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齿轮驱动式自动卸料升降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87336发布日期:2020-01-03 09:4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齿轮驱动式自动卸料升降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送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水坝、房屋、山体等需要长期运输物体的地方使用的一种双齿轮驱动式自动卸料升降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及市场上看到的很多用于水坝、房屋、山体等需要长期运输物体的地方的上下搬运运输装置通常采用支架本体加钢索结构组成,需要运输的物体装在运输斗后由钢索拉动上下运动搬运物体,如常见的吊车及屋顶上的塔吊等,这些装置造价高、体积及占用空间大,适用及租赁成本高,不适用于长期适用,且这些装置不是针对性的搬运装置,适用性不高,如采用钢索吊运,在吊运上升过程中易左右摇晃难于控制甚至对建筑物等产生冲击破坏。不适于长时间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齿轮驱动式自动卸料升降搬运装置,适用于水坝、房屋、山体等需要长期运输物体的地方的上下搬运运输,其运输过程稳定可靠,上下搬运速度快、效率高,在吊运上升过程中不会左右摇晃易于控制,且不会对建筑物等产生冲击破坏,造价低,体积及占用空间小,适于长时间推广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齿轮驱动式自动卸料升降搬运装置,包括支架总成、运输斗机构总成和地面转运车总成;

所述支架总成包括两个侧支架、连接杆、齿条、支架、自卸导向块、上极限限位块、运输铁轨和基座;

所述两个侧支架呈对称设置,每个侧支架包括水平段、圆弧段和垂直段,所述水平段和垂直段通过圆弧段一体连接;所述侧支架中间部分设置有导槽,两个所述侧支架之间焊接有若干根连接杆;每个所述侧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齿条,其下表面焊接有支架;所述侧支架的水平段端头设置有上极限限位块,所述侧支架的水平段上还设置有自卸导向块;所述侧支架通过支架安装在基座上;所述运输铁轨通过螺栓安装在基座上,位于两个侧支架的水平段之间;

所述运输斗机构总成包括运输斗、自卸块、销轴、传动齿轮、电机安装连接架,滚轮,电机,运输斗安装连接架和滚轮连接架;

所述滚轮连接架包括一根平板横梁ⅰ,所述平板横梁ⅰ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平板横梁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上的滚轮安装板,每个所述滚轮安装板上安装有两个滚轮连接轴,所述滚轮连接轴的一端与滚轮安装板上连接,其另一端与电机安装连接架连接;所述滚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滚轮连接轴上;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连接架上,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对称设置在两个电机安装连接架内侧,所述传动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支架总成的齿条啮合;

所述运输斗安装连接架包括一根平板横梁ⅱ,所述平板横梁ⅱ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平板横梁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下的运输斗安装板,所述运输斗通过销轴与运输斗安装板铰接;所述自卸块的斜度与自卸导向块相配合,所述自卸块焊接在运输斗上;所述滚轮连接架与运输斗安装连接架通过平板横梁ⅰ与平板横梁ⅱ进行螺纹连接;装配状态下,所述滚轮放置在导槽内,所述传动齿轮安装在齿条上;

所述地面转运车总成包括长方形块、导轨轮轴、导轨轮和转运车;所述转运车为槽型的斗结构;所述长方形块焊接在转运车的底部,所述导轨轮轴穿过长方形块,所述导轨轮安装在导轨轮轴两端;装配状态下:所述导轨轮放置在运输铁轨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架的一端焊接在侧支架上,一端为有安装孔的平板结构,所述支架通过螺栓与安装孔的配合安装在基座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运输斗上开设有细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机是具有刹车功能的减速电机。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双齿轮驱动式自动卸料升降搬运装置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搬运装置采用专有的设计结构及方案,适用于水坝、房屋、山体等需要长期运输物体的地方的上下搬运运输,支架总成1和运输斗机构总成2采用焊接结构做框架,主要由焊接结构及螺栓连接结构组成,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成本低;并且使用双齿轮齿条传动,整个搬运装置结构左右对称,能保证其运输过程稳定可靠,上下搬运速度快、效率高,在吊运上升过程中不会左右摇晃且易于使用电机精确位置控制,且不会对建筑物等产生冲击破坏,造价低,体积及占用空间小,适于长时间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双齿轮驱动式自动卸料升降搬运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双齿轮驱动式自动卸料升降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运输斗机构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地面转运车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架总成,11-侧支架,111-导槽,12-连接杆,13-齿条,14-支架,15-自卸导向块,16-上极限限位块,17-运输铁轨,18-基座;

2-运输斗机构总成,21-运输斗,22-自卸块,23-销轴,24-传动齿轮,25-电机安装连接架,26-滚轮,27-电机,28-运输斗安装连接架,281-运输斗安装板,29-滚轮连接架,291-滚轮安装板;

3-地面转运车总成,31-长方形块,32-导轨轮,33-转运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齿轮驱动式自动卸料升降搬运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总成1、运输斗机构总成2和地面转运车总成3。

所述支架总成1包括两个侧支架11、导槽111、连接杆12、齿条13、支架14、自卸导向块15、上极限限位块16、运输铁轨17和基座18。

如图2所示,所述两个侧支架11左右对称设置,该侧支架呈弯曲弧线结构,每个侧支架11包括水平段、圆弧段和垂直段,所述水平段和垂直段通过圆弧段一体连接;所述侧支架11中间部分设置有导槽111,导槽用于滚轮的导向运动和槽的法向定位,同时开设导槽能起到支架减重的作用,两个所述侧支架之间焊接有若干根连接杆12,例如在左右两个所述侧支架11的上中下端通过连接杆12焊接连接起来;每个所述侧支架11的上表面设置有齿条12,其下表面焊接有支架14;所述齿条12用于实现电机带动的小圆形齿轮的同步啮合和传动,齿条机构制造简单、控制精确且安装方便,成本低,易于维护使用。所述支架14为连接支架,支架一端焊接在侧支架11、连接杆12上,一端为有安装孔的平板结构,通过螺栓安装在基座18上。所述侧支架11通过支架14安装在基座18上。

所述侧支架11的水平段端头设置有上极限限位块16,所述上极限限位块16用于实现运动的齿轮机构的上极限位置的限位,防止运动机构在控制失灵等情况下跑出运动跑道,防止不预料的危险的发生。所述侧支架11的水平段上还设置有自卸导向块15;所述自卸导向块为倾斜式的固定的三角斜度的块结构,焊接在侧支架11上,斜的部分结构用于将运输斗上的同样斜度的自卸块22配合,当运输斗机构总成2在被拉往上运动过程中,其上的自卸导向块15将自卸块22贴合着斜着顶向上运动,接着焊接着自卸块22的运输斗21绕着销轴23向上旋转到物料一定旋转后的角度能自动倾倒出的位置,实现运输斗上升过程中的自动倾斜卸物。而当运输斗机构总成2复位作往下往前运动时,自卸块22沿着自卸导向块15往其下面向下运动从而运输斗机构总成2恢复到之前状态。所述运输铁轨17通过螺栓安装在基座18上,位于两个侧支架11的水平段之间。

所述运输铁轨17可铺设4根,运输铁轨17通过螺栓安装在基座18上,位于两个侧支架11的水平段之间。运输铁轨17用于运输车的支撑及导向运动。

所述基座18可以是坝体、基体、安装座等固定物,例如是水泥墙,该水泥墙也可以是混凝土结构,用于固定整个运输系统的支架总成1。

如上所述,支架总成1主要由焊接结构及螺栓连接结构组成,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成本低。

如图3所示,所述运输斗机构总成2包括运输斗21、自卸块22、销轴23、传动齿轮24、电机安装连接架25,滚轮26,电机27,运输斗安装连接架28和滚轮连接架29。

所述滚轮连接架29通过焊接结构组成,包括一根平板横梁ⅰ,所述平板横梁ⅰ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平板横梁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上的滚轮安装板291,所述滚轮安装板为平板结构;每个所述滚轮安装板上安装有两个滚轮连接轴,所述滚轮连接轴的一端与滚轮安装板上连接,其另一端与电机安装连接架25连接;所述滚轮26通过轴承安装在滚轮连接轴上;采用滚轮结构简单,使用及维修起来方便。

所述电机27安装在电机安装连接架25上,两个所述传动齿轮24对称设置在两个电机安装连接架25内侧,所述传动齿轮24安装在电机27的输出轴上,并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24与支架总成1的齿条13啮合。

所述运输斗安装连接架28包括一根平板横梁ⅱ,所述平板横梁ⅱ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平板横梁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朝下的运输斗安装板281,所述运输斗21通过销轴23与运输斗安装板铰接;所述运输斗安装板同时能起到支撑住运输斗21的后部的作用。所述自卸块22的斜度与自卸导向块15相配合,所述自卸块22焊接在运输斗21上;所述滚轮连接架29与运输斗安装连接架28通过平板横梁ⅰ与平板横梁ⅱ进行螺纹连接;装配状态下,所述滚轮27放置在导槽111内,所述传动齿轮24安装在齿条13上。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运输斗21上开设有细小的孔,可以将斗内存的积水排干净,防止斗生锈和减少不必要的重量,同时开设有的孔也能起到减轻重量的作用。所述电机27该带有刹车功能,可以在电机停止供电情况下使得电机不被外部负载拖动而转动,同时其内部还集成了减速电机,实现电机输出的减速增扭,使得带动物体的输出轴转速保持在设计非高速状态,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电机安装连接架25上。所述所述运输斗机构总成2采用焊接结构及螺栓连接结构组成,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成本低。

如图4所示,所述地面转运车总成3包括长方形块31、导轨轮轴、导轨轮32和转运车33;所述转运车33为槽型的斗结构,底部中间部分焊接有长方形块31,所述导轨轮轴穿过长方形块31,所述导轨轮32安装在导轨轮轴两端;装配状态下:所述导轨轮32放置在运输铁轨15上。采用上述专用设计的转运车结构方便快速卸物。

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双齿轮驱动式自动卸料升降搬运装置的安装方法:

装配支架总成1时,其机械结构由左右对称侧支架11部分组成。首先将左右侧的侧支架11通过连接杆12焊接好后连接在一起,将支架14也焊接在侧支架11上,将齿条13焊接在侧支架11上表面轮廓上,同时将自卸导向块15焊接在左右侧支架11上,接着将上极限限位块16套装在侧支架11的末端上,再将运输铁轨17用螺栓与基座18连接,最后将装好的支架总成1通过螺栓装在基座18上。

装配运输斗机构总成2时,将自卸块22焊接在运输斗21上,运输斗21通过销轴23安装在运输斗安装连接架28上。将滚轮26压装在滚轮连接架29上,接着将电机27装在电机安装连接架25上,将传动齿轮24压装在电机27的轴上,再将电机安装连接架25通过螺栓安装在滚轮连接架29的上部两端,最后将运输斗安装连接架28通过螺栓安装在滚轮连接架29上,即完成总成的组装。

装配地面转运车总成3时,将长方形块31焊接在转运车33的中间部位,接着将导轨轮32的导轨轮轴穿过长方形块31后再将轮子压装入导轨轮轴上,这样即完成装配。

装配大总成总机构时,运输斗机构总成2通过滚轮及齿轮齿条安装在支架总成1的导槽111及齿条13上,地面转运车总成3则放置在支架总成1的运输铁轨17上,而支架总成1则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固定的坝体、基体、安装座等固定物上。

拆卸装置的原则是先装后拆原则。

工作时,运输斗机构总成2在其自身重力、运输斗机构总成2的电机27及其上的传动齿轮24带动下往下运动到设定位置,电机保持断电刹车状态,运输斗机构总成2位置不动,具体位置可以通过设定运输斗机构总成2的两个电机位置设定,接着把需要运输的物体装放到运输斗机构总成2的运输斗内,完成物体装放后运输斗机构总成2的电机反向运动通过传动齿轮24与齿条传动把运输斗机构总成2向上运动到上极限设定的位置,电机保持断电刹车状态,保证运输斗机构总成2位置不动,完成自动或人工辅助卸物后,运输斗机构总成2的电机反向运动到将运输斗机构总成2运动到初始位置,从而开始第二个搬运循环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的记载,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