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加工设备入料管的自动化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0833发布日期:2019-09-13 23:0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加工设备入料管的自动化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混凝土加工设备入料管的自动化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加工设备是利用机器取代人工把水泥、河沙、碎石、水按照一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生产出建筑工程等生产作业活动所需的混凝土的机械设备。

其加工生产流程主要是将物料通过入料管向内部输入,入料管的尾端设置有抽风机对其进行抽取,使物料通入设备内部进行加工。但在入料过程中,物料容易附着在入料管的内壁上,首先是对物料的一种浪费,其次物料残料若不及时进行清理,在混凝土凝固后会附着在入料管的内壁上,在进行下一组入料工序时会影响下一组物料的浓度;于是,需要在入料管上设置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化对内壁进行清洗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加工设备入料管的自动化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混凝土加工设备入料管的自动化清洗装置,包括保护壳、滑动杆、传动件、挡板和清洗装置;所述保护壳呈矩形壳状套在入料管的主体外侧;所述滑动杆竖直滑动设置在保护壳的上表面,其滑动方向与入料管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传动件滑动设置在入料管的上表面,且传动件由竖杆、横杆和套环组成,所述套环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滑动杆上,所述横杆水平固定设置在套环朝向入料管开口管的外壁上,所述竖杆竖直设置在横杆的尾端,且竖杆位于入料管的外侧;所述挡板竖直设置在竖杆的底端,且挡板呈矩形挡在保护壳的开口侧;所述清洗装置设置在挡板上,包括电机、转轴和绞龙,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挡板的外侧面上,所述转轴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通,且转轴贯穿挡板转动插入设置在入料管的内部,所述绞龙固定设置在转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凝土加工结束后,挡板封住入料管的管口,之后启动电机,转轴带动绞龙转动,绞龙对入料管内壁上残留的物料残渣进行刮除,实现了自动化的入料管内壁清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壳的底面内壁呈倾斜结构,其开口一端的水平面较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保护壳内部的入料管的开口端会向下倾斜,使残留物料向开口端流动,便于清洗装置的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壳的上表面设置有“T”型的滑道;所述滑动杆的底端设置有“T”型的滑块,所述滑道与所述滑块相互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和滑道进行滑动,滑道对滑块限位,避免滑块滑出滑道,使滑动杆偏移,即使滑动杆的滑动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的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滑道上设置有滚动槽,所述滚轮的外表面滚动设置在该所述滚动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在滚动槽内滚动,实现滑块在滑道内的滑动,且该滑动更加稳定,同时弥补了滑块在滑道内滑动而发生摩擦对滑块底面的损坏的这一缺点。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杆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均匀排布设置有内凹的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部均设置有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顶端均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呈弧形凸起状;所述套环的侧面上设施有限位孔,且所述限位孔与凸块相互匹配限位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对套环进行限位卡接,使传动件被限位,即挡板固定位于一组水平面上,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设备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液压装置,所述第一液压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在设备外壁上,所述第一液压杆与滑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液压装置启动后,通过滑动杆和传动杆的传动,实现了水平方向上对挡板的自动化推动,节约了人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液压缸与设备外壁之间设置有支撑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支撑件对第一液压缸起到支撑作用,延长第一液压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入料管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液压装置,所述第二液压装置包括包括第二液压缸和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缸固定设置在入料管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液压杆与所述横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液压装置启动后,通过传动杆的传动,实现了竖直方向上对挡板的自动化推动,节约了人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液压杆与所述横杆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两组限位板组成,横杆位于支撑板上表面,且横杆处于两组所述限位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延长了传动件上横杆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横杆进行限位,避免横杆错位导致装置损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清洗装置,电机带动绞龙对入料管内壁上的物料残留进行刮除,实现了入料管内壁的清洗。

(2)通过设置第一液压装置和第二液压装置,实现了对挡板的自动化控制,节约了人力。

(3)通过设置滑块和滑道,使挡板沿水平方向的位移更加稳定,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4)通过设置套环和滑动杆,使挡板沿竖直方向的位移更加稳定,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封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滑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入料管;11、设备外壁;2、保护壳;21、滑道;211、滚动槽;3、挡板;31、电机;32、转轴;33、绞龙;4、传动件;41、竖杆;42、横杆;43、套环;431、限位孔;432、第二握把;5、支撑件;6、滑动杆;61、第一握把;62、滑块;621、滚轮;63、凹槽;64、弹簧;65、凸块;7、支撑架;71、限位板;72、支撑板;8、第一液压缸;81、第一液压杆;9、第二液压缸;91、第二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混凝土加工入料管的自动化清洗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保护壳2、滑动杆6、传动件4、挡板3和清洗装置,该保护壳2具体为矩形管状结构,固定设置在设备外壁11上,且入料管1由设备内部钻入保护壳2内,即保护壳2对入料管1起到保护作用。滑动杆6滑动设置在保护壳2的上表面,其滑动方向与保护壳1的开口方向相同,现规定该方向为前方,且滑动杆6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握把61,工人通过拉动第一握把61对滑动杆6拉动,使其做前后方向的滑动。传动件4由竖杆41、横杆42和套环43组成,套环43竖直滑动套置在滑动杆6上,且套环4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握把432,工人通过拉动第二握把432对传动件4拉动,使其做竖直方向上的升降滑动;横杆42水平固定设置在套环43的前外壁上,竖杆41的一端固定在横杆42的最前端,且竖杆41的整体竖直向下设置。挡板3设置在竖杆41的尾端,其板面朝向保护壳2的开口端,使其可以挡住保护壳2的开口。清洗装置包括包括电机31、转轴32和绞龙33,电机31设置在挡板3的外侧面上,转轴32与电机31的动力输出端连通,且贯穿挡板3的板面伸到入料管1的内部,绞龙33设置在转轴32上,启动电机31后转轴带动转轴32,转轴32带动绞龙33转动,实现入料管1内部残留物料的刮除。

如图1所示,在设备外壁11上设置有第一液压装置,第一液压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8和第一液压杆81,二者传动连接且第一液压杆81与滑动杆6朝向设备外壁11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液压装置和设备外壁11之间设置有支撑件5,该支撑件5呈“L”型,对第一液压装置起到支撑作用,延长了第一液压装置的使用寿命。入料管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液压装置,第二液压装置包括包括第二液压缸9和第二液压杆91,二者传动连接,且第二液压缸9固定设置在入料管1的上表面,第二液压杆91与所述横杆4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液压杆91与横杆42之间设置有支撑架7,该支撑架7由支撑板72和相对竖直设置在支撑板72上表面的两组限位板71组成,其安装方式为支撑板72固定设置在第二液压杆91的顶端;支撑板72位于横杆42的两侧,对其进行限位。

如图2和图3所示,滑动杆6的底端设置有“T”型的滑块62;保护壳2的上表面设置有内陷的“T”型滑道21,该滑道21和滑块62相互匹配,使滑块62匹配插入滑道21内做水平滑动,该滑动方式更加稳定。滑块62的底面上转动设置有滚轮621;滑道21的底面上设置有滚动槽211;滚轮621和滚动槽211相互匹配,使滚轮621匹配到滚动槽211内进行滚动,进而实现滑动杆6的水平滑动,替代了滑块62在滑道21的滑动,避免了二者之间摩擦力对滑块62的损坏,延长了滑块62的使用寿命。滑动杆6朝向传动件4的一侧设置有多组凹槽63,且多组凹槽63沿竖直方向等距排布,每组凹槽63内部均设置有弹簧64,每组弹簧64的顶端均设置有弧形凸起的凸块65,该凸块65卡在凹槽63的开口处;套环43的同一侧上设置有限位孔431,该限位孔431与凸块65相互匹配卡接,对传动件4进行限位;且套环43沿竖直方向滑动时凸块65陷入凹槽63内,在对套环43进行竖直滑动时避免凸块65对套环43进行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当混凝土加工设备入料结束后,通过第一液压装置和第二液压装置将挡板3固定在保护壳2的开口处,之后启动电机31的开关,电机31带动转轴32转动,转轴32带动绞龙33转动,绞龙33的主体将入料管内壁上的残渣刮除,实现了入料管的自动化清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