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式护栏平台及臂架式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9867发布日期:2019-09-12 10:36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推拉式护栏平台及臂架式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工作平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推拉式护栏平台及臂架式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臂架式升降平台广泛应用在商场、酒店、工厂等区域,经常需要由电梯将其运送至上下楼层。但因其整机长度比起其他产品长,完全进入电梯较难实现。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将护栏做成拼装式或可拆卸式,在进出电梯时将活动(可拆卸)护栏部分拆除,使用时进行拼装。这样操作费时费力,同时还增加了故障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将护栏做成拼装式或可拆卸式存在的操作费时费力、增加故障率的缺陷,提供一种推拉式护栏平台及臂架式升降平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推拉式护栏平台,其特征是包括:

用作固定围栏的直立基体;

位于所述直立基体前侧的底板,该底板的后边翻转地连接在所述直立基体的前侧下部使得所述底板能够在水平状态与直立状态之间翻转,所述底板与所述直立基体之间连接链条,所述链条张紧时将所述的底板保持在水平状态;

推拉护栏,该推拉护栏围在所述直立基体的周围并在其后侧设有通过空间,该推拉护栏前后移动地与所述的直立基体装配,该推拉护栏向前移动后所述的底板能够翻转至水平状态、所述的直立基体位于该推拉护栏的后部,所述的底板翻转至直立状态时该推拉护栏能够向后移动且该推拉护栏向后移动后所述的直立基体位于该推拉护栏的前部;

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设于所述推拉护栏与直立基体之间用以将推拉护栏相对于直立基体定位。

作为推拉式护栏平台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底板的后边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直立基体的前侧下部。

作为推拉式护栏平台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底板与直立基体之间连接气体弹簧。

作为推拉式护栏平台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直立基体上设有前后两组导轮,每组所述的导轮分别位于所述直立基体的两侧,所述的推拉护栏与所述的导轮导向配合。

作为推拉式护栏平台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导轮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具有导槽,所述推拉护栏的两侧边下部分别设有两个轨道,所述的轨道从所述导轮的上下两侧位于所述的导槽内。

作为推拉式护栏平台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块与定位销,所述推拉护栏上设有销孔,所述的定位销插装在所述的销孔内将所述的定位块定位并由所述的定位块阻挡所述的推拉护栏与直立基体之间的相互移动。

作为推拉式护栏平台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直立基体上设有称重传感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臂架式升降平台,包括行走底盘、升降装置、载人平台、平行折臂、抬升油缸,所述的升降装置固定于所述的行走底盘,其特征是:所述的载人平台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拉式护栏平台,所述的平行折臂连接在所述的升降装置与直立基体的后侧之间,所述的抬升油缸连接在所述的平行折臂与升降装置之间。

作为臂架式升降平台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行走底盘上设有下操作控制系统,所述的直立基体上设有上操作控制系统。

作为臂架式升降平台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升降装置为桅柱式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将底板翻转地连接在直立基体的前侧下部,将推拉护栏前后移动地与直立基体装配,工作时推拉护栏向前移动、底板翻转至水平状态、直立基体位于推拉护栏的后部,收纳移动(如进入电梯)时底板翻转至直立状态、推拉护栏向后移动、直立基体位于该推拉护栏的前部,从而缩短整机长度。其结构简单,毋须拆装,状态变换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推拉式护栏平台处于一个工作状态的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拉式护栏平台处于收纳状态的轴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臂架式升降平台处于一个工作状态的侧面正投影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臂架式升降平台处于收纳状态的轴侧图;

图5为图3中推拉式护栏平台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臂架式升降平台处于另一个工作状态的轴测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行走底盘,02-升降装置,03-载人平台,04-平行折臂,05-抬升油缸,06-上操作控制系统;

31-直立基体,311-导轮,312-称重传感器;

32-底板;

33-链条;

34-推拉护栏,341-通过空间,342-轨道;

35-定位结构,351-定位块,352-定位销;

36-气体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的推拉式护栏平台,包括:

用作固定围栏的直立基体31(图1-2中用虚线表示);

位于直立基体前侧的底板32(图1-2中用实线表示),该底板32的后边翻转地连接在直立基体31的前侧下部使得底板能够在图1所示的水平状态与图2所示的直立状态之间翻转,底板32与直立基体31之间连接链条33,链条张紧时将底板保持在水平状态,链条的强度应承受底板的全部重量以保证底板上工作人员与工具的载重,为了进一步确保安全,在下文述及的推拉护栏上设有机械限位结构,避免底板向下翻转;

推拉护栏34(图1-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该推拉护栏围在直立基体31的周围并在其后侧设有通过空间341,该推拉护栏34前后移动地与所述的直立基体31装配,该推拉护栏向前移动后底板能够翻转至水平状态、直立基体位于该推拉护栏的后部,底板翻转至直立状态时该推拉护栏能够向后移动且该推拉护栏向后移动后直立基体位于该推拉护栏的前部;

定位结构35,该定位结构设于推拉护栏34与直立基体31之间用以将推拉护栏相对于直立基体定位。

具体的,底板32的后边通过转轴连接在直立基体31的前侧下部。底板32与直立基体之间连接气体弹簧36,气体弹簧作用于底板一定的预紧力,使底板空载时位于展开状态(即水平状态)或收拢状态(即直立状态)下不处于自由状态,行驶过程不出现晃动。

直立基体31上设有前后两组导轮311,每组导轮分别位于直立基体的两侧,推拉护栏与导轮导向配合,两组导轮承载着推拉护栏。为了结构紧凑,减小晃动,导轮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具有导槽,推拉护栏的两侧边下部分别设有两个轨道342,轨道从导轮的上下两侧位于导槽内。

定位结构35包括定位块351与定位销352,推拉护栏34上设有销孔,定位销插装在销孔内将定位块定位并由定位块阻挡推拉护栏与直立基体之间的相互移动。对推拉护栏的定位,优选定位在图1与图2所示的位置。

如图5所示,为了检测底板上的重量,直立基体上设有称重传感器312,该称重传感器连接到操作控制系统,以在超重时报警、停止系统工作。

上述推拉式护栏平台,工作时如图1、图3、图5-6所示,推拉护栏34向前移动、底板32翻转至水平状态、直立基体31位于推拉护栏34的后部;收纳移动(如进入电梯)时如图2、图4所示,底板32翻转至直立状态、推拉护栏34向后移动、直立基体34位于该推拉护栏的前部,从而缩短整机长度,此时位于整机上的状态参见图4。

图3-4、图6所示的臂架式升降平台包括行走底盘01、升降装置02、载人平台03、平行折臂04、抬升油缸05,升降装置固定于行走底盘,载人平台为图1-2、图5所示的推拉式护栏平台,平行折臂04连接在升降装置02与直立基体31的后侧之间,推拉护栏后侧的通过空间341为平行折臂的活动提供空间,抬升油缸连接在平行折臂与升降装置之间。行走底盘用于移动整个臂架式升降平台,升降装置配合抬升油缸举升平行折臂而将载人平台升高至合适的高度及工作位置。

为了便于控制,行走底盘上设有下操作控制系统,直立基体上设有上操作控制系统06,下操作控制系统、上操作控制系统相关联且能够独立工作。

升降装置为桅柱式升降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