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转移的移动式登车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9798发布日期:2019-11-05 22:5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转移的移动式登车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转移的移动式登车桥。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装卸货操作平台的高度固定,但来往运输车厢的厢地高度不一,运输车辆与装卸货站台之间总是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或间隙,造成搬运叉车不能进出运输车辆直接装卸货物,运用登车桥提供可靠的连接,使搬运叉车能够安全、快速地进出运输车辆,行装卸货作业,但是现有的登车桥都不具备移动功能,进行转移时,十分不便,同时,目前的登车桥大多数是采用是固定的一端升起进行搭接,在转移后,还需要进行移位才能对接,也十分麻烦,另外,目前的登车桥的桥面基本是采用固定钢板结构,其抗震性较差,运载一些体积较重大的货物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两端均可升起,且具有高强度减震结构的,方便转移的移动式登车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转移的移动式登车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的登车桥不便于转移,且两端无法升起,同时抗震性较差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转移的移动式登车桥,包括底架、第一支撑杆、第二滑槽、第二支撑杆、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桥面架、减震块和阻尼器,所述底架侧面固定焊接有牵引架,所述底架的右端下侧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中内嵌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焊接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底架的左端下侧,且第二滑槽中内嵌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通过连接杆交叉铰接相连,且连接杆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手动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下端铰接在底架的左端上侧,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上端铰接在第一桥面架的左端下侧,且第一桥面架的右端下侧铰接有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下端铰接在底架的右端上侧,所述第二桥面架通过固定栓与第一桥面架相固接,所述减震块内嵌在第一桥面架与第二桥面架的中间部位,所述阻尼器的上端铰接在第一桥面架的侧面,所述阻尼器的下端铰接在底架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相连接,且第一滑槽开设在底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底架为滑动式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相连接,且第二滑槽开设在底架中,所述第二支撑杆与底架为滑动式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的下端均通过铰接轴分别安装在底架的上侧左右两端,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的上端均通过铰接轴分别安装在第一桥面架的下侧左右两端,所述第一桥面架通过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设置为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桥面架的上侧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凹凸防滑块。

优选的,所述减震块包括上固定块、连接块、下固定块和弹簧,所述上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尺寸与连接块的外侧尺寸相同,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内嵌在上固定块中,所述下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尺寸与连接块的外侧尺寸相同,所述连接块的下端内嵌在下固定块中,所述弹簧设置在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转移的移动式登车桥,结合现在传统的登车桥的结构进行设计,考虑到其需要便于转移,且两端均可以按需求升起,同时还可以进行桥面扩大的要求进行相对应的结构设计;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交叉铰接的滚轮,同时利用手动液压杆将滚轮进行升降,从而便于在需要对登车桥进行转移时,将滚轮放下,利用牵引车通过牵引杆将登车桥进行转移;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可以分别将桥架面的两端进行升起,以便于将登车桥与装卸平台进行搭接,从而避免单端升起在搭接时,需要将登车桥进行移位的麻烦;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第一桥面架和第二桥面架,其中,第一桥面架通过阻尼器与底架相铰接,第二桥面架通过减震块与第一桥面架相连接,使得本装置具有较高的抗震性,在运载大型货物时,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块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底架;2、牵引架;3、第一滑槽;4、第一滑块;5、第一支撑杆;6、第一滚轮;7、第二滑槽;8、第二滑块;9、第二支撑杆;10、第二滚轮;11、连接杆;12、手动液压杆;13、第一液压油缸;14、第一桥面架;15、第二液压油缸;16、第二桥面架;17、减震块;171、上固定块;172、连接块;173、下固定块;174、弹簧;18、阻尼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方便转移的移动式登车桥,包括底架1、第一支撑杆5、第二滑槽7、第二支撑杆9、第一液压油缸13、第二桥面架16、减震块17和阻尼器18,底架1侧面固定焊接有牵引架2,底架1的右端下侧开设有第一滑槽3,且第一滑槽3中内嵌有第一滑块4,第一支撑杆5的上端固定焊接在第一滑块4上,第一支撑杆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滚轮6,第二滑槽7开设在底架1的左端下侧,且第二滑槽7中内嵌有第二滑块8,第二支撑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8上,第二支撑杆9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滚轮10,作为优选的,第一支撑杆5的上端通过第一滑块4与第一滑槽3相连接,且第一滑槽3开设在底架1中,第一支撑杆5与底架1为滑动式连接结构,第二支撑杆9的上端通过第二滑块8与第二滑槽7相连接,且第二滑槽7开设在底架1中,第二支撑杆9与底架1为滑动式连接结构,,通过手动液压杆12,手动液压杆12型号为KYG-100,主要有摆臂和套筒式油缸构成,其中,套筒固定安装在底架1上,套杆固定与连接杆11相连接,通过上下压动摆臂,使得套杆沿着套筒进行收缩,使得手动液压杆12将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10利用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9进行升降,以便于本装置通过牵引杆2,利用牵引车进行转移。

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9通过连接杆11交叉铰接相连,且连接杆1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手动液压杆12,第一液压油缸13的下端铰接在底架1的左端上侧,第一液压油缸13的上端铰接在第一桥面架14的左端下侧,且第一桥面架14的右端下侧铰接有第二液压油缸15,第二液压油缸15的下端铰接在底架1的右端上侧,作为优选的,第一液压油缸13和第二液压油缸15的下端均通过铰接轴分别安装在底架1的上侧左右两端,第一液压油缸13和第二液压油缸15的上端均通过铰接轴分别安装在第一桥面架14的下侧左右两端,第一桥面架14通过第一液压油缸13和第二液压油缸15设置为升降结构,第一液压油缸13和第二液压油缸15的型号均为STA-63-50-5,主要由油缸和活塞杆构成,其中油缸铰接在底架1上,活塞杆铰接在第一桥面架14上,通过活塞杆在油缸中的运动,从而将第一桥面架14进行升降。

第二桥面架16通过固定栓与第一桥面架14相固接,减震块17内嵌在第一桥面架14与第二桥面架16的中间部位,阻尼器18的上端铰接在第一桥面架14的侧面,阻尼器18的下端铰接在底架1的侧面,作为优选的,第二桥面架16的上侧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凹凸防滑块,使得本装置具有较好的防滑性能,减震块17包括上固定块171、连接块172、下固定块173和弹簧174,上固定块17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尺寸与连接块172的外侧尺寸相同,连接块172的上端内嵌在上固定块171中,下固定块17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尺寸与连接块172的外侧尺寸相同,连接块172的下端内嵌在下固定块173中,弹簧174设置在上固定块171和下固定块173的两侧,通过设置有第一桥面架14和第二桥面架16,其中,第一桥面架14通过阻尼器18与底架1相铰接,阻尼器18型号为STAB-O-SHOC,主要由油缸、活塞杆以及回复弹簧组成,其中,油缸铰接在底架1上,活塞杆铰接在第一桥面架14上,受力时活塞杆沿着油缸进行运动,同时通过回复弹簧进行往复运动,从而起到缓力作用,同时,第二桥面架16通过减震块17与第一桥面架14相连接,受力时,减震块17中的连接块172通过弹簧174沿着上固定块171和下固定块173中的空腔来回滑动,从而减缓第二桥面架16受到的压力,使得本装置具有较高的抗震性,在运载大型货物时,安全性更高。

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手动液压杆12带动下端的连接杆11上升,同时通过连接杆11带动第一支撑杆5上端的第一滑块4沿着第一滑槽3向左滑动,第二支撑杆9上端的第二滑块8沿着第二滑槽7向右滑动,此时,底架1沿着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9进行呈下降趋势,直至底架1与地面接触,此时,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10收纳至底架1中;

随后,根据现场需求,选择将第一液压油缸13或者第二液压油缸15将第一桥面架14的一端进行升起,以便于对接货物平台,与第一桥面架14连接的第二桥面架16作为主要运载面,在使用时,货运车辆进入到第二桥面架16,为其提供支撑,作为主受力面的第二桥面架16在收到压力时,设置在第二桥面架16下侧的减震块17接受到压力时,减震块17中的连接块172通过弹簧174沿着上固定块171和下固定块173中的空腔来回滑动,从而减缓第二桥面架16受到的压力,同时,阻尼器18在第二桥面架16和第一桥面架14收到的压力时,会呈伸缩状态,将受力进行减缓,从而避免体积较重大的货物压力过大,造成本装置损坏的情况;

转移时,利用牵引车,通过牵引杆2将本装置进行转移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