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纸塑食物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9757发布日期:2019-12-03 18:1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纸塑食物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纸塑食物容器。



背景技术:

当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越求越倾向简单生活。从传统的“以食为天”到今天的“没空做饭”。做饭和工作紧张的矛盾不断升级,造就了外卖送餐业务的蓬勃发展及线上线下(020)的网上订餐叫外卖模式。现多外实商采用轻模式在外卖手机客户端,如美团外卖、百度外卖,把物流项目在重模式里面做轻:使成木降低、利润提升及存活率增加。根据2016年上半年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显示,用户考虑外卖平台的因素中以送餐食品的安全及品质位于前列(85%示为需要重视的地方)。因此“外卖热”便成壁垒。现有的外卖盒其抗震性较差,同时,在外卖配送的过程中,由于天气或者交通的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一份外卖的送达时间一般都高于半个小时,使得外卖在从商家完成之后,在送到用户手中的过程中,外卖因为外卖盒的保温性较差,外卖变冷,已经失去最佳风味,同时,现有的外卖盒多选用塑料制成,其不可降解,用户在用餐完毕后,会丢弃外卖盒,造成环境污染,并且,现有的外卖盒智能化程度低,缺少相应的溯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纸塑食物容器,用于解决现有的外卖盒保温性较差,不能自主降解,环保性差,无法追踪溯源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纸塑食物容器,包括可降解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

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上端均设有开口,第一盒体可插装于第二盒体内,第一盒体的内侧壁上粘结有第一保温膜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的外侧壁上粘结有第二保温膜层。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的内底壁上并列设有数个凸立筋。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凸立筋为两个,单个凸立筋与第一盒体的外底壁通过黏胶粘结,单个凸立筋与所述第二盒体之间围合形成第一腔体,两个凸立筋与第二盒体之间围合形成第二腔体。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呈锥台状,第一盒体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盒体的底部面积,第一盒体的开口外侧围合设有第一围边。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呈锥台状,第二盒体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盒体的底部面积,第二盒体的开口内侧围合设有第二围边,所述第一围边与所述第二围边相互粘结。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膜层和第二保温膜层均选用聚乳酸膜。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膜层和第二保温膜层的厚度均为0.01-0.02mm。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设有保温层。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贴设有电子标签。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从外观上来说,本实用新型食物容器中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壁厚各仅在1.0-1.5mm,在生产过程中可大大减少盒壁的表面凹陷、缩孔和夹心等质量缺陷的机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盒体内侧和第二盒体外侧均粘结有植物提炼的聚乳酸制成的膜层,因此本实用新型食物容器整体内、外双面具有光泽及光滑;

第二、在保温性能提升方面,因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盒体内侧及第二盒体外侧均粘结有植物提炼的聚乳酸制成的膜层,从而令整个实用新型的整体表面具有光泽因此提升保温性能,该基于辐射热传播的现象,表面光滑的物体易反射辐射热亦不易放出辐射热,因此整个容器的内外侧涂上膜层可以反射辐射热,同时热无法以辐射方法传出于容器外,还有,嵌入保温层作为填充用料,这配合可减少热食物放置在容器期间将热量以传导及对流方式传出容器外,膜层和保温层的相互配合运用增强了本实用新型保温性能;

第三、关于顾客体验管理,本实用新型食物容器结合物联网进入020新模式,透过附在实用新型食物容器内的电子标签与顾客带有nfc功能的手机进行数据互换,有关顾客期望与体验的信息读出及写入,从而提升顾客体验的参与度并从中减小顾客期望的落差,最后实现对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一次性纸塑食物容器的正面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一次性纸塑食物容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一次性纸塑食物容器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凸立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一次性纸塑食物容器的正面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一次性纸塑食物容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一次性纸塑食物容器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凸立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记的表示含义如下:

1、第一盒体;11、第一保温膜层;12、第一围边;2、第二盒体;21、第二保温膜层;22、凸立筋;23、过渡部;24、第一腔体;25、第二腔体;26、第二围边;3、保温层;4、电子标签。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纸塑食物容器,它是涉及纸型制品生产工艺,采用纸浆板原料经碎解后在纸塑专用模具,脱水成型、热压定型面成的环保可再生型和可自然降解的食品容器;其包括可降解的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

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的上端均设有开口,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的形状相适配,第一盒体1可插装于第二盒体2内,并且,第一盒体1的内侧壁上粘结有第一保温膜层11,所述第一保温膜层11选用聚乳酸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盒体1内侧覆上植物提炼的聚乳酸膜。这一工艺步骤是第一盒体1的内侧表面涂刷一层胶水(胶水一般为水性聚氨脂粘合剂),并将一张12mm厚及尺寸比需要覆合的第一盒体1大40-60m的聚乳酸膜平整覆盖在上,一起通过一条约10米长,温度为160-220℃的供道,把第一保温膜层11在高温度情况下软化。将贴上第一保温膜层11的第一盒体1放入薄膜模具的下模并与上模合模约10秒,第一保温膜层11遇冷定型模在压力下平整紧密粘合在第一盒体1的内侧表面上,最后修掉毛边。

请参考图1至图3,所述第二盒体2的外侧壁上粘结有第二保温膜层2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盒体2外侧覆上植物提炼的聚乳酸膜。这一工艺步骤是第二盒体2的外侧的表面涂刷一层胶水(胶水一殷为水性聚氨酯粘合剂),并将一张12mm厚及尺寸比需要覆合的第二盒体2大40-60mm的聚乳酸膜平整覆盖在上,一起通过一条约10米长,温度为160-220℃的烘道,把第二保温膜层21在高温度情况下软化。将贴上第二保温膜层21在的第二盒体2放入薄膜模具的下模并与上模合模约10秒,第二保温膜层21在遇冷定型模在压力下平整紧密粘合在第二盒体2的外侧表面上,最后修掉毛边。

请参考图1和图4,所述第二盒体2的内底壁上并列设有数个凸立筋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盒体2内部设置的数个凸立筋22使得第二盒体2具备良好的缓冲能力和承载力,保证第一盒体1内部的食物安全。同时,第二盒体2的凸立筋22的主体连接处和凸立筋22的终端都选用圆角的过渡部23,过渡部23的半径为3mm,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效果,针对过渡部23的半径在2mm-5mm区间内调节。

请参考图1,所述凸立筋22为两个,单个凸立筋22与第一盒体1的外底壁通过黏胶粘结,单个凸立筋22与所述第二盒体2之间围合形成第一腔体24,两个凸立筋22与第二盒体2之间围合形成第二腔体25。

形成的两个第一腔体24和一个第二腔体25进一步加强了第二盒体2的缓冲能力和承载力。

请参考图1和图3,所述第一盒体1呈锥台状,第一盒体1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盒体1的底部面积,第一盒体1的开口外侧围合设有第一围边12。

设置的第一围边12方便用户从第一盒体1的边缘处拿起盒子。

请参考图1和图3,所述第二盒体2呈锥台状,第二盒体2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盒体2的底部面积,第二盒体2的开口内侧围合设有第二围边26,所述第一围边12与所述第二围边26相互粘结。

设置的第二围边26方便用户从第二盒体2的边缘处拿起盒子,同时,通过将第一围边12和第二围边26相互粘结,使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的连接更加紧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温膜层11和第二保温膜层21的厚度均为0.01-0.02mm。

请参考图1至图3,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之间还设有保温层3。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保温层3除了增加保温性外,还可以进一步吸收来自外界的冲击,保温层3的材料选用为聚乙烯发泡棉,而聚乙烯发泡棉则部分填充在第一腔体24和第二腔体25内。

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之间贴设有电子标签4。

设置的电子标签4选用rfid智能标签,rfid智能标签也放置在第一腔体24或者第二腔体25内,本实施例中的rfid智能标签可与一张近距离无线通信13.56mhz频段的nfc芯片通讯,rfid智能标签可以直接贴设在第一盒体1的外底壁上,也可以贴设在聚乙烯发泡棉上。

请参考图1至图3,关于聚乙烯发泡棉和rfid智能标签的具体安装工艺流程为:在第一盒体1与第二盒体2的之间中嵌入聚乙烯发泡棉和rftd智能标签。第一盒体1置于黏合机的上部模具并安装在压机导杆的下部,第二盒体2置于黏合机的下部模具并安装在机座的上部,聚乙烯发泡棉填充在第一腔体24和第二腔体25内,rfid智能标签也放置在第一腔体24或者第二腔体25内,同时,经黏合机在第一围边12合第二围边26及凸立筋22的上端的位置加添粘接剂,当启动压机导杆下行时,带动设在周边的三维立体的定位装置,将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粘结在一起。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均采用无边沿结构。无边沿结构指的是盒体最外缘周边到盒体侧壁面之间的结构组成部分,该结构组成部分的宽度值小于2mm。

同时,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均采用真空吸附成型工艺,将沉入纸浆中的带滤网模的下模内腔抽真空,在负压下把纸浆中的植物纤维即被吸附在下模的外表面上。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厚度值范围在1.0mm-1.5m。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