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盘存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2728发布日期:2019-11-27 17:56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托盘盘存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托盘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托盘盘存的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托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平台装置,是使静态货物转变为动态货物的媒介物。因此在现代工业生产及物流当中,托盘具有了数量大、流动大的特点,也是企业间流动的固定资产。对托盘进行生命周期及托盘数据的自动化管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托盘盘存的数据采集系统,旨在托盘生命周期及托盘数据进行周期的自动化化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盘盘存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通过电机驱动的传送带,放置于传送带上的托盘,托盘的底部设有rfid标签;设于传送带两侧支架上的光电开关一及光电开关二,光电开关一及光电开关二均由相对设置的发射器及接收器组成,发射器及接收器分别设有传送带两侧支架;

设于传动带的下方设有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邻近光电开关一设置;

设于传送带两侧支架上的四台摄像机,其中摄像机一及摄像机二为分别设于光电开关二的发射器两侧,摄像机三及摄像机四分别设于光电开关二的接收器两侧;

与rfid读写器及四台摄像机通讯连接的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数据库连接。

进一步的,在托盘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凹糟相适配的垫圈,凹槽的顶部设有盖板。

进一步的,rfid读写器通过profibus协议与plc控制器连接,四台摄像机通过profinet协议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通过profinet协议与数据库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托盘盘存的数据采集系统对rfid标签破损及托盘破损的托盘进行剔除,实现了托盘生命周期及托盘数据的周期化管理,避免由于破损托盘清除不及时导致的生产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盘盘存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传送带、2.托盘、3.光电开关一、4.rfid读写器、5.rfid标签、6.光电开关二、7、摄像头一、8.摄像头二、9.摄像头三、10.摄像头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盘盘存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系统包括:

通过电机驱动的传送带1,放置于传送带1上的托盘2,托盘2的底部设有rfid标签5;

设于传送带1两侧支架上的光电开关一3及光电开关二6,光电开关一3及光电开关二6均由相对设置的发射器及接收器组成,发射器及接收器分别设有传送带两侧支架,在本实用新型中,光电开关一及光电开关二依次沿传输方向设置;

设于传动带1的下方设有rfid读写器4,rfid读写器4邻近光电开关一3设置;

设于传送带1两侧支架上的四台摄像机(7;8;9;10),其中摄像机一7及摄像机二8为分别设于光电开关二6的发射器两侧,摄像机三9及摄像机四10分别设于光电开关二6的接收器两侧;

与rfid读写器4及四台摄像机(7;8;9;10)通讯连接的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采用西门子s7-300控制器;

当光电开关一3检测到托盘2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停转,同时控制rfid读写器4读取托盘2的rfid标签5,并发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数据库连接,数据库用于存储plc控制器发过的数据。

若当前rfid标签是否成功读取,则控制电机按原有的转动方向继续转动,否则控制电机朝相反的方向转动,直至托盘传输至指定位置,剔除破损托盘。

当光电开关二6检测到托盘的存在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停转,同时控制四台摄像机(7;8;9;10)分别拍摄托盘的四个侧面,并将拍摄的图像发送至plc控制器;

plc控制器检测托盘存在破损,若存在破损,则控制电机朝相反的方向转动,直至托盘传输至指定位置,剔除破损托盘,否则控制电机按原有的转动方向继续转动。

为了更好固定rfid标签5,且避免rfid标签5的磨损,在托盘的底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垫圈,顶部设有盖和凹槽的盖板,将rfid标签5放置于凹槽内,将垫圈固定在rfid标签5的顶部,最后盖上盖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rfid读写器4通过profibus协议与plc控制器连接,四台摄像机(7;8;9;10)通过profinet协议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通过profinet协议与数据库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托盘盘存的数据采集系统对rfid标签及托盘破损的托盘进行剔除,实现了托盘生命周期及托盘数据的周期化自动管理,避免由于破损托盘清除不及时导致的生产事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