的第一升降杆和二号抬升装置左侧的第一升降杆螺栓连接;二号果蔬篮两端的连接件分别与一号抬升装置左侧的第一升降杆和二号抬升装置右侧的第一升降杆螺栓连接;从而使得两个果蔬篮均分别被两个半自动抬升装置支撑住,支撑更稳定。

为了便于控制,通过连接结构将两个抬升装置连接起来,从而使得只需控制其中一个抬升结构,另一个也会跟着被驱动;具体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轮81、第二连接轮82、第一锥齿轮83、第二锥齿轮84及连接杆85;其中连接轮均为皮带轮;第一连接轮键连接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二连接轮缉拿连接在一根轴上,该轴与壳体轴承连接;第一连接轮与第二连接轮之间通过一根皮带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连接轮安装在同一根轴上;第二锥齿轮键连接在连接杆上,且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杆与浸泡池轴承连接,且两端均穿出浸泡池,一端与一号抬升装置中的第二锥齿轮键连接,另一端与二号抬升装置中的第二锥齿轮键连接;从而使得其中一个抬升装置运转时,另一个抬升装置也会同步运转,保证果蔬篮的两侧能被两个第一升降杆均匀的抬升或下降,避免升降幅度不一或需要同时操作两个抬升装置所带来的的不便;并且为了便于控制两个选择开关结构,将两个选择开关结构也通过一个轴相连,从而使得两个选择开关也能同步运转,保证两个抬升装置中的发条弹簧能同时充能和放能,以便于控制果蔬篮的升降。

具体的,当要往一号果蔬篮内添加果蔬时,驱动选择开关结构,使得第二插接筒与第二卡接杆相连,果蔬篮在果蔬的重力和工作人员对踏板的驱动力的作用下,下降到浸泡池内,将果蔬浸泡在水中,同时给发条弹簧上劲;再驱动选择开关,令第一插接筒与第一插接杆相连,再往二号果蔬篮内添加果蔬,使得二号果蔬篮再果蔬的重力和工作人员对踏板的驱动力的作用下下降到浸泡池内,将果蔬浸泡在水中,同时给发条弹簧上劲;当一号果蔬篮完成浸泡脱硫后,在此驱动选择开关,使得第二插接筒与第二卡接杆相连,一号果蔬篮即会在发条弹簧的作用下上升;同样的,当二号果蔬篮完成浸泡脱硫后,在此驱动选择开关,使得第一插接筒与第一卡接杆相连,二号果蔬篮即会在发条弹簧的作用下上升,无需额外驱动力,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为了使得果蔬篮能被固定在浸泡池内,在半自动抬升装置的壳体上安装了两个与第一升降杆相配合的卡扣结构,该卡扣结构包括卡杆71、第一卡槽72及第二卡槽73;卡杆包括第一杆段711、第二杆段712及第三杆段713;第一杆段位于第一卡槽内,可以沿着第一卡槽来回滑动,第二杆段位于第二卡槽内,可以沿着第二卡槽来回滑动,第三杆段与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分别焊接,从而使得当果蔬篮下降到浸泡池内后,滑动卡杆,卡杆即能将果蔬篮上的连接件卡住,避免果蔬篮在浸泡过程中上升;而为了使得卡杆能起到防止果蔬篮上升的作用,在第一杆段上安装了两个第一防脱块7111,在第二杆段上安装了两个第二防脱块7121,并在第一卡槽内开设了第一防脱槽721,在第二卡槽内开设了第二防脱槽731,从而使得第一防脱块可以在第一防脱槽内滑动,第二防脱块可以在第二防脱槽内滑动,同时又使得防脱块不会从防脱槽内脱出,保证了卡杆对连接件的限位作用。

为了使得脱硫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在浸泡池内安装了一根恒温管63,该恒温管包括外管631、发热丝632及填充物633;其中填充物为氧化镁粉末;外管安装在浸泡池内,发热丝安装在外管内,氧化镁粉末填满外管与发热丝之间的空隙,从而将发热丝产生的热量传导给外管,同时又起到保护发热丝的作用,使得发热丝的使用寿命更为长久。

而为了方便将完成脱硫的果蔬从果蔬篮内取出,在果蔬篮上开设了一个排料门622,该排料门与果蔬篮铰链连接,可来回转动,从而方便将果蔬篮内的果蔬倾倒出来;而为了防止排料门在浸泡脱硫的过程中打开,在果蔬篮上安装了一个锁扣结构,该锁扣结构包括卡锁623、第一连接头624、第二连接头625及连接轴626;第二连接头螺栓连接在果蔬篮上,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通过连接轴相连,从而使得第一连接头可以相对于第二连接头转动,而卡锁则与第一连接头螺栓连接,从而使得卡锁也可来回转动;卡锁上开设了一个卡槽,使得排料门可以嵌入卡槽内,内卡锁固定;而当需要将果蔬倾倒出去时,只需转动卡锁即可,操作简单,结构稳定,故障率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